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及译文读解【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2-16 13:25:23 浏览

一、论语全文及译文读解

1、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2、‘罔’同(或通)‘惘’

3、从另一方面来看,《大学》的这一章反复强调以身作则,要求“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指出“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4、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6、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7、《菜根谭》说:“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剑无二心也。只是欲闲情时,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这虽然是用禅宗的语气在说话,但其表达的意思却仍然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2)

1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思是: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谅,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14、转折。(可译为却)例:人不知而不愠。

15、《康浩》说:“天命是不会始终如一的。”这就是说,行善便会得到天命,不行善便会失去天命。《楚书》说:“楚国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善当作宝。”舅犯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仁爱当作宝。”

16、法国人说得更好:“对于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天堂。”(伏尔泰语)

1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孔子学堂(隶属于于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授牌于平安中学后,校长孟德斋强调中华传统文化是培根固本的工程、是筑魂的工程、是为中华子民打底色的工程。平中的孔子学堂要积极响应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的会议精神,走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我们学校的立德树人,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培牢根、筑好魂、打实底色,办百姓身边满意的教育发挥作用,打造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阵地。

19、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很多次。你有没有尽力为别人?你对朋友诚实吗?你复习了老师教的知识吗?”

20、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下追求完善。

二、论语全文及译文读解翻译

1、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2、有德的人爱憎分明,发现贤才而不能选拔,选拔了而不能重用,这是轻慢:发现恶人而不能罢免,罢免了而不能把他驱逐得远远的,这是过错。喜欢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灾难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所以,做国君的人有正确的途径:忠诚信义,便会获得一切;骄奢放纵,便会失去一切。

3、读:大家在看视频的时候,可以跟着一起读。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5、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6、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7、一方面,“性相近,习相远。”

8、孔子说:"直到每年中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后落叶的。"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

9、纪录片|《中国通史》全集(果断收藏)

10、一家仁爱,一国也会兴起仁爱;一家礼让,一国也会兴起礼让;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犯上作乱。其联系就是这样紧密,这就叫做:一句话就会坏事,一个人就能安定。

11、德行是儒学反复记述、强调的中心问题之一。把德与财对举起来进行比较,提出“德本财末”的思想,尽管从儒学的全部治国方略来看,也有“先富后教”(《论语·子路》)、“有恒产者有恒心”(《孟子·滕文公上》)等强调经济基础的思想,但总的说来,重精神而轻物质,崇德而抑财的倾向仍是突出的。

12、《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

13、曲黎敏《黄帝内经》第二部完整版

14、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15、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16、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17、演说论语合集(共102集)

18、可见,周公的经验之谈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孔门师生的脑子里,并加以应用发挥。说到底,还是一个用人的问题,尤其是高级的用人问题。当然,对于我们一般人或基层干部来说,也仍然有借鉴参考的价值。

19、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文论语》(《古论语》)二十一篇,也没有《问王》和《知道》两篇,但是把《尧曰篇》的“子张问”另分为一篇,于是有了两个《子张篇》,篇次也和《齐论》《鲁论》不一样,文字不同的计四百多字。

20、孔子说:“定期学习复习不是一种乐趣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认识)我,但我不怨恨(生气),也不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三、论语全文及译文读解带篇章

1、教育(教诲),你知道吗?(南怀谨《论语别裁》)

2、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

3、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4、正心是诚意之后的进修阶梯。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但是,仅仅有诚意还不行。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为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所以,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

5、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6、《论语阳货第十七(1)》圣人的虚与委蛇

7、之: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的”。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翻译: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10、《航拍中国》Ⅰ、Ⅱ、Ⅲ部全集

11、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12、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13、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14、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15、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1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17、《论语微子第十八(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8、经典《孟子》诵读版(全文及译文)

1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20、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四、论语全文及译文读解前68条

1、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2、正因为“德本财末”,因为德行对于治国平天下有第一位的重要作用,所以就牵涉到一个用人的问题。而在用人的问题上,同样是品德第才能第二。对于这一点,《大学》不厌其烦地引述了《尚书·秦誓》里的一大段话,说明一个人即使没有什么才能,但只要心胸宽广能容人,“宰相肚里能撑船”,便可以重用。相反,即使你有才能,但如果你嫉贤妒能,容不得人,也是危害无穷,不能任用的。所以,“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当政治国的人必须要有识别人才的本领。

3、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译文: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樊迟不理解。孔子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樊迟退出来,见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很深刻!舜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邪恶之徒从此销声匿迹。汤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法之徒从此无影无踪。”

4、根据论语中的其他用例我们认为第三种解释更正确,以前的中学教材解释成第一种,现在的教材已经改过来了

5、第八章立身之本。修身先正心

6、Itrynoteatallday,allnightwithoutsleep,tothink,nogood,assciencehas.Gentlemanfoodwithoutseekingfullandnoplaceinseekingsecurity,sensitivethingbutprudentperson,thereisYanRoadand,indeedeagertolearnalso.Reciting"poetry,"300,toteachhimtopolitical,notup,sothattheQuartet,notspecialright,althoughmanyalsothoughtXi

7、本段讲了学习与思考的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8、李玫瑾谈教育合集(家长必看)

9、余读先师孔子书七年矣。学之,诵之,思之,讲之,期间,幸拜王蔚教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学堂特聘专家,山东财经大学教授,山东财经大学儒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为师,传我以道,博我以文,乐此不疲,卒有小获。

10、参考资料:论语百度百科

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2、融智有色|思璞睿专注镍钴及相关新能源/不锈钢/高端制造等领域有色产经、市场和科技动态,分享行业资讯、解读行业热点、剖析行业科技、把握产业脉搏、洞察产业密码,提供商务/技术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为投资解迷惑/明方向,为产业降成本/增效益!

13、如果说“在明明德”还是相对静态地要求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的话,那么,“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从动态的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问题了。

14、(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15、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hǎn)》)

16、经典《千字文》(音频+注音+译文)

17、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18、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钱穆《论语新解》)

19、知:这里有解释、领会的意思。

20、经典《中庸》全文诵读(注音版)

五、论语全文及译文读解古诗文网

1、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作为仁者,作为教育家,孔子更看重的是后天教养的一面。所以,他苦口婆心地叮咛我们“学而时习之”,并现身说法地说:“其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

3、《诗经》说:“桃花鲜美,树叶茂密,这个姑娘出嫁了、让全家人都和睦。”让全家人都和睦,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兄弟和睦。”兄弟和睦了,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容貌举止庄重严肃,成为四方的表率。”只有当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长、弟弟时都值得人效法时,老百姓才会去效法他。这就是要治理必须先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4、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

5、《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6、翻译: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7、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8、所以,中人是性相近,习相远。而唯有上智和下愚的人是不可改变的。

9、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0、必有我师焉: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11、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12、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1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来历《论语微子第十八(7)》到底该不该做官?

14、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5、解:或据历代学者注释,或以经解经,对文句予以简略疏通,以激发大家对经典的兴趣。

16、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17、《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18、故:旧,这里指学过的知识。

19、曾子介绍: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山东嘉祥县)。是中国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20、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