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及解释【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2-12 14:55:31 浏览

一、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及解释

1、096 近者说,远者来

2、(注释)人数众多的军队,其首领可以被改变;但一个有志气的人,却不能强迫他改变志向。

3、(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4、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5、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6、(翻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7、(译文)广博的学习知识,仔细地询问知识,谨慎的思考知识,明确地分辨知识,全心全意地用知识。

8、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9、寒假语文老师提醒:家长别忘这件事,孩子假期收获多

10、(译文)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人要生存,要有作为,要有出息,就要敢于直面内忧外患,就要历经一番艰辛困苦的磨难,就要历经一番肉体至精神的人生锤炼。

11、054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2、孔子说:“那就是‘恕’了,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强施加在别人身上。”

1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14、(译文)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15、译:忧虑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16、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8、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9、敏而好学,不止下问。

20、(赏析)这句话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青少年来说,是具有相当警示的言语。因为它提出了“酒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我们应该重视这句话,应为它对我们的下一代、对祖国的未来,都具有相当的教育意义!

二、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及解释意思

1、(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2、(讲解):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学习的知识就不会扎实。做人重要的是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翻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好的人。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5、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

6、(翻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7、听起来,可能有些夸张,但是,《论语》里包含的修身、齐家、治国的观点,时至今日,依然很有用。

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9、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讲解)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1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也。

12、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13、(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14、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15、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商君书》

16、(翻译):为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17、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18、见侮而不斗,辱也。

19、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20、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三、论语经典名句及解析

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3、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为其首。

4、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5、(翻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6、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

7、(释义)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明白的是利。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9、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10、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11、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

1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1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4、?一二年级标点符号儿歌,好玩又好记,再也不怕标点符号难题!

15、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16、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17、译:为人正直坦荡,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

18、063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19、(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四、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及解释大全

1、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6、064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7、(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8、论语经典名句翻译与理解,《论语》作为记载孔子思想和言行具性的一部著作,而且论语也是有着很多的经典名句,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论语经典名句翻译与理解的相关资料。论语经典名句翻译与理解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9、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10、(译文)真实可信的言词不漂亮,漂亮的言词是不真实可信的。

11、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12、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14、▶阿里铁军内训销售课:50000名销售员受益的50堂课,教你把东西卖给任何人

15、白话文释义: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6、你给的每个好看,我都小心收藏了

17、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1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0、(赏析)这里讲对待知识的态度。对于一门知识学问,我们只有从内心里热爱它,才可能百折不挠地去学习它、追求它。孔子的话告诫我们,如果我们要做成什么事业,一定要从本心出发去追求,把它当成一种乐趣,因为“兴趣是的老师”。

五、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及解释视频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3、▶曾国藩:一个人能不能深交,就看这一点

4、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5、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6、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7、(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

8、(注释)人如果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

9、043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1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1、(翻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12、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为丑《弟子规》

13、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14、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5、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16、02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7、039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讲解)

19、巧言令色,鲜矣仁(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20、00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