月牙儿台词独白

励志句子
评论 2022-10-22 11:19:01 浏览

有什么名气不大但爆炸好看的电影?

电视剧算吗…知道人不多但是爆炸好看的.(毛骗)讲的是一群骗子和另外一群骗子斗智斗勇的故事!剧情衔接紧密。剧情大概由小宝带领的小团队和一个叫做狐狸的骗子帮派斗智!剧里面的故事精彩。剧中演到了许多街头的骗术,让你充分了解那些骗术,能让你在遇到的时候能有所防范(我在街边遇到过剧中相同的骗术 一模一样?)。总之这个电视剧特别精彩有好几部,第一部因为小成本制作看着有点粗糙。不影响看剧噢!不知道现在还能搜到不。大家可以亲自看看呦!

给我一个你的故事好么?

2006年我在上海金山区,搭外架子从六米多高掉下去了,掉下去的时候一下子骑在钢管上了,钢管下面就是预埋的钢筋桩子,捡回一条命,但是呢,也把老二在钢管上被坐断了,不能走路不能小解,几秒钟肿的跟手脖子粗似的,工头赶紧把我送到金山区医院,一到医院,男科的医生不敢调节,没遇见过这事,在等结果的过程中,尿憋的难受但是又尿不出来,那滋味不敢去回忆,后实在没办法了把我送到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医生让工头买一件矿泉水,让我每隔五分钟喝一瓶矿泉水,开始小解的时候里面那是撕拉的疼,犹如刀在割似的,莫法,强制性的必须这样,不然里面肿了血块就要做手术,一个小时不到我喝了一件24瓶矿泉水,然后慢慢的就利尿了,血块冲完了,同时心里也犯了矿泉水恐惧症,后利尿完了,吃点消炎药,挂挂水,好了!有时候想想,在工地上,出任何事都是想不到的,只有自己去把握,医生的水平也有高有低,现在想起来都后怕,成了一辈子的阴影

老舍被誉为一代幽默大师,究竟该如何理解他的文学作品里表现出来的幽默艺术?

别林斯基说过:要着手研究一个诗人,首先就要在他的许多不同形式的作品中抓住他个人性格的秘密,也就是只有他才有的那种精神特点。

具体到老舍,从他给我们留下的800万字的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或有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精神特点,那就是他的幽默。曹禺就曾评价说:

老舍作品中的幽默是今天中国任何作家所没有的。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老舍的幽默艺术同样有一个发展过程。下面,我将就老舍幽默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来回答这个问题,并通过对其代表作之一的《离婚》进行重点分析,来帮助我们探讨老舍那独特的幽默艺术。

老舍幽默艺术的三个阶段

按老舍的创作顺序,我们可以认为他的幽默可以分为表象幽默,矫枉过正,举重若轻三个阶段。

1,表象幽默

这第一阶段有三部作品,分别是1926年创作的《老张的哲学》、1927年《赵子曰》和1929年《二马》。这三部作品揭露了旧中国时期的黑暗和当时北平人的庸俗,以及侨居海外华人饱受歧视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思想。

但是,由于当时的作者长时间侨居海外,没有亲身经历和感受国内的革命运动,所以其作品不可避免的欠缺一点深度,停留在对生活表象的认识层面。正如他自己所说的:

借着自己一点点社会经验和心中自幼儿积累下来的委屈,反抗那个压迫人的。

这个时期的老舍,在幽默艺术的运用上还稍微有些生涩,片面追求滑稽逗笑,在表达人物形象的时候过份强调和夸大细小或非本质的缺陷。

2,矫枉过正

在发表过两三本小说后,我才明白真正有力的文字……即便是幽默……并不在于多说废话――《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

老舍对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并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和突破。这个时期的他创作了《大明湖》、《猫城记》和《月牙儿》。在这三部作品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老舍在幽默艺术上的思考,跟早期作品完全不一样了。比如《大明湖》这部小说几乎找不到幽默的元素;而《猫城记》的幽默也给人一种刻意压制的感觉。

3,举重若轻

经过几部作品的矫枉过正之后,老舍对幽默有了新的领悟,认识到幽默要有坚实的底气,于1933年创作了《离婚》。

《离婚》是老舍自认为写得好的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他对幽默艺术的驾驭已经是举重若轻了。这个时候的幽默,是会心一笑的幽默,是带着辛酸和眼泪的幽默,让人充实,引人深思。

探索的过程艰难,可成果是非凡的。

从《离婚》来探讨老舍的幽默艺术

1,整体构思

人类社会本身就蕴含着许多自相矛盾的幽默因素,幽默艺术要获得深刻的美学果,就要求艺术家必须具备敏锐的政治触感,去抓住现实生活中带有社会意义的矛盾冲突,通过整体构思,从而创作出耐人寻味的幽默艺术作品。

从《离婚》这部小说的整体构思来看,它所承载幽默艺术已经脱离了外在因素,不再如早期创作时依赖一些笑料来逗乐。作者着眼于现实生活中本质深刻的矛盾冲突,比如:腐败与抗争、善良与邪恶,通过提炼深化,从而呈现出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的幽默果。

因此,表现在《离婚》中的幽默让人笑中带泪,狂歌当哭。

2,人物形象的刻画

《离婚》中的幽默已经不是对人物的姿态、举止的取笑,而是深入人物的思想深处,发掘其性格中本来的幽默属性。

不同于作者早期所写的《赵子曰》,对主人公赵子曰的行动取笑逗乐多于鞭辟入里的思想刻画,一些幽默描写有点过头而成为笑料的堆砌。随着老舍幽默艺术的精进,他不仅能在具有社会意义的矛盾中发现幽默,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由表及里,深入人物的思想深处,在其灵魂中挖掘出矛盾、幽默的素材。

老李是《离婚》的主人公,是一个思想和品行都很端正的人,可同时,他又是一个典型的矛盾体。他的性格,尤其是他的内心独白更是矛盾可笑。老舍说:

“幽默的作家当然会有幽默感,这倒不是说他永远以一笑了之的态度应付一切。不是,他是有极强的正义感的,绝不饶恕坏人坏事。同时,他的心地是宽大的,会体谅人的。”

所以,老舍对《离婚》中每个人物的感情是相当分明的,把每个人物都当做自己的朋友或者敌人来对待。用心去感受、去发现他们本身所具备的幽默特征,生动的表达出来。

3,表现手法

《离婚》这部小说,恰到好处的运用了譬喻、夸张、联想等表现手法,完全脱离了前期的浮夸。如之前的《二马》有这么一段:

000老太太开始向前走,小短腿像刚孵出来的小鸭子似的;走的时候脸上的肉一哆嗦一哆嗦的动,好像冬天吃的鱼冻。

这一段是老马先生去祭扫哥哥的时候对看墓的老妇人的描写,在当时的情景下并不是很合适。后来的老舍可能意识到这方面,他说:

幽默的作家必是极会掌握语言文字的作家,他必须写得泼辣、俏皮、精辟,幽默的作家也必须有极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离婚》对社会种种弊端的描画和批判就体现了一个幽默作家的观察力、想象力,还有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描写那些公务员:

000公事,公事就是没有事,世上没有公事,人类一点也不吃亏。公文,公文,没结没完的公文。只有一样事是真的――和人民要钱。这个怪物吃钱,吐公文!

就这样不动声色的揭露了旧官僚机构的罪恶,语言柔和可意义深刻。

后:

穷,使我好骂世;刚强,使我容易以个人的感情去主张与判断别人;义气,是我对别人有点同情心。有了这些分析,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我要笑骂,而又不赶尽杀绝。我失了讽刺,而得到幽默。

――老舍

中国现在作家经典代表作?

刚回答过问题和你这个差不多意思,就不整理了:

第一名: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樟寿,后改叫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主要作品:《野草》、《朝花夕拾》、《而已集》、《二心集》、《坟》、《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补编》、《集外集》、《拾遗补编》、《集外集》、《拾遗集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附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热风》、《三闲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故事新编》、《古籍序跋集》、《文序跋集》、《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史略》、《阿金》、《鲁迅诗集》等。

第二名: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满族,北京人,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常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残雾》、《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无名高地有了名》、《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老舍文集》(16卷)等。

第三名:巴金

巴金(1904年11月——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主要著作:《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寒夜》、《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5集);译作有《父与子》、《处女地》、《往事与随想》等

第四名:茅盾

茅盾(1896年——1981年),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生于1896年,浙江桐乡人。茅盾、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形天等,都是他常用的笔名。主要作品:《蚀》、《虹》、《子夜》、《第一阶段的故事》、《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路》、《三人行》、《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第五名:钱钟书

钱钟书(1910年——1998年),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因他周岁“抓周”时抓得一本书,故取名“钟书”。主要著作:《十七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写在人生边上》、《猫》、《人兽鬼》、《围城》、《谈艺录》、《宋诗选注》、《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旧文四篇》、《管锥编》、《诗可以怨》、《管锥编增订》、《也是集》、《谈艺录》(补订本)、《七缀集》、《模糊的铜镜》、《槐聚诗存》、《石语》等。

第六名:沈从文

沈从文(1902年——1988年),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主要作品:《一个女剧员的生活》、《凤子》、《都市一妇人》、《虎雏》、《看虹录》、《石子船》、《好管闲事的人》、《月下小景》、《边城》、《篁君日记》、《在别一个国度里》、《水云集》、《新景与旧谊》、《非梦集》、《怯步集》、《长河》、《采蕨》、《夫妇》、《一个母亲》、《旅店及其他》、《十四夜间》、《福生》、《雪晴》、《芸庐纪事》、《主妇集》、《新与旧》、《游目集》、《八骏图》、《如蕤集》、《神巫之爱》、《大山里的人生》、《阿丽思中国游记》、《龙朱》等。

第七名:冰心

冰心(1900年——1999年2月29日),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主要作品:《繁星》、《春水》、《超人》、《寄小读者》、《往事》、《南归》、《姑姑》、《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闲情》、《去国》、《平绥沿线旅行记》、《冬儿姑娘》、《关于女人》、《冰心小说散文选集》、《陶奇的暑期日记》、《还乡杂记》、《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小桔灯》、《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三寄小读者》、《记事珠》、《冰心论创作》、《冰心作品选》、《冰心散文选》、《冰心选集(1—2)》、《冰心文集(1一3)》、《冰心全集》;译作:《先知》、《印度童话集》、《吉擅翅利》、《印度民间故事》、《泰戈尔诗集》、《泰戈尔剧作集》、《马亨德拉诗抄》、《燃灯者》等。

第八名:张爱玲

张爱玲(1920年9月3日——1995年9月8日),原名张煐。生于上海,原籍河北丰润。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主要作品:《半生缘》、《怨女》、《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留情》、《情场如战场》、《红楼梦魇》、《老照片:对照记》等。

第九名:李敖

李敖(1935年4月25日——),字敖之。出生于哈尔滨,祖籍山东潍县,曾于北京上学。台湾作家,历史学家(李敖还自称为台湾政治家,思想家,我个人表示认同)。中国文化界的一位奇人,生平以嬉笑怒骂为己任,且名副其实,确有深厚的学问。自称文章天下第一,狂妄至极,但越读他的文章越觉得狂得有理,而且狂得可爱。李敖是世界上特立独行的理想主义者,他曾有写一百多本书,其中九十六本被查禁,自人类有史以来,写禁书之多,被查禁量之大,他居世界第一。比如《孙逸仙与中国西化医学》、《传统下的独白》、《历史与人像》、《为中国思想趋向求答案》、《教育与脸谱》、《上下古今谈》、《文化论战丹火录》、《闽变研究与文星讼案》,《李敖告别文坛十书》中的《乌鸦又叫了》、《两性问题及其他》、《李敖写的信》、《也有情书》、《孙悟空和我》、《不要叫吧》等等很多作品都遭查封。李敖近年主要作品:《李敖全集》、《千秋评论》、《北京法源寺》、《李敖回忆录》、《李敖快意恩仇录》、《第七十三烈士》……等等。

第十名:余秋雨

余秋雨(1946年——),浙江馀姚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知名作家,也可以称之为美学家和学者,并曾获“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并担任多所大学的教授。主要作品:《文化苦旅》、《行者无疆》、《山居笔记》、《千年一叹》、《笛声何处》、《借我一生》等。

简述小说的流派,风格,及代表作家,作品?

现代小说

1、鲁迅:以高度成熟的小说创作,完成了给中国现代小说奠基的重任,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现实主义主潮,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他站在时代的高峰,自觉地在小说中体现民族历史发展的崇高责任感,描写的重点对准普通中国人,着重表现他们的思想与精神状态。人们总能从鲁迅小说里的那些艺术形象身上感受到震撼心灵的对中华民族苦难的深广忧愤,对宗法制度及其伦理道德的烈火般的仇恨以及对美好社会的热切期盼。他的小说中体现了一种强烈而清醒的反封建意识。

《呐喊》集(1918—1922):《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 社戏》。

《彷徨》集(1924—1926):《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离婚》、《孤独者》、《伤逝》、《弟兄》。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1922—1935):《补天》、《奔月》、《铸剑》、《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

1918年5月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2、“人生派”的问题小说:以探讨社会、人生问题为主要内容,又称五四问题小说。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提出“为人生”口号。代表:冰心《斯人独憔悴》、《超人》、《去国》1921年以后,冰心的小说转向青年的苦闷心理,并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五四之后的一代青年开始觉醒,但面对问题如麻的社会,陷入无路可走的悲哀,产生了内心的苦闷与焦虑,冰心开出药方——爱的哲学。《超人》中的主人公何彬,曾经认为“爱与怜悯都是恶”,所以他要做一个“超人”,在帮助了一个贫困的孩子之后,内心深处开始萌动着爱与同情的种子。

汪敬熙《雪夜》、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叶圣陶《这也是一个人》、俞平伯《花匠》、庐隐《海滨故人》、许地山《缀网劳蛛》

3、乡土写实小说:20年代中期,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的小说兴盛起来,延续到30年代,即乡土写实小说。代表:废名(冯文炳)、许杰《赌徒吉顺》、许钦文《一生》《疯妇》、鲁彦(原名王衡,因热爱鲁迅而改名,代表作《菊英的出嫁》——冥婚,《黄金》标志着乡土写实小说创作的成熟,史伯伯,串门——借钱,参加婚宴——坐末席,女儿遭骂,被盗不敢声张,写出了金钱观念驱动下人与人之间冷酷、可怕的关系。)蹇先艾、黎锦明、彭家煌《陈四爹的牛》、台静农、徐玉诺、王思玷等。乡土小说把艺术之根扎于故乡的土地与农民之中,带着满身乡土气息,又敢于正视农民的辛酸与凄楚,作平实自然的描写。

4、“自我小说”流派:以表现自我,重自我抒情为主要特征。1921年7月,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田汉等人发起组织创造社,强调文学必须表现自我表现作家“自我内心的要求”。一批作家,面对民族的苦难,倾泻出他们或昂扬乐观,或悲哀苦痛的内心情感与要求,为祖国命运与个人生活而焦虑的层层郁积,形成了他们丰富而强烈的内心情感。郁达夫,小说描写了一系列表现作家自我、具有浓厚主观抒情色彩的自我形象,显示出鲜明的浪漫主义风格。《沉沦》——“他”留学日本,受民族歧视,精神压抑,顾影自怜,在疾呼“祖国快快富强”时跳海自杀。这些形象多具有感伤、忧郁甚至颓废情调的“零余人”。

5、“革命小说”流派:出现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代表:蒋光慈《少年漂泊者》(描写一个少年漂泊异乡,寻求复仇的道路,后投身北伐。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咆哮了的土地》。洪灵菲《大海》。由于缺乏对革命和工农大众感情的体验与认同,对革命斗争有肤浅、空洞的描写,往往把革命生活简单化。

6、社会剖析派:出现于30年代初期,当时蒋政权进入相当稳定时期,民族矛盾激化,各种社会矛盾加剧。这些作家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科学的社会观和多样的艺术手法,对中国现代社会作全景式的观照、分析,揭示出其本质和基本规律。代表:茅盾《子夜》(通过吴荪甫这个艺术形象表现了中国并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是更加殖民化了的深刻思想内涵。)《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三个中篇)、《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7、“京派小说”: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中期活跃于北方文坛的一个重要流派。北京较少受南方激荡的政治风云的冲击,进入一个黑暗的相对沉静的历史时期。一部分对社会现实不满的知识分子,便潜心于文学天地,去追寻理想的境界和个性的发展。新文化运动批评与否定的锋芒指向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政治、伦理道德,对民族的文化范式、审美心理等深层积淀却未有触动。“京派小说”的重要特征以独特的审美意识对生活进行主观化的过滤与净化,展现具有古朴美、清纯美的人生图景。代表:沈从文《边城》。王向辰、凌叔华、林徽音、废名《竹林的故事》、萧乾等。

8、“新感觉派”小说:出现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是我国小说的第一个现代主义流派,是受西方现代艺术启示并在日本新感觉派小说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描写外部现实,而重视直觉,强调主观感受,将主观感受与感受客体合而为一,创造所谓的“新现实”,善于描写心理活动。代表:训呐鸥《无轨列车》(半月刊)、戴望舒、穆时英《上海狐步舞》、施蛰存《梅雨之夕》(以淡化的情节,运用意识流和内心独白的方法,把男主人公在雨中送一位姑娘回家过程中的心理,描写得细致入微。)

缺点:感染上了西方现代派文学所固有的悲观、颓废、绝望等色彩与情调。

9、“山药蛋派”小说:出现于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以赵树理为代表的植根于山西农村的小说流派,形象展现了农村由封建专制统治向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转变的基本面貌,展示了农村阶级关系、人际关系和部分社会习俗的变革。在艺术上具有“新颖独到的大众风格”,小说形式通俗化、大众化,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代表: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锻炼锻炼》、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

同时出现的作家、作品还有: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风骤雨》、孙犁《荷花淀》(绝大部分反映农村的生活和斗争,追求的艺术境界是质朴纯净,被称作“诗化小说”。)

10、老舍:《月牙儿》(展示母女两代相继被迫沦为暗娼的悲剧,发出了对非人世界血泪控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祁天佑,表现了对民族文化的反思、批判,寄托着作者的家国之痛。)

11、巴金:其作品两大题材为显著,其一是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的道路,《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其二是抨击旧式家庭的腐朽与罪恶。《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2、李劼人《死水微澜》(以成都郊区天回镇为人物活动的中心舞台,围绕蔡大嫂(即邓么姑展开情节,具体描写了以罗歪嘴为首的袍哥与以顾天成为代表的教民势力之间的矛盾纠葛。)

13、钱钟书《围城》,在更为广阔的生活背景下,对中国知识阶层进行了刻意描绘与无情透视。小说以方鸿渐为中心,描绘了一群留学生与大学教授在生活、工作、婚姻恋爱问题上遇到的矛盾纠葛,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猥琐灵魂与灰色人生,“围城”象征着当时人生“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出的出口”的绝境。

张恨水(110部以上)《金粉世家》展示了豪门贵族的兴盛衰败史。《啼笑因缘》有一定的反封建色彩。

张爱玲《倾城之恋》、《金锁记》展示了一些华人空虚、糜烂、堕落、变态的灵魂。

路翎《财主的儿女们》(以江南一个封建大家族蒋捷三一家的风流云散为中心,反映了一·二八上海战争以后十年间中国社会状态,提出了在动乱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道路问题。)

当代小说

14、建国后十七年小说:(1949——1967)

①革命历史题材:以反映民主革命为主,柳青《铜墙铁壁》、杜鹏程《保卫延安》,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曲波《林海雪原》、杨沫《青春之歌》、吴强《红日》、欧阳山《三家巷》《苦斗》、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冯德英《苦菜花》

②农村题材:赵树理《三里湾》、孙犁的长篇《风云初记》《铁木前传》、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

这些小说反映了建国后的社会生活,具有相当的广度与深度,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人物,但这些人物较少生活基础,显得类型化、模式化,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有些欠缺。

15、新时期十年的小说:(1977——1987)

新时期十年是在批判“四人帮”鼓吹的“瞒和骗”的文学基础上产生的。

①1977年刘心武《班主任》的发表拉开了“伤痕文学”(主要思想是揭露和批判,作家们勇敢地正视十年动乱的生活真相,真实地、多仙面地再现“文革”给和人民带来的灾难悲剧和精神创伤,由表及里地角及到它的反返动实质。)的序幕。这些作品控诉四人帮制造的惨剧,有着不平、躁动与激愤、哀怨。卢新华《伤痕》。

②反思文学:不再满足于控诉,试图站在一个较高的历史高度来观察与思考以往的教训求得对历史有一个再认识。鲁彦周《天云山传奇》、王蒙《布礼》、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谌容《人到中年》、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

③改革文学:(1980年后)率先面对变革的现实,及时表现“四化”建设中的斗争、挫折、困难和希望。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张洁《沉重的翅膀》,这一阶段许多作家开始了健康人性、人情与人道主义的思考,从而显示了强大的道德力量,具有丰富的美学意义。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此时,社会性的主题在文学中普遍存在,作家把笔触深入社会各个角落,不断涌现出反映新时期人民生活的新主题、新领域。军事题材有:李存葆《高山下花环》,徐怀中《西线轶事》

④探索小说:那些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外,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方法,在小说艺术的创新上大胆探索、大胆求变的作品。它的产生,是新时期文学创作走向多元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新时期作家思想解放、创作自由的重要标志之一。代表:王蒙《夜的眼》《春之声》《坚硬的稀粥》等,莫言《红高梁》《透明的红萝卜》等。

⑤文化小说(寻根文学):1985年前后出现,作家们开始多方位、多角度地观照与表现社会生活,实现了小说观念的重大更新,作家们试图从更深的意义上寻求文学观念的解放。代表:韩少公《爸爸爸》、贾平凹《废都》商州世界等,他们不仅写民俗、民风,还把民俗民风看成一种文化现象,透视民族文化心理的某些方面,寻找民族生命力的根须与病态的根须。

⑥市井小说:市井小说有的作者多以温馨的笔角点染市井人生的文化底蕴,以悲悯的情怀容纳“小人物”的喜怒哀乐的情感,给人以醇厚的美感。代表:汪曾祺《受戒》《大淖纪事》,陆文夫(陆苏州)《小巷深处》《围墙》等。

⑦“知青”小说:“知青”出身的作家们对知青生活的缅怀、对农民问题的独到探讨、对人生真谛的求索,使知青小说成为新时期小说中凝重、奇特的组成部分。代表:张承志《绿夜》(象征着发现“美丽瞬间”)、《黑骏马》(象征着“永远的缺憾”)《北方的河》(象征着人生的理想境界)、《黄泥小屋》(象征着“人的念想”)、《金牧场》(象征着“人类的理想”)、《心灵史》等。

⑧女性小说:女性作家们以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特有的审美感受、艺术视角与笔法,通过对女性命运的观照与思考,细腻的女性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示了女性在争取自身解放、人格独立的道路上艰难跋涉的精神历程。代表: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曾获1983—1984年全国中篇小说奖)、《方舟》;王安忆《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岗上的世纪》、《神圣祭坛》等。

⑨新写实主义: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意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追求一种更为丰厚、更为博大的文学境界。代表:刘恒(《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白涡》)、刘震云、叶兆言、余华、苏童、方方(《风景》《黑洞》《一波三折》《桃花灿烂》)、池莉、格非、范小青等。

⑩现代派小说:着力表现人们再新的条件下精神与现实的错位,反映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阵痛对人们心理的冲击与影响。刘索拉《你别无选择》通过对一群放纵任性的音乐学院学生的描写,通过他们的胡闹、放纵、混乱、骚动表现出一部分青年对现状的不安与对未来的追求,以及在追求中的迷惘、失落与苦恼。《无主题变奏曲》男主人公对一切漠然而又认真,有点玩世不恭却并不随波逐流,不满意生活,不满意自己,却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在向往什么。

仿写月亮动态美的句子?

1、半个月亮斜挂在一棵槐树尖儿上,好像一瓣橘子。

2、月亮后升到冷清清的天空,白晃晃一片晶莹。

3、一缕清柔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了窗台上,窗台宛若镀了银。

4、没有月亮,繁星像是大荷叶上的露珠似的闪烁着。

5、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

6、月亮渐渐升高,她身着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

7、夜幕降临,幽蓝幽蓝的天空中点缀着的小星星,一眨一眨地,仿佛在邀请人们到广阔的太空中去遨游。

8、一弯新月像一把银打的镰刀,从黑黝黝的山峰上伸了出来。

9、月亮斜挂在天空,笑盈盈的,星星挤满了银河,眨巴着眼睛。

10、月光,像一匹银色的柔纱,从窗口垂落下来。

11、月亮就如银盘悬挂在天空中,似明似暗的星星羞怯地眨着眼睛。

12、初升的月亮挂在山顶上空,虽然像云朵一样苍白,但是每一刻都在变得更加明亮。

13、月亮像一个新娶来的媳妇,刚刚从东天边上来,就又羞答答地钻进树叶子里藏起来。

14、一轮圆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儿羽毛般的轻云,美妙极了。

15、夜,静极了,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

16、一弯新月升起来了,像只玉琢的香蕉嵌在天幕上,漾着碧辉。

17、月亮升上来了,像是刚刚脱水而出的玉轮冰盘,不染纤尘。

18、月亮升起来了,红晕晕的,活像谁从东方地平线上挑起个大红灯笼。

19、月亮像一张弓,弯弯地挂在天空。

20、月亮是那么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树木、房屋、街道都像镀上了一层水银似的。

21、弯月,反映这一份快乐心情,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弯月,体现了一种世间长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2、十五的圆月像一只雪球,镶嵌在墨蓝墨蓝的夜空上,显得格外皎洁。

23、弯弯的月牙儿犹如一只银亮的小船。

24、月牙儿像姑娘的眉毛,弯弯地挂在纯净的空中。

25、冷月高挂枝梢,寒风把光秃秃的树枝,吹得呼呼直叫。

26、月亮大得像一把伞,覆盖了天空;圆得像一个月饼;白的想无暇的玉石。

27、满月像个黄黄的灯笼,从东方天边挑起在天空。

28、清晨,残月像一块失去了光泽的鹅卵石,抛在天边。

29、月光穿过树阴,漏下了一地闪闪烁烁的碎玉。

30、夜空中的一弯银钩,洒下无限清辉。

31、初冬的月亮,又清又冷,从西面泻下冰一样的银辉。

中国近现代史上文笔好的十位作家是谁?

既然说的是文笔,那就更偏向于作家本人的灵气、天赋了,这跟大部头还诗小文章没什么直接关系,大部头更侧重于考量作者文字整体的掌控能力,驾驭能力,和故事情结的架构,更侧重于厚重,浓度。

我们来打个比方,就是金庸和古龙,长篇大作,金庸史学功底深厚,故事情节架构很高,复杂,有浓郁的家国英雄情结;但是呢,单论文笔的话,讲才气才情,恐怕古龙要甩金庸好几条街。

从这个角度,我们来尝试列举下中国近现代、包括当代文学界里文笔好的作家,这跟他的作品的长短量多少以及社会赋予的荣誉声望没有完全的关系,不是直接可以对接的。

文学才情,文笔牛人,才子们。

(一)、钱钟书。

钱钟书《围城》‘、《观注篇》。钱钟书是个厉害的人,很博学,很正宗,他的知识积累、知识面是广泛的,而且是很精到的研究,家学功底深厚。他驾驭文字的能力就不必说了,少有的风骚,从文笔到架构,都很厉害。

不过呢,过犹不及,钱钟书的作品,似乎有玩味文字的意思在里头,他是在写小说,但是,更多的则是在玩味文字,在自己跟自己做文字游戏,而不是单纯的文学创作,然后拿出来给读书,简单讲,就是,我就是玩玩文字,聊作消遣,然后,就是逗你玩。

(二)、沈从文。

沈从文《边成》。沈从文是湘西乡土文学的开山鼻祖,他的文字干净,明丽,轻快,即便是带有深沉思考的东西,他也不会写的那么沉郁,跟鲁迅先生的风格正好相反。温和,柔和,像春风一样,沐浴人心,润物无声。

沈从文的文笔是的,给人心底温暖的。他的独特的湘西乡土文学也是一大亮点,土地,乡亲,大爱。

(三)、张爱玲。

一代才女张爱玲,她涉及面比较广,有小说、散文,有电影剧本,也有专业的文学论著。

张爱玲少年成名,17岁就写出了《霸王别姬》。张爱玲有句话”出名要趁早“,她是真的做到了。毕竟是小学8岁就开始精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神童。

张爱玲家世背景给了她很大的视野和方便,东西贯通,带有鲜明的海派风格,文笔细腻,极具美感,冷艳动人。所以深受文艺女青年所喜爱,在大学里读书,女生必须要读张爱玲,更显婀娜文艺范儿。

《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都是经典。22岁,她的《倾城之恋》已经被搬上上海舞台剧的大舞台。

《半生缘》、《甜蜜蜜》等经典电影,都出自张爱玲的小说。

(四)、余光中。

余光中是英文系教授,却写得一首好诗,好散文。

余光中的散文,明快,又带有”梦回大唐“般的韵味,很有味道,值得品味。说实话,你去读余秋雨《文化苦旅》,倒不如来读余光中散文的好,余秋雨文字比较矫情,矫揉造作而又无病呻吟,浅尝辄止而又故作高深,例如《一个王朝的背影》,煽情,又逻辑混乱,含糊不清。

朱自清的散文,也是很不错的,但是,不耐读,看一遍大致就可以了,没有嚼头,不如余光中。

余光中的诗,大家都很熟悉了,不读讲。对大陆祖国故土的眷恋,对杏花春雨江南的顾盼,对曾经盛世唐朝的赞颂,对诗仙李白的仰慕,饱含深情,文笔清秀隽美,飘逸从容。

(五)、梁实秋。

梁实秋是中国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

梁实秋认为文学是天才的创造,而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的,这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从人心深处流出来的情思才是好的文学。”他认为人性才是测量文学的标准。这是很有意思的一段话,具有启迪意义。

我了解梁实秋的作品,坦率讲,并不是他的什么深奥的文学理论和其他作品,而是二十年年前读的他的一本“居家食谱”,叫做《雅舍小品》的一本散文集。

雅舍”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

这就是文字功底,文字的魅力。小中见大,日常生活琐事,写得无不精细妙道,读起来令人不禁莞尔,抚掌大笑。逗趣,有意思,三尺陋巷也尽得风流,岂不妙哉!

散文大师,名不虚传。

(六)、林语堂。

林语堂也是个学贯中西的人物了,他的文化视野、角度,很有意思,他的文笔亦庄亦谐,半雅半俗。他是站在一个边上看风景的人,洞透世事,幽默诙谐,从浅显着手,也不加工笔修饰,拒绝刻意“苦吟”如贾岛这类笔法,文笔自然流畅,诙谐而不荒唐,实在是有意思得很。

这点倒是跟钱钟书有类同的地方,诙谐,玩味,但是不流里流气,而是意趣傲然,生动有趣。

玩归玩,闹归闹,字里行间见功夫。

(七)、王朔。

王朔也不用多讲,有才。他的小说太流行了,太文笔太有意思了,他的文风影响了中国文学的走向。由王朔小说改编成的影视剧太多了,不胜枚举。

王朔,京味儿作家,有才华,文笔好,在京派文学里头,估计老舍之后,也就王朔了。

《动物凶猛》、《顽主》、《过把瘾就死》,等。

王朔作品的价值是:他的作品改变了以往居高临下的说教般的文风,而是俯身看众生,平等对话,而不是说教,以教育别人的口吻写小说,会越来越没市场。假大空,读着不买账。

(八)、郁达夫。

郁达夫作品,具有的自我表达方式,散文具有自传性,他用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烙印上了他独有的深深的痕迹。

《故都的秋》,我们都学过,文笔细腻,恳切,真实,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和美感。

(九)、海子。

海子诗人,既然是比较文笔,那诗人也是很犀利的,总得拿出来一个名额吧。

海子作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诗人,无论身前身后,都是红得发紫的天才。

作为的诗人,诗歌领域的天才,海子的诗歌被人广泛传颂,可谓是经久不衰,青春永驻。

海子是个浪漫精神骑士,是个海洋里的精灵。文笔干净,洗练,饱含深情。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天才的诗人海子,注定属于尘世之上的明丽透彻的天空。

(十)、我不相信我们不会有同样的后来者,虚位以待。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京剧为什么会成为国粹

叶少兰先生谈京剧为什么会成为国粹京剧流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一批具有此种风格的代表作品,在得到了非内行观众的承认、内行者的追随后才形成的。流派和流派作品一定是精品,是这个剧种的象征和旗帜,因此必须继承和发扬。叶少兰先生谈到,京剧艺术是程式的、虚拟的艺术,更是综合的艺术。京剧不仅有文学剧本,有故事情节、矛盾冲突、人物个性,还有音乐、歌唱、独白、舞蹈、武术、杂技、脸谱、头饰、服装等等,并都是对生活的真实的艺术表现。京剧艺术中的脸谱不是任意的勾画,而是人脸的骨骼、脸纹、气色、五官相貌的夸张美化,并且还有故事体现其中——孟良的脑门上为什么画火葫芦的图案、霸王为什么勾一个只有黑和白无双脸,为什么包公的脑门上要画月牙儿,怎么鲁智深一个和尚要勾成粉脸蛋,都有故事在其中,故事就是文化。同时,京剧的程式技术不能单纯从技术的角度解释,它处处包含了生活,处处都有讲究。以《秋江》为例,舞台上只有两个人和一件道具——船浆,演员用表演可以让观众看到船、看到船的大小、看到水和风浪。京剧舞台上的台步有各种走法,以《白蛇传》许仙为例,他是一个善良的药店伙计、一个小人物,没有显赫的身份,所以他不能穿厚底的官靴,在舞台上走的碎步 ,不能走宰相和大将的方步儿;尽管为了艺术让他穿绸缎做的戏装,但他的衣服上没有很重的绣花,这就从服饰和动作上表现出了人物的身份。在京剧舞台上这种艺术的例子不胜枚举。并且每一个戏曲故事都以中国的传统美德为主题。京剧艺术在舞台上的种种讲究,是一批艺术大师创造出来后,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这里蕴含了200年来代代艺术家的心血,所以京剧艺术能成为国粹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