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2-12-08 09:42:03 浏览

一、曾国藩家书

1、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7月,钦命曾国藩为四川乡试正考官。8月,补授翰林院侍讲。12月,曾国藩充文渊阁校理。

2、保养之法,在慎饮食节嗜欲,不在多服药

3、娓娓而谈,见解深刻,读来令人受益匪浅,实为时人及后辈捧读不倦之佳作。

4、对待自己严格要求,对待别人能宽心不为难,这就是敬和恕吧。但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做反了,不敬不恕,后一事无成。

5、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吾有志学为圣贤,少时欠居敬工夫,至今犹不免偶有戏言戏动。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

6、推心置腹,言而有信;精诚所至,始终如一。

7、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的书信上写:

8、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9、《曾国藩家书》共收录曾国藩家书435通,其中《与祖父书》14通,《与父母书》48通,《与叔父书》9通,《与弟书》249通,《教子书》115通;另附《致夫人书》、《教侄书》等7通,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

10、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11、孝友之家,可绵延十代八代

12、李鸿章是曾国藩的事业传人,提起曾国藩,言必称“我老师”。他曾评价其师说:“我老师文正,那真是大人先生。现在这些大人先生,简直都是秕糠,我一扫而空之”

13、名者,造物所珍重爱惜,不轻以予人者

14、“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

15、凡为一事,事皆贵专;以专而精,以纷而散。

16、后要指出的是,本书有一个大的特色,即目录的合理编排。显而易见,书信多达千封,这并非一个小数目。体现在目录上,它不能是一串串的年月,否则枯燥乏味,翻阅起来没有什么意义;也不能是一串串的每封书信的大意概括,否则没有时间脉络可循,很容易让读者云里雾里;而应是这两者的结合,把时间、事件结合起来,如此一来,就能让读者对全书书信内容有个明晰的认识。

17、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

18、强字须从明字做出

19、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

20、既讲原则,也讲艺术;举止留心,内方外圆。

二、曾国藩家书属于什么类型

1、曾国藩在攻克天京后,权势极大,功高震主,清朝对其极不放心。咸丰帝曾在湘军克复武汉时叹道:“去了半个洪秀全,来了一个曾国藩。”

2、很多人明明艰苦奋斗但始终徒劳无功,大概是因为缺乏这种高人的眼光。

3、前面讲对于《离娄》首章和“爱人不亲”章的困惑,是自己阅历日久,经事渐多以后才慢慢消解掉的。这就是切己体察。

4、凡大员之家,无半宇涉公诞,乃为得体

5、凡人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

6、推荐价:158元/套(包邮)

7、当荣华富贵时,关于自身修养、持家操守,曾氏告诫儿子:

8、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勾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到,又要简洁。

9、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身过、心过、口过,皆一一记出,终身不间断。)

10、曾国藩,战场打出来的悍将,官场炼出来的能臣。自古以来真正做到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只有他与王守仁。

11、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12、这些牛人都是幸运的,在他们人生好的年纪,及时读到了曾国藩。所以有人说曾国藩文集,20岁可读、30岁爱读、40岁后必读。

13、不求阔,至于其他宏伟阔大的事情,自己目前管不到的事情,也就没必要有自己的控制欲和功利心,不强求。

14、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15、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

16、本书的注释,除了历史人物介绍外,还包括不为今人所熟知的一些词语。这些是以脚注的形式出现的。另外,书信中出现了一些干支纪年,不方便今人阅读,本书用年号纪年做了圆括号注。此外,书信中还出现了六角括号注,这些则是曾国藩本人、其学生李鸿章等所加。—有了这些注释,即使没有所谓的“文白对照”的翻译,全书阅读起来也不会有什么困难。

17、译文:做一件事要自始至终坚持不放弃、不松懈,不可半途而废,不可朝三暮四。做这件事没做好或没做完,又想做别的事,这样的人做事将不会成功!

18、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

19、三思而行,谨始慎终;深思熟虑,慎者受益。

20、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

三、曾国藩家书

1、长傲、多言二弊,历观前世卿大夫兴衰,及近日官场所以致祸福之由,未尝不视此二者为枢机,故愿与诸弟共相鉴诫。

2、尔作时文,宜先讲词藻

3、第四章家训•家教•家庭

4、做人之道,大抵不外敬恕二字

5、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

6、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

7、翻译:凡是当官的人家,由节俭到的生活容易,由返回节俭的日子艰难。你尚且年纪小,切记不可以贪爱奢华的事物,不可以懒惰成为习惯,无论大户人家或小户人家,官员、农民、工人、商人,勤劳苦干而节俭的没有不兴旺的,骄傲懒惰的没有不败光的。

8、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9、家门太盛,有福不可享尽

10、敬,是谨慎,是认真,是重视,是不苟且。对自己敬,要做到内心专一稳重,外表整齐严肃,所谓的临之以庄。接待别人,每个人都如重要的宾客一样接待,不分轻重贵贱。如果想让人帮忙,那就更需要敬。这种敬的态度,就如祭祀先祖的那种敬重感。

11、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12、发掘靠谱的史料,倾听亲历者的故事。

13、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有: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14、化危为夷,缓解矛盾;以滑化险,急中生智。

15、黎樾乔老前辈处,父亲未去辞行,男已道达此意。广东之事,四月十八日得

16、学术研究价值。家书往往会见证一个时代的景象,这是家书独有的价值体现。各个时期的家书,从侧面真实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为后人认识那个时代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家书内容的广泛性、真实性、情感性,不仅可以丰富重大历史事件,补充历史细节,还可以使那些尘封多年的个人史、家庭史和家族史浮出水面,还原那些被遗忘的历史人物和历史细节。

17、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

18、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19、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20、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四、曾国藩家书敬父母篇痛改前非翻译

1、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如下: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道听途说,聪明的人嘲笑你,无知的人为之惊骇。惊骇之人也终会弄明白,会说你实际上在欺骗他。嘲笑你的人看不起你,你再发誓他们也会怀疑你。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一饭尚铭恩,况曾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千金难报德,即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2、商人断不肯甘言于前,刻薄于后

3、道光十五年(1835年),曾国藩会试未中,寓居北京长沙会馆读书。

4、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5、没有人天生就卓越出众。拜强者为师、向各路牛人学习才是自我增值的捷径。

6、育,是男是女?楚善事如何成就?伏望示知。男谨禀,即请

7、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8、在治军用人方面,曾国藩对于武器和人的关系,他认为“用兵之道,在人不在器”,“攻杀之要在人而不在兵”。在军队治理上主张以礼治军:“带勇之法,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我辈带兵勇,如父兄带子弟一般,无银钱,无保举,尚是小事,切不可使他扰民而坏品行,因嫖赌洋烟而坏身体,个个学好,人人成材”。

9、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这句话听起来极端,实则是曾国藩对自己严格的要求,要求自己建立好的品格。同王阳明一样,曾国藩立志作圣贤,容不得一点点苟且。

10、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稽察中书科事务。

11、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致沅弟

12、在拜年的过程中,曾国藩总是放低自己的身段,突出对对方的“敬”,为此他会精心准备充满诚意的礼物。

13、曾国藩是一个很喜欢写信的人,尤其是家信。

14、人生苦短,莫图便盖;事忙易错,且更从容。

15、这里曾国藩谈到了敬的重要性,认为敬是天德王道,是不用去证明就存在的处世为人态度,是办事情的先决条件。

16、曾国藩认为,子女在骄奢淫逸的环境之下是不可能立大志的,开始是骄逸继而就是流荡然后就是败家。一个官宦之家能够延续一两代,真的是很少的。所以曾国藩觉得应该由勤俭入手教育孩子懂得如何生活,这才是好的教子之道。

17、第八章病患•医药•养生

18、第六章钱财•损输•节俭

19、居官若名清而实不清,尤为造物所怒

20、谦虚谨慎,好学穷理;满则招损,谦者受益。

五、曾国藩家书原文及翻译注释

1、常,正是恒。结合自己的读书感悟,他又对儿子说:“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蓄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2、都有很高的研读价值。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曾国藩传是曾国藩的生平事迹。曾国藩一生著述颇多,本人也善于运用人才,清朝另外一些名臣如左宗棠、李鸿章都与他有密切关系。李鸿章等称呼曾国藩为老师。

3、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与人分名即受福之道

4、咸丰四年四月,曾国藩在写给诸弟的信中指出:“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之。庶渐渐务本而不习于淫佚矣”。在这封信的后,曾国藩强调耕读传家“至要至要,千嘱万嘱”。如果联想到写这封信的前十天,曾国藩经历了靖港之败和投水自杀,则更能见证他对耕读传家的珍视和苦心。值得指出的是,曾国藩在这封信中将齐家、读书与做官区隔开来,这也是他的一贯主张。

5、凡事往往都是从一个美好的开始开始的,但经常是以不的结束结束的。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头无尾的事情真的是太多了。

6、——民国的清史学家萧一山在《清代通史》中对曾国藩与左宗棠对比

7、曾国藩早年致力学问,其学术研究从历史、古文到书法、理学以及各种典章制度。

8、凡畏人不敢妄议论者,谨慎者也。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者也。谚云:“富家子弟多骄,贵家子弟多傲。”非必锦衣玉食,动手打人,而后谓之骄傲也。但使志得意满,毫无畏忌,开口议人短长,即是极骄傲耳。

9、危急之际,莫靠他人,专靠自己,乃是稳着。

10、闲谈度日,也只是扰乱了你的精神。

11、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

12、人生六耐,缺一不可;临危应耐,耐以生存。

13、行事则不激不随,处位则可高可卑

14、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老子↓↓

15、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16、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17、“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的意思是,站立的时候,就好像看到“忠信笃敬”这几个字就一字排开直立在面前让你看到;在车子出行的时候,就好像这几个字就依靠在车前的横木上让你看到。要让你能时时刻刻监督自己,执行忠信笃敬。

18、《曾国藩家书》本名《曾文正公家书》,全书十卷,是晚清名臣曾国藩去世后,其家人、弟子、亲友等搜集编纂的一部书信集。

19、道光二十二年秋天,曾国藩给诸弟写了一封家信,这是曾氏全集中所收与弟书的第一封。在这封家书中,曾国藩对兄弟表现出了极大的责任心和殷殷期盼之情,他谈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予又素性浮躁,何能着实养静”;“予时时自悔,终未能洗涤自新”。他谈了拜师交友情况及其益处,“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他谈了读书学习的目的,“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是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辱所生;一者是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他谈了读书学习的关键是要专心致志,“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下的层次是指子女后辈。

20、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3月,任会试同考官。5月,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9月,转左庶子,不久升侍讲学士。12月,充日讲起居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