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2-16 14:20:15 浏览

一、买椟还珠

1、大家好,我是凤翔小学五年(2)班的陈子涵同学,今年10岁了,性格开朗活泼,爱好广泛,喜欢陶笛、跳舞和画画等。

2、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比喻目光短浅之人。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启示: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重于内在可笑,而楚人的不分主次也让自己没卖出珍珠。告诉我们凡事要从实际出发。

3、同步课程指导,经典内容拓展

4、现代还用作比喻花很低的资本取得了更大的回报,卖椟的人用一个“椟”得到了“珠”。

5、—表演者:310班白翊辰家庭—

6、不要太注重外表,本质才是重要的。

7、这两个故事缘何会连在一起呢?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楚王问田鸠:“墨子是个声名显赫的学者。他亲自实践起来还是很不错的,他讲的话很多,却不动听,为什么呢?”田鸠便讲了《买椟还珠》与《秦伯嫁女》两个故事,然后说现在社会上的言论,都是一些巧辩和工于修辞的话,君主只看文采而忘记了文字背后想表达的深意。墨子的学说,传扬先王道术,阐明圣人言论,以此来传播给人们。如果修饰文辞的话,他就担心人们会留意于文采而忘了它的内在价值,从而造成因为文辞而损害实用的恶果。这和楚人卖宝珠、秦君嫁女儿是同一类型的事,所以墨子的话很多,但不动听。

8、古时候,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得到了一颗十分珍贵的珍珠,他为了珍珠能卖个好价钱,专门为其做了一只精美的匣子。他带着珍珠到郑国去卖。有一个买主,一看到这个匣子,便爱不释手,并且马上付了很高的价钱,买了下来,他接过盒子,打开看了看,把珍珠还给了珠宝商,拿着盒子高高兴兴地走了。

9、(拼音)mǎidúhuánzhū

10、1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1、◎就戏剧这一艺术样式而言,为了便于演唱和欣赏,要求声腔流畅、协韵自然,都是正常的、合理的,较之其他艺术样式对于格律声韵形式的要求更高,但是如果一味追求格律声韵的整饬和谐协,而把戏剧的情感意旨视为可有可无的东西,为了恪守形式规律而不惜牺牲情感内容,那就是买椟还珠之举了,因为内容决定形式这一基本规律乃是任何艺术样式都不能以其特殊性为借口而加以违背的,一旦违背便将导致失误。买椟还珠的成语故事篇7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12、郑(zhèng)熏(xūn)

13、如果一个事物真正美丽,那么他是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帮助来衬托他的。

14、释义:去掉粗糙的、无用的,留下精华的、有用的。

15、④玫瑰(méigui)一种美丽的玉石。

16、不要只被表面的东西迷惑,要认清事物的真正价值,不要丢了西瓜捡芝麻。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买椟还珠是一个成语,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成语寓意郑国人两眼只盯在了精致的木匣上,竟然舍弃了珍贵的珠宝。可见,做事情必须主次分明,不能像买椟还珠的人那样,只注重事物的外表,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分清主次,才能取舍得当。成语原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买椟还珠的意思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17、终于,这个盒子变得珠光宝气,看起来是一件无比华美的艺术品。楚人心满意足地把珍珠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叫卖。

18、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19、讽刺那些只重形式,不顾实质的人,也用它比喻取舍不当、轻重倒置的情景。

20、美丽是可以营造的,但真正的美丽却不应有丝毫的人工雕琢,它应是真实的沃土中盛开的鲜花!!如果一个事物真正美丽,那么他是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帮助来衬托他的.

二、买椟还珠的译文

1、《买椟还珠》的寓言故事如下:故事讲述了有一位珠宝商人准备去郑国卖珠宝,于是他花钱买了名贵的木材,把它们做成木匣子,并将珠宝装进木匣子。一切准备就绪后,他就出发去郑国卖珠宝。由于木匣子很华丽,让很多人花钱抢着买珠宝,其中有一个人花钱买了一盒,当他打开珠宝盒时,发现里面有许多珠宝,就把珠宝全部还给了商人。盒子做得太好了!那个郑国人自言自语着,却不知道珠宝比盒子贵几十倍。感想:当自己对一件事情做出选择时,要看清楚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不能像那个郑国人一样,只看到了盒子的美丽,却忽略了珠宝的价值,白白放弃了珍贵的东西。以后不要犯那个郑国人的`错误,一定要正确识别东西的价值,正确取舍,千万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否则也太亏了。

2、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现在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3、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人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

4、买椟还珠是一个成语,早出自战国时期韩非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下面是我整理的买椟还珠文言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5、买椟还珠的寓言故事是:楚国有一个商人把他的珍珠卖给郑国的人,珠宝是用木兰树的木制的盒子装,用桂椒来熏盒子,用精美的珠玉点缀其上,用美玉点饰,用翠鸟的羽毛装饰盒子。郑国的人买了这个盒子却把珠宝还给了商人。买椟还珠的道理郑国人两眼只盯在了精致的木匣上,竟然舍弃了珍贵的珠宝。可见,做事情必须主次分明,不能像买椟还珠的人那样,只注重事物的外表,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分清主次,才能取舍得当。成语原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6、(相近词)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反裘负薪

7、译文: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他)用木兰香木(为珠宝)制作了(一只)盒子,用桂和椒所调制的香料来薰盒子,用美玉来点缀(它),用翠鸟的羽毛来连缀。有个郑国人买了盒子,却把盒里的珠子还给了楚国人,这个人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不能说是善于卖珠子啊。

8、白话释义:把根本的事忽略了,反而注重细微末端、较不重要的事。

9、释义: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10、美丽是可以营造的,但真正的美丽却不应有丝毫的人工雕琢,它应是真实的沃土中盛开的鲜花!!

11、郑国人把珠宝还给珠宝商之后,便高高兴兴地离开了,走的时候嘴里还在小声地嘀咕着:“这木匣太漂亮了,这可是让我赚到了。”珠宝商拿着郑国人还回来的珠宝,惊讶得合不拢嘴。他还以为那人喜欢的是他的珠宝,没想到是他准备的木盒子太过精致,竟然抢了珠宝的风头,这着实让珠宝商苦笑不已啊!看来自己并不适合卖珠宝,更适合卖木盒子。

12、释义: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13、买椟还珠文言文翻译: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盒子,将盒子熏了用桂椒调制的香料,又装饰上珠玉、玫瑰、翡翠。有个郑国人把盒子买了去,却把盒里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买椟还珠的寓意郑国人两眼只盯在了精致的木匣上,竟然舍弃了珍贵的珠宝。可见,做事情必须主次分明,不能像买椟还珠的人那样,只注重事物的外表,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分清主次,才能取舍得当。成语原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14、我今天给大家讲的故事叫《买椟还珠》。

15、这时,有一个郑国富豪走了过来,看见围了这么多人,便好奇地挤进去。大家看见这个富豪来了,纷纷让开。这个富豪一看见那只精美的盒子,立刻就被吸引住了。他取过盒子,仔细观看,又是摸又是闻,爱不释手。卖主准备给他看珍珠,可是他抱紧盒子不放手,问卖主要卖多少钱。卖主见他喜爱,随口报出一个很高的价钱。

16、读音:(mǎidúhuánzhū)

17、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舍本逐末,取舍失当。买椟还珠成语故事4买椟还珠的意思讽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人。告诫人们做事应分清主次,不要混淆、颠倒。做事不能只看表面,更要注意内容,否则只能舍本逐末。

18、取精用宏(qǔjīngyònghóng)

19、买椟还珠是一个成语,早出自战国时期韩非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指买了装了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出处: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0、释义: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形容轻重倒置。

三、买椟还珠的寓言故事

1、(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2、(mǎidúhuánzhū)

3、《买椟还珠》是一个成语,早出自战国时期韩非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楚人过分注重外表,使装珍珠的盒子的价值高于珍珠的价值,讽刺了办事主次颠倒、不分轻重的人。从另一个角度看,郑人只重视外表而忽略内容,亦是不可取。

4、☞☞☞发送A查看招生简章,发送C了解媛媛妈个人档案。

5、开启一段美妙的读书旅程;

6、故事说: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他用木兰制作了一只盒子,用桂和椒所调制的香料来薰盒子,用美玉来装饰,用翠鸟的羽毛来连缀.有个郑国人把买了盒子,却把盒里的珠子还给了楚人,这个人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不能说是善于卖珠子啊.

7、珠宝商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珍珠的价值,以至于喧宾夺主,令他哭笑不得。

8、可是,郑国人拿着匣子没走几步,突然又转过头,走了回来。商人以为郑国人后悔了,赶忙说道:“卖出去的东西可不退!”

9、“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10、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卖珠宝的商人,他经常来往于楚国与郑国之间,做些珠宝生意。

11、很快,楚人面前就聚集了一大群人。楚人很高兴,但随即发现,他们都是来看盒子的,而不是来看珍珠的。

12、出处或作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3、春秋时候有个楚国人,为了把自己的珍珠多卖点钱,想尽了办法。他用名贵的木兰香木做了个木匣子,里边装上珍珠在大街上叫卖。立刻吸引来不少顾客,但没有一个人来买。

14、商人过份注重外表,使装饰外表的价值高于珠子的价值。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厂商为了获得利益,过份装饰外表,使得外表的价值高于商品的价值,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提高了许多。

15、这个富豪毫不犹豫,立刻取出钱买下了。大富豪打开盒子一看,里面有颗珍珠,便把珍珠拿了出来。

16、这个故事设定的含义是:没有眼力,取舍不当。买椟还珠的成语故事篇6(注音)mǎidúhuánzhū

17、出处:《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18、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19、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韩非子》《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是在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非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非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

20、①为(Wéi)制做。木兰一种高级木料。柜这里指小盒。

四、买椟还珠的拼音

1、买椟还珠的寓意:郑国人两眼只盯在了精致的木匣上,竟然舍弃了珍贵的珠宝。可见,做事情必须主次分明,不能像买椟还珠的人那样,只注重事物的外表,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分清主次,才能取舍得当。成语原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买椟还珠的故事内容: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2、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这些郑国人感兴趣的并不是他的珠宝,而是装珠宝的木盒子。他们两个一堆三个一伙,议论的话题都是盛放珠宝的木盒子,样式多么特别,装饰多么美丽。这不免令他紧张起来,额头上冒出细汗。为了把众人的视线转移到珠宝上去,珠宝商扯开嗓子叫卖着,推销他的珠宝有多好有多漂亮,可是周围的人个个充耳不闻,还是关心那些盛放珠宝的木匣。

3、古时候,有一个楚国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为了卖个好价钱,他就用名贵的木兰树为珍珠造了一个盒子。盒子用美玉和翡翠来装饰,还以肉桂、花椒等香料熏制,不但看上去精致美观,而且香气扑鼻。商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4、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买椟还珠的典故篇2(出处)

5、(解释)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6、这个故事是小学课文中的一篇,说的是一个楚国人把一个盒子装饰很漂亮,内装珍珠去卖。一个郑国人买下,觉很盒子漂亮退还珍珠。这个故事很短,以现代成人眼光看,它的意义有几个。说明楚国人会做生意,善于包装,并且于次要事物包装上花尽心思,以求打动顾客。果然一个郑国人被包装打动,而且买盒退还珍珠。让他可以再次获利,再卖珍珠。如果还有人类似郑国人,他凭着出售珍珠却卖的盒子也赚了一笔笔价值等同珍珠的盒子钱。仍有珍珠资产。富了。

7、舍本逐末(shěběnzhúmò)

8、可是他刚走了没几步,却又折回来了。珠宝商以为他改变了主意,想退掉珠宝。谁知那人走到珠宝商面前,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取出里面的珠宝递给珠宝商说:“刚才走得匆忙,竟然没发现盒子里有颗珠宝。这肯定是先生您放到里面去的,我是专程来归还珠宝的。”

9、商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脸一阵绿一阵红,尴尬极了。他原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没想到,精美的匣子在别人眼里竟然超过了珍珠的价值。买椟还珠的.成语故事篇3买椟还珠的故事

10、楚国的珠宝商人刚一来到集市上,立刻就有很多人被他手中的盒子吸引,把他团团围住。有的询问盒子是用什么制成的,有的问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但听了他的价钱后都摇摇头。

11、喜欢是自由意志的体现,虽然自由意志不能常常不加约束的体现。但我们不可能地受制于环境,也不可能被牢牢的禁锢住——少年一场无旁骛,可以尽情输。

12、一会儿走过来一个郑国人,给了卖珠人许多钱,急忙打开匣子取出珍珠还给卖珠人,只托着木匣子走了。有许多看热闹的人都惊呆了。原来这个买主不是买珍珠的而是买木匣子啊!

13、之后,他为了把众人的视线转移到他的珠宝上,它就大声的叫卖着推销他的珠宝,可是没有人听他的话,而是关心装着珠宝的木匣,之后就有一个人拿起了盒子,仔细看了又看,就想出很高的价钱去买下它,经过一番的讨论之后,郑国人就把钱给了这一个珠宝商,他就带着盒子走了,但是他又折了回来,他想退掉珠宝,把盒子带走,之后这个珠宝商,他就觉得自己可能不太适合卖珠宝,更适合卖木盒子。

14、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15、白话释义:所以百姓放弃本职工,种田的人不足一半,虽然赏赐给贫民田地,但是他能仍然贱卖给商人。

16、商人过份注重外表,使装饰外表的价值高于珠子的价值。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厂商为了获得利益,过份装饰外表,使得外表包装的价值高于商品的价值,反而使想要出售的商品卖不出去。

17、有个郑国人看中了这只精美无比的盒子。他把盒子买走了,却把盒中的宝珠退还给珠宝商。

18、出处: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19、这个消息被传出来绝不是买主,是当时卖者或围观之人,郑人的觉悟与喜爱事物的个性,没有水准的人是不明白的。在他看来,珍珠如土,也说明他视钱财如粪土,具有极其喜欢事物不管多少钱也要买的个性。并认为椟的价值不低,可以抵并胜珍珠。

20、读一本书必须吸取精华,千万别干买椟还珠的蠢事。

五、买椟还珠的意思是

1、你知道成语“买椟还珠”是什么意思吗?请你说一说。

2、今晚的成语你学会了吗?你能用“买椟还珠”造句吗?发到留言处,老师会筛选出的句子,小宝贝们快转动你的小脑袋吧!

3、从前,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贩卖珠宝。他有一颗十分名贵的珍珠,想卖个好价钱。于是,他精选上等的木料订做了一个小盒子,还请来高明的雕刻师在盒子外面雕上玫瑰花的图案,并镶了些花花绿绿的小宝石,这个盒子经过一番装饰,显得漂亮,多少能衬托出珍珠的名贵。

4、释义: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买椟还珠是一个贬义词,与它相近的词语有: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反裘负薪、舍本求末、取舍不当。买椟还珠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5、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先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点缀上玉珠和玉片,装饰上名贵的红色宝石,再填上翠鸟的羽毛,看上去,珠光宝气,精美无比,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

6、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珠宝商人,他做生意很讲究信誉,很多人都愿意到他这里来买珠宝。一天,珠宝商人得到了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想把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自然会高起来。

7、可谁知,郑国人不慌不忙地拿出匣子里的珍珠,递给商人说:“你误会啦,你把珍珠忘在匣子里了,我是特意来还珍珠的。”说完,郑国人拿着木匣子,一边欣赏一边往回走。

8、买椟还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不要太过注重外表,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

9、再一点说明这个郑国人有钱,不但自己有钱,亲戚朋友也无贫主。他相中盒子完全可以留下欣赏,珍珠不喜可送人,穷人亲朋。而他没有,退还原主。退还说明他是个好心人,有济世悬壶之心,为卖主又增加发财机会。这个郑国人是个富裕又仁慈之人,而且有身份与识见。穷人没闲钱买它。

10、故事内容: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11、本末倒置 ( běn mò dào zhì )

12、不能以貌取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熟知的,但很多情况下,我们还是会被事物的外表所迷惑。就像那个郑人一样,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却忽略了真正有价值的“珠宝”。与人交往也是如此。一个人的外貌只能体现他的一小部分,要是从这一点来评价一个人,那你的评价就是片面的、不完整的。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而大多数人的长处并不只是体现在他的外貌。那些有着宏图大志的人,外貌并不一定出众。所以,我们要清楚地记得: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明艳动人,有价值的朋友不一定相貌出众,摘下眼镜,睁大双眼,看清楚表面下的本质,才是交往的基本法则。

13、各位爸爸妈妈和小朋友,晚上好!

14、在春秋期间,楚国有一个人得到一颗大珍珠,晶莹圆润,十分珍贵。他想把珍珠高价卖出,于是就做一只盒子装这颗珍珠。这只盒子选用了兰香木精心制成,又用桂椒香料将它熏得馨香扑鼻,用珠粒状宝玉将它周围镶嵌起来,又雕刻上玫瑰花的装饰花纹,再用翠绿色的羽毛编织成衬垫。这只盒子制作得华丽精美,那颗大珍珠放在里面,显得名贵,熠熠生辉。主人对此高兴,相信一定能卖出大价钱。他听说郑国市场上珍珠稀少,就带着珍珠到郑国去卖。

15、卖主以为他一定会十分喜爱,谁知他看都没看上一眼,随手就把大珍珠还给了卖主,抱着那只空盒子喜气洋洋地走了。

16、成语故事1|胸有成竹(赵明磊)

17、读音:(mǎidúhuánzhū)

18、释义:又说弃本逐末。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形容轻重倒置。

19、买椟还珠的简单道理:买椟还珠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珠宝。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像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买椟还珠的简短故事: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开启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20、买椟之人应是一位注重欣赏艺术的人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所欣赏的“价值”是盒子的艺术美,而不是世俗认可的价值。所以他应该是一位非凡的现代艺术家或艺术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