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天下的词语

励志句子
评论 2022-06-30 08:09:33 浏览

关于家国情怀的好词?

形容爱国的词语篇一

  1、楚囊之情:指爱国之情。

  2、赤胆忠心:形容十分忠诚。

  3、于家为国:为为人民。

  4、为国尽忠:永远忠诚于。

  5、为国捐躯:为牺牲生命。

  6、国而忘家:指为国事而忘其家。

  7、护国佑民:扞卫,保护人民。

  8、国尔忘家:一心为国,不顾家庭。

  9、忠肝义胆: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10、忠君报国:忠于君主,报。

  11、赴汤蹈火: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12、舍身为国:为牺牲自己的生命。

  13、富国强兵:使富足,兵力强大。

  14、杀身报国: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

  15、治国安邦:治理,使之太平安定。

  16、保国安民:保卫,使人民安居乐业。

  17、以身殉国:忠于自己的而献出生命。

  18、精忠报国:为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19、忠心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忠诚。

  20、乃心王室:本意是忠于朝廷,后比喻爱国。

  21、祖逖之誓:指晋代志士祖逖毅然立誓之事。

  22、碧血丹心:形容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烈士。

  23、破家为国:为了,不惜损毁自己的家庭。

  24、见危授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25、相忍为国:为了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

  26、忧国忘家: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27、光复旧物:指收复曾被敌人侵占的祖国山河。

  28、相忍为国:为了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

  29、济世爱民:指具有治理,经世济民的才能。

  30、浩气长存:形容一种刚直正大的精神永远长存。

  31、毁家纾难: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减轻困难。

  32、救亡图存:拯救的危亡,谋求的生存。

  33、忧国忧民:为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34、浩气长存:刚直正大的精神浩然之气永远长存。

  35、光荣就义:为正义事业而被敌人残杀就义之日。

  36、美人香草: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37、徇国忘身: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

  38、尽忠报国:为竭尽忠贞,不惜牺牲一切报。

  39、以身许国:把身体献给。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40、存亡继绝:恢复灭亡的,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41、气壮山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4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表示到来或离去没有阻挡的词语?

表示到来或离去没有阻挡的词语可以是:势不可当

势不可当,汉语成语,拼音是shì bù kě dāng,意思指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成语出处:

《晋书·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郭汜引军杀到,操急,令曹仁迎敌。三路军马,势不可当。

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的成语?

安居乐业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出处:《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出处:《尚书·武成》:“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倒戢干戈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同“倒载干戈”。出处: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二》:“偃革为轩,倒戢干戈,示不复用兵。”倒载干戈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出处:《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风调雨顺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出处:《六韬》:“既而克殷,风凋雨顺。”凤引九雏为天下太平、社会繁荣的吉兆。出处:《晋书·穆帝纪》:“(升平四年)二月,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櫜弓卧鼓藏弓息鼓。指战事停息,天下太平。出处:《后汉书·隗嚣传》:“弛使四夷,复其爵号。然后还师振旅,櫜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国泰民安泰:平安,安定。太平,人民安乐。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海晏河清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出处: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唐·郑锡《日中有王子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河海清宴比喻天下太平。同“河清海晏”。出处:清·纳兰性德《金山歌》:“河海清宴,中外乐康。”河溓海晏犹言河清海晏。比喻天下太平。出处:唐·陈集源《龙龛道场铭序》:“地平天成,河溓海晏。”

谁能解释“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为什么这么说?

半部《论语》治天下。该典故出自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论语》而已。太宗问其故,赵普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论语》系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弟子所编纂。主要记录孔子言行,孔子应答弟子和时人的话,也有弟子相互谈论他们听到的孔子的话。全书二十篇,以记言为主,是一部语录体著作。

全书主要反应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孔子的思想学说,其核心是“仁”所谓“仁”,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直白一点儿说,就是对人要尊重,关心和体谅。二是通过对孔子言行的描述,塑造了活生生的孔子形象。孔子不仅是一个言语谨慎,敏儿好学,认识深刻,有着诸多优点的圣人,而且也有自己的缺点。论语中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颇多。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格言。

《论语》虽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却鲜有安邦治国的论断。

事实上,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辞,也仅仅起源于杂剧中的一句台词。不过是被冷落的儒生们,借以自慰的一种自我吹嘘心态的流露而已。封建社会,儒生占据着社会教育的广大舞台。加上戏剧的编演,渲染流传,无疑刻意夸大了《论语》的功能和影响力。得到了儒生,尤其是那些能将《论语》倒背如流者的肓目推崇。并借以自我标榜,自我麻醉,自欺欺人。时时处处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性。

半部《论语》治天下。本是一句戏言,何以能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传承近千年经久不衰。其中端倪,当引发我们的广泛深思。

比喻学子满天下用啥词语好?

桃李满天下,星辉耀乾坤

格式像“君临天下”的,以“天下”结尾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驰名天下:chéngqīngtiānxià独步天下:dúbùtiānxià名高天下:mínggāotiānxià 驰名天下:chímíngtiānxià怀柔天下:huáiróutiānxi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