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五言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2、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②。
4、②常建的《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5、③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6、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着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王维小诗都是五言或七言绝句,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饰,具有淳朴深厚之美,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比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高成就。
7、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8、B.“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压”字把敌军来势凶猛,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9、答:(2)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之苦、思乡之愁的边将形象(2分)。表达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1分),和对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战争的厌倦(1分),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1分)。
10、白登:高祖刘邦征匈奴,被围困在白登山七日。
11、(1)第二句“马头冲雪过临洮”中“冲”字如果换成“冒”字好不好?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3分)
12、教学的同时,引入学生小学时读过的王昌龄的《出塞》和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他的这首《出塞》更是唐诗七绝的压卷之作(明代李攀龙语)。“秦时明月汉时关,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中的“但使”一词,运用假设,既表达了自己对戍卒的久征未归的深切同情,又表达了诗人渴望朝廷早日启用良将,平息边塞战乱的强烈愿望。诗句还语带讥讽,借古讽今,指斥了庸将误事、庸政误国的现实存在,表达了自己对国事的忧虑。
13、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军。
14、按:① 一作庭 ② 一作遥忆美人
15、颔联中的“征蓬”、“归雁”是指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6、边塞诗人抒发感情和描写人物是常用粗犷的笔触、厚重的色彩描绘出苍茫雄浑的边塞风
17、(答案:是“暗”字,一个“暗”字不仅写出了画面的暗淡,而且将岁月流逝,人事消磨,壮志难酬的惆怅心情融入其中,此外还与“匹马戍梁州”的梦想形成对比,造成强烈的情感落差。)
18、第一句,唐军为消灭匈奴而置自己的身家性命于不顾。但是,战斗的结果却令人垂头丧气。
19、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20、(2)大山莽莽,白雪漫漫,红旗飘飘。色彩鲜明,深厚壮美。
21、第九了李益《塞下曲》组诗中的一首,抒发边塞诗人的爱国情怀,其实另一首“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更显边塞草原的勃勃生气,但此诗为仄声韵,尾声短促,与其他九首平声韵诗歌的朗诵风格迥异,所以留待日后再选。
22、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23、【边塞诗五言】争锋徒死节。秉钺皆庸竖。战士死蒿莱。将军获圭组。
24、(注释)①楼兰:汉代西域国名,此指楼兰国王。据《汉书·傅介子传》记载,西汉昭帝时,楼兰国王屡次截杀通西域的汉使,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刺杀了楼兰国王。
25、晋书乐志:出塞、入塞曲,李延年造。
26、(1)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凉州(今甘肃武威),慰问将士。在诗中作者所写景物有什么特点?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7、第二问题干很明确,一是“戍卒”,一是“情感”。结合“坏”“低”“愁”“迷”,联系诗后“边塞”的注解,不难做答。需要注意的是,答此问时,不能只简单地回答“表现了戍卒的思乡之情”,“思乡之情”前面的定语同样十分重要,要学会“丰满”地答题。
28、唐和宋边境防御及战事相近,但宋朝文人少写边塞诗。虽然也有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燕然未勒归无计”,辛弃疾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但这毕竟已非主流。
29、画面描述:带着半卷的红旗,援军赶赴易水;天寒霜重,鼓声也像是被寒气所逼,郁闷低沉。
30、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31、②借写景抒情。如《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征人思乡的情感借景(如雪之沙、如霜之月)得到了抒发。
32、中考课外文言文之寓言神话类70篇
33、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34、写征人思妇的彼此思念并不是高适边塞诗所独有,但此诗却有着盛唐诗人高扬的生命精神的特点:虽然战争很苦,虽然战败,但是只要生命不息,那就“死节”不止。一想到强盛的,将士们就抛开了个人恩怨。
35、阅读古诗《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36、除了实地的体验,文化的传承也是让孩子把根留住的重要方式。我把对于故乡的眷恋浓缩成两个文化元素,一个是“草原”,另一个是“边塞”。
37、天宝十三年又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第二次出塞。
38、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9、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40、敌军似乌云逼近,城墙仿佛将要坍塌,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
41、自然之境,文化之声,儿时之梦,赤子之心
42、塞外,浓郁的月色笼罩大地,征战沙场的战士伴着寂静的月夜遥望着千里之外的家乡……
43、“一川碎胆大如斗”的夸张堪与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相媲美。
44、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
45、高适的《燕歌行》是一首长诗,更是一首好诗。今天我们仅仅解读了其冰山一角,大家在课后应该再度品味。
46、(3)请结合两首诗的内容,从诗的情感角度赏析两首诗不同之处。
47、大唐是一个可以多途径成就功名的时代,社会的循环能力强。除了读书科举之外,边疆立功也是拜将封侯的重要途径。的边塞诗人岑参就曾嚷出自己的心愿:
48、《使至塞上》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清人黄培芳认为其妙处在于“‘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你觉得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49、①属国:典属国的简称,秦汉时的官名,这里指代使臣,是王维的自称。
50、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51、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集妍水凝。
52、《塞下曲·其三》——唐代·王昌龄
5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54、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55、情感:这两句诗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梨花满树的春天景象,是诗人的想象和主观感受。体现了诗人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56、馆藏地址:北格砺能楼大厅
57、为了扫平边患,壮士们甘心置生死于度外。忘记父母妻子之一己私情,为国难奔赴战场,就如回家那样欣然。凛凛大丈夫!
58、答案:(1)“空”字既表现桑叶已经落尽,也表现林中空空,渲染了边地荒凉冷落。.“八月萧关道”既点明了时令又点明了边塞的具体地点。,“处处黄芦草”显示将士戍边环境的艰苦。“尘沙”指边塞沙场,诗人歌颂了戍边战士长期守卫边境沙场,愿与“尘沙”共老的精神。
59、将此熔于一炉,人言《燕歌行》是高适边塞诗“第一大篇”,诚非虚言。
60、【边塞诗五言】第一问实际上是在问诗中所写的自然环境是什么样子的,答题之前必须先要弄清楚命题人想让考生到底答什么。此类命题的答题思路是:自然环境=时间+地点+景色。此问的答案要点应该是:寒冬、边地、飞雪荒凉。
61、可见,“战士军前”这两句诗歌是在批判军中苦乐不均现象,当然也有对守将无能却贪功的愤慨之意。并且,这种讽刺与愤慨还是有出处的,《旧唐书·张守珪传》记载:
62、概念阐释:以描写边塞的军旅征战为题材的诗歌。代表诗人有王昌龄、高适、李颀、岑参等。
63、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64、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65、长风复几,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戎昱《塞下曲·其六》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夜战桑乾百北,秦兵半不归。——许浑《塞下度曲》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66、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67、这样,就能做到每天上午开笔的时候,已经满满是平日思考的火花的凝结,因此,才会在每天清晨开笔写作的时候,激情澎湃,思如泉涌。
68、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69、(2)“边草”一叠,营造了荒草连天,茫无际涯的荒凉意境,为老兵提供了活动的背景,烘托了老后空虚彷徨的心理状态。(1分)“明月”一叠,营造了月光满地,冷清凄苦的意境,烘托了老兵望月怀乡、辗转难眠的思乡情绪。(1分)叠句重唱,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1分)渲染了“愁绝”的气氛。(1分)
70、《塞下曲·其二》——唐代·王昌龄
71、下面与“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情感不相类似一项的是()
72、“边塞”情结,我把它融入到对边塞诗歌的整理中,下面的《唐代边塞诗七言绝句十首》就是一个开始。
73、乐声响起,连绵起伏,刚柔并重。似高山流水,如溪水潺流,令人陶醉。琵琶偏偏今夜奏出了新的曲调,如诗那般幽静,极富有意境,让人沉醉在清幽旷远之中,想象着佳人婀娜的舞姿。此刻诗人的心会随乐曲平静吗?不过乐曲听多了也会乏味的,这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让诗人又怕听、又爱听。哎,北方边患未消除,怎能不心烦呢?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如巨龙卧地,等待腾飞;秋月高照,又免不了秋日凄凉的感觉……雄壮而又悲凉。此时此刻,诗人怀有无限的乡愁、立功边塞的雄心,但为了老百姓能安居乐业,他多么希望甲兵尽息,哪怕自己再无用武之地呢!
74、出塞作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75、⑴貂锦指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76、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77、海淀黄庄校区(知春路豪景大厦C座1003室)
78、李白是浪漫主义天才,好像很少写边塞诗。但别忘了,李白出生在如今的哈萨克斯坦的碎叶城,怎么可能不了解边塞?
79、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
80、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画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8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2、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之外的家乡,可惜未建战功,归家无期。
83、军中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84、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喷天公。
85、王昌龄是唐代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86、边塞诗的知识介绍。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之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我们把这些诗称为边塞诗。这些诗作思想内容丰富: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的豪情;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高涨的爱国热情与艰苦生活的愤懑之间的冲突;舍身为国的悲壮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感慨。
87、开元十二年,赴河陇,出玉门。据传他的边塞诗大多写于此时。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有交游。
88、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89、整体感知:这是一首咏雪诗,也是一首送别诗。前八句重点描写西北边塞的奇寒雪景,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凝”为过渡句。后八句描写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通过对塞外冰天雪地的绮丽风光的描绘,衬托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从侧面反映出西北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苦,表现了边塞将士和诗人的豪迈气概与壮烈情怀。
90、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91、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92、请用自己的话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描绘出来。
9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94、如此爱兵如子的将军,哪能不打胜仗?《史记·李将军列传》又记载:
95、“但使”、“不教”两词可以看出作者的反战情绪之一斑。
96、边塞诗象一朵凄美绝艳的异域奇葩。它开在远古的楼兰,它开在僻远的大漠,它以它似火的颜色点燃了壮士的青春,它以它馥郁的芬芳诱惑着鲜活的生命。绝艳背后,是旷古的孤独,是对人类不休争战的冷竣而理性的思索。
97、天秀校区(中国农大国际创业园2号楼2层)
98、玉磬鸣球之节:这是在写阅读此诗的艺术感受。读《琵琶行》时,我们读到过“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句描摹出了琵琶声清脆、圆润、急促等特点。玉磬与玉盘敲击起来都有较清脆,但磬的形体更大,敲击声在清脆基础上则又增加了些许厚重。所以,《燕歌行》读起来朗朗上口,清脆而不失厚重。
99、如一首名叫《哥舒歌》的唐诗这样写:
100、高适(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与岑参并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人物。诗的前两句写的是实景,“雪净胡天牧马还”,开篇就造就了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开朗壮阔的基调。四句中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了一种虚景。全诗虚实结合,构成了美妙阔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