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文言文逐字翻译【100句精选短句合集】

励志句子
评论 2022-06-17 09:41:06 浏览

促织文言文逐字翻译

1、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2、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4、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5、没有机会(与您)见面,内心不胜仰慕至极!

6、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7、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8、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9、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10、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到这种程度啊?”

11、绦:丝绳,指系鹰用的丝绳。镟:金属转轴,指鹰绳另一端所系的金属环。堪擿(zhāi):可以解除。擿:同“摘”。

1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13、好了,客观题做完了,可以把答案填入指定位置了。

14、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15、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16、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17、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18、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19、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20、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21、主要是基本文化常识的识记考查,不排除今年会把文化常识与文意理解结合起来考查。即:文学常识的概念叙述准确,但是结合文中解释的部分与文意不符。

22、【促织文言文逐字翻译】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23、使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24、(孟子)说:“可以。”

25、第一部分(第1段),故事的起因。

26、撩拨了它好几次,成名的蟋蟀突然大怒,直往前冲,于是互相斗起来,腾身举足,彼此相扑,振翅叫唤。一会儿,只见小蟋蟀跳起来,张开尾,竖起须,一口直咬着对方的脖颈。少年大惊,急忙分开,使它们停止扑斗。小蟋蟀抬着头振起翅膀得意地鸣叫着,好像给主人报捷一样。成名大喜,两人正在观赏,突然来了一只鸡,直向小蟋蟀啄去。

27、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28、译文:没过几年,(他的财富就达到了)数百顷的田地、数以万计的楼阁。

29、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高的作品集。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30、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31、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32、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误译: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33、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34、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35、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37、(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38、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39、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40、(4)省略中心词。在常规句子里,中心词是不能由定语状语来替代的。但是,古汉语里却存在着省略中心词的现象。

41、②实词标志法: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文言文谓语,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后找宾语。

42、成名有个儿子,年九岁,看到爸爸不在(家),偷偷打开盆子来看。蟋蟀一下子跳出来了,快得来不及捕捉。等抓到手后,(蟋蟀)的腿已掉了,肚子也破了,一会儿就死了。孩子害怕了,就哭着告诉妈妈,妈妈听了,(吓得)面色灰白,大惊说:“祸根,你的死期到了!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账!”孩子哭着跑了。

43、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44、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45、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46、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47、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48、高一必修下册《齐桓晋文之事》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49、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50、《考试大纲》在“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总体要求下,对文言虚词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这也是读懂文言文的基本前提。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经常使用的虚词,《考试大纲》明确划定了18个。文言文试题的段子虽然选自课本以外,但所考查的知识却都在课文以内。考查文言知识不能扩展到课文以外,否则几强人所难,测试果也不好。“虚词虽然有18个,但高考的命题重点要集中在文言文课文中几个常见、常用的虚词上面。

51、一会儿,室内丢一张纸条出来,那上面就写着求神的人心中所想问的事情,没有丝毫差错。成名的妻子把钱放在案上,像前边的人一样烧香跪拜。约一顿饭的工夫,帘子动了,一片纸抛落下来了。

52、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3、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4、第二天,成名把蟋蟀献给县官,县官见它小,怒斥成名。成名讲述了这只蟋蟀的奇特本领,县官不信。试着和别的蟋蟀搏斗,所有的都被斗败了。又试着和鸡斗,果然和成名所说的一样。于是就奖赏了成名,把蟋蟀献给了巡抚。巡抚特别喜欢,用金笼装着献给皇帝,并且上了奏本,仔细地叙述了它的本领。到了宫里后,凡是全国贡献的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及各种稀有的蟋蟀,都与(小蟋蟀)斗过了,没有一只能占它的上风。

55、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为人拘谨,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没有抵偿的钱,忧愁苦闷,想要寻死。他妻子说:“死有什么益处呢?不如自己去寻找,希望有万分之一的的收获。”成名认为这些话对。就从早上出去晚上回家,提着竹筒丝笼,在毁坏的墙脚、荒草丛生的地方,挖石头,掏大洞,各种办法都用尽了,终究没有找到。即使捕捉到三只,也是又弱又小不符合规格。县官严定期限,严厉追逼,成名在十几天中被打了上百板子,两条腿脓血淋漓,连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在床上翻来覆去只想自杀。

56、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7、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58、【促织文言文逐字翻译】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59、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60、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61、侧目:斜视。《汉书·李广传》:“侧目而视,号曰苍鹰。”似愁胡:形容鹰的眼睛色碧而锐利。因胡人(指西域人)碧眼,故以此为喻。愁胡:指发愁神态的胡人。孙楚《鹰赋》:“深目峨眉,状如愁胡。”傅玄《猿猴赋》:“扬眉蹙额,若愁若嗔。”

62、②翻译个别字的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63、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64、⑤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字义同“灭”字)

65、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66、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67、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这类名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

68、介词:于、以、为、因、乎

69、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解析)不速之客:招致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解析)日薄西山:接近在官清恪,未尝闻私。(解析)恪守不渝:谨慎而恭敬吾亦望汝副其心(解析)名副其实:符合

70、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矢,复得。”其母引刀裂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矣。译文:孟子小时侯,倍数的时候。她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背书有时会中断下来,过一会就又会背诵下去,她的母亲知道他是遗忘了,就叫他过来说,:“背书怎么会停下来呢?”孟子回答说:“有的地方忘记了,过一会又记起来了。”他的母亲没有说什么,便拿起剪刀八织成的布剪断了,用这来告戒孟子。从此以后,孟子背书,不再遗忘了。

71、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72、「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73、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7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75、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76、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77、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78、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79、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80、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81、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82、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83、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何也?”

84、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把握大意,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85、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86、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87、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88、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89、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90、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91、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92、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93、一百多年前,特鲁多医生的墓碑上刻着:“有时,去;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很喜欢这句话,不过今天我想做一些修改:常常去,总是去帮助,然后永远去安慰。

94、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95、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96、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97、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98、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好,一定要使它的根牢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得高,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安定,微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平和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却想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源泉却想要泉水流得远一样啊!

99、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100、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