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至初三全部边塞诗
1、2019届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写作特点)①画面感强烈,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爱。②风景与心情,动感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而结合,形成了一道流动中的风景。
3、后两句变换句式,以有力的一问一答作结。诗人由外而内,由表层到深层,把读者眼光从“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视到松树内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
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5、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6、代父从军,踏上征途第二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第三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的情景。
7、首联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此处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
8、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9、《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大诗人。
1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12、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13、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14、答题过程: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点(有景、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15、史书:①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②纪传体:《史记》及其他二十四史;③国别体:《战国策》《国语》。
16、尾联情意更切。“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
17、(诗词赏析)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形象刻画,展示了一个孤寂者深夜约客不至的特殊感受,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的寂寞心境。
18、一二句以一对雎鸠鸟相和而鸣的叫声起兴,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三四句统摄全诗,直接抒写男主人公的爱情愿望。五六句写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七至十句写男主人公追求、想念佳人的迫切心情。十二句写男主人公的相思之苦。“悠哉悠哉”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思念之情。十三至二十句是虚写,写出了饱受相思之苦的男主人公对未来的设想,这是他寤寐以求的愿望,是全篇的精髓。“琴瑟友之”想象相会相处时的愉快,“钟鼓乐之”想象结婚时的热闹场面。
19、上阕写出猎的场面。起句用一个“狂”字笼罩全篇,借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磊落之气。“卷”字表现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的情景。“看孙郎”,用孙权的典故,突出地表达了词人犹如少年的豪情。下阕写酒酣后的豪情。以“鬓微霜”的“何妨”衬“少年狂”,表现出词人壮志未已的英雄本色和豪放开阔的心胸,用“冯唐出使”的典故,以魏尚自比,含蓄典雅地表达出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给自己的愿望。“射天狼”表达了词人要竭尽全力抵御入侵者、为国立功的决心。后两句抒发了词人报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爱国思想和豪情壮志。
20、(写作特点)以景语描绘深秋远寒、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而景中又无处不含悠悠苍凉的今昔之感,可谓景情交练。
21、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教材(电子版)
22、(诗词赏析)这首词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写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从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23、(诗词赏析)《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全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24、(写作特点)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25、(诗词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各逞姿色,争芳斗艳的表现,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26、(写作特点)①立意高远,境界阔大,发思古之幽情,叹世事之炎凉,发人深省。②虽格调略显低沉,却不失警世劝俗之。
27、(诗词赏析)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弃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表现了悠闲自得的心境,抒发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鄙弃和厌恶之情。
28、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醉翁亭记》
29、【初一至初三全部边塞诗】(诗词赏析)这首诗抒写了戍边将士的乡情,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30、(诗词赏析)这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表现了诗人的一种豁达情怀。
31、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2、对国事的关心,代父从军的叙事诗
33、塞(sài)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4、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35、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36、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37、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38、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39、(诗词赏析)全诗以白雪为线索,描绘了一幅风雪送友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40、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1、初中文言文之虚词练习2
42、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43、【初一至初三全部边塞诗】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经到燕然。
44、(写作特点)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45、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历史兴亡之感。
46、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47、尾联盟恢复之志。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终表明心迹,以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48、唐代王维《送别/山中送别》
49、首联写爱情的不幸遭遇(或借写爱情抒发政治失意的苦闷)和主人公
50、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诗人,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51、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52、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3、盛唐的边塞诗有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四两句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是因为有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
54、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55、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56、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57、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58、东城二模:东城区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练习高三语文205
5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60、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61、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62、(写作特点)①运用比喻修辞。②运用典故。
63、李煜,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相见欢》
64、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65、(写作特点)①结构开合跌宕、纵横翻卷。②运用多种手法抒情。
66、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世尊为“诗仙”。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语言瑰丽活泼。《行路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67、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68、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69、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70、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词主题分类
7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72、初一初二初三部编版全部古诗+翻译+情感(3)
73、昌平区2019年高三年级二模语文试卷205
74、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75、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76、“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飞”照应“卷”,“渡”“洒”“挂罥”“飘转”等动词描写了一幅风卷茅飞的悲凉场面。
77、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78、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79、前两句借景抒情。第一句诗人运用比兴手法,借“杨花”“子规”,既点明暮春时令,又渲染了凄凉哀愁的气氛,奠定全诗伤感的基调。第二句直接叙事,点明愁的由来。“五溪”极言贬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寄托了诗人的重重忧虑。后两句寄情于景,点出诗歌主旨。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与无奈,抒发了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切之情。
80、2003顺义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和答案
8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83、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84、(写作特点)说理、抒情、写景融为一体。
85、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86、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87、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88、抒发对自身遭遇的感慨
89、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9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91、此地一为别,孤蓬征。
92、初中文言文之实词练习2
93、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9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95、一二句写诗人虽居闹市,却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三四句运用设问,回答“无车马喧”的原因。“心远”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五六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诗人的闲适心情。七八句是景物描写。诗人以飞鸟自喻,以飞鸟倦飞而知还来表达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九十句中“真意”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以哲理句结尾,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96、初中学的边塞诗有《从军行》、《出塞》、《凉州词》。
97、三四句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想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这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
98、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周游列国,宣扬“仁政”,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开了中国私塾教育的先河,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99、唐代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100、蒲松龄,字留仙、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代表作为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山市》《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