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经典台词

励志句子
评论 2022-11-08 11:31:17 浏览

在《让子弹飞》这一部作品中,姜文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方法、风格、样式来完成影片叙事的?

一、一些有趣的细节

才华横溢的导演往往有一个共同特点,本次姜文一如从前一样,在电影里融入了很多的个人志趣。

马拉火车

很多人看到片头马拉的火车可能觉得很奇怪。其实早的铁路跑的都是这种车。铁轨早是给马车设计的,特别是矿区有很多马拉的煤车在轨道上跑。后来才有了蒸汽机车。

铁血十八星旗

这面旗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本片中大量出现。其中红色与黑色代表血与铁,黄色代表炎黄子孙,九个角指禹贡九州,内外十八个圆点指当时汉族居住的内地十八省

蔡锷和小凤仙

姜文是很喜欢英雄人物,有英雄主义情怀的人,电影里人物说“追随松坡将军”,“变成小凤仙”,应该是在表达自己。

开平碉楼

片中的鹅城在广东江门开平取景。江门是侨乡,早年美国加州的铁路基本都是江门人修的。后来这帮人赚了钱回到家乡就修了这个中西合璧,防涝防匪的碉楼。

介错

日本切腹都会有介错人,自裁的人切腹后痛苦,就由自裁者熟悉而信任的剑道高手在身后将其斩首,以缩短其痛苦,这就叫介错。

艳阳楼

戏本,又名《拿高登》,高俅之子高登仗势欺人,作威作福,被水浒好汉子弟杀于其居所艳阳楼。

二、姜文一贯的几个主题的第三次表现

姜文到现在一共拍了四部电影,风格都各不相同。如果用文学流派来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是意识流,《鬼子来了》是现实主义,《太阳照常升起》是魔幻现实主义,到了《让子弹飞》就比较荒诞派。但是扣去比较特殊的《鬼子来了》是为全体中国人拍的,其他三部其实都是在讲姜文自己(某种程度上这可以构成一个自传体三部曲,事实上看了子弹以后我从“太阳”中读出来了不少3年前没读出来的东西),因而有很多共同的主题。这里说说我感触比较深的几个。

英雄主义

在姜文的世界观里,英雄是第一位的。英雄改变社会,英雄创造历史。大的悲哀就是没有英雄。

所以张麻子拿了钱还不够,他还要除掉黄四郎,给百姓一个公平,给鹅城一个太平。

姜文年少时向往英雄,成年后用英雄要求自己。在他的电影里,英雄能够做出常人所不能做出的事儿。英雄一定被浓墨重彩所渲染。但姜文宣扬英雄主义的时候,他又很清楚英雄主义的弱点,所以夏雨在砸过人砖头以后,需要为大规模群架负责。六子剖腹取凉粉,要以生命为代价。

只有当你清楚一件事物的弱点时,你才可以说你真正爱它。爱一个女子时是,爱一个时也是。

雄性冲动

本质上来讲,英雄主义其实完全是一种雄性性冲动。但是这里要讲的是更直接的冲动。比如打架和性冲动。姜文没有宣扬这些东西,但你看的出他认为这些东西是肯定要有的,不然就没有了男人气概。

不过这次有所不同的是,姜文没有把这部分东西交给自己的角色(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夏雨的角色也是姜文自己的一个化身)去承担,而是很大程度上放在了廖凡所扮演的老三身上,原因后面讲到“克制”的时候会说。

对女性的迷恋

姜文影片中主角对女性的迷恋,一部分是基于性冲动的,一部分不是,是被一种纯粹的美和自己内心理想映射的吸引。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太阳照常升起》再到《让子弹飞》,前面一种的成分越来越少,后面一种的成分越来越多。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镜头会对准宁静丰满的胸,大腿和脚,从偷窥直到强暴。可是到了《让子弹飞》,张麻子对花姐(周韵饰)的迷恋,只剩下淡淡的一条线,含蓄得甚至让很多人到了结尾张麻子给花姐送枪时,会觉得突兀。镜头的焦点也相应地变成了脸,笑容,和眼睛。

全片有三处比较专注地描写了张麻子对花姐的迷恋,除了后的分别,一处是在进城初见时,花姐在领头擂鼓,张麻子的眼神和望远镜的镜头的移动说明了问题(姜文是真的喜欢用望远镜来表现影像,它在他全部四部片子中都大量出现,这次尤其多);另一处是花姐双枪一枪指自己一枪指张麻子要当土匪,同样是姜文的眼神,还有虽然低缓却充满了感情的配乐。

在《太阳照常升起》和《让子弹飞》里面,周韵虽然戏份都不多,但是都做了为用心的处理。姜文镜头下的周韵,不像人间应有的女子。她出现的时候,带着笑容,和说“我也想跟你们一起去发钱,听他们笑”的声音,就像你原本以为只存在于内心理想深处的人,突然真的就出现在你面前。她是那么的远,远到不可及,却又是那么的近,近到就在你心里。

一个男人得有多爱他的妻子,才会这样的去拍她。

浪漫主义

这里的浪漫主义指的是艺术流派。尽管几部片子叙事流派各不相同,但是除了《鬼子来了》以外,影像的表现都有很突出的浪漫主义色彩,以强烈的情感作为美学经验的来源。体现在镜头上,就是在静态场景的构图(经常镜头上方恰恰少一块头皮)和动态场景的运镜上都随性。这造成一种浓烈的果。

理想

在姜文的电影里,理想有时是一种很虚很模糊的东西。张麻子的理想是打土豪分田地,张麻子的理想却又不是打土豪分田地。张麻子的理想是什么?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楚。理想在内心深处,在远处的青山和夕阳里。你知道它在那儿,却永远不知道如何去追寻它。可是当碉楼已破黄四郎已擒,你们抽着烟聊着天的时候,你就明白它依然在那儿等着你。

三、让子弹飞里的姜文

克制

张麻子开始是受师爷劝告没有当场杀掉胡万给六子报仇,后来是在碉楼主动让弟兄们撤,姜文在里面扮演的人物变得越来越克制。这其实也就是姜文在学着克制自己。也许可以理解为姜文在“太阳”失败以后的一种反思和内省。

可是成熟了以后,也就无法再那么快意恩仇。所以剿匪之后,姜文骑着马的背影,是怅然的。

政治隐喻

在葛优扮演的师爷死后,剧情突然离开了勉强算安分守己的商业片节奏,进入了一种癫狂之中,讲了一个有关革命的寓言。这里说说我读到的故事。

钱铺在街道上,却没有百姓敢拿,晚上偷偷拿了,白天黄四郎开马车出来收,又全部交还。张麻子再把枪弹铺在街道上,同样是晚上偷偷拿了,第二天黄四郎开马车来收被张麻子把马打死。可是当张麻子在街上振臂一呼号召大家去进攻黄四郎时,却没人响应,他们等着看谁能赢。直到张麻子抓了黄四郎回来,他们又一拥而上,跑到黄府抢东西,顺民转眼间变成了暴民。武举人平日里帮着黄四郎欺压百姓,这个时候他却冲的猛。整治黄四郎,他也狠。

有人批评姜文还在宣扬“打土豪分田地”这一套价值观,其实就算姜文跟张麻子一样,信奉结果公平,鼓动群众闹革命,他也把这个事件中各方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了。所以不同的人,可以从他的作品中读到不同的观点。这是姜文谈政治的高明之处。

就像鬼子来了,很多人说是在批判国民劣根性,可是我看完的时候,却是几为我的民族落泪。

首尾的呼应和对比

本片的首尾几乎是的对应。翱翔的鹰,长亭外古道边的歌声,铁道,马拉火车,有节奏感而激动人心的音乐。

然而,开始的时候,是一群土匪要劫车,恣意江湖,斗志昂扬。结尾却是物是人非。仇虽然已经报了,但人死无法复生;目标虽然实现了,但是理想却依然遥不可及;弟兄们都走了,还带着自己深爱的人。张麻子一代豪杰,此刻却只剩铁轨,青山,夕阳,和背影。

本片表面来看是个喜剧,但其实却是悲剧。

姜文的日本情结

影片中多处表现出姜文的日本情结:送六子留洋,先说的是东洋;黄四郎要跟张麻子玩自裁;黛玉和晴雯本是红楼人物,却组成日本名。

其实作为一个具有民族主义思想,并很看重男性气概和尊严的人,会欣赏日本文化是正常的。我怀疑姜文参观靖国神社其实并不是因为对记者的那些冠冕堂皇的回答,而是出于姜文对于武士道精神的认同。

四、说说电影技法

关于表演

这次主要角色中有6个人出彩,葛优,廖凡,姜武,刘嘉玲,周韵,还有不知道演员名字的老五。

葛优至关重要,如果终的票房能如我所料拿到4亿甚至更多的票房,起码有一半得归功于葛优。葛优一脸严肃地到位地完成了大部分的搞笑任务。而且没有葛优,周润发和姜文斗争的戏出不来。这次的念白和脸部表情造型实在是太绝了,很多腔调的拿捏令人拍案。

发哥现在一般都说是票房毒药,不过这个角色可能也非他莫属。发哥表演基本到位,就是念白还是太差,没听出来是本人的还是别人配的。

姜文基本就跟他演的大部分影片一样,在本色基础上略有针对性的倾向。

陈坤此次用力够大,略有点不自然。

姜武的演技我以为还在姜文之上,戏路很宽。武举人虽然只是个配角,但是角色对于前面提到的政治隐喻却至关重要。

刘嘉玲戏份很少,但是角色需要的勾画全出来了。

廖凡这次承担了表现雄性气质的重任,到位了,有些句子的语气很不惹眼的用了点北京腔调,果很好。

周韵比太阳照常升起里水准更高,没那么出格,但是平凡处更见功力,特别是眼神。不知道是不是夫妻说戏尤其到位。

不知名的老五把那股憨劲儿刻画的入木三分。期待以后再在大银幕上看到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有很多群众演员的表演也很出彩,比如那个后管张麻子拿椅子的富人胖子。两次看时我都特别观察了群众起义时中间各个人的表情,基本都到位了,前边的几个特别出色。群众表演没有看出假来,这很不容易。

摄影

仰拍很多。快速正反打很多。用了很多侧逆光的镜头来用光晕表现张麻子和他的弟兄的气概。

鸿门宴那场戏在饭桌外面布了一个圆环,等距放了3台摄像机,慢速的逆时针转动,结合正反打,果。类似的方法后面还用过一次。

山上打土匪一段堪为影史经典。

音乐

沿用了久石让给《太阳照常升起》的配乐,因为有足够的情节的缘故,果比上次更好。有个规律,凡是姜文在很商业的说笑话或者发展必须的故事时,没有配乐;每到姜文玩段风格了,配乐就上来了

剪辑

从头到尾一路都很快,让观众一直都保持很high,但是也让一部分人来不及思考,注意不到细节,指责片子疯癫而肤浅。

《让子弹飞》中黄四郎的经典台词‘算逑’是什么意思?

  四川、陕西、河南、山西方言,多用于口语,因使用场合一般有如下三种意思。   

1、算啥子东西?有贬低他人的意思。 比如:你算逑?   

2、没啥,没啥子意思,无所谓 比如:这算逑啊!没求得意思!   

3、出现在计算数字的时候。比如:你算逑啊算,还没算出来![1]   

4、四川人一般还在后面加个“了”字,算逑了,放弃的意思。

让子弹飞装糊涂的高手台词?

让子弹飞装糊涂的高手台词 断桥春堪怜,旧梦恨愁天,独自凄凉凭谁问,荒冢千里人总渺,孤标独傲世,何人可偕隐?寂寞寒枝无鸟栖,夜月萋萋胡笳怨,似花还非花,有情也无情;恍昨世,一帘清幽梦,弦断琴生尘,素颜香减,纤手难成调,似水华年,那堪片片飞花对苍茫,弄晚垂阴香凋谢,蒙蒙残雨隔云天,泪长流,心如空。

让子弹飞中带下贱的台词?

让子弹飞中带下贱的台词 生命是一场宿命的缘,从起点到终点,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虽注定灰飞烟灭,但是,纷繁的嚣尘,来过,爱过,痛过,便无邪地微笑了,故无悔。流年逝,芳华尽,几多惆怅,几多惘然,只因剪不断,理还断。此情此景皆如梦,心动且意动,只为追寻这不解宿命的缘。

个人觉得《让子弹飞》是一部耐看的电影,有没有反复看了几遍?你怎么看?

电影时间发生在1920年,中国民国八年,前清倒台,国民党上台执政,通过时间轴线可以分析出,通过黄四郎(周润发)、张麻子(姜文)二人的自述,两人都去过日本,甚至黄还可能去过西洋,会讲洋文,黄四郎和张麻子,都在1911年参加了辛亥革命,黄四郎称20年前与张麻子有一面之缘,可以理解为在日本搞兴中会的一帮人。辛亥革命失败,一个上山落草为匪,凭借手里有枪,伺机下山夺权,一个成为南国地方恶霸,鱼肉乡里欺压百姓,左右还有鹅城两大家族。这个隐喻很嘛,说白了就是国共两党,一个上了井岗山,一个占据南京,两大家族即是四大家族。鹅城就是“我的鸟国”,张麻子一伙人来到鹅城城门口,踏着宽宽的水面,迎接他的是白脸女人和黄四郎的空轿子,正如当年老毛兵临城下湿曰:“钟山风云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张麻子进城后,杀假麻匪示众、击冤鼓,打武举人,对着下跪百姓大喊公平!公平!还是公平,甚至用极为写意的手法发银子给鹅城穷人,这些都是革命党人初的理想主义情怀,创造一个公平,穷人受益的社会,是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也是他们正义的出发点。

葛优的师爷,其实是前清遗族,傀儡政权,做了九个县长,墙头草随风倒,一会跟张麻子,一会跟黄四郎,手里没了枪,虽然有钦点的权力,仍然被要挟着委曲求全:“我说我当不了这个县长!你非得给我买这个官!我就(才)是县长!我就(才)是马邦德”,这不就是悲剧帝傅仪的一生嘛,葛优演得出神入化,把一个悲剧人物活生生演成了一个喜剧人物。

电影的后,张麻子骑着白马,看着自己的属下坐着马拉火车急急忙忙开往浦东,1911年的上海,浦东还什么都不是,今天的浦东是什么地方?是经济的象征,通俗的说就是搞钱的地方。为什么在电影里会他们去往浦东?张麻子成功的打败了恶霸,夺取政权,给穷人发了钱,也无法阻止他的属下急急忙忙的去搂钱,这正应了黄四郎在鸿门宴说过的:“彼时彼刻,正如此时此刻”,所谓的执政,说白了,就是那么回事,当时再伟大的理想,也阻挡不了贪婪的本性。尤其是下面的跟班人。去浦东,是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