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禅诗【100句精选短句合集】

励志句子
评论 2022-06-15 08:47:32 浏览

终南山禅诗

1、【终南山禅诗】终南望雨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终南山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2、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3、骚咏禅谈意未央,欹湖烟月堕微茫。(元王恽《王右丞辋川图》)

4、赏析: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就像是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偶然留下一些爪印,然后又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5、《画刊》∣彭德:玉宝奇闻记

6、禅诗是中华文化奥库中的宝贵遗产,又是古代诗歌园地中的一畦奇葩。禅诗园选有充满禅理、禅趣的禅诗100首,将其刊刻于“古木”、“奇石”之上,以供品读。游人徜徉其间,读之唇齿留香,诵之心旷神怡,思之达观人生。

7、草堂寺是鸠摩罗什法师的道场。鸠摩罗什在草堂寺译经74部384卷,为汉传佛教引入了印度大乘空宗佛学理论,系中国佛教文化思想形成第一人:翻译的《百论》、《中论》、《十二门论》为创立三论宗奠定了基础,使草堂寺成为了三论宗的祖庭。《妙法莲华经》融大小乘佛教为一体。鸠摩罗什在草堂寺译经13年,弟子3000人译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和当朝宰相裴休都是鸠摩罗什法师的门生弟子。

8、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9、——终南山里不老坟,不老坟中不老梦。终南有坟,名不老。客奇之,问何故,言乃淮南翁主媗冢。元光二年上巳,媗于渭水之滨遇振翊将军韩衿,悦之。明年,河水决濮阳,上发卒十万救决河,使衿督。媗送别,诉心意。衿以其年尚幼,婉拒之。后三年,衿戍定襄,媗托尺素,书:妾已及笄。复三年,媗随姊陵探长安,约结上左右。每逢衿,且喜且怯。又三年,媗疾,久不愈。衿随大将军青击匈奴,媗恐不复见,追大军十余里,终力竭。呛血白衣,形销骨立。元狩元年,淮南衡山事发,陵媗皆下狱。衿欲面之,叩未央宫,额血流地,上弗允。媗殒,衿亲葬于终南。后长安有歌曰:茔茔蔓草,岁岁不老;风雨如晦,死生为谁。终南有坟,名不老。

10、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11、终南山别名太一山、太壹山、太乙山、地肺山,带有道家和道教文化的印记。公元前6世纪,道家鼻祖老子前往终南山楼观台隐居,途中所著《老子》,对中国水墨画、山水画、文人画影响至深。大象无形、计白当黑等观念,启迪了水墨山水画的造型与留白。西汉建国之初,一直到汉文帝,无不崇尚道家。汉武帝时的精神是董仲舒,他的《春秋繁露》,字里行间洋溢着道家的用语。在终南山南坡的汉中盆地,是东汉末年道教兴盛的地方。终南山是道人称颂的洞天福地,道教北五祖中的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以及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均在终南山修道布教,因而有“自古神仙出终南”的说法。

12、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

13、总起来看,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果。

14、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15、在浮华的世界里,什么都不是我们的。房屋田产买来卖去、终将变坏。身体百般呵护,终将腐朽。然而在万般的变灭中,终究有不变的真心本性在,它无生无死、不生不灭。若能悟到这个境界,方知眼前境界,不过是一个幻梦罢了。

16、“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十分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正给人以“浮”的感觉。

17、一树春风有两枝,南枝向暖北枝寒。

18、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19、晋代以下,画家常以园林艺术作为题材。如东晋史道硕《金谷园图》,唐代尹继昭《姑苏台图》、李升《滕王阁图》《避暑宫图》,北宋周文矩《阿房宫图》、郭忠恕《明皇避暑宫图》《山阴避暑宫图》《行宫图》等。园林中的人造假山多利用现成的太湖石,或用别的石料堆砌为峻峭险绝、奇形怪状的模样。欣赏太湖石的记录早是隋代丞相牛弘,此公为官清廉,可是对别人进贡奇石却不谦让。他的奇石北面都刻着他的名字,并且标明石头的等级。等级分甲乙丙丁四品,每品分上中下三级。

20、yùtóurénchǔxiǔ,ɡéshuǐwènqiáofū。

21、《游终南山》(唐)孟郊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22、按:30年来持续披阅古籍,浏览考古报告和文物,深度窥视中国美术这个尚未破解的大黑箱,其整体框架和一些局部在我眼前变得清晰。鉴于友人祝斌、邹跃进、黄专先后去世,倍感生命无常,不知何时会突然中断,紧迫感变得强烈。《画刊》开辟“古史钩沉”栏目,使我有机会整合涉及美术的各种知识碎片,从文艺表征的色彩开张,再铺排关于工艺美术、雕塑、建筑、书画及其理论的新见解,凡是推倒陈说或前人未曾涉猎、未曾详述的议题,言必有据地道来,了却自我觉悟之外的一桩心愿。

23、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24、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

25、(唐)王维《辋川图》局部,绢本设色,8×46cm,日本圣福寺藏

26、心田不长无明草,觉苑长开智慧花。

27、③兴:兴趣。胜事:快意之事。

28、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29、一般大家说的终南山基本上指的就是秦岭陕西段,这里有72个裕口,我们本地人都认为各有特色,都很好玩。外地人来秦岭,从东向西,好玩的有东汤浴温泉游。翠华山秀美,且看到第四季冰川产生的山崩奇观。环山路长安段农家乐。西段周至道家圣地楼观台,财神庙。西段太白山及西汤浴温泉。太白县黄柏源。五丈原诸葛亮庙等,我只说了大概,总之整个秦岭就到处是风景。

30、想蓬瀛兮靡觌,望昆阆兮难期。抗微山于绮砌,横促岭于丹墀。启一围而建址,崇数尺以成岯。寸中孤嶂连还断,尺里重峦欹复正。岫带柳兮合双眉,石澄流兮分两镜。半叶舒而岩暗,一花散而峰明。俯蚁垤而有余,仰终南而多愧。(唐太宗《小山赋》)

31、余雪:指未融化之雪。《全唐诗》此诗题下有小字注:“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尽’。”

32、赏析:在禅的世界里,物我是一体,外在的山河大地就是内在的山河大地,大千世界就是内心的世界,物我之间已无分别,而是完全调合为一。

33、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34、以隐逸为题材的作品,代不乏人。宋代以前,卫协、李思训、王维、孙位、关仝、董源、李公麟都有作品传世或见于著录。南宋以后,不胜枚举。画坛隐居终南山的名流,首推辞官的王维和在野的范宽。范宽隐居终南山,游走在华山与太乙峰之间,直面群山,对景写生,受到众多论者的激赏。描绘隐逸的绘画被历代文人咏叹,摘录如下:

35、生烟漠漠中有树,树外田家几家住。重峦复坞随不断,茅舍时时如菌附。两人并向渔梁涉,一鸟遥从翠微度。行云澹映荒水陂,似有斜阳带微昫。傍篠白沙明,青林滃成雾。乍明乍晦景万变,想当夏尽秋初处。石墙短缘隈,隈水浅萦回。宽平一亩敞层屋,板扉犬卧无人开。书堂树深昼寂寂,主人应是王摩诘。(明祝允明《王右丞山水真迹歌》)

36、【终南山禅诗】香积寺寺名取自《维摩诘经·香积佛品》,是说上方界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一切皆以香作楼阁,苑园皆香。寺名如此,当为佛教胜地。

37、寒山鸣钟,声声苦乐皆随风,君莫要逐云追梦。

38、这首诗的首联写终南山的远景,借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颔联写终南山的近景,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蕴。

39、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

40、后,我用一组隐士高僧所写的禅诗来表达我在终南寻佛过程中的感触!

41、“山前一片闲田地”比喻我们的心田,我们的自性真心被我们闲置了。“叉手叮咛问祖翁”比喻有疑惑了,开始向前辈修行人寻求答案。“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前辈告诉说:“如果在事相上一直一直打圈圈,则心田就会荒废。如果不荒废心田,就要肯在心地用功夫。”这里的“为怜松竹引清风”这是比喻中的又一层比喻,

42、无还期:忘记了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43、赏析:风雨也好,晴朗也好,与我而言,有何分别?一个人有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有了舍弃名利的觉悟,此生无论是怎样的境遇都不那么重要了。无论是回首往事还是展望未来都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44、许国虽坚鬓已斑,山南经岁望南山。(南宋陆游《观长安城图》)

45、岳顶禅房枕石台,白云飞去又飞来。

46、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

47、唐诗人王维字摩诘,他的名和字取自佛经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维摩诘居士。王维与禅宗的南北二宗都有很深的关系。他代为北宗舜阇黎写过《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大通就是北宗的六祖神秀,大照就是北宗七祖普寂。他后来又受神会之托为南宗六祖慧能撰写了一篇《能禅师碑》。禅宗的思维方式和人生哲学在他的诗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清代王士禛称赞王维的《辋川绝句》“字字入禅”,而《鹿柴》这首诗禅意尤浓。

48、⑥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49、林宽:(唐)(约公元八七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详,侯官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末前后在世。与许棠李频同时,生平事迹亦均不详。宽著有诗集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50、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与他谈论山间水边之事,相与留连,忘了回去的时间。

51、赵朴初先生得知消息后,马上做了一首诗:

52、移步换景法是指在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此诗是从远处看,写远景: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峻、广大.颔联写进入山中所见到的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奇妙景象.这是进入到终南山往前看到的景物."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是写爬中峰所见到,是由上往下俯看.这三句分别是远观,近望,俯视,从作者所处的三个观察点,以不同的角度写终南山的奇伟景象.

53、④值:碰到。无还期:没有一定的时间。

54、赏析:相传这是苏东坡的“开悟”诗。就像禅宗六祖慧能佛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样。人类认识事物,总是有主有客,有物我之别。苏轼在禅悟中,从“有主有宾”到“无境无尘”,物我相遇,物我消融,如天心圆月,寂然长照,如如不动。

55、踏著神仙宅,敲开洞府扃。望中仙岛动,行处月轮馨。(唐李洞《终南山》)

56、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

57、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蕴。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的景物还多,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霭”俱“合”,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明说,但他却在已经勾画出来的“象”里为我们留下了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

58、终朝异五岳,列翠满长安。

59、这首诗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闲逸生活,他就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不问世事,视山野为乐土,随时随地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60、(隋)展子虔《游春图》右边局部

61、世间的事情,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事物的出现,必然有它产生的道理,一件事情的成功背后必然也有着它成功的原因,凡事皆是因缘和合,相互相生。

62、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63、寸步有闲处,百年无到人。

64、晚家南山陲(chuí)。

65、节奏形式是严格的两个双音步加一个单音步,并且单音步只能出现在句子的中间或者末尾,不能出现在开头,两个相邻的双音步的平仄必须相反。

66、2500多年前老子和尹喜在终南山筑草庐修道,其后鬼谷子在终南山高峰太白山修道授徒,1000多年前“诗佛”王维隐居终南辋川,近代禅宗高僧虚云隐居终南山狮子岩下筑庐修道……

67、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一作天)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一作浦)问樵夫。

68、不知什么年间,百灵鸟从“蓬莱”仙境衔来神树之根,飞到空灵岸赤岩,见风光旖旎,竟高兴得唱起歌来。刚一张口,神树根掉落岩隙石缝之间,落土生根。日后,雨露滋润,长成参天大树。由于游人无法接近攀登,那里便成为百灵鸟跳跃欢乐之天堂。不想,引起江中水鬼的羡慕,它也想攀上古树去一览绝顶风光。水鬼刚刚触及树干,电闪雷鸣,狂风鼓浪,将水鬼惊落深潭,因这一段典故,后人便称大树为“鬼见愁”。

69、此次常明书院吴老师参访了终南山的几个千年古刹。

70、密宗兴善寺,始建于西晋泰始二年,位于长安城南区。

71、终南山就是秦岭,又名中南山或南山,西起甘肃省天水,东至河南省陕县,绵亘千余里。终南山森林公园只是在秦岭一定范围内建立起来的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特别优美,人文景物比较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有较高的知名度,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由林业局作出准予设立的行政许可决定。简单的说,终南山森林公园是终南山的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终南山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1992年建园,总面积为4800公顷。主峰终南山海拔2604米、是我国山崩地质作用为发育的地区之一。

72、王维(约692~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73、自从半夜安心后,失却当年觉痛人。

74、《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李世民《望终南山》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75、赏析:世间万事万物都遵循着因缘和合,相互相生的道理。琴自己不能发声音,指头之间也不能发出声音,只有二者合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76、法相宗大慈恩寺,创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位于长安城东南郊,南望终南山。

77、(宋)王中立《杂诗四首》

78、王维《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79、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必须对仗;

80、人与山河,就好像是一棵树上的不同树叶,接受同样的空气、阳光、水分,虽然树叶的脉络不同,但却能彼此无碍地共存于同一棵树上。

81、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82、我贪恋这终南山的风光,不知不觉太阳就要落山了。

83、山水画与道家神仙思想

84、已知早的假山实体,出土于洛阳唐朝上阳宫遗址。上阳宫建于唐高宗上元年间,武则天晚年移居此宫。宫内假山叠垒在人造的水池岸边,呈高低错落之势。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也曾指派人建造园林,用奇形怪状的石头堆砌假山。韦皇后的女儿安乐公主更加张扬,营造定昆池,假山水从长安城郊一直修到终南山。

85、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86、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87、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王维《过香积寺》)

88、这首诗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何等自由惬意,这是作者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诗语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89、心中无事便无事,外事皆由心中生。不执着于外,而省于内。对于世人来说天大的事情,在禅者的眼中也不过是蚊虫小事。这就是禅者的高蹈超脱,世人的痴迷妄念。

90、九衢南面色,苍翠绝纤尘。

91、西安中堡村唐墓出土三彩假山,置放于陶制庭院,陕西省博物馆藏。

9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3、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94、继《空谷幽兰》之后,有大批国人及老外来终南山寻访隐士。没有门路,自然失望而归。真正的修行人有些你看起来就是山野村夫,有些隐居在极高极险人迹罕至的地方,当然还有一些你随时可以见得到的,但是你无法判断他们道行如何。终南山脉太大,艰险的地方平常人根本上不去。终南草堂对面山上有个高高的悬崖,这里的道长就说,曾在对面悬崖上看见一个修行人在打坐。

95、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96、傍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97、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98、次联写近景,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蕴。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的景物还多,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霭”俱“合”,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明说,但他却在已经勾画出来的“象”里为我们留下了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

99、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100、绝无过客问奇字,只有闲云到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