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子十句经典名言
1、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译文: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灵巧的东西,好似笨拙的;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4、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傅佩荣)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跟这有相通的地方。当局者容易迷,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清”。怎样才能从混乱中找到头绪,唯有镇定沉着。言之易而为之难,需要静下来。
5、让书香溢满校园,让心灵徜徉书海。
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7、智慧的人不一定知识渊博,知识渊博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此言有智慧与知识渊博不能画等号。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有没有智慧,那是与天赋有关;而知识渊博与否,则与后天学习努力有关。
8、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9、老子经典名句10句及解释
10、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
1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14、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5、书是获取知识的佳桥梁,而学习知识是改变命运的佳选择。
16、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17、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8、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1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20、道可道,道。名可名,名。
二、老子名言精选100句
1、踏着进步的阶梯,迈向心灵的彼岸。
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3、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能见功;不自我矜恃,反能长久。”(陈鼓应)老子对这一点很看重,所以他在另外一个地方用肯定的语气又说了一遍,“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第二十四章)很这些警句都指向一个方向,怎样面对自我的问题。什么时候可以被称为果敢坚定?什么时候才叫刚愎自用?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5、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6、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8、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9、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0、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11、出自先秦·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12、21“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13、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4、译文: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1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损不足以奉有余。
16、静曰复命。——《道德经.十六章》
17、烦躁的你向它诉说,快乐的你和它分享。日记是我的忠实伙伴。
18、飘风,指狂风。骤雨,暴雨。狂风吹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这句话常比喻突发的情况难有持续力,影响有限。
19、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20、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三、老子的十句名言
1、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就开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
2、《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3、人们习惯于事事抢先,老子却指出,不要在事物未成熟前抢先去做。似乎也是说反了。如果我们承认,要顺着事物的自然发展去做,而不是去拉着事物,强迫它做不自然发展,那么,老子的话是对的,前者是无为的做法,后者则是有为的做法。
4、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5、“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
6、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
7、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8、选自《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译文)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立功勋,自高自大的人不能进步。
9、读书点燃智慧,知识照耀人生。
10、译文:天下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11、书香萦绕,情满外校。
12、子曰郁郁乎文哉,诚不我欺。
13、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14、(翻译)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
1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6、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7、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昏乱,有忠臣。
1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20、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高境界。)
四、老子10句经典名言
1、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老子经典名言摘抄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5、“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第二十二章)
6、出自先秦·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
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8、译文:对别人所畏俱的东西,我们也应该对此有一颗敬畏之心。
9、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
10、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11、世人得是名利的心太重,所以得到荣宠和受到屈辱都担惊受怕。畏惧大的祸害也因为害怕,要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待人处事。
12、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1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14、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5、我读书,我进步;我读书,我快乐。
16、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
17、译文:高的善德,像水一样。水乃万物之源,可它却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它安处于众人不喜欢的卑下之地,所以接近于道。
1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19、译文: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爱名逐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20、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
五、老子经典名言20句
1、(翻译)能了解别人的人只能叫做聪明,能认识自己的人才能叫做高明。
2、老子提出的“所”,指的是人的归宿,不单单是字面上住所的意思,还包括了心灵和精神的归属,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的根基和所要坚守的信念。
3、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4、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仍嫌少。
5、“踮起脚跟,无法站得久;跨步前进,无法走得远。”(傅佩荣)一个人的才华展示就像用脚尖跳舞一样。用这种方式固然可以创造出美丽的芭蕾舞来,可是也只是在跳舞的时候才用脚尖,日常行走还是要遵循自然。“企者不立”,意味着我们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哪怕是才华横溢,也要修炼基本功,使它自然充实,从而做到“企者不立”而时常可以立,关键的时候可以立。
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天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7、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吏(相当于图书馆馆长)。
8、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1、人生在世,贵在懂得知足常乐。拥有一颗豁达开朗平淡的心,在缤纷多变、物欲横流的生活中,拒绝各种诱惑,心境变得恬适,生活自然就愉悦了。
12、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13、出自先秦《老子》第三十三章。能够战胜别人的人,只能算是孔武有力的人;能够克服自身弱点、战胜自己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强者。此言战胜自己、克服人性中的弱点是难的事,意在劝人加强自身修养。
14、0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15、我读书,我;我读书,我快乐。
16、行路,究不若读万卷书之重要。
17、译文:解决难事要从还容易解决时去谋划,做大事要从细小处做起。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因此圣人始终不直接去做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的功业。
18、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第二十四章)
20、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下
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