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简短小故事【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2-12-07 09:59:20 浏览

一、廉洁简短小故事

1、本期编辑/官微运营中心杨赛麒

2、唐朝开元年间,吏部尚书魏知古要去洛阳一带考察官员政绩。宰相姚崇有两个儿子在那儿当官,离京前,魏知古特地到姚府辞行,不料姚崇对他十分冷淡。魏知古是姚崇一手提拔起来的,他到洛阳之后,私下接见了姚崇的两个儿子。姚崇之子请求他在皇上面前为自己美言。

3、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告别、劝导不文明行为。遵守社会文明公约,自觉做到“三管九不”,即:管住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不说粗话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乱倒,不乱贴乱画,不损坏公共设施;管住自己的腿,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花草,不乱停乱放。

4、“谁啊,稍等一下,原来是堂哥啊,欢迎欢迎”。

5、战国时期,鲁国国相公仪休爱吃鱼,有人投其所好送鱼给他,公仪休不收。问其原因,他说:“如果此刻收了鱼而违反了法律,以后还能吃的上鱼吗?”

6、不吃民众一顿饭。

7、其后历任将作大匠、宗正、大鸿胪等职,更两次担任司空,一次任司徒、太尉,每次罢官后都回到家乡,后得以寿终。

8、廉者,政之本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高度重视、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使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今年以来,公司纪委为进一步巩固廉政教育成果,深入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工作,面向公司各基层党组织征集廉洁小故事并在公司官微推出,让我们一起阅读小故事,思考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共同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现推出第三集——《积少成多》。

9、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平时根本就没有攒下几个钱。扶贫济困时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钱,多则上千元。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

10、“弟弟,咱俩是一个村子里出来的,感情就不用说了,出来这些年你当了个有权有势的官,我也开了个小公司,但公司近确实遇到点难题,你看能不能通融通融帮个忙。”堂哥一边说着此次拜访的原因,一边将一张购物卡拿出来放到了茶几上。

11、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

12、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他在担任徐州知府时,以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执法严明著称,受到徐州百姓的称道和传颂。至今徐州城乡还流传着他不少的佳话。苏东坡五十岁的时候,家人要为其祝寿,苏东坡一再制止,并嘱咐家人不准宣扬。谁料,寿辰这一天,来了一个送礼人,双手抱着一盆盛开的月季花,家人便问:“请问尊姓大名,有何事?”来者说:“我叫赵钱孙李,来祝寿的。”家人听罢,奇怪地笑道:“那有这样的名字呢?”来者说:“我本姓赵,右邻姓钱,左邻姓孙,对门姓李,知府大人今年五十大寿,大家推荐我送一盆月月红,给知府大人做寿礼。”

13、“不行,这事没商量。没错,咱俩确实如同亲兄弟一般,但办这个事违规违纪,我不能办”。

14、(责编:程矿生编辑:曹丽飞)

15、“弟弟慢着,这不是给你的,这是给我侄子的,买点学习资料,你这不该拒绝吧”。

16、绢帕、蘑菇、线香都是他任职之地的特产。于谦在诗中说,这类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只因官吏征调搜刮,反而成了百姓的祸殃了。他在诗中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晋京什么也不带,只有两袖清风朝见天了。诗中的闾阎是里弄、胡同的意思,引申为民间、老百姓。

17、和我一样在看衣服的还有几个穿着中学校服的学生,他们似乎在聊着一些什么事。好奇心促使我走到了她们旁边,听起她们聊天来。这几个女孩子是初三的学生,她们的班主任是一个深受人学生爱戴的好老师。那天报名后,她们老师叫了班上几个同学去班里帮班里打扫卫生,顺便把破旧的桌椅板凳搬到杂物室。叫去的同学正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教室里走进了一位提着好几袋礼品的女人,那女人身上戴着好多首饰,脸上还戴着一副墨镜,看得出应该是一位有钱的人。她来到教室后摘下了墨镜,看看正在教室里打扫卫生、搬着桌椅的人,好像显得很不屑。正在收拾图书角的老师见进了陌生人,走过去问那位女士有什么事,那女的瞟了老师一眼,很傲慢地说:“我找这个班的班主任。”

18、大家好,我是张静,来自郭二庄矿制修厂党支部,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作品是关于***的故事,1932年,红军打仗到漳州。他的警卫员住在***那里,一天早上,警卫员一眼看见他脚上穿的黑线袜子,已经洗成了又薄又稀的灰色袜子了。

19、“嗯,好看,咦?之前你不是嫌这裙子两千多块钱太贵了吗?怎么现在舍得买了?”

20、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清源”行动宣传标语: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持有、使用、私藏、走私枪爆违法犯罪活动。

二、廉洁人物小故事

1、改任左都御史,他陈述三条台规,请求专管印玺、重视巡查、长期巡城,这被确定为法令。他又称:“乡里百姓的疾苦只有郡邑官员才能解决,郡邑的吏治只有抚按监司才能清正。请求订立条文颁布全国,奖励清廉,抑制贪赃,共同遵循官箴。”神宗都下优诏答复可行。

2、在生活上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在家里穿的普通布衣和布鞋,有的都洗褪了颜色,衬衣总是穿到无法再补了才肯换新的。他的床单一用就是十几年,一条围巾用了整整16年。他的上海牌手表,总是坏了就修,一直坚持用到逝世。

3、点击上方“今日岑河”关注我们

4、于是,他带着宝玉,来到京城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中,献上宝玉。子罕觉得很奇怪,便问道“我和你素不相识,你为什么要献宝玉给我?我可从来不收别人任何礼物的。”那人以为子罕怀疑这是一块假玉,就答道“这块玉我请玉匠看过,确实是一块真玉,价值连城,所以我才送给你的。”子罕说“我把不贪的品格当作珍宝,你把这块玉石当作珍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俩人都丧失了珍宝,不如你我还是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宝吧!”那人跪下恳求道“我们小百姓,拿着这样珍贵的东西,是不敢出门的,我把它献给你,是为了免于祸患。”子罕就让那人暂时留下,请玉匠把那块宝玉雕琢加工好,然后帮他把玉卖掉,把所得的钱全部交给那人,并派人送他回家。

5、《辞海》上解释为“清廉,清白。”屈原《楚辞》中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诗。王逸注释为“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东汉庐江太守羊续,为政清廉,自有高招。他把下属行贿送给他的鲜鱼,悬挂在大堂屋檐下,风吹日晒,几天就干了。

6、监制/新闻中心张春艳郑宁刘绍帆段亚欣

7、尽管这样,在吃喝将近结束时,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党向民同志,你一月有多少收入,我清清楚楚。这样一顿饭,你请不起,还是让我出钱,算我请客吧!”周总理随即示意他的秘书,把300元人民币交给了县委的司务长。

8、“我是一分钱都没敢花啊,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

9、说着,她赶忙收回手,又提起礼品,说:“陈老师,我们找个地方聊吧!”

10、“不行,这事没商量”。

11、“堂弟啊,多亏了你啊,我的公司才能有这么好的益,这杯酒我干了。”堂哥一仰头,满满一杯酒见了底。

12、这个故事见于《左传·襄公十五年》。后来,人们就用“不贪为宝”这句成语来形容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13、孙丕扬(1531~1613年),字叔孝,陕西富平人。明代“三朝元老”,曾任大理丞、吏部尚书等职,一生任职长达六十年,直到81岁拜疏归家。

14、包拯以公廉著称,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15、廉洁就是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清楚一点的说,廉洁就是说我们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为,光明磊落态度。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重、自律、自醒,排除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让我们一起学习传扬***的廉洁美德吧!

16、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通过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17、“嘿,媳妇,侯勇老师这演技就是好啊,不愧是老戏骨,把赵处长这个贪官真是演活了,但就这个剧情安排得不太合理,一个处长就能贪污2个亿?照这么说,我这小小的科长弄个几百万不成问题吧”。

18、“你干什么,不就你和手下人说一句话的事吗!堂哥前几年帮了你多少,你怎么这么自私呢?我和你结婚到现在都没买过这么好的衣服”!

19、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也由个人的修养发展到对官员的道德要求,进而到今天早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价值取向,一种社会的价值追求。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形成的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道德准则,现在更是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法律准则。扩展资料廉洁,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

20、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太监悻悻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三、廉洁简短小故事200字左右

1、“我就是。”老师很平静地说。

2、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3、王鼎幼年家贫,刻苦读书,为人谦恭,清操绝俗,不受人请托,亦不请托于人。他赴京应试时,同乡王杰已位居大学士,意欲提携他,他却有意回避。他办事公正廉明,不徇私情,在户部十多年,库、账钱物出入数字清楚,熟知下情,属员不能欺。主管刑部时间较长,曾出巡9省,查办了三十多起重大案件,无隐情,受吏民称颂。他两次主考浙江乡试,4次主持顺天乡试,3次主持全国会试,以才取士,公正无私。道光十年,他赴江淮查办盐务,“就旧章大加厘剔,使射利者无可借端,欠课者无可借口”。他根据实际情况,果断提出改革办法,建议朝廷撤消两淮盐政,改归两江总督兼办,“淮纲自此渐振,鼎之力也”。(注:见《清史稿·王鼎传》。)

4、酒过三巡,堂哥悄悄把钱科长拉到无人的地方,将一张银行卡塞进了钱科长口袋里,钱科长见状急忙阻止。

5、万历元年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察保定各府。他采用严厉手段治理政事,下属官吏都很惴惴不安。巡视关隘,增设御敌的城楼三百多所。衡量其功勋,升任右副都御史。宦官冯保的家在京城附近,张居正嘱咐孙丕扬替冯保修建牌坊,孙丕扬拒不答应。

6、万望收下这一点点心意!”躬谢再三未果,刘宠只好各取了一文,走到河边,恭敬地把钱扔进河里,为了表明自己的雄心壮志,河水突然清澈如蓝色,荡漾着东方。为了纪念刘宠,将这条江起名为“钱清江”,江旁建一亭,名曰“钱清亭”。

7、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了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8、隆庆年间被提拔为大理丞,因为曾经弹劾高拱,高拱的门徒给事中程文诬陷并弹劾孙丕扬,孙丕扬被革职等候查办。高拱被罢免,事情水落石出,孙丕扬被起用任原官。

9、“几百万?我的钱科长,您这辈子见过这么多钱吗?张口就来,好好看你的《人民的名义》吧”。

10、“老公,你看我这个新裙子好看吗?”钱科长的媳妇身着一条靓丽的红裙子在丈夫面前摆着pose。

11、成语故事《别无长物》出自 《晋书.王恭传》:“恭曰:‘吾平生无长物。’”长物,指多余的东西。别无长物,意为另外再也没有多余的东西了。

12、“钱科长,许久未见,这满面红光,一看就是成功人士啊!”

13、廉洁: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廉洁”一词,《辞源》上解释为“公正,不贪污”。

14、他刚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为了能打赢官司,赵乡绅差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而李财主则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收到两份“重礼”后,白居易吩咐手下贴出告示,明天公开审案。

15、读了***的故事后,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廉洁的人,多珍惜一些己有的东西例如我们穿的衣服学习用具和物品之类,即使有些破了、坏了,请不要轻易丢掉它缝补或修好之后还是可以用的。

16、1932年,红军打到漳州,警卫员住在***那里。一眼看见他脚上穿的黑线袜子已经洗成又薄又稀的灰色袜子了,主席说:“这双袜子还是1929年下井冈山后你替我买的,已经换过两次袜底了,你看还是好的。不过再不能换袜底子了,袜面也太稀薄,经不起洗了。”***的廉洁是有目共睹的。

17、法庭上,钱科长满脸沉重地看向四周,亲人的哭泣、朋友的惋惜、群众的鄙夷,各色场景不断冲击着钱科长,《人民的名义》中的剧情悄然浮现在钱科长眼前,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18、杨震(?—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时期名臣,他通晓经籍、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他为官正直,不屈权贵,又屡次上疏直言时政之弊。

19、廉洁是中国传统之廉洁就是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廉洁就是说我们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为,光明磊落的态度。为官为人清正廉洁是根本,学习自古流传下来的廉洁小故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做人做事的道理。

20、主席发现他盯着他的袜子看,就把脚一伸,说:这双袜子还是1929年下井冈山后你替我买的,己经换过两次袜底了,你看还是好的。不过再不能换袜底子了,袜面也太稀薄,经不起洗了。“读到这里时,我感受到***是多么的廉洁呀,平时我的袜子只要烂了一个小孔我就不会穿了,可是***己经换过两次袜底了,但他还说袜子是好的。而且主席一边说着神情里还有些舍不得的样子。我还了解到***行车中御寒的一条毯子,也不知用了多少年,上面的毛已基本上掉光,差不多是一个麻袋片了。那时的部队并不是没有像样的毛毯,但是他硬是不要换新的。现在想想,那时的***己是红军的领导核心,但***还是那样的廉洁,这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呀!

四、中国古代廉洁小故事100篇

1、北宋时期有位州官,为人极其廉洁。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他猜想这必须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立刻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把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我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公差很纳闷,难道官家买的蜡烛不及他自我出钱买的亮吗之后才明白,那封信有小半关于他留在京城家属的情景,他认为这私事,不能点官家的蜡烛。在有些人看来,为了半封家书,竟然换烛再读,实在有点“小题大做”。但正这样的小事,却更能从细节上表现出一个人的品质。

2、那人无奈,只得打开坤包,拿出一个信封,边往陈老师手里塞边说:“老师,我今天是有备而来的。您也知道,我们***成绩不好,有点调皮。快毕业了,我们也挺担心他的。陈老师,你就先给他换个好座位,把他安排到成绩好的人身边,让班上同学多帮助帮助他。再想想办法,无论如何也要把他成绩搞上来。这是我们感谢你的。”

3、成语故事《黑白混淆》出自《后汉书·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天下讙哗,咸曰财货上流,为朝结讥。”溷(hùn混)淆:混淆;讙:通“喧”。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故意颠倒是非。也作“混淆黑白”。

4、自觉功能。廉政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自我意识,提高主体对廉政与廉洁要求的自觉性。廉政文化的传播将使廉政理想成为个人与组织的奋斗目标,奋斗目标一旦确立,各种活动的自觉性就更强。

5、唐玄宗听后十分赞许,遂令魏知古改任工部尚书。姚崇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时宰相”之称,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相。个性是在玄宗时期,对“开元之治”贡献尤多,影响极为深远。

6、王鼎勤奋好学,兼长书画,仕途50年,清正廉洁,个人生活俭朴,死时“廪无余粟,椸无新衣”,(注:见《清史稿·王鼎传》。)不愧为一位正直清廉的爱国者。

7、爱国者志同道合,林则徐随王鼎治河如愿以偿。他俩住宿在工地,躬率吏卒昼夜巡护,督促民工抢救河堤,保全了开封城,六个月完成了全部修复工程,又节省了费用。工程完成后,王鼎立即上奏道光帝,说林则徐襄办河工有功,可以重新起用。但道光帝被投降派所包围,急于与英国媾和,仍命将林则徐发往伊犁。

8、1958年7月,总理到广东省新会县视察。时任该县县委书记的党向民同志看到眼里,悄悄地安排为总理设宴送行。宴会地点,就安排在县委院内的一间小屋里,没什么美酒佳肴,只是些瓜菜而已。

9、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10、始终坚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是党的一贯主张,是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划定的不可触碰的底线。清正廉洁已作为纪律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拒腐蚀,永不沾。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党的纪律建设史。党自诞生伊始,就把纪律和规矩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是共产党员要永远遵守的行为准则。

11、万历十五年,黄河以北大闹饥荒。孙丕扬的故乡和邻县蒲城、同官的百姓到了采石作为食物的地步。孙丕扬感到哀伤,把数升石头进献给皇帝,趁机对皇帝说:“应该减轻赋税,节省开支,罢除那些额外的收税派捐项目和不紧急的事务,减少官方收益而增加百姓的收益,来保护百姓性命。”皇帝被他的话感动,很多赋税被减轻或罢除了。

12、成语故事《贪天之功》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贪天之功”比喻把别人的功劳归于自己。

13、“谁啊,催命呢!”钱科长不耐烦地把门打开。

14、钱科长的媳妇收拾着餐桌的同时,不忘调侃一句自己的丈夫。钱科长也因为媳妇这句话被怼得哑口无言,躺在沙发上换了个姿势,继续看起了电视。

15、廉洁,自古以来就是做好官的标志。明代有名的清官于谦就是一个廉洁奉公的人。他六十岁寿辰那年,当地许多人都送来了厚礼连皇上也送了一只玉猫金座钟。可于谦却一一回绝了他们的礼物。宋朝的包拯。当时,包拯在端州任职,那儿盛产端砚。一方端砚要经过千锤万凿才能生产出来。而当地一些官员不顾百姓死活,大量生产,上贡朝庭,以取悦权贵和中饱私囊。包拯自己也说:“能持端州方砚,可谓死南昌无憾。”可是,直到他离任,也未取一件。

16、不管男女老少,都应该拥有廉洁的品质。我们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更要学会廉洁,每件事情都能反应出一个人是否拥有廉洁的品质。从入学到现在,我是班里的骨干,包青天的故事时常鞭策着我,每天都反省自己是否廉洁,对待同学是否一致不求回报的帮助,是否铁面无私。也观察同学是否廉洁。

17、大义退玉璧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司马迁任太史令时,朝中得势的将军李广利千方百计想拉拢他,便派家人给他送来一对珍贵的玉璧。司马迁之女妹绢见这对晶莹透亮的玉璧喜欢,司马迁却深情地开导女儿说:“玉璧贵在无瑕,人也应如此。如果我收下这对玉璧,心灵上就会留下斑污,并要受制于人。”说完便命人把玉璧退了回去。

18、王鼎(1768~1842年),字定号省崖,陕西蒲城县人。曾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讲学士、侍读学士、礼、户、吏、工、刑等部侍朗、户部尚书、河南巡抚、直隶总督、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曾改革河务、盐政、平反冤狱,颇有政绩。他为官一生,正直清廉,爱国爱民,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投降派,是一位的爱国主义者。

19、美好环境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果共评、成果共享。

20、廉洁是中国传统之廉洁就是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清楚一点的说,廉洁就是说我们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为,光明磊落态度。

五、廉洁简短小故事

1、古人云: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让我们时时刻刻以别人为镜子,让我们时时刻刻寻找到自己身上的缺陷,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廉洁、正直的人,让这个社会成为一个廉洁、美好的社会,中国才能成为一个廉洁之国,更加繁荣富强!身边廉洁小故事的例子2人人都说:把当官的排成一排,隔一个枪毙一个,其中肯定有漏网的;全枪毙了,也有冤枉的。我家没有什么当官的亲戚,所认识的那些人也都是小老百姓,我原以为“贿赂”这个词离我太远太远,可是我没有想到我们身边也有“贿赂”,更有拒绝贿赂的令人尊敬的普通人。

2、听了这一番话,钱科长沉思了片刻便收下了。

3、岑河镇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提示您: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保持1米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

4、公仪休是战国初期鲁国宰相,他坚持奉职循理,以德治国,始终不变,使朝廷大小官员自守清正,既不与百姓争利,也不妄取小惠。公仪休有一嗜好,就是特别喜欢吃鱼。宰相爱吃鱼,自然就有人主动给他送鱼。一天,有一送鱼者带着一筐上等新鲜鱼,给公仪休送来。但他坚辞不受。送鱼者大为不解地问:“听说宰相喜欢吃鱼,特意给您送来,不知为什么您又不收呢?”公仪休笑了笑,对送鱼者说:“正是因为我特别爱吃鱼,所以我才坚决拒绝接受任何人馈送的鱼。道理很简单,我身为宰相,而宰相的俸禄足够我自己买鱼的开销,假如今天我因接受别人的鱼而被罢免官职,那谁还给我送鱼呢?这就是我不受鱼的原由啊!”

5、“你这身衣服不会是收了他的购物卡买的吧?走,赶紧去他家,把卡给他,钱补给他”。说罢,钱科长拉着媳妇就往门外走。

6、陈老师急忙说她今天忙,教室没收拾好,有话就在这儿说。

7、担任刑部尚书,请敕令全国的巡抚巡按官,让监司巡视州县,审查囚徒,按察使则审查省会的囚徒。流刑和徒刑以下的,由抚按官送交朝廷,罪轻的人马上遣送,罪重的人仍然听候刑部裁决,每年如此。神宗答复同意。他逐条陈述了减少刑罚和三十二件事。皇帝称好,下优诏褒奖,从此刑狱大为减少。有宫中小内臣杀了人,逃避到皇宫。孙丕扬上奏要求逮捕,终判其发配边关之罪。

8、清廉正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是兴国安邦之源,是社会道德规范,是应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9、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既要靠党性觉悟,也要靠刚性纪律约束。***总书记指出,加强纪律建设是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要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六大纪律”,带头接受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要把清正廉洁作为日常习惯,清廉自持,洁身自好,管住自己,“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在坚守初心、遵规守纪中涵养清风正气。(文字来源网络)

10、叮咚,叮咚。一阵急促的门铃声响起。

11、廉是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清楚一点的说,廉洁就是说我们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为,光明磊落的态度。

12、勤俭是美德劳动光荣劳动保本色廉洁育高风劳动创造世界人力征服自然掌握经济规律发扬改革精神劳动创造世界春天属于人民巩固工农联盟增强民族团结

13、衙役取来鲤鱼和西瓜,当众抖出银子,听审者一片哗然。白居易厉声喝道:“大胆刁民,胆敢公然贿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40大板!”众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至于这些行贿的银子,白居易就用来救济贫苦百姓。

14、汉代王充《论衡》中有“案古纂畔之臣,希清白廉洁之人”之句。

15、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把市委、市政府为他颁发的20万元特别贡献奖中的10万元捐赠给保山第一中学,另外10万元将捐赠给大亮山林场,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上缴给。他的一生两袖清风、清廉履职、一心为民。(来源:清廉浙传)

16、保持清正廉洁,建设廉洁政治,就是要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保持一心为民、不谋私利的政治局面。只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获得广泛、可靠、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这是我们党深刻洞察现实和历史、国内和国外得出的科学论断。

17、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18、家人听后,知是百姓心意,本想收下,但大人从不收礼,只好叫来者说出理由,那人思忖片刻,道出:“花开花落无间断,春去春来不相关。但愿大人常康健,勤为百姓除赃官。”家人把诗写在纸上,叫仆人把诗送给苏东坡看,让他来处理此事。不一会苏东坡出来,亲自收下那盆月季花,笑着咏诗道:“赵钱孙李张王陈,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抚心问,丹心要学月月红。”

19、于谦60岁寿辰那天,门口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于谦叮属管家,一概不收寿礼。皇上因于谦忠心报国,战功卓着,派人送了一只玉猫金座钟。谁知管家根据于谦的嘱咐把送礼的太监拒之门外。太监有点不高兴了,就写了“劳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劳劲不松。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情不通。”四句话,叫管家送给于谦。于谦见了,在下面添了四句:“为国办事心应忠,做官怕常贪功。辛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太监见于谦这样坚决,无话可说,回去向皇上复命去了。

20、唐朝贞元年间,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