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故事【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2-18 14:58:50 浏览

一、凿壁偷光的故事

1、汉代名相匡衡,精通经史子集,博学多才,忠君爱民,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幼年凿壁输光,青年勤奋用工读书的事传为千古佳话,也是常川语“借光”一词的来源。

2、这句话说明了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刻苦,只要肯刻苦学习,就能够有所成就。人的毅力和志气,会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前进。

3、文老爷听后,说:“给我看看可以吗?”文老爷拿起书透过那一束光线,又说道:“真是一个好学之人哪!这样的孩子何罪之有,以后你就到我家里和大郎一起读书吧!”

4、由于匡衡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烛光从邻居家透过来了,匡衡就借着这微弱的光线读书。我们要学习凿壁借光的精神,学习匡衡不怕艰难好学的恒心与毅力。

5、(睡前故事)小薇和驼鹿成了好朋友

6、“是的,”匡衡说,“我只想请文老爷答应我,让我把你家里的藏书读一遍,可以吗?”

7、“凿壁偷光”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经过勤学苦读,匡衡终成一代大学问家。

8、凿壁借光告诉我们的道理:借用一切可以借用的资源,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有力后盾。凿壁借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

9、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

10、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

11、今天的问题是,凿壁偷光的故事主人公是什么朝代的人呢?赶快在留言区写下你的答案吧!

12、期待下期“童声乡音小星星”继续用松江话讲故事吧!

13、“凿壁偷光”的故事:西汉的匡衡在年少时家境贫寒,在夜晚读书没有油灯可以照明,于是就凿穿墙壁,借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凿壁偷光”含义:比喻家境贫寒而读书刻苦。出自《西京杂记》,原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启示:要学习凿壁偷光的精神,学习匡衡不怕艰难学习的恒心与毅力。

14、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出自《西京杂记》卷二。

15、原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6、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17、“匡衡,送你个苹果。”文大郎把苹果砸到匡衡的头上,哈哈大笑的走开了。

18、文老爷到小匡衡家责问他,认为他是贼,想把他送去官府。可是小匡衡将自己看书的事告诉了陈老爷后,陈老爷被他那种好学的精神感动了,并说以后小匡衡可以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到书房看书。在文老爷的帮助下,匡衡博览群书,后来他不但当上了丞相,还当了皇帝的老师。

19、(睡前故事)狐狸的尾巴后保住了么?

20、文不识很惊讶,就问:“你为我做工,怎么能不要钱呢?你是不是有别的需要呀?”

二、凿壁偷光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1、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的门前。

2、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十分刻苦的样子。小朋友们,你看小匡衡多爱学习呀,我们也要像小匡衡一样,热爱学习哦!

3、县里有个名文不识的大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4、西汉时有个人名叫匡衡,书上记载,匡衡自小家境贫寒。白天,他靠砍柴割草,换点粮食度日;晚上,他想读书,可是家里没有钱买油灯。他看到邻居家灯火明亮,就在墙上动手凿个洞,引一点微弱的灯光照进来。每天晚上,他就靠这点儿亮光专心地读起来……后来,他想读到更多的书,他愿意给一位家中有很多书的人做仆人,不计报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读到更多的书。后来我们用凿壁偷光形容一个人学习认真,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大家都要向匡衡学习。

5、矿区和瑞第二小学黄晓敏

6、当然由于匡衡好学,人生事业都取得了较大成功,汉元帝时,匡衡官至丞相,位列百官之首,封为安乐侯,食封地31万亩,在丈量分封土地时,利用职务之便,多圈了三万亩,弹劾,被撒职查办,贬为平民。

7、凿壁偷光是西汉匡衡少年时热爱学习的励志故事,在今天仍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今读书的环境同古人相比,真的优越,但勤奋好学的精神同古人相比确实不如。

8、匡衡母亲看着微弱的光,“看不见就明天再读吧!”

9、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

10、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11、汉代名相匡衡,精通经史子集,博学多才,忠君爱民,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幼年凿壁输光,青年勤奋用功读书的事传为千古佳话,也是常川语“借光”一词的来源。

12、汉成帝继位后,匡衡继续积极主动的进谏,也是因为匡衡事业心太强,导致他疏忽了家庭教育,他的儿子因为匡衡的不负责任,成了一个颓废少年,他的儿子叫做匡昌。

13、心里想:“白天种地干活,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晚上的时间来看书。”想容易,做就难了,因为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邻居家一到晚上灯火通明,可是找不到自己家。

14、匡衡勤奋好学,却因为没有蜡烛而不能学习,但邻居有蜡烛却照过来,于是他凿了洞把光引进来读书。县里有个名文不识大户人家,有很多书。于是匡衡去他家打工且提出不要报酬,大户人家对此疑惑问为什么,他说:“我只想读主人家的书就好。”大户人家感慨并资助匡衡,后他也不负所望。扩展资料:含义: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外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启示:由于匡衡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痛苦。我们要学习凿壁偷光的精神,学习匡衡不怕艰难学习的恒心与毅力。

15、凿壁偷光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在西汉,有一个贫困的小孩,名字叫匡衡,他很热爱学习,但是因为家里贫穷,白天要下地劳动,只有晚上才有时间看书学习,但到了晚上天黑什么都看不清,家里也买不起油灯,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看到邻居房屋透近的光亮,所以匡衡借光读书。但终还是被邻居发现,邻居不是太友好,恶意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是比较有志气的,所以在邻居墙上凿了个小洞,借光读书,日复一日,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专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16、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17、正要溜出去玩的大郎被文老爷抓个正着,“好哇,你又出去玩,今天的书背会了吗?背不对看我怎么收拾你。”

18、欲听节目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音频进行收听哦!同时,欢迎大家在每周日13:00—13:锁定松江区融媒体中心FM9兆赫松江广播或阿基米德app搜索松江人民广播电台云听童言栏目。

19、凿壁偷光,汉语成语,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

20、后来延伸出了成语凿壁偷光,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三、凿壁偷光的故事

1、“跟我来吧,我带你去书房。”

2、三国吕蒙初如白丁,后发愤读书,常常书本不离手,终成将才。

3、汉元帝登基后,匡衡被提拔我郎中、博士,仕途终于开始步入正轨有了起色,匡衡希望趁着皇帝赏识的机会,积极主动给皇帝提供建议,利用自己对诗经的理解,让皇帝广开言路。

4、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

5、有一次,杨时来拜见他们的老师程颐,但是当他们在窗户外边看见他的老师在屋子里边坐着睡着了的时候,不忍心打扰他的老师,就站在门外边,耐心无悔地等着他的老师醒过来。

6、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小孔挖好了,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匡衡就凑着透进来灯光,读起书来。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7、西汉时期,有一个少年叫匡衡,他特别希望能像学堂里的孩子那样,跟着老师读书。可是,他家里很穷,实在没有钱拿出来供他上学堂。于是,他经常一个人躲在学堂外面,安静地听着里面的读书声。一位亲戚看见他这么喜欢读书,很受感动,就抽空教他认字。日积月累,他终于可以自己读书了。匡衡为了读书替别人打工,在夜晚,即使有一丝的亮光也要抓紧学习。这样的态度,以及努力刻苦的品质使匡衡成为大学者。

8、同义词:囊萤映雪、焚膏继晷、凿壁借光

9、大家好,很高兴大家来到成语课堂。

10、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11、(睡前故事)许多年过去后,小池塘真的被人们忘记了……

12、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13、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14、在古代刻苦学习的例子很多,不胜枚举,如囊虫映雪,头悬梁锥刺股等。古人在艰苦的环境中尚能激励自己,刻苦读书,为,为社会做贡献,而我们生逢盛世,条件优越,有什么理由不勤奋学习呢?匡衡勤读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有许多家长都用匡衡的苦读故事教育子女。

15、描写吕蒙书本不离手,后来用以人们形容勤奋好学。

16、“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莫我肯顾。逝……逝将去女。”

17、“不不不,这些书只是茫茫书海中的一朵浪花。要想成为真正有用的人,必须博览群书,做到胸中有文章。难得你这么好学,你每天都可以从我这拿走一本书,回家要好好地读,有什么不明白的你就来问我。”

18、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他曾拜当时的博士学习《诗经》。

19、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

20、“文大郎,他不是你们家的邻居吗?”

四、凿壁偷光的故事简短50字

1、点击下面链接,看更多睡前故事

2、(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拓展资料: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

3、后,杏儿姐姐要做一个小小的征集。

4、可是,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把书借给别人,所以,没书读成了匡衡大的痛苦。

5、凿壁偷光的故事50字讲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他家里穷,只能借书来看,但是他白天要干活没什么时间看书,于是只能熬夜看,但是家里穷的没有灯。他就把墙缝抠大,让隔壁家的灯光照进来,借着这微弱的灯光苦读,终于成了大学问家。凿壁偷光的故事50字之二匡衡勤奋学习却没有蜡烛。邻居家有蜡烛烛光却穿不过来,匡衡因此把墙壁凿个洞引来了邻家的烛光,把书映着烛光读。同乡有一大户人家文不识(人名),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给他做佣人却不要报酬。主人奇怪地问匡衡,匡衡说:“希望能把主人所有的书都通读一遍。”主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于是他成了大文学家

6、亲爱的大朋友们小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来听杏儿姐姐讲成语故事。上周五的节目中,我们讲了成语《囊萤映雪》,这个成语由两个小故事组成,晋代的车胤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以及晋代的孙康在冬天利用雪反射出的光来读书的故事。这是具有代表性的古人刻苦读书的故事,除此之外还有,凿壁偷光、悬梁刺股、闻鸡起舞、韦编三绝,程门立雪。

7、凿壁偷光(凿壁借光),汉语成语、典故。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终成为大学问家的故事。现在人们一般用此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故事源自西汉匡衡。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疑。”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反。(选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

8、亲爱的小朋友们,通过读书,你可以知道很多你不知道的事情,获得很多知识和本领,这个世界很大很大,还有很多地方等着你们去探索呢!如果不读书不学习,就会少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我们上期节目的第二个问题,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有一个小朋友给杏儿姐姐留言说,他第一次知道萤火虫就是在爸爸给他买的《十万个为什么》里面看到的,继而了解到萤火虫会发光的原因。针对我们节目提出的问题,他发现自己更喜欢读书了!

9、地址:三环南路18号金山湖花园1号小区

10、如果您认可我们理念,请告诉你身边的朋友。

11、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每当路过学校,匡衡总是停下脚步,听一听朗朗的读书声,然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12、编辑:松江区融媒体中心叶榭镇分中心

13、匡衡为了读书替别人打工,在夜晚,即使有一丝的亮光也要抓紧学习。这样的态度,以及努力刻苦的品质使匡衡成为大学者。

14、在这行第一个字前面插入音乐,然后删除文字

15、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16、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于是他在农忙季节就给富人家里打工,不要工钱,只求别人借书给他看。他一天到晚都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休息时,才有时间看书。常常一本书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他心想:白天我在地里干活,没有时间看书,我应该多利用晚上的时间看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点灯的油。这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诵白天读过的书。突然看到墙壁上有亮光。他起床查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灯光从裂缝透了过来。匡衡想了想,招来一把小刀,把裂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过来的灯光看书。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了西汉时期的大学者。

17、据说匡衡家住邹县境内的阳下村,后来迁居匪庄。幼年家贫,没有钱买灯油看书。邻居家常常点着灯纺织到深夜。

18、西汉匡衡家贫,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19、“我不是做贼,我,我只是想看书。”

20、(睡前故事)天上的月亮怎么变成了冰淇淋

五、凿壁偷光的故事100字

1、在古代刻苦学习的例子很多,不胜枚举,如囊虫映雪,头悬梁锥刺股等。古人在艰苦的环境中尚能激励自己,刻苦读书,为,为社会做贡献,而我们生逢盛世,条件优越,有什么理由不勤奋学习呢?

2、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

3、匡衡勤读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有许多家长都用匡衡的苦读故事教育子女。

4、匡衡小的时候因为家里贫穷,很难能像富家子弟一样去私塾上课学习,所以他只能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借书学习,只不过努力不一定会有回报,他虽然后步入仕途当官。

5、匡衡心疼这浪费的时间,内心痛苦。

6、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自己家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

7、有一个好的开端和过程,却没有一个的结果,晚节不保,龙头蛇尾。

8、(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9、讲述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十分用功读书,因为穷,晚上看不见学不了知识,正好他邻居是个有钱人,每天晚上家里都是灯火通明,所以他就将墙壁打了个洞借用邻家的灯光来读书!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10、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凿壁偷光”讲的是谁的故事吗?能立刻回答出来吗?今天杏儿姐姐就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11、正在背书的大郎听见“哐哐哐”凿墙的声音,本来心里很害怕,突然发现墙上出现了一个大洞:“有有有贼呀,有贼。”

12、小朋友们,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喜欢今天的故事么?明天的故事同样精彩,不见不散哦~晚安喽!

13、匡衡听后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14、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并且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借着邻居家这微弱的光线读书。

15、一个亲戚看到匡衡这么渴望读书,就好心教他认字。匡衡很快就认识了许多字,有了自己看书的能力。

16、这下匡衡可高兴坏了,从此匡衡再也不缺书读了。

17、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

18、为了能看到文家的书,匡衡主动去给文家打短工,匡衡做起活来不怕脏、不怕累,很快就得到主人的好感。

19、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借着透进来的烛光,读起书来。

20、?每晚8点哄孩子入睡|养成良好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