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2-17 14:49:13 浏览

一、端午

1、午,属十二支,农历十一月为子月以此为序顺推,五月恰逢午字。故五月又有午月之称。午同音,五相重,所以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有叫“五月节”的。

2、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3、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节,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有的地方的人们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图像(即剪纸),或贴在门、窗、墙、炕上,或系在儿童的手臂上,以避诸毒。

4、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5、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端午节并非因民间纪念屈原而形成,但千百年来,民间始终都把端午龙舟竞渡和吃粽子与纪念伟大爱国者屈原联系在一起,使得端午节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成了屈原纪念日。年复一年,不管世代如何变迁,端午节作为四大传统节日中爱国色彩浓厚的节日,始终在中华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爱国精神洗礼日”的角色。

6、综上所述,“端午节”来源于古人对天象中天星的崇拜。然后,从对上古时代龙图腾的祭祀开始,一步步地演化,历经数千年,形成了今天的“端午节”文化。“端午节”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7、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烈士陵园

8、作者丨朱伟节选自《四季小品》

9、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10、把的厄运、个人的哀怨

11、端午节吃粽子是经典的习俗,粽子是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其形状多样,主要形状是:尖三角、四角状。

12、佩戴香囊:过端午节,小孩要佩戴香囊,具有驱蚊虫避疫之作用,还是点缀的上佳之物。香囊中装有朱砂、雄黄、香药,并用丝布等物品缝制而成,外形可爱。

13、北京史家小学分校三年级学生

14、吃晚饭了,我迫不及待地走出来。我看见桌子上的菜有:黄鱼、黄瓜、黄鳝、蛋黄。爷爷的碗里有黄酒。我感到很奇怪,就问:“爷爷,这菜里怎么都有黄字啊?”爷爷回答:“因为今天是端午节呀!”

15、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月恶日"(见张心勤《端午节非因屈原考》)。

16、璧山区秀湖水街非遗小镇

17、“书中边城·画里秀山”

18、重阳节,在秋季,也是老人节,提醒年轻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九九重阳,人们登高望远,出游赏菊。

19、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广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20、将泡发好去糯米、红豆、黑豆、花生捞出洗净滴干水分,拌入生抽、老抽、五香粉、胡椒粉、盐搅拌均匀备用。

二、端午节快乐

1、打糕: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2、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菖蒲作为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可开窍醒神。同时,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民间称之为“水剑”,可以保平安。正因为这两个原因,人们过端午节时,常在门前悬挂菖蒲。

3、值得注意的是,当下,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深入,我国社会上各种”洋节”也纷纷粉墨登场。尽管从社会发展与文明交流互鉴的角度看,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才是我们民族自身真正的根,如果一味追逐国外时髦,甚至试图以各种洋节日取代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那不仅是对民族历史、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蔑视与背叛,也一定无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4、享森林避暑,品绣球花海

5、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曳,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赤脚,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赤双足。捉住小鬼,挖悼其眼睛,一只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日,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皇醒后,疟疾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图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6、教师节(9月10日);

7、雄黄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雄黄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8、虽然我家没有挂艾草。但我过了一个有趣的端午节。

9、《开元天宝遗事》:“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于此戏。”

10、中国医师节(8月19日);

11、端午节地习俗:挂艾草,由于夏天有很多蚊子,挂艾草可以驱虫除病。用艾草洗澡还可以防止蚊子叮咬呢!我在电视上看到了8岁左右的小孩光着身子在小木盆里洗澡。

12、这个端午,所求不过:在乎之人,喜乐安康。

13、黄草山十二居—万松里民俗

14、有了至今引以为骄傲的《楚辞》

15、春节(农历新年,除夕、正月初初二放假三天);

16、作者: 文秀 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

17、现在还有许多地方呼此节为“女儿节”。订婚的男方要给未来的岳家送节礼,如果准备在下一个端午前结婚,还要正式送大礼,主要是给长辈的酒和肉以及给未婚妻的衣物;而媳妇回娘家,要带去酒和肉,同时娘家也给女儿女婿一些礼物。端午节的风俗篇3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五色线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18、过了一会儿,龙舟赛终于又开始了!当时,艾米和他的母亲,杨淑玉和她的父母也如约而至。只见平静的湖面上,两条细长的龙舟排列整齐,龙舟上的人穿着红黄相间的衣服,准备出发。裁判吹哨,两条龙舟立即冲向出发。龙舟上的队员喊着口号,跟随着鼓点,使劲划着桨,相互追逐。两条漂亮的水痕画在龙舟后面,越来越远,场面壮观!码头上的观众为他们欢呼!端午节的风俗篇20五月五日是端午节,这是中国人士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重五节、五月节、午节、端阳节。

19、据近代的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说:“端午节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妃的节日,而赛龙舟便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性节目。”

20、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三、端午节是几月几日

1、端午节主要的风俗习惯有赛龙舟、吃粽子、佩戴香囊、系五彩绳、插艾条等,其中赛龙舟和吃粽子是重要,也是有标志性的习俗。

2、日本的端午节是由中国传入的.。

3、816小镇无际花园涪陵区文旅委供图

4、吃粽子的来历是因为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他觉得世界不公平,抱着石头投江自尽所以,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包粽子,吃粽子。还会把粽子投到江里,不让鱼把屈原的尸体吃掉。

5、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藏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篇2今天是农历的五月初是端午节。在古代有一个叫屈原的诗人,他爱他的。突然有一天,他的被另外一个包围了,他想为报仇,可又觉得自己太弱,于是就跳河自杀。

6、端午节啥天气?雨҈雨҈雨҈雨҈雨҈,

7、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过端午,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

8、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粽子投到河中,让小鱼吃粽子,不吃屈原的尸体。于是这一天也就称为“端午节”,人们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篇3今天是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去汉城湖看龙舟比赛里面人山人海。龙舟有六艘参加比赛是温州商会举办的。爸爸也参加了,他们这队是在二号船。比赛进行了两轮,爸爸这队都是第一名。

9、这个问题的两问是相互关联的,而且个人认为应该把后面的一问放到前面去,以形成更恰当的问题结构——端午节有啥意义?端午节为什么放假?

10、我们几个人掌舵,其他人不闲着,坐在船尾,站在船头。岸上的爸爸妈妈看到了,很担心,一直说,小心,小心!

11、文艺表演、抢鸭子等系列文化活动

12、生抽、老抽、五香粉、胡椒粉、盐

13、武陵山森林公园—大木花谷

14、潮人在端午节这一天有许多风俗活动,如早上取龙须水,插艾枝于门,上山采青,食粽球,制粽,赛龙舟活动。

15、第端午节放假,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16、粽子:这也是端午节的传统食物,但是在潮汕地区,在这天我们还会吃更外一种传统食物。在我们这边称之为积粽,它是一种用糯米与植物汁做成的粽子,而在这天吃积粽有暗喻来年行好运之意。

17、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所以各地都有各地的特色。端午节的风俗篇23端午节这一天,京城儿童喜欢玩一种叫斗百草的游戏,一种看法认为初的斗草游戏,很可能跟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形成的中医草药学有着密切关系:每年端午节群出郊外采药,插艾门上,以解溽暑毒疫,而斗草就是古人端午采草药歇息时,相互玩耍逗乐的一种休闲游戏。

18、端午洗澡被称为兰汤沐浴。又叫沐兰汤。端午沐浴就是用艾叶、菖蒲、佩兰等草药煮成汤,全家大小在端午的时候(好是中午)洗澡。兰汤沐浴是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至于兰汤所用之“兰”,其实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今天医家常用之中草药佩兰。在端午之时,以佩兰和菖蒲、艾叶等香草煎汤洗澡可祛邪避瘟,防痱止痒,调节和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19、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

20、插艾条。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这里的“艾”是指艾蒿。端午节自古以来也是祛病防疫的节气,家家都会在这一天打扫门庭,将艾条插在门上,杀菌消毒。

四、端午节说说

1、乘坐园区9:10首班大巴

2、清明,在春天,是携家人祭祀祖先,故去的亲人的日子,是怀念的日子。清明不问候。

3、梁平的诗借助丰富的意象,刻画了兰芝芳草、卓然而立的诗人屈原的高洁形象,在举世污浊的凡尘俗世间,翩然独行,纵然流离失所,仍上下求索,九死而不悔。当理想的浪漫被现实的残酷冷冷击碎,忧国伤怀的三闾大夫,选择以身投清流,不与世混同,“质本洁来还洁去”,这高蹈的精神哀歌,又何尝不是人们心中对曾经遥远的辉煌深切的呼唤。

4、昨天下了一天的雨,今天也一直阴天,时不时地下着蒙蒙细雨,早上还没起床的时候,邻居阿姨给我送来了好吃的粽子,邻居家的阿姨每年都会包粽子,都会给小海苔来送粽子吃,海苔心里美滋滋,我比较喜欢吃肉粽和甜粽,平常的话,妈妈还会给我买竹筒粽子吃,我也比较喜欢,这两天一直都在吃粽子嘻嘻。

5、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在内,放假三天);

6、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实则为节日的一种嬉儿游戏。其它地区均以煮食为主,据说原为投入河水中饲喂鱼虾而拯救屈原,后演化为煮食纪念。端午节的风俗篇8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饮用和喷洒雄黄酒就是端午节的一种传统民俗。谚语道:“五月雄黄烧酒过端午。”因为古时的人们迷信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是毒气重的一天,所以,在这天,人们会将采来的蒲草根切细、晒干,拌上少许雄黄,浸泡白酒加以饮用,认为这有驱蛇辟邪之效。

7、故乡的端午节啊,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爱国精神的一种钦佩。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8、前去现场感受的热闹氛围

9、国际护士节(5月12日);

10、饮雄黄酒,是中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习俗之一。雄黄酒,用以驱虫解五毒,小儿涂于头额、耳鼻、手足心,并洒墙壁间,以法诸毒。流传中国民间之《白蛇传》故事,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现白蛇原形。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11、过端午节,小孩要佩带香囊,具有驱蚊虫避疫之作用,还是点缀的上佳之物。香囊中装有朱砂、雄黄、香药,并用丝布等物品缝制而成,外形可爱。

12、在美心红酒小镇体验惊险刺激

13、五是包粽子。北方一般用黄米配一些枣来包,南方一般用黏性的糯米包,通常都用竹叶捆扎包起。近些年包粽子,似乎是无所不能包,大连市是海滨城市,竟然把鲍鱼、海胆等海产品作馅包粽子,很有地方特色的。不相同的过法中国地域广大,南北方地理环境截然不同,生产方式也不同,地方性的历史传统也有差异。因此南北方的端午节习俗既存在着上述共同点,同时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

14、赛龙舟:在端午节的时候赛龙舟也是一个传统活动,在靠近河流的地区经常会举行赛龙舟活动。

15、端午节的起源与演变,蕴含并承载了丰厚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内涵。

16、感谢悟空之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又迎来了五月初五一一一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承载着浓厚的中华文华,又称端阳节,重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也是为纪念战国时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而设立的民间纪念节日之一。

17、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吴、越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节的历史教育》(见《闻一多全集》)两篇论文中详细论证了他的观点。

18、(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新闻主播)

19、一是北方少竞渡。在这方面可能是南北方大的差异了。南方河流众多,船是重要交通运输工具,南方很早就有端午竞渡活动。这一点通过竞渡纪念屈原也好,纪念伍子胥也罢,甚至纪念曹娥,节日的氛围更浓厚一些。

20、在中国文学史上,常常以“风”、“骚”并称,风指《诗经》,骚指《楚辞》。屈原与《楚辞》对后代文学影响巨大。重要的注释本汉代王逸的《楚辞章句》,宋人洪兴祖的《楚辞补注》,朱熹的《楚辞集注》等。今人的通俗注本有郭沫若的《屈原赋今译》、马茂元的《楚辞选》等。

五、端午节朋友圈

1、粽子做好了。虽然做的过程很辛苦,但却很开心。妈妈说得对,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后,曾规定“阴历四月,藉使民时,以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从此,端午节又有“夏节”之称。

3、今年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呢?

4、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源于上古时期的民间崇拜及其祭龙习俗,后来不断融入文化内涵,逐步演变为挂艾草、浸龙舟水、洗草药水、栓五彩绳以驱灾辟邪,祭龙祖、划龙舟以祈福纳祥,食粽子、五黄以亲人团聚的热闹欢庆节日。由于各地习俗各有侧重,因此端午节又被称为端阳节、重五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

5、此外,还有端午纪念勾践、曹娥、介子推、岩红窝等的说法。

6、粽子的异名,有称为“裹蒸”者,有称为“不落荚”者。元稹诗称为“白玉团”:“彩缕碧筠粽,香秔(jīng,同“粳”)白玉团。”陆游诗:“白白糍筒美。”诗后自注:“蜀人名粽为糍筒。”

7、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像赛龙舟呀,挂香囊啊等等许多习俗。

8、粽籺:端午节食粽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粽的形状很多,品种各异,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由于中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

9、勾践是春秋时期的越王。据西汉《越绝书》载:当年吴越之战越国失败后,勾践为雪国耻,常在五月五日这天演习破吴水兵,以后民间相袭下来,便有了端午竞渡的习俗。

10、子胥,即春秋时期的吴国大将伍员,我国历史上一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伍子胥帮吴王阖闾打败了劲敌楚、越两国,完成霸业。此后伍子胥遭大宰伯嚭馋言诽谤,吴王夫差赐“厉镂”剑令伍子胥自刎,尸体被装袋中投进钱塘江。据说从此钱塘江常起怒潮,尤以五月五日伍子胥遇难日潮水势头猛,直冲越国境内。人们说这是伍君显灵。江浙一带遂有了“五月五日,以迎伍君”之举。每到五月五日晚间,人们驾舟在江上奏节舞蹈,娱慰死者。以后便相沿成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

11、制作粽子、打糍粑、制香囊

12、比赛期间还将开展民俗活动

13、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与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法定节假日之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14、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15、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这些节俗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端午食粽之习俗,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大、覆盖面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端午节期间通过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16、国庆节(10月1日,放假7天);

17、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就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的风俗篇22每年的农历五月初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端午节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赛。

18、画额,汉族习俗,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云可驱避毒虫。中国古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初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亦为全年大热天开始,五毒蛇虫开始活跃。为此,人们采取各种措施防毒、消暑、避灾,逐渐形成各种各样的风俗。端午画额习俗以除瘟、驱邪、求吉祥而出现。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因以代虎)以镇邪。

19、当然,端午更是一个带有历史蕴涵的纪念,寄托着人们对追寻自由理想的先哲的怀念和哀思。于是,小小的粽子似乎带着沉沉的重量,融入了文明精神的悲怆,以质朴的模样,奏出激烈的时代回响。

20、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