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经典名句赏析【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2-12-09 11:25:55 浏览

一、道德经经典名句赏析

1、(名句赏析):“宠”来了,就很高兴;“宠”走了,就很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如释重负。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清净。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就象生了大病一样。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3、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4、(翻译讲解):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

5、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言,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6、《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7、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杀戮的人。喜欢杀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老子《道德经》

8、不自见,故明。——《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10、(感悟)此句为老子理论的纲领,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必须法“道”,而“道”只是法自己而已。

11、(翻译讲解):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12、——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13、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老子《老子》

14、道德经是老子的。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15、老子以盈满、锐利为譬喻,说明金玉满堂、富贵而骄者容易招来灾祸,主张“功遂,身退,天之道”。

16、出自《道德经·第五十七章》。(译文)执政者要遵循天道、顺从人伦,以常规的道理治理。但用兵却要用诡诈、出奇制胜。要取得天下太平,须用“无为”之法、自然之道。

17、大天之内,复有小天。

18、喜欢,是努力占有。而真爱,则是站在大局上,去考虑所爱之人的感受,成全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在必要的时候,还会努力克制自己的需求,只是为了,让彼此的缘分能继续下去。两个人相处,需要一定的契合度。

19、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20、——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二、道德经经典语录名句集锦

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人道和天道正好相反,穷的越穷,富的越富。富人资源越多,赚钱就越容易;穷人整日为生活奔波,越是没钱,就越难赚钱。

3、出自《道德经·第一章》。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形容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

4、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5、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6、(翻译)上天是不分亲疏的,但总是伴随着有德的善良的人。

7、作:兴起、发生、创造。

8、(感悟)自知自爱,是人的自身修养达到很高境界的体现。

9、(名句赏析):处理困难的事,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从细微处做起。

10、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1、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2、(名句赏析)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13、(名句赏析):要让其收缩,必先让其张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强他;要废除他,就先让他兴盛,要想夺取他,就先给予他。

14、治人事天,莫若啬。

15、一诺千金,言出则必行。遇事思虑周详,才能成竹在胸,成就大事。

16、(名句赏析):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1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道德经.第二章》

1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19、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2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三、道德经经典名句50句

1、(翻译讲解):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2、能战胜别人的人,自然是比较有力量有能耐了;但要是能够战胜自己,那才是真正的强者。其实争强好胜,和别人攀比逞能,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人难能可贵的是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提升自己,这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强者。

3、(翻译)不丧失其立身之本者,才可平安长久。

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道德经》

5、点评: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人一死后,身体就变僵硬了。舌头软,到死都不坏;牙齿硬,却坏得早。身体柔弱、病病殃殃的人,却往往长寿;身强体壮、很少生病的人,却往往短寿。

6、(名句赏析)当人民连死都不怕时,还会怕你以死相威胁吗?

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8、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善于建功立业的人不会轻易动摇其意志,善于守住自己功业的人也不会轻易脱离其功业。

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10、(名句赏析):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11、有为者当明察秋亳,而对外又能守持柔弱。

12、子曰郁郁乎文哉,诚不我欺——老子

13、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八章上善若水。

14、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6、一个杯子有用的,是那空的部分。——老子

17、我们姑且把人的悟性分为三种:上等、中等、下等。悟性上等的人,他听了“道”的理论,马上就明白了,就会积极地去实践,把这些理论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而悟性中等的人呢,他听了“道”的理论,半信半疑,有时候相信比较多一点,有时候怀疑比较多一点,有时候也会去实践一下,但不久又放弃了,我们大多数人,都属于这一类人。悟性下等的人在听完“道”的理论后,他完全听不懂,他以为你在讲故事,开玩笑,所以就会哈哈大笑起来,如果他要是不笑,那反而就不足以称为“道”了。

18、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19、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答;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经中的名句第一章道可道,道。

20、(名句赏析):深知本性雄强,却守持雌柔,(将成为)天下所归的沟溪。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将成为)天下的范式。深知身份荣耀,却安守卑辱的位置,(将成为)天下归附的川谷。此句成为历史上众多名士的诉求。

四、道德经中经典名句

1、(翻译讲解):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老子》

3、老子的大智大慧,对于人性有深刻的洞察,所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轻易许诺的人必定信用不足。老子说这话的目的一方面是告诫我们不要听信花言巧语,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守信用,重诺言,不做言而无信的轻薄之徒。

4、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三章》。驰聘是形容马奔跑的样子。天底下柔弱的东西,会驰骋于天下坚硬的东西之中。

5、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6、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7、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8、将欲歇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9、因此,知足的人比较不会受到屈辱,凡事适可而止的人比较不会招致危险,生活得更长久。

10、我们平时也说“瓜熟蒂落”,又说“强拧的瓜不甜”,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也知道,“十月怀胎”。当胎儿不到时间,硬要提前把他生出来,就是“敢为天下先”。不到时间,不敢把他生出来,就是“不敢为天下先”。

11、(名句赏析):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就能为道无忧)。

12、善于带兵打仗的人,不崇尚勇武;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不会轻易被激怒;善于克敌制胜的人,不与敌人争一时高低;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总是表示谦卑。

1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只是任自然,将万物看作草和狗,出自战国老子的《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译文: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只是任自然,将万物看作草和狗;圣人也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他对待百姓看作草和狗,任凭百姓自作自息。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大风箱吗,静止的时候,它只是一个空虚的世界,一旦运动起来,就会运转不息,永远不会枯竭。政令多反而会行不通,不如保持内心的虚静。

14、(名句赏析)踮起脚跟不能久立,跨步过大无法远行。自以为有见识的人反而不明白,自以为是的人是非不分,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见功,自高自大的人不会有长进。

15、出自《道德经·六十四章》。这句话是告诫我们,事物都是从细微之处发展起来的,要善于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也指要想做成大的事业,一定要由小的成功,不断的累积。

16、就连“道”这个“名”,也只是暂时勉强而起的一个名字,并不是永恒的“名”。所以开篇这两句话,老子就告诉我们,不要执着文字相,一定要跳出圈外读这部经典,不要掉进文字相里面出不来了。

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8、(翻译)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19、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第五十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20、美与丑,善与恶,相对立而存在。

五、道德经十大经典名句

1、(翻译讲解):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铿锵)使人听觉不敏,五味悦口使人口味败坏,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偷和抢。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八十一章》

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名句赏析)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从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从不自显尊贵。

6、老子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就是将学习到的前人的东西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果。

7、那为什么又会“常与善人”呢?就是因为善人会顺应自然规律,一切顺道而为,而恶人却不懂这个道理,常常违逆自然规律,从而遭受自然规律的惩罚。

8、此句,老子意在解释为什么“道”的存在而常人难以理解。因为大道具有无限性,而常人的感官难以体察,是“无状之状,万物之象”。

9、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10、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11、(翻译讲解):过分爱惜名声必带来大的损伤,过多的积聚财物,必定给自己带来不幸。知足的人就不会遭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1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14、(翻译讲解):事物达到强盛之时,也就走向衰老。

15、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的方略。毛传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矣。”

16、做事贵在坚持。谁笑到后,谁笑得好。

17、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8、回复数字105阅读《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19、(译解)天下万物生于(看得见的)具体事物(有),而具体事物(有)由看不见的“道”产生。这是老子关于宇宙观的诊断。

20、山海争水,水必归海。只有善于为下,善待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拥戴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