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及译文注解赏析【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2-17 17:08:50 浏览

一、论语全文及译文注解赏析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译文)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于礼的规定。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这样比过去节省了,我赞成大家的作法。(臣见国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这也是符合于礼的。现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这是骄纵的表现。虽然与大家的作法不一样,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拜。”

3、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其人人皆可成圣贤。通过学习,每个人都可以通达天命,而建立完善的人格。事实上人们遵守社会礼法,能更好地通达天命,彻悟道体,成就道德学问。

6、(注释)①我老彭:“我”在此处表示亲切。老彭,商朝的贤大夫。

7、单父的百姓急了,纷纷向宓子贱提议说,应该赶在齐军到来之前,发动所有人抢收麦子。因为是时刻,也不要管谁种谁收,谁抢到就归谁,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不能便宜了齐国人!但宓子贱早已拿定主意,前来请求的人都被他拒之门外。

8、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9、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0、(译文)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11、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12、(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13、(译文)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4、(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毅的人。”有人说:“申枨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可能刚毅呢?”

1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6、(注释)(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17、(赏析)仁,是一个人的内在追求;礼乐,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没有仁德,外在形式就失去意义。

18、(译文)孔子说:“学习起来就像老赶不上一样,还生怕把学到的东西又丢掉了。”

19、蓬头:形容小孩可爱。

20、(注释)(1)韫匵:音yùndù,收藏物件的柜子。(2)善贾:识货的商人。(3)沽:卖出去。

二、论语全文原文及翻译注释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译文)(孔子出使别的诸侯国,)拿着圭,恭敬谨慎,像是举不起来的样子。向上举时好像在作揖,放在下面时好像是给人递东西。脸色庄重得像战栗的样子,步子很小,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在举行赠送礼物的仪式时,显得和颜悦色。和国君举行私下会见的时候,更轻松愉快了。

3、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这种真的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4、(译文)孔子参加国君祭祀典礼时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过的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5、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6、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7、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8、(注释)(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2)鲜:少的意思。

9、(译文)即使是粗米饭蔬菜汤,吃饭前也要把它们取出一些来祭祖,而且表情要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

10、注释:三军:军队的通称。匹夫:普通人,指男子汉。

11、第四则: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12、④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13、(注释)(1)色斯举矣:色,脸色。举,鸟飞起来。(2)翔而后集:飞翔一阵,然后落到树上。鸟群停在树上叫“集”。(3)山梁雌雉:聚集在山梁上的母野鸡。(4)时哉时哉:得其时呀!得其时呀!这是说野鸡时运好,能自由飞翔,自由落下。(5)共:同“拱”。(6)三嗅而作:嗅应为狊字之误。狊,音jù,鸟张开两翅。一本作“戛”字,鸟的长叫声。

14、莫春者,春服既成:莫春:指农历三月。莫,通“暮”。既:副词,已经。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几个成人,几个孩子。五六都是虚数。

15、翻译:仲由啊,(我)传授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的。

16、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17、在《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

18、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19、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20、(注释)①里:这里作动词用,指居住。②处:动词,与上文“里”同义。③知:同“智”,(《论语》的“智”都写作“知”。)

三、论语原文注释译文

1、注释)(1)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2、(译文)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东西你都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3、(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4、(注释)①仲弓:即冉雍,字仲弓。②犁牛:耕牛。③骍且角:骍,赤色,周朝以赤色为贵。角,指角长得很周正、④勿用:指不用来作祭扫用的牺牛。古代祭扫不用耕牛,因此,耕牛不如牺牛贵重。⑤其舍诸:其,同“岂”;诸,“之乎”二字的合音字。

5、7•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6、(译文)有子说:"礼的施行,以和谐为贵。以前圣王的治理之道,好就好在这里,不管小事大事都遵循这一原则。但有行不通的地方,这是因为只知一味地为求和谐而求和谐,不用礼仪来加以节制,那也是不行的。"

7、(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8、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9、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10、(译文)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11、(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12、②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13、(译文)孔子说:“显得骄傲,节俭显得寒伧。与其骄傲,宁可寒伧。”

14、(译文)孔子说:“人的过错各有不同的类型。观察一个人的过错也可以知道这人有没有仁心。”

15、(译文)孔子谈论子产说:“他具备君子之道的地方有四个方面:他自己行为庄重;他事奉君主恭敬谨慎;他教养人民多用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16、季氏将伐颛(zhuān)臾(yú)。冉(rǎn)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17、7•12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8、(注释)①子华:孔子的学生,姓公西,名赤,字子华。②冉子:即孔子的学生冉求,通称”冉有“。《论语》中称孔子的学生为“子”的只有曾参、有若、闵子骞、冉有四人。③粟:小米。④釜:古代量名,相当于当时的六斗四升,约合今量一斗二升八合。⑤庾(yǔ):古代量名,相当于当时的二斗四升,约合今量四升八合。6秉:古代量名,相当于当时的一百六十斗,即十六石,五秉则是八十石,约合今量十六石。7适:到。8乘肥马:不是指骑肥马,而是指乘坐肥马拉的车。9衣(yì):作动词用,当“穿”字讲。10四周:救济。

19、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0、(注释)①所以立:“立”和“位”通用,“所以立”即“所以位”,也就是担任职位的才能。②莫己知:“己知”即“知己”,因前面有否定词“莫”而倒装。③为可知:被别人知道的依据。

四、论语全文及翻译注释

1、7•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2、(译文)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过去的旧仇,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很少。”

3、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4、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5、(注释)(1)《韶》:舜时古乐曲名。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7、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8、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9、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10、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善者;

11、(译文)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12、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13、子不语怪、力、乱、神。

14、(注释)(1)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2)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1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6、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17、(译文)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18、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1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译文)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五、论语全文及译文读解

1、(注释)(1)巍巍:崇高、高大的样子。(2)舜禹:舜是传说中的圣君明主。禹是夏朝的第一个国君。传说古时代,尧禅位给舜,舜后来又禅位给禹。(3)与:参与、相关的意思。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4、(译文)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边去了。”

5、(注释)①武城宰:武城的地方官,相当于武城县的县长。武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南。②澹(tán)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千羽,武城人。③偃:子游性言,名偃,字子游。

6、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3)如也。

7、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8、(译文)孔子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9、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0、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11、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12、(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13、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14、(译文)孔子说:“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宽广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经常心绪不宁。”

15、(赏析)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换位思考”。这里的“其”,是副词,“大概,也许”的意思。这个词语很重要,但如果你不愿记,我也不强求,因为我也不愿记。

16、(注释)①祝鮀(tuó);卫国大夫,字子鱼。据《左传》记载,他很有口才。②佞:口才。③宋朝:指宋国的公子朝,以美貌著称。《左传》昭公二十年和定公十四年都有他因美貌而惹祸的记载。

1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0、(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要离家远行。如果非远行不可,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