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午节简单的古诗
1、《午日观竞渡》(明•边贡)
2、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3、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4、端阳采撷(宋•许文通)
5、1次温故知新·结课总复习
6、和端午(宋•张耒)
7、菩萨蛮(宋陈义)
8、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9、濒临乱世身飘絮,厌恶昏君骨鲠喉。
10、雨夜逻无骚音,绛纱蒙首去。
11、冲波突出人齐,跃浪争先鸟退飞。
12、通过开头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主要参加了缠线和挂符这两项运动。
13、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14、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15、渔家傲(宋欧阳修)
16、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7、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18、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19、——端午三首(宋)赵蕃
20、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
二、端午节简单的古诗,除了端午
1、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2、端午节源于中国,本是古代百越地区部族举行龙图腾祭祀的节日。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端午便成为了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3、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4、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5、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
6、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7、词人对屈原的凭吊语其实隐含了词人自己的今昔之慨和身世之感,深厚郁勃,沉致幽婉了。全词通过运用典故,寓情于景,将词人的愁绪与对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
8、过端阳节的时候,买了樱,桃,桑椹,菖蒲,而且买了雄黄酒,并且在家门口贴上了黄符纸,虽然贴了这么多辟邪的东西,但是还是担心债主找上门来,这首诗表现了贫困人民过端午的真实生活情况,幽默中带着一点苦涩。
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小学端午节简短诗句2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10、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11、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12、花心动(宋史浩)
13、只是千年前的屈子选择在端午那日投汨罗江而亡,从此端午也成了悼念屈原的节日。
14、而尾联则是写诗人参加完这些活动后的恬静生活:夕阳西下,诸事毕后,家人已经准备好酒菜,他含笑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15、吃,大抵是中国人看中的事情之一了。元宵节南有汤圆北有元宵,中秋节有月饼。端午节让人难以忘怀的该数粽子与雄黄酒了。
16、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17、描写端午的古诗小学端午节古诗四句
18、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19、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20、而“流香”一句将浴兰活动的热闹盛大描写得淋漓尽致:游人如织,气氛浓郁;佳人浴后,余香犹存。
三、端午节简单的古诗四句
1、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2、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3、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4、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5、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6、苏轼也不能免俗,因为他希望和“佳人相见一千年”,这后一句展现了苏轼对朝云的满满深情。
7、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8、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zd符。
9、《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10、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11、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12、端午节不仅有龙舟、粽叶和艾草,还有诗意和远方。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端午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让我们剥开粽叶,剥开诗和远方,来感受诗意端午中的那份情怀。
13、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14、这首描写端午节词作,上片“述今”之端午节民间活动诸况,下片追叙屈原投湘水而死的人生故事。苏轼一生坎坷,后客死异乡,与屈原不无一些相似之处。不难理解,苏轼借感慨屈原,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情。
15、欢迎点击上方“厦大经济学科读书会”并关注我们,在这里有的只是简单纯粹的阅读与思享的坚持。
16、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棕包分两馨,艾束著危冠。
17、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18、这是极一项高雅的活动,正体现了朝云纯洁高贵的情操。
19、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20、《五日(选一)》(明•陈子龙)
四、端午节简单的古诗一年级
1、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
2、雨后风微荷芰香,顿驱初暑作疏凉。
3、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表达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尊敬和怀念,“竞渡”在民间形成的一种传统风俗。黄裳在端午时节看到了划船健儿竞渡夺标热烈的场面,触发了诗兴,于是写下这首词来赞扬了划船健儿们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4、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5、贺新郎(宋许及之)
6、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
7、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8、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9、有时我们追寻传统文化,不仅是因为它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更多是能给予我们一种心灵的慰藉。传统节日亦是如此,它不仅是一种文化象征,更有着非凡的凝聚力。这种具有强烈意义的节日不是一般“洋节”所能比拟的。
10、译文: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11、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12、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13、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14、自天题处湿,当暑道着来清。
15、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16、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17、忽登高塔,眼界穷大千。
18、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19、招得榴花共一觞,艾人笑杀老夫狂。
2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端午节简单的古诗15首
1、这首词写端午节雨中眺望的感触。上片写雨中景色,颇富诗情画意.新荷、画船、红桥一一掠过,生机盎然。下片扣住端午,由后人的怀念隐约透露出一丝愁绪。
2、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准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3、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4、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5、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6、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7、伍子胥乃春秋时期的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吴伐楚,入楚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后因提倡彻底消灭越国受谗言陷害以赐死,子胥死前曾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吴王闻言令取子胥尸体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至此,端午传说人物中又填下了伍子胥一人。
8、《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9、片片芦苇片片情,点点红豆寄情谊。粒粒红枣心欢喜,滴滴雄黄吉祥意。年年岁岁端午节,分分秒秒幸福时。
10、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11、龙舟竞渡:每年到了端午这日,各地的龙舟竞相争渡,为节日带来无上的热闹。
12、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13、已酉端午(明贝琼)
14、蝗虫为何这么多?人可以食用吗?
15、这个是描写端午划龙舟比赛的场景,热闹非凡,是不是感觉就是在你家乡划龙舟时也是这种场景呢!
16、有感:看来端午挂艾草驱邪古今都流行
17、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18、南歌子•游赏(宋•苏轼)
19、《五丝》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2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