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经典的十句话【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2-16 15:30:17 浏览

一、王阳明经典的十句话

1、感悟:美丽并不只是源于外表,还有充实饱满的心。

2、以为读了好多的书就能一窥阳明心学?有可能门都不能入。

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阳明先生一代圣人!

4、故事背景:有一天,个性极强的王艮出游归来,王阳明问他:”都见到了什么?“王艮以一副异常惊讶的声调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5、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王阳明躺在石棺里面悟道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晚上。一个闪电一声惊雷,冲天直接劈下,王阳明,顿时坐起,哈哈大笑。因为他这一刻彻底的顿悟。用武侠小说的一句话就叫做任督二脉突然之间被打通,心灵和身体都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一样恍然大悟,悟道成功。

6、总而言之,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是为了帮助世人脱离偏弊,同时也是为了帮助世人脱离朱熹的“先知后行”之弊。

7、不经历风雨的如何能见到彩虹,但有时经历风雨后依然见不到彩虹。那就是面对一切现实给予的困惑与痛苦,因为你面前除了面对你还是面对,只有不断的痛苦之中才会有你多彩而丰富的人生。

8、宋明理学,还有其他一些重要代表人。在“格物致知”认识论的研究上,也呈现多元局面。

9、感悟:做事才是靠谱的磨练。

10、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11、对朱熹不予置评,本题单论王阳明老先生。首先本人对阳明先生极为钦佩。阳明先生堪称大儒,但他却一辈子都在儒学的漩涡中挣扎,痛苦,因为他看透了儒家思想的缺陷性和严重性。

12、蒋介石说:“华夏于日本的差距就在于一个王阳明。”

13、其中心学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

14、王阳明:所谓成熟,就是有这三种心态

15、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王守仁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16、他当时被贬到龙场驿,虽然说那里的山还是那里的山,水还是水,龙场驿还是龙场驿,但是他自己仿佛在一个全新的宇宙中重生。所有的痛苦迷茫,在霎那间烟消云散。仿佛从来没有经历过,王阳明顿时内心有一种新天地,我心一片光明的感觉。

17、悔悟是祛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18、有深意的就是王阳明的后一句话——“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表明你心中有着无限的包容、友爱和善意;而这样的人,谁不愿亲近?谁不会爱戴?自然“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而能做到如此,也确实已经是真正的圣人。

19、在推荐书之前,有一句话,就是王阳明的 “知行合一”,很厉害的思想,受用终身。

20、朱熹的“格物致知”,就是关于“理”的认识论。

二、王阳明

1、动静者所遇之时,心之本体固无分于动静也。(解释)所谓动静,是指所遇之时,心之本体本来无分于动静。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解释)是非之心,不用思考便知道,不用学习便具备,这是真正的良知。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解释)过错即使是大贤也难免,然而并不影响其成为大贤人,因为他能改正错误。所以不要看重没有过错而是看重能改正过错。

2、“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粗精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3、首先要知道王阳明心学其实就是儒学思想文化形成的学说。而心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大学》“致知”和《孟子》“良知”相结合而形成了王阳明心学核心“致良知”。

4、“四句教”也是每个学者求良知的过程,良知者行动的方式方法,不管是什么朝代,都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鉴于当今社会,就是提倡分清善恶,扬善惩恶。做有道德,懂伦理道德之人。

5、“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句名句是王阳明赶往江西、广东等地平定匪贼途中给弟子写信时提到的一句话。

6、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7、故事背景:王阳明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据说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

8、理在自然界表现为自然的规律,在人类社会里表现为伦理道德。人的心里天生的就有理存在,只要能认识到心中的理,人的行为就会符合伦理道德,成为圣人。

9、一个人对了,一个就对了。你是什么样,社会就是什么样。

10、王阳明: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11、他伪造了答复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实和刘养正投诚的书信,再伪造朱宸濠手下指挥官们的投降密状。然后让人去和平时与朱宸濠结交的人相谈,在会谈结束后故意把这些公文遗落。自然,这些伪造的公文统统都到了朱宸濠手里。

12、由上可知,王阳明在克己之道上颇为用心。有些学者丝毫不知扫清私欲,只知将良知付诸口舌,自以为这样就一了百了。这些人应该铭记王阳明的这句名言以自省。

13、勇敢的为自己相信的正义而战,不要做缩头乌龟。不然你活一千年,也不过是一千年的动物。

14、关于怎么认识理,朱熹说;去格物,格物穷理。王阳明受朱熹的启发,开始了格物之旅,开始去格竹子,格了好几天没有各出理来,反而病倒了,留下了一个典故;亭前格竹。

15、王阳明的一生,立功、立德、立言,执行“知行合一”,圣人的一切举止皆是我后人的楷模,他的“心学”影响的不止是华夏百姓,更是波及到世界各地。

16、点题: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只有自暴自弃的心。

17、 朱熹作为孔子的第二个圣人,他的思想在那个年代被视为“天下真理”,于是王阳明便埋头苦读朱熹的《四书集注》。朱熹一生所追求的东西叫做“道”,洞悉天下万物,了解世间一切规律总和,“格物自知”,就是不停的琢磨事物,与其亲密接触,日久天长就能明白其中包含的“理”。

18、王阳明的心学对日本的影响之深,竟成为日本战后迅速崛起的神器。日本的稻盛和夫、三菱集团的创始人岩崎弥太郎、国立银行创始人涩泽荣早稻田创始人、日本首相大隈重信等,数不尽的日本的政治家、企业家皆对王阳明的心学奉若神明。

19、王阳明: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么?

20、周积无声的落泪,问:“老师有何遗言?”船里静的只有王阳明咝咝的呼吸声。王阳明用他人生中后的一点力气向周积笑了一下,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三、王阳明经典的一句话

1、后人,称这四句话是“王门四句教”。四《礼记.大学》所讲的“七步骤”,包括“格物、致知”,原意是作为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

2、王阳明,被《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他还领兵平乱剿匪,用极少的代价闪电般地彻底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作为史上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人,王阳明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语录。下面这十句,尤其精彩,堪称说尽了心学高明的境界。

3、1489年,王阳明待着妻子回老家,路过广信时便去拜访理学家娄谅:“如何才能成为圣贤?”娄谅道:“朱圣人书中自有答案。”

4、“光不仅在烛上”故事背景:一个叫徐樾的弟子在岸边如信徒朝圣一样虔敬的希望和王阳明见面,王阳明答应了。徐樾还处于王阳明心学的初级阶段——静坐,他确信在静坐中理解了王阳明心学,得到了真谛。王阳明就让他举例子说明,徐樾就兴奋的举起例子来,他举一个,王阳明否定一个,举了十几个,已无例可举,相当沮丧。王阳明指点他道:你太执着于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阳明就指着船里的蜡烛的光说:“这是光。”在空中画了个圈说,“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耀的湖面说,”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处,“这还是光。“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奋起来,说:“老师我懂了。”王阳明说:“不要执着,光不仅在烛上,记住这点。”徐樾拜谢而去。

5、朱熹的儒学前辈程颐,已经将“格物致知”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来论述了,只是还不是高度重视。

6、“格物致知”,载于《礼记.大学》。

7、王阳明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8、点题:立什么样的志,成什么样的人。

9、张居正为什么要禁了心学?

10、阳明先生让人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是先生去世时,弟子问先生还有什么话,先生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11、王阳明露出满意的神色,向和尚轻轻地摆手说:“去吧,回家去照顾你的母亲吧。”第二天,和尚离开寺庙,重回人间。

12、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推导,如果一个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阴暗,那么其实不是这个世界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他的心里没有光明,是他的心态出了问题。看到这点,力求扭转,那么光明便已不远。

13、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14、故事背景: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15、梁启超说:“日本维新之治,心学之为用也”

16、天下以第一为耻,我以动心为耻。

17、这或许是缘于塞巴尔德的成长环境和生平经历,“二战”成为他绕不过去的话题,也使他一直生活在忧郁的阴影中,他的文字里透着乡思,有一种固定的韵致,用杰弗逊的话说,就是有着“钟声般的庄严”。

18、动亦定,静亦定。

19、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致良知,靠实践,靠自省“即知行合一”形成的心中有天理。

20、推而论之,随消失带来的必定是渐渐遗忘,遗忘结束的地方才是更好生活的开端,所以,很多时候人们会本能地选择遗忘。

四、王阳明心学100句经典语录

1、他说,“格”,为至为尽;“物”为事。“格物”,是“即物而穷尽事物之理”。“致知”,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

2、坦荡必光明,光明必坦荡,所以说坦荡荡光明磊落。生当如此,死亦如此。阳明先生死时都已经做到了,而我们连生时都还做不到,这就是差距,也是方向。他的学问是心学,他帮我们指出的方向,则是光明磊落的心地。

3、突然,在深夜,我意识到了认识事物的目的,我开始认识圣人之道。我是自给自足的,要东西是不对的。

4、(塞巴尔德的书房)时间是生命恐惧的根源人生苦短,从出生到死亡再剔除吃喝拉撒睡的时间,仔细算算,能够读写的时间没有几天。

5、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

6、王阳明苦思冥想,他终于悟出了,心即理。我本来就知道什么是善,什么什么是恶,这就是良知。佛洛依德的人性论与王阳明的心学,说的都是人性,一个是人性里不可控制的潜意识左右着人的行为,人的本性是欲望。

7、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8、王阳明,属于陆九渊“心学”一派。关于“格物致知”的认识论,他认为,“格物”,是为“正心”;“致知”,为“致吾心之良知”。

9、宋明理学,是在较长历史时期中儒、释、道三教冲突融合的结晶和道德形而上学的重建,也是中国哲学史上重要的一个新发展阶段。

10、只要你识字,方向找对,深入钻研就可以了。

11、人须在事上磨,方立的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12、房子就是历朝历代,补房的人就是各家学说,汉朝之后儒家成了公司跟开发商签订了垄断合同,以后儒家补房。

13、“看到美色属于知,喜欢美色则属于行,人一见到美色就自然喜欢上它了,不是看见之后又另外生出个好色之心去喜欢;闻到恶臭属于知,厌恶恶臭属于行,人一闻到恶臭就自然厌恶它了,不是闻到之后又另外生出个厌恶之心去厌恶。又比如一个鼻塞之人,即使他看到了面前散发着恶臭的东西,但他没有闻到,所以他就不特别厌恶它,这是因为他没有闻到臭。”

14、佛洛依德认为,从口误到宗教经验,凡此种种,都深深根植于性本能和攻击的欲望中,潜意识的动机使人们成为了自己潜意识的奴隶,尽管人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但是,那些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动机,深嵌在意识之中,人们在不自觉中被潜意识支配自己却全然不知。

15、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它有压力;瀑布之所以壮观,是因为它无路可退;水之所以可能滴穿石头,是因为它的坚持。你拼命的样子或许有些狼狈,但你靠自己的样子真的很帅气。

16、王阳明:光不仅在烛上。

17、明末清初的颜元,则对“格物致知”各种理论作了一番总结,认为,“格”就是“手格猛兽之格”,即亲自动手去做;“格物致知”,就是手格其物而后知至,强调了认识和习行的结合。

18、王阳明厉害之处,不管在哲学上、思想上还是军事上。他在指挥战斗时,从不安常理出牌,他的原则就是不管用什么方法,能打倒敌人就行。与他对战的敌人,是苦不堪言。

19、王阳明何许人也,为何让历史上众多名人对他的心学趋之若鹜?

20、“古人之所以既说知又说行,只是因为世间有一种人,糊里糊涂,随性做事,不懂得思考,只是盲目妄为,所以一定要告诉他知的道理,他才能够行得正确;天下间还有一种人,只知道凭空思索,却不去实践,只是主观揣度,所以一定要告诉他行的道理,才能够知得正确。这是古人不得已,为了补偏救弊才这么说的。若是领会了其中深义,一句话就能讲明白了。现在的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事,以为一定要先有知,然后才能行。如果我现在只讲习讨论如何做知的功夫,等到真正知了,再去做行的功夫,那就终身都不能行,也终身不得知。这不是小毛病,其由来也不是一天了。”

五、王阳明思想精髓十句话

1、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2、王阳明严肃地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顿了顿,一脸郑重地继续说道:”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3、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4、王阳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于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5、我读王阳明心学,理解他讲的道理是融合了儒道学说,借鉴了佛家经典,

6、王阳明: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7、Email:zhangtaolawyer@sina.com

8、“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故事背景: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的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问,人生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他的老师吃了一惊,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他看了看王阳明,笑笑,又思考了一会,才做出他自认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王阳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他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老师不自然地“哦”了一声:“怎么?你还有不同的看法?”王阳明夸张地点头,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9、与此同年,一名叫“蒋志清”的男子,深思看阳明格言,突然顿悟,全身一震。遂将“志清”改名为“中正”。而“中正”一词正是出自王阳明心学中的“大中至正”。

10、对于做事,人往往要么怯懦,要么只有血气之勇。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攻心为上,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11、隋唐一统,科举取士之后,诞生了“人治”之说,依托人治之说,赵普问赵匡胤“可否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北宋赵匡胤勒石为证“大宋不杀读书人”。但是当读书人与统治者站着对话之后产生下一个问题,为什么读书人不能干掉统治者?房又漏了…程朱理学基于人治思想缝补出了理学“存天理灭人欲”。

12、因此,朱熹的“格物致知”,是“理一元论哲学”的认识论。

13、就是形容王守仁的。自号阳明子,世称王阳明。

14、这次的对话,让王阳明陷入的深思,朱熹把时间万物分成两分,一份是“理”,一份是“欲”。他认为“理”存在于世界万物中,但理的大的敌人就是欲,所以想要存“天理”,就必须去“人欲”。而王阳明觉得朱圣人的学说有误,他认为人的欲望是永远存在于天地间,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泯灭,所以朱圣人的学说不符合人性。

15、比如王阳明,他认为,心的“良知”是天地造化的根本。就是说,“心”在本体论方面是事物的源泉。

16、心学讲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陆九渊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17、圣人这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达成共识的是,这是个操作性不高且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古往今来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可以算作圣人外,就剩下若干疯子神经病自称实现了这一理想。

18、王阳明以心学为本,他对省察克治的阐述较前人要透彻得多。他提倡心即理,认为个体自身既可知天理,又可存天理。由此,王阳明将克己理解为“扫除廓清”,即将私欲杂念尽皆清除。对此,王阳明做如下论述:“须是平日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一应私心,扫除荡涤,无复纤毫留滞。而此心全体廓然,纯是天理。方可谓之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方是天下之大本。”(《传习录》上卷)

19、在朱子学一统天下的时代,王阳明针对思想发展的流弊而行补救措施,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学问”就是“行”, “行”也是“知”,知行是一件事。“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20、释文:现在有些人在吃饭时,即使无事,他的心也经常忙乱而不安定,只因他这颗心忙惯了而收摄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