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谚语和歇后语的区别有哪些
1、船到桥头——自会直
2、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3、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
4、熟语,是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形式。包括惯用语、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俗语,是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俚语、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由此看来,熟语包含的范围广,俗语的范围相对较窄;熟语既包括书面语又包括口头语,俗语则侧重在口头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所以它属于俗语。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
5、尽信书不如无书。
6、一说到成语,有些人就爱纠结什么是什么不是!现在的成语没有界限,有一些词是介于成语与谚语、或普通词组之间,这类词组,也都算作成语。例如:“一文不值”,它可以改为“不值一文”、或”一钱不值“等,都毫不勉强。但是,这个词毕竟有相对的固定性,也算作成语。
7、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8、只有努力去减少别人的苦难,你才会快活。
9、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
10、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11、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如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吃人家饭,受人家管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意失荆州大丈夫能屈能伸地在人种,事在人为。
12、大海捞针——没处寻
13、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14、见异思迁,土堆难翻;专心致志,能攀。
15、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16、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
17、麦收三月雨,麦怕三月寒。
18、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19、上顿不吃饱,下顿省不了。
20、山有高低,水有深浅。
二、谚语和歇后语的区别有哪些英语
1、新官上任——三把火
2、活人不能叫尿憋死。
3、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4、麦盖三双被,搂着馒头睡。
5、一份关爱,留住永远的春天。
6、麦在种,秋在管。
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8、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9、谚语一般是比较简练的话语,比较通俗易懂。
10、小时偷针,大了偷金。
1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2、寒露种菜,霜降种麦。
13、秀才饿死不卖书,壮士穷途不卖剑。
14、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简短精辟易用。
15、谚语一般是用得很多,流传时间较长,因而文字会文学化、或者更精炼一点。相比而言俗语和惯用语就没那么正式,通常用于口头(书面语很少用俗语的,但用谚语没关系)。但俗语通常是指有一定道理,表述一种观点的话,歇后语就算一种吧。而惯用语是指对某一词的习惯叫法,比如说现在叫中国南海叫南中国海,是习惯性的用法,并不是俗语
16、谷熟一时,麦熟一晌。
17、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8、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19、麦是伏中草,不割自己倒。
20、再次是谚语,谚语和成语其实是差不多的,只是显得比较正规好听一点,没那么口头话,比较书面话的语言,也多是指古人的智慧,形成了言简意赅的短语,并且很有诗意。谚语很多方面,包括农业上的,学习上的,还有气象上的。常见的谚语有“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时尚无难事,只怕有信心”等等
三、谚语和歇后语的区别有哪些呢
1、谚语: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
4、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5、谚语绝大部分是句子而不是词组。谚语经常用在老百姓的口语里,用在文章里的比较少。谚语往往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不象成语那样具有文言色彩。因为谚语是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智慧,所以谚语的教育意义比较深。例如:“危难时刻见人心”、“家和万事兴”等。当然,也有一些谚语归为成语了。例如:“坐山观虎斗”、“天下乌鸦一般黑”之类的谚语。
6、用歇后法构成的一种熟语。分两种体式:(1)对于某一现成语句,省却其后面部分词语,只用前一部分来表示被省却词语的意思。
7、顺着鸡毛找鸡,顺着蒜皮找蒜。
8、壶中无酒——难留客
9、(2)由两部分组成:前文是比喻语,后文是解释语,运用时可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泥菩萨过江”,以示“自身难保”;也可前后文并列,采用双关的办法。如“ 孔夫子 搬家----净是书(输)”。歇后语的实际运用,滥觞于 晋 ,至 唐 而广泛流行。
10、麦子剃头,高粱遮牛。
11、歇后语应该算日常应用多的语文类知识,也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一类知识,这类知识的特点就是应用广、不枯燥、易识记,但比较难的就是有些字容易写错,而且歇后语一般都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所以包含范围很广,如果想都掌握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平时多留心、多积累,应对考试或者平时的应用足够了。
12、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3、竹篮打水——一场空
14、成语大部分由四个字组成,所以很多人往往把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也当做成语。该怎么分辨呢?
15、春风不刮,草芽不发。释义:在春风的吹拂下,芽苗才会开始生长。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释义:春天的天气象是孩子的脸,一天之内也会有不同的变化。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释义: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春分有雨病人稀。释义:到了春分蒸气那天如果下雨,则病人少。春到三分暖。释义:一到春天气温就开始回升转暖。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释义: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释义:春天人们要早起准备播种,过了播种季节就无法有好收成。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释义: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16、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17、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18、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19、成语跟专有名词的不同:
20、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四、谚语跟歇后语有什么区别
1、关爱,撑起心灵的蓝天!
2、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3、老虎拉车——谁敢
4、兔子尾巴——长不了
5、十里认人,百里认衣。
6、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7、今天是蛋,明天就是能飞的鸟。
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9、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
10、俗语,即民间流传下来的约定俗成的语言,俗语内容涵盖范围较广,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有地域限制,比如一个地方的俗语到另外一个地方,很有可能不被理解。
11、麦种十年没颗颗,棉种十年没朵朵。
12、车到山前——必有路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谚语: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
15、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16、不愿加鞍的马,不得吃燕麦。
17、桃花落在泥浆里,掼麦掼在蓬尘里。
18、事事关己,博爱众人。
19、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20、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五、谚语和歇后语的区别有哪些图片
1、是好说不坏,是坏说不好。
2、成语跟歇后语不同:歇后语是一种固定的句子,一定要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用事物作比喻,后一部分是从正面作说明。写文章为了收到鲜明、形象、生动、具体的表达效果,也可以象引用成语似的引用歇后语。
3、灯放长线,钓大鱼。
4、谚语:民间流传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的固定语句,前一部分多用比喻,像谜面,后一部分是本意,像谜底,通常只
5、麦赶麦,犟努捏。
6、麦湿梢,赛过浇。
7、家有一老,犹如一宝。
8、小洞不补,大洞叫苦。
9、为别人鼓掌也是在为自己的生命加油。
10、黄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11、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
12、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13、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14、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15、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6、俗语:;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
17、钱是一块一块上万,麦是一颗一颗上石。
18、谚语是民众口头流传的具有一定的认识和教育作用的通俗而精辟的定型化语句。谚语以成句的形式区别于俗语词、惯用语、俗成语、俗短语这几种形式短小的俗语,它的定型化合艺术性的特点使它区别于一般的言语,它的口语性特点使它区别于格言和成语
19、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20、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用逗号隔开。例如:有声有色、滴水石穿等都是四字成语;三个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等等;多于四个字的如:真金不怕火炼、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