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争的古诗七言绝句【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2-12-09 10:27:38 浏览

一、关于战争的古诗七言绝句

1、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2、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3、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4、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5、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6、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7、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8、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9、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0、倒载干戈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

11、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12、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13、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暗了整个祁连山,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那座孤城。黄沙,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不将敌人打败绝不回还。

1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5、《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也是唐朝边塞诗中的典范作品。

16、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1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8、在古诗中,绝句是常见的一种形式。所谓的绝句又称为“断句”、“绝诗”,她是以四句话为一首诗,短小精粹。根据每句话的字数,又分为五言和七言。五言就是每句话有五个字,七言就是每句话有七个字。象我们以前讲过的《鸟鸣涧》就是五言绝句,《赠汪伦》就是七言绝句。

19、《少年行》四首表现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鲜明,笔墨酣畅。这些作品一般认为是王维早期所作。

20、“长征人未还”,触景生情,将门们一去不反复,回不了自己的故乡,这里便映衬出人们讨厌战争,希望早日迎来和平的心情。后两句直接抒情,有战士们对保卫的雄壮之情,也有诗人的爱国情怀。短短四句,处处融情于景,把复杂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同情远在边塞的将士,一方面又要以家国荣誉为重,耐人寻味。

二、关于战争的古诗五言绝句

1、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2、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6、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7、看着戍边将士的坟冢,想着千百年来胡人对内地持续不断的侵略,不由得激发了诗人的拳拳报国之心。在诗人的观念里面,屹立了八百多年的“汉时关塞”是没有用的。防守的战略思想没能彻底改变战争的态势。要想彻底解决战争的困扰:就应该象汉武帝一样,派遣卫青那样的大将军去主动征服对方。卫青当年曾经奇袭龙城,七战七捷。把胡人赶到了阴山之外,此后很多年胡人不敢跨越阴山。所以诗人才说道:“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9、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10、龙城:宋刊本王安石《唐百家诗选》作卢城。龙城也就是卢龙城。

11、古诗(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相对于近体诗,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12、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13、除了上面所述及的诸大家外,在这一时期中,王之涣、岑参、高适、贾至等人,也曾写出过一些精彩的七言绝句。其中个别的作品,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甚至是突出的名篇。

14、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1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16、以战去战用战争消灭战争。

17、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

18、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19、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20、诗歌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通过对乐府诗的写作了解,在此可见一斑。我们关注乐府诗,实在是它对后来各种诗歌体裁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汉乐府,是以五言和杂诗为主的,它取代了诗经的四言的形式,并为诗向七言而发展奠定了丰厚的基础,它也取代了《楚辞》的那种“骚”味,进而为后来的诗之形式的发展成型做了重要的铺垫。我们还知道,在汉乐府之后,形成了一种叫“新乐府”的诗歌形式,“新乐府”是唐朝人开始玩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个中高手,尤其是杜甫,对“新乐府”的发展起到大的作用。我们翻看唐诗,其乐府之诗大量涌现,这种诗体,其实才是诗歌文化发展到一个颠峰状态的一个标志。

三、关于战争的古诗七言绝句诗

1、当然《黄鹤楼》和《登高》都是经典的七言律诗,因为两位作者的创作背景不一样,所以作者们想要表达的悲怆也不同。但借景抒情却是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的共识。又是一年秋天到,在这起风了的秋日,大家不如到诗词中体会穿越时空的情感。

2、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关于战争的词语或诗句卢纶:塞下曲

3、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4、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5、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简析)这首七绝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6、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7、王昌龄的七绝诗善于用含蓄的手法来反映深刻的思想感情,特别耐人寻味。例如“奉帚平明”一首,并不明写宫廷妇女怨恨自己不如别人,而只从侧面抒发美丽的容颜还不及丑陋的寒鸦那么幸运的感慨,具有“含蕴无穷”(沈德潜《唐诗别裁》评语)之妙。“秦时明月”一首主旨在指斥当时将领庸碌,不能卫国,致使士兵长年征战,却只从对于古代名将的赞美和向往立言,也同样显得意味深永。就艺术形式方面而言,以组诗的形式来扩大七绝诗的容量,使它以短诗而具有长诗的长处,王昌龄也是早的试验者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的诗人之一。

8、继续往下说了。在乐府诗的基础上,还发展起另一种诗歌体裁,叫“歌行体”。其实,“歌行体”诗歌与“乐府诗”在本质上没有什么特别严格的区别。“歌行”就出自“乐府”。汉魏以下的乐府诗常题名为“歌”或“行”,或“歌”或“行”后来也不仔细区分了,就统统合并起来叫做“歌行体”。但真正形成“体”的,是南朝一个叫宋鲍照的老先生。他创造的这种诗体,是在乐府诗的基础上吸取其精华部分而成的,还是有其特点可言的。我们对乐府体或歌行体的认识,可以从字数上看吧,乐府诗多是五言诗为主,歌行体则是以七言为主的。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0、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11、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12、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13、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14、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

15、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

16、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17、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1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9、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20、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四、描写战争的七言律诗

1、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艺圃撷余》:于鳞选唐七言绝句,取王龙标“秦时明月汉时关”为第以语人,多不服。于鳞意止击节“秦时明月”四字耳。必欲压卷,还当于王翰“葡萄美酒”、王之涣“黄河远上”二诗求之。

3、这段文字,笔墨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像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4、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5、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6、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7、王昌龄从军行七首鉴赏

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简析)该诗表现了征战的残酷,又表现了征人视死如归的乐观旷达精神,使人觉得悲怆而又豪壮,是痛苦,也是自我解嘲*凉州词作者: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9、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0、表现之一:因战争本身的残酷性和多发性,老于军中或血染沙场已成为一种常态。郭震“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李白“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等,写得或触目惊心,或凄清哀怨,或无可奈何,或含蓄委婉,具有很强的人道主义精神与感伤情调,艺术感染力较强。

11、(简析)这是一首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12、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13、霜月、芦笛、乡思,构成一幅思乡图,意境感人。*出塞作者: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长征人未还。

1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15、岑参与高适都有过军旅生活的经历,都以七言古诗见长,他们的诗都有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的共性。与高适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绘了边塞奇丽多姿的生活。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是岑参边塞诗的基调。如他的名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尤为突出。

16、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7、枕戈寝甲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1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9、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

20、为什么“作悲伤语读便浅”呢?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让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吧: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

五、关于战争的古诗七言绝句大全

1、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2、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后世评价说:四句浑浑说去,而世运之盛衰,年华之迟暮,两人之流落,俱在言表。而这首诗也被认为是杜甫七绝的压卷之作。

5、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边塞诗鉴赏*逢入京使作者: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6、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

7、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8、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0、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11、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12、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13、诗的题目《出塞》,是唐朝《乐府》里面的一首曲子。唐朝的时候,诗歌都是谱上曲子去唱的,类似于现在的流行歌。王昌龄就是根据《乐府》旧有的《出塞》曲,创作了两首《出塞》诗,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一首。

14、pí pá qǐ wǔ huàn xīn shēng,zǒng shì guān shān jiù bié qíng。

15、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16、祸结兵连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17、当然古诗也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分很多种类,在盛唐时期,流行的当属格律诗,格律诗又被细分成绝句和律诗。正所谓绝句是传统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18、*关山月作者: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吹度玉门关。

19、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2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