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七律诗表达的意思
1、师: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长征是这首诗的名字。所以在读的时候,中间应略有停顿。谁再来读?
2、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七律·长征》)
3、学生交流关于长征的资料。例如:脚上穿的是——身上穿的是——吃的是——等
4、师:这就是暖呀。来,让我们读出来吧。
5、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6、⑸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7、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8、抓关键点,感受诗人笔下的长征。
9、(评析:深浅有度,点到为止。与七律相关的知识,对于学生体悟《七律·长征》的意境和情感助益不大,因此,这样拿捏是颇有分寸的。)
10、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1、⑷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12、⑿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13、师:这叫“绝句”。另外有一种呢,由八句组成,每句的字数都一样,并且,中间四句两两对仗。这种诗就叫“律诗”。这一首“长征”属于——
14、第一次大革命前夕,中国革命形势风起云涌,工人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此时,***创作的《沁园春·长沙》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代强音和“到中流击水”的斗争渴望。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前夕,***写下了《菩萨蛮·黄鹤楼》对即将出现的革命危机作出了预言。
15、【长征七律诗表达的意思】“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16、师:对嘛!你们再看这“岷山”的“岷”字。哪怕它没有注音,我们也大概能猜出它读——
17、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表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18、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19、师:这就是我们的红军战士,面对山,他们不怕;面对水,他们会怎样呢?对于这一“暖”一“寒”你是怎么理解的?
20、⒄尽开颜:红军的长征到达目的地了,他们取得了胜利,所以个个都笑逐颜开。(2)
21、(评析:好的诗,其意脉常常呈现为“起承转合”,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是也;好的课,其课脉(课堂教学的情感走势和认知趋势)也常常有“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的气象格局。一味的“不怕”、一味的“等闲”、一味的“乐观”,乃至一味的“革命英雄主义”,绝非诗的全部真意,更非诗人的全部真情。播放***长征途中三次落泪的视频,是课脉的一次大转折,也是课境的一次质的提升。这样的教学安排,既还原了一个更真实、更立体的***,也在情感的否定之否定后,呈现出一个更伟大、更豪迈的***。)
22、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23、《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全诗为:
24、“不怕”两字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25、师(引读):1935年10月,***同志亲笔写下了这首诗,并且亲自在八千战士面前朗诵了这首诗。七律长征——齐读全诗。下面请大家对比阅读,感悟精神
26、师:让我们一起,像红军一样,坚定地站着!我们要把“长征”刻进我们的记忆,刻进我们的生命!我们一起诵读《七律•长征》!
27、律:lǜ(律诗、纪律、法律)
28、师:千里雪多好!你们不是爱玩雪吗?
29、⒀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30、⑽金沙:金沙江,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云南等地也有支流。1935年5月,红军曾强渡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渡口。
31、眼中望去的风雪交加路也就变得美不胜收了。后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彻底胜利。
32、“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七律·长征》境界浩大,气象阔远,意境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构思奇伟。它是浩瀚诗海中一颗熠熠发光的明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不可多得的歌咏重大历史事件的史诗。
33、师:这一句里,你会找哪个词来解释“不怕”?
34、(呈现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35、师:用诗中一个词说,那就是——
36、小结:如今“长征”已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频频使用的一个词语,那就是要不停步,勇往直前,同学们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一起奋勇向前,争优争先。
37、生:“走泥丸”是什么意思?
38、B.“难”遇红军,恰是什么?学生交流:“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等
39、师:真好,记住,声音传递意义!我们一起来读!
40、师:不仅如此,在泸定桥之战时,就连桥上的木板都被敌人撤掉了。
41、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42、生:每一行都是七个字。
43、生:他用了概括的方法。
44、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45、【长征七律诗表达的意思】师:是的,写“万水千山”,诗人***只写了三座山,两条河,用它们来代表“万水千山”,代表红军经历的艰难险阻,多高明!
4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个人认为这一句已经概括了中心,概括了两万五千里的气势磅礴。希望能帮到你!
47、颔联承接“千山”。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
48、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诗词类的学习已经有了相应的模式,在预习时可以根据《预习单》和学习古诗“六步法”来层层递进。因此,在授课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体现出来:小组长可以进行合理分工,组员们积极主动相互配合,同学认真倾听全力补充。这样的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果。
49、师:同学们,你们看。课件出示:
50、大渡/桥横/铁索/寒。
51、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扩展资料《七律·长征》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在经受了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52、“大渡桥横铁索寒”。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顺利通过大凉山彝族区。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6月中旬,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
53、感受整首诗点面结合的表达。
54、师:汉字多有意思,字形透露了意义的秘密。我们一起再读这首诗,尤其注意读出那“逶迤”、那“磅礴”来!
55、师:同学们,记住!(指示板书)声音传递意义!我刚才强调了哪些地方?
56、但是全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气势高昂,让人虽为巍峨的雪山,寒冷铁桥所胆怯,但是依旧想像诗中的红军一样,用自身的勇气,坚毅的意志来克服这些困难。
57、红军/不怕/远征/难,
58、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乌蒙:山名。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59、师:“走”当什么讲?对,当跑、当滚过讲。那“走泥丸”就是──
60、(评析:不光“汉字多有意思”,本环节的教学同样很有些意思。这个“意思”,乃是对汉字“以象见意”这一诗性特征的课程表达。如此这般教“逶迤”、“磅礴”,看似不经意,实则颇见深意,颇富诗意。值得一提的是,字形为一种“象”,乃常人所熟知。而字音亦为一种“象”,则所知寥寥矣。“逶迤”要读得绵长曲折,“磅礴”要读得雄壮高远,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以象见意”。其实,读字如此,读诗又何尝不是如此?正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至此,我们大约明白才华于课始板书“声音”二字的那份貌似突兀、实则直通诗教堂奥的深意了。)
61、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62、乌蒙:乌蒙山,在贵州、云南两省之间。
63、“腾”和“走”的动态化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既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反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64、师:眼睛真亮。这叫七言!那么,“律”呢?老师告诉大家,我们的诗,主要分两种。有一种诗只有四句,例如我们熟悉的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65、师:同学们好!请看屏幕。认识他吗?
66、⑹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67、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此联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阔大,气象万千。
68、***的诗词则像浪花一样时时以相切的距离随社会革命的浪涛而跳跃。同时又像一面中国革命史的镜子,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历程。
69、(评析:重要的事情至少说三遍:第一遍,“声音可以传递情感”;第二遍,“声音是可以表达意义的”;第三遍,“声音传递意义”。是的,诗活在声音里、活在诵读中。)
70、师:关于“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寒”,历来有多种解释,有人说是铁索的寒凉,有人说是战斗的惊险悲壮,还有人说是敌人心惊胆寒……如果从反差的角度看,你觉得应该怎样理解?
71、朗读的针对性指导,读中悟情,每句提出相应的要求,层层递进,达到诵诗文的真正目的。
72、难:nán(困难)nàn(灾难)
73、师:逶迤的五岭呀,想象一下,这会是一道道什么样的岭?
74、生:反差。“风雨侵衣”和“骨更硬”,“野菜充饥”和“志越坚”。
75、(生自由读诗句,思考讨论。)
76、意思: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
77、交流预习,回忆学诗的方法: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想画面、诵诗文。
78、生:把战争看成是平常的事。
79、“逶迤”“磅礴”之崇山高岭,但在诗人的眼里却如小小细浪以及小小的泥丸,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写法,是诗人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衬红军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80、***: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和,诗人,书法家。
81、师:红军战士把什么困难当成是平平常常的事情?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红军遇到的困难画出来。
82、***总是超乎于山水之外,借山水来呈现他丰富的人生感悟与哲理思想,来寄托对祖国壮美山河的深情眷恋,来抒发自己跋山涉水的壮怀雅趣,来表达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崇高理想,来展现不惧艰险攻坚克难的雄心壮志和战斗豪情。
83、师:自己先读读这两句,再看看这两个变红的词,你发现了什么?
84、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表达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85、师:好一个“不怕”!来,请你来读读,读出红军的“不怕”!
86、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将这些巨山大川草地泥潭都当成细浪泥丸不是勇往直前的英勇气概吗
87、师:又有了进步!是的,你听!(范读)
88、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89、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写的——
90、师:是的!我要工工整整地写这个名字(板书:***),请你们一起恭恭敬敬地呼唤这个名字!
91、(诵诗文)体会诗人情怀,熟读成诵
9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93、四读:试着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94、《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当时***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95、磅:bàng(磅秤)páng(磅礴)
96、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由于红军在度过这里时没有费一兵一卒,所以让人感到温暖,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相比起金沙江,这里的伤亡惨重,所以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过了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97、9月张国焘率左路军到达阿坝地区后,拒绝执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并要挟中共中央和右路军南下。***等于9月10日急率第第三军(后组成陕甘支队)继续北上,夺取腊子口,突破国民政府军渭河封锁线,翻越六盘山,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城),先期结束了长征。
98、这首诗的首联是全诗的统领,以直白的语言,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给整首诗奠定了轻松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远征难”三个字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一切困难。
99、我们不忍拒绝这份信任,这份愿望!因此,我们决定暂时全员吸收,今后再结合大家参与研修的积极性以及相关任务的完成质量,再确定终人选。
100、(评析:好一个“反差”!在这里,反差既是一种修辞艺术,更是一种精神气象,而修辞艺术和精神气象在《七律·长征》中又是互为表里的。作为修辞艺术的反差,它贯穿于诗的全局、全貌、全程;而作为精神气象的反差,它体现为一种整体的语境、诗境、意境。教学抓住了“反差”,也就抓住了解读此诗的牛鼻子,所谓“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