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诗句秋风宝剑孤臣泪【100句精选短句合集】

励志句子
评论 2022-07-09 09:32:20 浏览

李鸿章诗句秋风宝剑孤臣泪

1、劳劳车马未离鞍,一生在车马上东奔西走(为操劳),也没有离开过马鞍(也是说在车马上度过)

2、海外尘纷犹未熄,诸君莫作等闲看

3、1861年,曾国荃围天京,拒不增援上海,李鸿章受曾国藩命独率淮军援沪,终于等来人生第一次大转折。他借此机会反辅为主,独立门户,此后迅速成为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李鸿章入沪这年38岁,对于很多仕途之人来说,这个年纪已是俗累缠身,鸿鹄远逝,而李鸿章到这时,才算是真正师门毕业,才堪大用于天下了。

4、他给儿子去电,说“我父子独为其难,无可推诿,汝宜妥筹办法”,又给总理衙门去电,称经方忧劳成病,牵发旧疾,症忡日剧,神志不清,断难胜此巨任。

5、感谢吾友李夏恩兄为本文提供的诸多意见。

6、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出自清代李鸿章的《临终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7、李鸿章的全权代表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李鸿章的整体评估水平较低,但不是李鸿章。他想做,他只是一个学科,他不能决定自己做这些事情。如果一个物体想死,怎么可能不死。

8、【李鸿章诗句秋风宝剑孤臣泪】他还被人说为大的背锅侠,哪里有不平等条约,他就去哪里签,他跟人谈判跟人争,其实很危险,去到日本,还被打了一枪。但是他还是去,为了自己的,他甘愿被人骂,甘愿去做,但是他无力回天。

9、而“变法”亦确实为当时中国的急需。作为洋务运动无可争议的,李鸿章意识到自己的活动是商鞅、王安石变法的继续。他把传统的“穷则变,变则通”思想作为变革的理论依据,而整军经武,购买和仿造船、炮、洋枪则成了变法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李鸿章提出了三件根本性的大事:一是培养全新的人才;二是发展工商业;三是要求宫廷节省冗费。

10、慈禧看了以后,嚎啕大哭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无人分担了”。可以看出李鸿章在晚清的分量,李鸿章是顶起了晚清的脊梁,离开了他整个大清将何去何从。慈溪本身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担忧,她也清楚来自国外的虎视眈眈,但是有李鸿章在的时候她能够安心一点。

11、这是李鸿章在临终前写的一首绝命诗,李鸿章是晚清重臣,在对外战争失败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几乎都是由李鸿章出面商谈的。李鸿章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会遭人唾弃,但是他又何尝不希望国土完整呢?

12、以上,是李鸿章“临终绝命诗疑案”的大致情况。笔者近日于《申报》中检索得到一条线索,似可为这一疑案略做新论。

13、李鸿章是晚清时期重要的军政大臣,他一生都在为振兴大清而努力,他也曾经做过各种努力来挽救当时岌岌可危的大清朝。不管李鸿章一生中做过多少不利于国也不利于民的事情,但是他对于当时大清朝的统治者来说,他确实是一位忠心爱国的臣子。可惜他生在晚清这个乱世之中,当时大清朝已经从内到外腐败得不成样子,而且还有西方列强的虎视眈眈,在夹缝中谋生的大清朝岌岌可危。

14、八千里外吊民残:遥遥祭奠着那些被侵略侮辱远去的同胞被残伤的民魂。

15、「唐代女性以胖为美」是个天大的误解

16、寰海尘氛犹未已:哎,现今环视海外,外强虎视耽耽,想要入侵我朝的心思从未平息间 断。

17、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2人喜欢喜欢李鸿章李鸿章遗折(读之泪下)

18、1901年,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在辛丑条约上签字。国人舆情汹汹,大骂他为国贼仇雠:“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而逼迫合约落实的诸国列强,亦是步步紧逼。

19、修复后古色古香的故居布局整齐,结构严谨,两扇高大厚实的朱漆大门和门前一对威武的石狮子,面对着日夜川流不息的人群,无言的守护着李鸿章的家宅,故居由南向北依次分为大门、前厅、中厅、走马楼(小姐楼)。从步行街进入故居大门,行数步即到过厅。在过厅正中是一座屏风,厅中上方高悬李鸿章七十大寿时光绪皇帝御笔所赐的一块匾额:“钧衡笃祜”。“钧衡”比喻宰相一类重臣;“笃”是厚的意思;“祜”是大福。这四个字不仅表明了李鸿章官显福厚,而且褒奖李鸿章对大清帝国的功绩。

20、比如,《流放紫禁城:庚子国变》一书说,“知道自己要死了,李鸿章留下了遗折……他还老泪纵横地吟成一诗:劳劳车马未离鞍……”①《李鸿章画传》一书说,“临终前,李鸿章口述遗诗一首,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劳劳车马未离鞍……”②《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则说,“李鸿章……积劳成疾,死在工作岗位上,留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的凄凉自挽”③……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21、⑥苑书义:《李鸿章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03页。

22、公元1898年隆冬,桀骜不驯的黄河又一次洗劫生灵。一时浮尸蔽水。太后和天下清流认为,被人唾弃的李鸿章应该去抗洪救灾。这个75岁的老头,终于冒严寒、涉险阻,颠沛数千里,辚辚车马、滚滚风沙,从下游到上游一路勘察。他真是把这差当起来了。

23、经营庶富羞言我,纽握机权耻授人。尽一分心酬圣主,收方寸作贤臣;诸君努力艰难日,莫误龙华会里因。鸿章又拈句谏海上官商寅友,并谢拳拳,乞弟代为一一致意。愿诸君努力共济时艰,鸿章虽死犹生。李鸿章是从上海起家的,临终时想起海上旧友并不令人意外。年轻时,李鸿章曾是个科场得意的才子,二十四岁就考中进士,又拜在父亲李文安的同年曾国藩门下做弟子,讲求义理之学。

24、三百年来伤国步:三百年来衰败缓慢发展,回望无限悲伤。

25、军事上,由于任人不当,没有依靠专家治军,尤其甲午一战,二十余年之苦力经营付诸东流;洋务上,因难以作出实质性改变,企业终未获得独立性而听命于官僚;外交上,由于昧于世界大势,频频被洋人所欺。

26、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27、到了向日本割让台湾的时候,朝廷又命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前去办理。据议和使团顾问、美国前国务卿科士达(JohnWatsonFoster)披露,李“对此生气和吃惊,这表明北京感兴趣的是把人们对条约的全部憎恨都加在他和他的亲属身上”。

28、在自强变通的精神指引下,他不仅奔走疾呼,而且以身作则,亲自主持大局,在他的领导下洋务派创造了晚晴帝国近代新事物中的个第一: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电报局、第一座近代化机器制造厂、第一座钢铁工厂、第一个民营企业、第一次向外国派遣中国留学生、第一所外国语学校、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陆军、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等等。然而开创性的举措对于病入膏肓的晚晴时局并没有起死回生的用,狂澜既倒独撑亦无用。

29、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

30、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31、“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是出自唐·李白《古风》其十二。这两句大意是:松柏的本性孤傲、耿直,不会像桃李那样用美好的颜色去招蜂引蝶。在此二句中,诗人已将松柏和桃李完全人格化了。前者为孤高、正直、有气节、有情操的人的象征,后者则象征卑躬屈膝、献媚取宠的小人。既有以松柏自比,又有以二者类比的含意。以此二句赞松言志,或将两类不同的人加以对比,都十分恰切。

32、在李鸿章给李瀚章的家信中,他还谈到“弟本不知堪舆,亦不甚信风水,但喜邻近包公坟,又滨大河”,从中可以看出,在选址时,比邻包公墓,是李鸿章感到满意的重要条件。李鸿章生前爱办洋务,却没有想到过自己的墓地会变为钢厂的一部分。但李鸿章并没有长久地安眠在他曾经痴恋的工厂脚下。到了1958年,当地人民公社挖坟取宝、兴办工厂,他的遗骸被从墓地掘出。

33、牛孤臣(gūchén)释义:古指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今指当为有自己的思想和个人操守,不追求名利权势而趋炎附势的人。

34、未料想少年时候许下宏愿,写下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的年轻人现在却拖着老朽的身躯为买国条约签字。那是五十多年前,奉父命入京师的皖乡人还是一个慷慨激昂的黄金青年。

35、蹉跎往事付东流,弹指光阴二十秋。

36、惟有娇痴小儿女,几时望月泪能干?

37、终,李鸿章也油尽灯枯,在病榻上留下一首绝命诗:

38、图:《申报》1919年刊登的“秋风宝剑孤臣泪”一诗

39、李鸿章一生,书生点兵,因此清廷给李鸿章的谥号是“文忠”。李鸿章一生创办淮军协助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剿灭捻军之乱,之后一手策动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他是那个时代杰出的人才之但是战争的失败,他经手的不平等条约让大多数国人对他戟指怒骂,甚至在死后多年还被人挖出尸体。倒是他一生中大的敌人伊藤博文给了他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大清帝国中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近代史学家梁启超也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40、为了我们广阔土地上的老百姓们受尽欺凌,民不聊生,而哀悼。大厦将倾之际,身居庙堂之高,国之重臣的自己,却独木难支,受尽屈辱,老泪纵横。

41、梁启超对此做了的总结:“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曰责人昧于大局,而己于大局先自不明。

42、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之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43、也就是说:(1)“秋风宝剑孤臣泪”并非李鸿章所作绝命诗,而是一首针对李鸿章之死的挽歌;(2)它的作者,很有可能是盛宣怀圈子里那些李鸿章的“海上官商寅友”,也就是可以读到李鸿章致盛宣怀临终遗书之人。

44、老生由衷地佩服,佩服……

45、(赏析)读罢掩卷,感慨万千。大概只有像李鸿章这样叱诧风云于乱世,文治武功震惊世界的老臣,才能饱蘸一生的血泪,在生命临终之时,写出如此恢弘而又苍凉感人的诗篇!

46、【李鸿章诗句秋风宝剑孤臣泪】大清这个将倒的大厦如果没有李鸿章这些有救国之心的晚清重臣的扶持,也许可能更早便会灭亡。当李鸿章去世的时候,慈禧太后也明白,她的身边虽然没有了太平天国的乱贼,也得到了些许西方列强的和平相处,可是当时清朝也再没有人可以帮她去扛起大清王朝这幢即将倾倒的大厦。

47、后来他在用兵方面的成就,又远远超过了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治理道路崎岖的蜀国时,能够使得官员都不怀奸险,百姓都自强自立,但李鸿章做了几十年的重臣,不能使国民团结友爱,让他们为己所用。诸葛亮死的时候,所有财产只有成都的八百株桑树,李鸿章却以豪富闻名天下,怎么差距就这么大?至于他们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犬马恋主的忠诚,也倒是很相似。

48、尽一分心酬圣主,收方寸作贤臣。

49、(背景)1861年9月夫人周氏去世,两个女儿失去了母亲。家庭的不幸已使李鸿章哀伤不已。战争的挫折,更增加了它的厌战情绪。

50、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路吊民残。

51、没有不过探索发现有讲过他的。感人的这个系列是用他的临终诗命名的讲述的是他一生。秋风宝剑孤臣泪李鸿章死前还为国劳心劳力一生无愧于国都怪主上昏庸。哎没看过的好看一看因为很多人对李鸿章的认识被曲解了都怪某xxx教科书xi脑

52、李在遗书中解释了自己为何要写这首诗:

53、他想表达的意思大致是这样的:臣为了呕心沥血,丝毫不敢懈怠。马上要离开了,但内忧外患,真是让我死不瞑目!为我们几百年来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缓慢发展而伤感!

54、梁启超曾说:“李鸿章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短也;不避辛劳,不畏谤言,是其长也。”

55、海内尘氛犹未靖,中国的战乱还没有完

56、他还搞了北洋舰队,希望能够靠舰队去防止外地入侵,也学习曾国藩,自己练兵,他是一个文臣,但是文的武的,这些事情都是他一手抓。

57、三百年来伤国步,一直为了清朝这三百年的基业而忧伤

58、鹿去臺空屋數椽,置身就在閬風巔。孤筇螟踏煙中路,萬壑春藏洞裏天。亂後諸生虛講席,門前流水隔塵緣。低徊朱陸論心地,思使薪窮火不傳。

59、淮军与北洋水师创始人,洋务运动

60、半生失计从军易,四海为家行路难。

61、深通义理之学,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62、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辞世。生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李鸿章,生前身后都遭到诟病。毁者云其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思进取,丧权辱国;誉者则曰他尽心竭力,为民担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3、第李鸿章与霍光。史家评论霍光时说他是不学无术,我评论李鸿章也要说他不学无术。那么李鸿章与霍光是同一类的人吗?回答是:李鸿章没有霍光的权力和地位,也没有霍光的魄力。李鸿章是一个谨慎、本分守己的人,不是能根据时势来坚持追随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做出举动的那种人。他的一生都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怎么能比得上霍光呢?虽然如此,他对普通学识的掌握上,或许比霍光要略强些。

64、(赏析)李鸿章这首诗是在他人生低谷时有感而发的。那种国破家亡,书剑飘零,惆怅徘徊的复杂心情刻画得很生动。

65、假如没有太平军起义,没有西方列强入侵,在平庸的咸丰朝,他只能逐日到衙门画卯,在京寓的四合院里读书吟诗;或者外放出去做父母官,在漫漫的宦海生涯中积累履历。只要瞻前顾后,不犯过失,内外打点,建立奥援,到了晚年,攀爬到权力金字塔阶梯中高几层也是有可能的。

66、劳劳车马未离鞍:几尽劳顿的马车上的马从未卸下马鞍。

67、 据说李鸿章在临终之际,感念一生中的万事种种,曾口述七律一首,诗云:

68、二十四史中,这样的人物何至成百上千?他们死后,朝廷照例“交国史馆立传”,然后就湮没在浩如烟海的列传中,再也无人理会了。然而,李鸿章生逢中国历史的大变化时代,他注定要成为重要人物。他创建淮军,恢复了清王朝的统治秩序;他创办中国早的近代工厂、铁路、矿山、学校,建立西式装备的海陆军,以图自强;他主持对外各项交涉,签订了许多条约。

69、出品:诗兮|策划:蔓草如刀

70、不管怎样,李鸿章的“厚颜”与“顽固”,真是旷千载而一遇。如今站在河边勘察水文的那个李鸿章形象,让人想起他那“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的绝命诗句。体味那一个“孤”字,我们试将此“孤”与翁同龢等清流之“孤”相比,发现翁等不过是“名在前、利在后”之“孤”,而李则是以“利”驱士,谋实际而绝清谈之“孤”。进一步将之与变法英雄康梁比,康梁唯愿一举功成,扭转乾坤,却只能“孤”悬海外,无人认同,李则深恐“投以猛剂病未除而增剧,却“独”沉海内,为洪流所湮灭;和张之洞等开明士人比,张是七分儒心,三分道骨,虽木秀于林,但能潇洒进退,而李则生亦功名,死亦功名,定要与天地古今做一世交代,成千古不二之骂名。

71、(赏析)这首诗思乡之情写得很优美动人。

72、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73、此诗,《李鸿章全集》未加收录,有学者考证其可能是伪作。

74、「诗兮」荔枝FM·喜马拉雅FM

75、这是李鸿章的一首临终诗。全诗如下: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76、静如兰兮素如雪,只把朱衣当荷衣。

77、世界之人,殆知有李鸿章,不复知有北京朝廷。虽然,北京朝廷之于彼,必非深亲信者。不宁惟是,且常以猜疑憎嫉之眼待之,不过因外部之压迫,排难解纷,非彼莫能,故不得已而用之耳。况各省督抚,满廷群僚,其不释然于彼者,所在皆是。盖虽其全盛时代,而其在内之势力,固已甚微薄,而非如对外之有无限权力无限光荣也。

78、不过有一点李鸿章可以自负而无汗颜,那就是天下清流常常是只骂人不干事,而他却只干事,不怕骂。纵观吾国三千年政治生态史,总被庸官政治笼罩,而李鸿章立身其中,可算是个另类。他那句应制诗,“定须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野鸥!”可谓其一生奔走驱驰的写照。这种一门心思放在做事上、不可阻挡地要做成事的精神,很大程度上来自他的学问渊源及人格锤炼。

79、怀酒藉浇胸磊块,枕戈试放胆轮囷。

80、(背景)1857年2月,太平军在皖北发动了防御中的攻势,连克桐城、舒城等地,打败清军,击溃李鸿章所部团勇,李鸿章奉母仓皇北逃。1858年8月,太平军克复庐州,将李鸿章祖宅“焚毁一空”,凡此种种,更使得鸿章耿耿于怀,遗恨难消。再一次逃经明光镇时,他有感而发,特赋此诗。

81、可惜李中堂归国,并非东坡还朝。东坡能卷土出来,李大人只能大失所望地做起了总理衙门行走,号曰“伴食宰相”。然而有趣的是,这个只剩下吃喝走走之余生的老人,不知怎地跑到圆明园散步去了,于是连这个总理衙门“行走”的差也给撤了去。然而康梁变法终于来了,京城一时风雨满楼。

82、梁启超在其皇皇大作《李鸿章传》中写道:“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

83、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梁先生以其犀利目光和如椽巨笔,纵横古今,附比中外,为世人生动刻画了不一样的李鸿章。

84、公元1858年,35岁的李鸿章眼看着功名无望,再去投奔这位授业恩师。他这一生,堪称得一个“大”字,才大、志大、功大、业大,为人谋事也气象大、格局大,都与这位好师傅的栽培分不开。但此时曾国藩认为,李鸿章虽说才堪大用,却性情不稳,向来妄自尊大,好大喜功,必须折他的锐气,方能成就栋梁材。于是他对投奔他的这个弟子说,我这里是浅沟,容不下你这大船,你另往别处去吧。

85、这首诗总结的,与其一生极为相符

86、中日之役是彼一生命运之转潮也。彼果自初蓄意以主战乎?不能深知之。但观其当事机将决裂之际,忽与俄使喀希尼商,请其干涉弭兵,则其始之派兵于朝鲜,或欲用威胁手段,不战而屈日本,亦末可知。大抵彼自视过高,视中国过大,而料敌情颇有不审者,彼盖未知东亚局面之大势。算有遗策,不能为讳也。一言蔽之,则中日之役,实彼平生之孤注一掷也。而此一掷不中,遂至积年之劳绩声名,扫地几尽。

87、②许昭堂编著:《李鸿章画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205页。

88、(背景)道光二十三年(1843),二十一岁的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这是李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北上,时作的《赴试途中有感》(或作《入都》)诗十首。

89、人文情趣生活气息书卷气质

90、(背景)1859年1月,李鸿章在哥哥李翰章的牵线搭桥下,投奔到湘军首脑曾国藩的湘军大营,充当了幕僚。由于连年的战争,这个时期的他对战争已经感到了厌倦。1861年夏李鸿章在重返曾幕,路经万年(江西饶州府)时,赋此诗寄怀。

91、历来文武兼备的士人少,清末乱世则为这种人才提供了土壤。李鸿章平生以“书剑”自喻,这“一书一剑”相得益彰的魅力在其后来的仕途进取中大放光辉。在与太平军作战中,李鸿章意识到洋枪洋炮的利害。1864年,他写下长达三千字的奏折,详述西洋子弹枪炮的制造之法及其原理,精细到对子弹、枪炮的材质、尺寸、结构、引线以及工匠多少,铸炉多少等细节描述,并以“理事相通”的理学精义从学问道德层面反驳了顽固派的挞伐,伸张了自己洋务御侮的主张。

92、终其一生,李鸿章生前虽位极人臣,但因时事所迫毁誉参半;死后邦危国难,大厦将倾。作为独立支撑风雨飘摇中的晚晴朝廷免遭覆亡的国器重臣,李鸿章何尝不明白时局的艰难:“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有何术能负其责?”此中无奈、无力,虽勉力维持,仍难以为继之感慨跃然纸上。

93、想起西太后那副邹巴巴的尊荣,李鸿章有些懊恼。但不久他又喜形于色,兴奋地对人说“此行所见过于所闻”,“博考诸国政治之道,他日重回华海,改弦而更张之”,“生今之世,善教发为善政,其明大验,有如是哉”……看来他是不想退隐林泉了。他还提出,中国之事,不仅是器物,根本是“政教”不如人,这在当时实在惊人之语。

94、颠覆对李鸿章的看法大概就是源于年少时那段对教科书发起革命的日子,一个偶然令我得知教科书中时有断章取义之事的发生,这简直让我兴奋不已,我似乎找到了在课堂上与老师叫板的资本,于是我废寝忘食,沉迷于一个又一个的历史事件当中,为的就是能在日后的课堂战争上杀的老师一个措手不及,这其中便有这位李中堂。

95、一个政治人物,能在近四十年的政治漩涡中始终屹立不倒,着实不易。李鸿章却在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做到了。

96、开篇第一句话,“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

97、这个罪名不应该推给李鸿章,罪魁祸首是腐朽落后的清朝。李鸿章更像是是一个挡箭牌、替罪羊,强大,外交官才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弱小,外交官也无能为力。李鸿章对近代的中国发展是起到了积极作用,不能一棒子就打倒一片人。

98、二百年来伤国乱,八千里内吊民残。

99、与汝归耕定何处?牧童牛背互吟讴。

100、马车前的马还没有离开马鞍(比喻事业没完成),事到眼前才知道免不了一死。几百年来为的发展缓慢而悲伤,在几百里之外为民残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