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2-20 15:54:58 浏览

一、古文翻译

1、(解析)(1)翻译时,地名(凉州)、事物名(木鸢)不用翻译,“浮图”可译为现代名称。“击楔三下”虽为定语后置,但不作语序调整仍文意通顺。“以”为连词,表修饰关系,可不译。(2)人名、事物名、地名可保留不译。句中省略的内容应补译出来。“大雨”,名词作动词,下大雨。

2、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还有把上厕所说成“更衣”。

3、②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

4、句中的“安在”是句子的谓语部分,提在主语“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之前了,翻译时要改语序。

5、例⑤:邹忌修八尺有余……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6、(2)句翻译时注意句式的调整:“君子济人于患”为状语后置句,应该调整为“君子于患济人”。

7、例:“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万钟”代高官厚禄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

8、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9、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单音词与复音词等字词问题而造成的误译,在文言文今译的错误中占很大比重。

10、Mostclassicalmusicsendsmetosleep.

11、译文:近日的事,祸端将要酿成,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罪人。

12、翻译的基本方法。有五种,即:留、补、换、改、删。

13、(2)叔无孙曰:“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而从之,亦死而不反。

14、“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15、②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

16、例: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

17、③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如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18、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介宾短语移至谓语的前面。②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前。

19、这些句子直译就使句子的意义不全,要重新组合,相互补充,意译出正确的意思。把同一成分组合后,放到一起翻译。

20、原文(1)中的人名、国名都移入译文,保留不译;原文(2)中的“子厚”是柳宗元的字,“元和”是唐宪宗年号,也保留不译;原文(3)中的“道”、“名”、“常道”、“常名”都是具特定含义的哲学概念,也可径直移入译文,保留原貌。

二、古文翻译器在线翻译

1、替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或词组。

2、QQ群号:1群:7211506132群:1055029719

3、(解析)句中划横线的词在翻译是均可保留。

4、⑥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促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

5、“恶”“过”“忠”“佞”就可以分别组成“厌恶”“过错”“忠诚”“奸佞”。

6、“字”一般包括:120个实词、18个虚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字、通假字等;

7、文言文翻译,总的来说从四个方面去强化把握。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一条原则,两点意识,三个要求,八字方法”。

8、应该说文言应试的三步阅读法是经过许多学子高考实战检验而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有效的应试方法,复习当中学生须加以掌握和运用。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9、(5)文言文中,用于修饰动词的数词,常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而现代汉语中常常置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如:

10、原文:其法为一大圜室,以巨幅悬之四壁,由屋顶放光明入室。人在室中,极目四望,则见城堡,冈峦,溪涧,树林,森然布列,两军人马杂遝:驰者,伏者,奔者,追者,开枪者,燃炮者,搴大旗者,挽炮车者,络绎相属。每一巨弹堕地,则火光进裂,烟焰迷漫;其被轰击者,则断壁危楼,或黔其庐,或赭其垣;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仰视天,则明月斜挂,云霞掩映;俯视地,则绿草如茵,川原无际。几自疑身外即战场,而忘其在一室中者。迨以手扪之,始知其为壁也,画也,皆幻也。

11、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很常见,遇此情况可以套用翻译。如:

12、通读全文,领会大意;句不离文,词不离句;联想推敲,辨别仔细;字字落实,坚持直译;补充省略,调整词序;专门名词,不必翻译;语句通畅,忠实原意

13、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也。(《鸿门宴》)

14、获取更多学习工具和资料

15、④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徐文长传》)

16、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17、(2)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仙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

18、译:光武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

19、•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根据上下文看是否能找到答案。

20、译文:狼估计赵简子已经离远了。

三、古文翻译的六种方法

1、谓语是句子里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本例后一分句承前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一定要补充出来。

2、例1:“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3、(请滑动下图查看隐藏内容)

4、②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5、小说阅读不会做?答题套路送给你

6、(解析)(1)重点是把“是”“岁”“雨”“阳”“占”“有”等词解释为“这”“年”“下雨”“南面”“占卜”“丰”。(2)重点是把“以”“适”“名”解释为“因而”“刚好”“命名”。

7、这里“则曰”的前面,承前省略了主语,翻译时要补出。根据上下文,这里省略的应是“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

8、例2:“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要换成“出身卑微,见识短浅”。

9、译: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也可译为: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

10、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应和着他,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地跟随着他。

11、张丞相喜好书法但写不工整。当时的人们都笑话他。丞相还是像原来那个样子,不改常态。有一天,他得到了一个好句子,要来笔迅速写下来,笔在整张纸上像龙蛇一样飞动。他让侄子抄下来。到了笔画怪诞的地方,侄子感到很迷惑,就停下来,拿着丞相写的字去问他:“这是什么字?”丞相仔细地看了许久,自己也认不出来。便责怪侄子说:“你为什么不早问,以至于我都忘记写的是什么了。”

12、古文今译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3、(译文)(邹忌)早上穿好衣服,戴好帽子。

14、(解析)句中划线部分是谓语前置句,这句应译为“这样的世道真可悲啊!”

15、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16、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17、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18、(解析)这是宾语前置句。划横线部分应按“在安”的语序来翻译。

19、译: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

20、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四、古文翻译原则

1、但对直译又不能作简单化理解。由于古今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今译时对原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并不破坏直译。例如:

2、“至和元年”是年号,“临川”是地名,翻译时应该保留。

3、落实重点虚词和实词。

4、(多理解)实词含义要理解着背诵,虚词意义及用法要理解,特殊句式在理解语法的基础上再去学习。文言文翻译技巧同样要理解着去掌握,不可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学习(1)文言文翻译原则

5、白话文:官吏百姓陷于水火之中,不是的人。这样下去,就像让胡、貊之人守关,青州、徐州的强盗就近在帷帐之内了。

6、(解析)此句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方式。如果不了解此修辞方式很容易将此句误译为:不因为外物的美好而感到喜悦,也不因为自己的坎坷而感到悲伤。正确的翻译是要把相对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此句应译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

7、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文言文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不译。

8、“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调节就会更加深入”。

9、 未央宫东面有一座鸳鸯殿

10、译文:使者到来,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丢下另一半未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崇高品行感应的结果。

11、ClassicalChinesewriting

12、我朝做官的千把人,干政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者卫士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王长得美!’朝内朝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

13、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14、常见的固定结构还有:何以……为?(表反问语气,译为“为什么……”)无乃……乎?(表示揣度语气,译为“恐怕……吧”)、奈……何?(表示用来询问的,“拿……怎么办”)、得无……乎?(表示怀疑与揣测语气,译为“恐怕……吧”)等。

15、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6、(答案)(1)他在凉州建造佛塔时,造了一只木鸢,敲击三下,木鸢就可以飞,他就乘着木鸢飞回家。

17、(译文)沛公在哪里呢?

18、(解析)这里的“无论”是“不要说”之意,而现代汉语中则是表示无条件关系的连词。

19、“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20、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五、古文翻译器转换

1、云舒写教育,由北大中文、教育硕博士创立,是国内“整本书阅读教研和教学”以及中华传统经典教育的领军企业。在北京大学多位教授和国内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领域专家的支持下,联合各省级教科院的语文教研员和多位特级教师,致力于提高中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升中华民族的阅读素养。

2、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译句:“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译为:“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4、文言文中常常承前、蒙后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来。如:

5、这句话应译成:距离华山洞百余步(的地方),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

6、①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刘向《晏子治东阿》)

7、宋朝人欧阳晔治理鄂州政事时,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食物。吃完后,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庭院中,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

8、原文(1)的“奚”是疑问代词作宾语,置于动词“适”的前面,今译时应按现代汉语词序置于动词后面。“奚适”应译为“去哪里”或“往哪里去”。原文(2)的“方城”、“汉水”是介词“以”的前置宾语,今译时要移至介词后面。原文(3)的“二百乘”是“车”的后置定语,今译时要移至“战车”的前面。原文(4)中“饮”与“赵盾”之间是古汉语特有的动宾关系,今译时,词序应调整为“使赵盾饮”。原文(5)“御齐侯”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宾语不是行为的目的物,而是动词为宾语而动,今译时词序应调整为“给齐侯驾车”。

9、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词序与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

10、(1)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

11、(解析)“樵”,名作动;“归”,使动。

12、译文: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来讨伐京邑。

13、鲁般者,肃州燉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吴人以为妖,遂杀之。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卜曰:“般所为也。”赍物具千数谢之。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

14、译文: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15、例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16、译:但是,力气可以到那里却没到,在别人来讲,是可以讥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应该后悔的。

17、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诸如此类的还有“萧墙”“黔首”“阡陌”“七庙”“万乘”“神器”“垂拱”等。

18、例:“然则……”:换成“既然这样,那么……”;“何以………?”换成“根据什么……”。

19、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读读写写及注音

20、为了方便大家更快地找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