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二十篇全文原文【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2-13 15:59:28 浏览

一、论语二十篇全文原文

1、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3、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4、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5、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6、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9、译文:曾参说:“丧礼能慎重,祭祀能虔诚,社会风气就会趋于淳厚了。”

10、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1、(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12、本篇共3章,但段落都比较长。本篇中的文句有:“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宽则得众,信则民任”;“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等。这一篇中,主要谈到尧禅让帝位给舜,舜禅让帝位给禹,即所谓三代的善政和孔子关于治理事务的基本要求。

13、《论语》作为儒家的原典,记载着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这些言论较为的展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精髓,其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深深的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

14、子曰:“躬自厚而薄则于人,则远怨矣。”

15、论语 为政篇第二 共二十四章x093

1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7、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1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9、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以祗以异。”

20、(2)和:调和、和谐、协调。

二、论语二十篇全文原文图片

1、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砣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2、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原文: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

4、《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5、(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6、《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看看下面的论语原文及翻译吧!

7、(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8、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住不求舒适,办事勤快而说话谨慎,主动向志行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9、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0、原文: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11、子曰:“辞,达而已矣。”

1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3、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大事而又恪守信用

14、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15、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16、愠不亦君子(9)乎?”

17、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翻译〗

18、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19、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20、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三、论语二十篇全文原文及翻译

1、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3、(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4、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曰:“其言也仞,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仞乎?”

5、此文出自春秋末期·孔子所著的《论语》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6、白话释义: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

7、有子曰:其为人也考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8、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9、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10、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1、原文首句: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12、论语二十篇,每篇的篇名是怎么来的?

13、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14、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翻译〗

15、《论语》中修身的经文很多,今举其一例。

1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8、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19、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20、(⑴)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

四、论语电子版全文免费

1、点击对应的文字链接阅读:

2、(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

3、这章经文讲述的就是修身的道理。君子修身之要在孝弟二字,这两件事是修身的根本,这两件事做好了,君子的道德修养就达到了。

4、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5、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6、翻译:子夏说:“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7、“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8、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9、白话释义:子夏说:“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10、(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11、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12、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椁,犹犬羊之椁。”

13、(6)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14、原文首句: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15、赵普,字则平。幽州蓟县人,后徙居河南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

16、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17、季康子患盗,问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1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9、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0、译文:曾子(曾参)说:“我每天好几次这样省察自己: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来往是否信守承诺?传授学生道理是否印证练习?(或:老师传授给我的道理,我有没有去认真实践呢?)”

五、论语二十篇全文原文高中

1、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2、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所著的《论语》扩展资料成书过程:

3、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4、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5、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6、原文首句: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8、白话释义:子贡问孔子:“卫国大夫孔文子为什么死后谥号为‘文’?”孔子说:“孔圉聪明好学,向低于自己的人学习不感到羞耻,因为这样他死后才谥号为‘文’。”

9、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戒戎矣。”

10、翻译: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翻译〗

12、原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13、白话释义: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14、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15、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16、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7、(2)千乘之国:乘,音she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18、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19、(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0、译文:有子(有若)说:“与人约信,尽量合乎道义,说话才能实践。谦恭待人,尽量合乎礼节,就会避开耻辱。施恩于人而不失去原有的爱心,这样就值得尊敬了(或:依靠的人,要慎重选择,一定是值得亲近、尊敬的人,才可以跟他学,他可以实实在在帮你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