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言绝句古诗大全4行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3、《山行》这首诗写的是秋天的景物。从“寒山”“霜叶红于二月花”看出来的。
4、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5、刘liú(姓刘、刘海儿)
6、(5)火球般的太阳炽炙烤着大地,树木被烤得耷拉着头,狗趴在树荫下吐着红舌头,蝉在树上拼命地嘶叫。
7、【7言绝句古诗大全4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夜书所见》诗人在瑟瑟秋风中看到了秋叶、秋风、秋江、秋灯、想到了儿童在明亮的灯光照耀下挑促织。
9、C.颔联将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10、结尾“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1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2、下列对《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13、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4、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15、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1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8、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19、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20、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21、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22、A.这首曲写诗人在潼关路上的所见所感,虚实结合,表达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
2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24、寒hán(严寒、寒冷、寒来暑往)
25、几年风雨暗中秋,此夜青辉似水流。何事闭门甘寂寞?玉楼高处不禁愁。
26、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7、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28、中考课外文言文之议论说理类80篇
29、◇一年好景君须记,是橙黄橘绿时。
3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1、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32、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5、但是,没有“现代七言诗”这个说法。你可以说“近体七律”。拓展资料七言诗是中国诗歌体裁之一。全诗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起源于楚辞和汉代的民间歌谣。
36、《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季的景色,从枯荷(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菊残犹有傲霜枝)、“橙黄橘绿时”这些地方发现的。我还知道秋天秋天的风,卷起了片片黄叶,在街道和巷子里吹。又到家家户户储存秋菜的季节了。大白菜、土豆、萝卜、冬瓜……堆满了菜店的棚子。
37、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38、《夜书所见》诗人在瑟瑟秋风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9、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40、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4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2、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43、《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4、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小池》)
4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6、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甲)文“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所呈现的形象。
4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8、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9、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50、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51、【7言绝句古诗大全4行】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52、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
5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4、部编版1—9年级语文上下册同步微课视频
5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5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57、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58、(乙)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元)
59、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0、请赏析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61、译文: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6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6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6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65、B.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66、D.(乙)诗的颈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
67、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68、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69、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70、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
71、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72、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73、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7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75、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76、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77、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与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的都是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这种情感的。
78、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79、中考课外文言文之小说50篇
80、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81、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8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83、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84、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8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87、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
8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89、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9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91、两首散曲都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但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9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93、B.(甲)诗的颈联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既说明诗人所历之地,又写出形势险恶和自身境况危苦,抒发了诗人忧虑不安情感。
94、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95、(1)春风轻轻地吹拂着大地,小草从地里钻出来了,它们全身嫩绿嫩绿,远看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春风一吹,它们就左右摇摆,好像在给春风点头呢,有趣极了。
9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97、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98、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99、A.(甲)文“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两句的意思是说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国之思”。
100、对两首散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下
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