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舍身求法
1、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从长安出发,一路往西,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经过西域、翻越葱岭、横穿中亚的大草原,才能抵达印度。在荒无人烟的沙漠,玄奘四天五夜没有进水;在风声鹤唳的峡谷,玄奘遭遇强盗;在幽暗阴森的城堡,玄奘不得已卷入一场谋杀。然而,凭着坚定的毅力和智慧,玄奘终于抵达印度。
2、脊背。也比喻作支撑人或物。他是这个集体的脊梁。舍身求法泛指奋不顾身地追求真理。他是个舍身求法的人。仆:倒下;继: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革命前辈前仆后继,续写了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怀念过去,哀叹现在。指一种没落、倒退、悲观的思想情绪不要怀古伤今,前面的路还长呢!
3、但是,我看到很多仿者拿出来的文本,都远远不能与张嘉骅的文本相比。说到底,他们还是缺少张嘉骅那种“删繁就简三秋树”的“功夫”。这种“再创作”功夫,肯定不是简单的向壁虚构,也不是大刀阔斧的折骨抽筋。张嘉骅在一篇谈自己为什么创作《少年读西游记》的文章(《是新旅,也是心旅》)里,说到了他的“四个原则”:一是“删除”,二是“增加”,三是“调整”,四是“解释”。
4、玄奘取经东归后,唐太宗多次要求他还俗,以帮助自己处理大事。但玄奘拒绝了皇帝的“还俗”要求。贞观十九年(645),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玄奘在长安设立译经院,专心翻译从天竺带回的佛经。而参与译经的学员则来自全国以及东亚诸国。玄奘在长安弘福寺组织译场,后又在大慈恩寺、北阙弘法院、玉华宫等处讲法。译经、讲法之余,他还口授由弟子辩机执笔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记载了他游学异国的所见所闻;又奉敕将《老子》等中国经典译作梵文,传于天竺。
5、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6、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
7、近义词:舍身求法、杀身成仁
8、导航: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梅花洲景区(石佛古寺)
9、观点1与时俱进,探索创新
10、那烂陀位于印度北方的比哈尔邦境内,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之一。玄奘抵达那烂陀时,当地为其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戒贤大师以百岁之龄等来了梦中预见的、自东方而来的天才弟子。
11、玄奘一路向西,于贞观三年(629)六月来到西域大的——高昌。高昌国民多为汉魏以来屯田抵御匈奴的汉人苗裔。而笃信佛教的高昌王见玄奘是大唐僧人,不但日日请之讲经,还欲将之强留在高昌国。然而玄奘西行之心坚决,遂以绝食明志。高昌王拗不过玄奘,同意其离开高昌,并为他筹备了西行所需的人力、物资以及二十四封国书和二十四份礼物,请求沿途各国照料玄奘一行。二人亦约定,玄奘东归时将在高昌停留三年,接受供奉,弘扬佛法。但造化弄人,玄奘求取真经东归途中,听说高昌国已被唐将侯君集所灭,而高昌王则在国灭前忧惧而死。
12、经过80多日的跋涉,玄奘终于看到了大唐边境第1座烽火台,为了不被发现,他必须等到夜晚时才能偷水。
13、点击上方音频,聆听法觉法师想对您说的话
14、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和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谭嗣同、夏明翰、刘胡兰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15、我们想想玄奘会听吗?在丝绸之路上,像玄奘这样的高僧,备受尊崇,所以转折来了,指引西行的玄奘,感动了两边的佛教。
16、玄奘俗姓:“陈”,三藏法师传记在陈氏家族,玄奘的祖先曾经是封吏,父亲尽管只是一个普通的封吏,但对儒家经典颇有研究。
17、在荒无人烟的沙漠,玄奘四天五夜没有进水;在风声鹤唳的峡谷,玄奘遭遇强盗;在幽暗阴森的城堡,玄奘不得已卷入一场谋杀。然而,凭着坚定的毅力和智慧,玄奘终于抵达印度。
18、游牧的突厥人就在瓜州城外,这里的气氛比凉州更为紧张,“玄奘”找到一家客栈悄无声息的住下,开始思考如何走出风声鹤唳的瓜州城?
19、艺术总监赵季平看过首演后这样表示:“《法显》的创作没有走老套路,而是采取了新样式,这种创新又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这很不容易。”
20、成语释义: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二、舍身求法的拼音和意思
1、不要怀古伤今,前面的路还长呢!
2、近义:舍生取义、为国捐躯、成仁取义、舍己为人、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杀身成仁。
3、迷惘的选择,渴望找到人生的方向的“玄奘”一个偶然机会,在长安碰到一个印度僧人。
4、预告:12月17日(冬至法会净坛)
5、这样的观点甚无必要!且不说为谁单独立传、为谁谁或谁谁谁们一体合传、为什么要这样合传等等这些问题,太史公当初曾经历过何等的心血去匠心独具地构思与琢磨推敲了;个中道理太史公太史公知,我们后世人只有领悟作者原意的份!不在其时,不知其境,我们哪儿还有质疑原作者的资格呢?
6、妖魔鬼怪像星辰的星空一样灿烂,没有饮水的情况下很快陷入了半昏迷状态。
7、我们可以看到疑惑困扰着玄奘,《三藏法师传》记载了玄奘内心的彷徨。
8、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9、观点3“玄奘精神”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10、法显到了京城建业(今南京),就被宋主留下。他先请了两个月假,回本寺见了师父及诸位比丘,然后再回建业道场寺,与西域禅师佛驮跋陀共同翻译佛经。共译出《摩诃僧祇律》《方等泥洹经》《杂阿毗昙心论》等约百万余言。
11、玄奘:军队戒备森严,任何人不得向西而行,我不知道如何才能走出扬州?
12、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遇见更好的自己!
13、鲁迅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14、这是一个常编常新、常读常新、代代流传的“故事母题”,不仅是一个经典的“中国故事”,也是一个广为传颂的“世界故事”。今天,无论是在印度、斯里兰卡,还是在释迦牟尼的故乡尼泊尔,玄奘法师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你问任何一个小学生,他都会给你讲述一段这位中国古代高僧的故事。印度小学课本里有一篇课文《佛的影子》,讲的就是玄奘用自己的善心感化了一伙盗贼的故事。
15、公元7世纪之初,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盗匪横行、尸横遍野。在亚洲的东部,一个叫"唐"的王朝刚刚建立。边疆未定,饥荒遍地。一位勇敢的僧人从丝绸之路的起点,东方的长安城出发,独自踏上西行取经的冒险旅程,开始了一段的乱世孤旅……
16、编辑自《光明日报》2016年6月14日09版,原标题:《舞剧:另一场求索》
17、如何讲好“一带一路”语境下的玄奘故事
18、舍身求法的意思是指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19、急迫着心情走了100多里之后,玄奘发现自己迷路了,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现了一个严重的失误,装水的壶突然掉在沙地里水流尽了。
20、微信公众号:lengyanxuetang
三、舍身求法的拼音
1、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目标的推进,古老的丝绸之路不再仅仅作为一项历史遗产而存在,而是穿越了苍茫和久远的岁月,携带着它所凝聚的两千多年的人类文明之光蜿蜒而来,重新展开在我们的视野里。丝绸铺出的大通道上,飘洒着文明与和平的花雨,也缩短了不同、民族和文明之间的距离。
2、到了中印度,先投摩揭陀国南天王寺。诸长老闻是东土僧人不惧艰险而来,十分喜悦,热情给予各种学佛机会。法显在此留下三年,专心研习梵语梵书,亲自认真书绘经像,得《摩诃僧祇律》《萨婆多律》,又手抄《杂阿含毗昙心经》《方等泥洹经》等多部。打听得有商船去中国,恳求他们先帮忙带回中国。
3、成语释义:舍:舍弃;身:生命;取:求取;义;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4、玄奘法师西行途中历经千难万阻,却不忘初心,“宁可西行而死,岂归东而生”。请结合古今中外坚守信念、砥砺奋进之例,谈谈当代青年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5、玄奘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越过雪山、冰河,穿过沙漠,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天竺求学。这一切均源于他心中坚定的信仰与不懈的追求——对佛法的弘扬。正如季羡林所说:“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在内,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这样精神的玄奘的确算得上是‘中国的脊梁’。”
6、鬼回答:“是的,那是我唱的。但我现在肚子很饿,如果能吃到热血和热肉,我当为你唱完那首歌。”
7、1300年前,玄奘法师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只身前往天竺求法,带回657部经书。2017年,中国108位僧众从西安出发,徒步护送《大藏经》至印度,让佛学重新在印度发扬光大。请就此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8、行者听到歌声,有如口渴的人得到清水,欢喜异常,心想:这才是真正的教法。于是,他环顾四周,寻找唱歌的人。
9、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10、继续翻山越岭,走了几日,来到平原。他一路上经过了三十多个小国,终于到达了印度。离王舍城三十余里,有一小寺,时近黄昏,寺僧劝他道:“前面山路难行,且多黑狮子常要吃人,你还是明天再走吧。”法显说:“我朝圣心切,已历尽了千灾百难,这点困难不怕了。”辞谢了众僧,继续前行。
11、行者便答应他说:“若能听到剩余的歌,我就把我的身体给你吃。”
12、成语释义: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13、当年的瓜州城仍然屹立在大漠深处,它是中国地区保存完整的一座古城遗址。
14、在人类探险史上,很多西行者都曾面临类似的境遇,而像玄奘这样,已经看见了招手的死神,但仍然前行的却罕见。
15、在玄奘之前,僧人发现是史料记载,第1个到达印度的探险者绝大多数不是没有记载就是死在了半路上。
16、一年后,玄奘所完成的十二卷本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还原印度历史的珍贵资料。而唐太宗则为玄奘所译佛经写序并明确表达对佛教的支持,佛教开始在大唐复苏。
17、经历风暴、失却航向,船已在海上漂泊了几十天,生死存亡之际,法显以超凡的精神、慈悲的心怀和强大的意志,支撑起全船人的生存信念。舞台上,“法显”猛地一惊,纵身跃起,在他们的前方,天海交接的地方,中国山东半岛的青岛海岸与崂山正出现在地平线上。时为东晋义熙八年(412年),法显历经十三载,访三十余国,终于回归。一卷《佛国记》和经卷是他的收获。
18、然而童年的快乐转瞬即逝,玄奘10岁的时候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的“玄奘”来到洛阳的一座寺庙,从此踏入佛门。
19、可惜慧景倒毙路旁,法显只好毅然独进,路径30国,后到达佛教圣地摩揭陀国(进印度东部),见到了佛经原本,又经3年梵文学习,在天竺历时11年,又泛海去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游学两年,然后乘商船从海道返国。回途因遇风暴,迷失航向,又船漏水涌,所携之物抛去殆尽,唯视经卷重于生命,终于完整带回。
20、500多年后,默默无闻的法师在敦煌附近的石窟中创作了一幅精美的壁画,明月高照,内容是一个虔诚的僧人正在膜拜观音。
四、舍身求法的人为民请命的人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
1、陈祎早年随在寺院中出家的二哥陈素学习佛家经典。13岁时,他正式在洛阳净土寺出家,法名玄奘,开始在寺院中学习佛教经典。六年后,玄奘深感寺院中已无人能够解答自己的疑问,遂选择向外求学,以求能解答心中的疑问。走遍四处的他,发现佛典缺失,翻译混乱,众说纷纭,几乎无人通晓佛法的真谛。为此,玄奘立下“前往佛陀起源之地天竺求学”的鸿志。
2、上海至石佛寺班车:上海闵行区12号线东兰路站4号出口停车场
3、虽然今天有人认为,此四人彼此间之学术观点与应世态度尚存差异,甚至差异甚大,固将此四人合传似有不妥。并还举例说,老子书以无为而有为,多言有无之辩。庄子书则“天道无为而自然”,其思想体系虽本老子之言,但庄子本人则纯是无为。
4、(注明参加楞严学堂学习)
5、“瓜州”──是大唐西部边疆,后一个军事重镇。
6、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4天5夜水未进的人,究竟是怎样走出这片死亡之地的。
7、在补充了水和干粮之后,玄奘与烽火台的将士洒泪,从此走进了八百里沙海!
8、我们今日也只能去悟。当时的汉人,思想领域内主要还是传承了东周以来的诸子百家学说;认为老子之言崇尚道德无为,而庄子又祖述老子,至于申子之“术”与韩非之“法”,则是从法术家角度言道家之“道德”寓意。我们如果从这个角度上领悟,那么太史公作此四人合传,在当时来说,胸罗囊括了无为道德与纵横法术,并将此四者置于一体而指点评说。
9、他沿着河西走廊,转而来到了瓜州城。
10、终,谭嗣同决心为变法不惜一死,来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
11、此时大地震动,而国王亦以说谛实语之力令自身躯体恢复如前。
12、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13、他二话不说,奋不顾身冲进火场,他的舍身取义。比那些胆小如鼠,在一旁默然的人。苟且偷生的人高尚得多。舍身求法的解释:舍身:舍弃身体;求法:寻求佛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成语:舍己救人。
14、脊背。也比喻作支撑人或物。
15、641年,携带657部佛经、舍利、花果种子若干的玄奘启程回国,四年后抵达长安。唐太宗亲自接见了他并以宰辅之位劝其还俗出仕。对此,玄奘以“愿守戒缁门,阐扬遗法”辞谢,但答应将自己在西域的见闻撰写成书。
16、唐高宗时,玄奘上书在长安的慈恩寺建一座佛塔,用以保存取自印度的经书和佛像。后经批准,佛塔由玄奘本人亲自设计并在建塔时参与搬运砖石,该塔即为今天的大雁塔。而玄奘还颇具远见地将唐太宗和唐高宗分别题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述圣记》碑石砌在塔墙上,慈恩寺和大雁塔也因此躲过了唐武宗时的灭佛运动得以保存至今。
17、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未获唐太宗批准。但他西行求法的志心已定,“冒越宪章,私往天竺”的决心不移。贞观三年(629),27岁的玄奘趁长安饥荒,混入难民中踏上了西行取经之途。
18、时间:每周日8:30分发车。咨询热线:13757331708
19、他之所以力推变法,可能也是感到人生无常,能在有生之年为改变羸弱困境而奔走也算是人生一大幸事吧。
20、成语释义: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五、舍身求法的人有哪些
1、观点2勤学实践,不落空谈
2、点评:文章从玄奘取经说起,阐述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如何“向世界讲好玄奘西游的故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作者紧扣“‘一带一路’语境”和“讲好玄奘故事”这两个关键词,阐述了《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身上蕴含的伟大理想、精神和信念,提出“寻找好的角度和方式,为少年们讲好《西游记》故事”的观点,时代特色鲜明。
3、印度那烂陀的高僧通宵一切佛法,于是黑夜中闪现一丝亮光,玄奘当即心中当即下了决定,前往印度去那个叫“那烂陀”的地方!
4、如此约二年多,法显搭乘商人的大船,循海东返。一日,忽然风浪大作,船上的人惊恐万状,害怕沉船,纷纷将杂物投海。法显深恐佛经有失,忙用袈裟遮盖经箱,自己跏趺坐于箱边,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庇佑。说也奇怪,大家竟没有搬动他一样东西。不一会儿,终于风平浪静。
5、在其帮助下,玄奘悄悄的离开了凉州城,不过也代表着玄奘从此只能隐姓埋名,昼伏夜行。
6、求总笔画:7笔。一(横)、亅(竖钩)、丶(点)、㇀(提)、ノ(撇)、㇏(捺)、丶(点)。
7、当时一筹莫展的玄奘急需向导,需要一个可靠熟悉丝绸之路的人。
8、不要以为自己学历高,就摆出一副舍身求法的架势来,这会叫人反感。
9、危难之际,如何找到一个引我渡关的人?
10、玄奘于是城内设立道场,一边讲经,一边等机会。
11、舍身求法的拼音和意思如下:
12、意思是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出自《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成语辨析(近义词)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杀身成仁,舍身取义。
13、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谭嗣同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14、所以,我们今天更应该重新向世界讲好玄奘西游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讲,《少年读西游》的出版,意义非同小可。
15、他走了一里多路,只见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长眉虬髯,满脸笑容,身穿素服,骑着一头骡子,不声不响地迎面而来。他虽然是个老人,其精神气色却宛若壮年。法显正在惊奇,老人已在身边擦过了。法显走了一会,又遇见一个少年僧人,法显乃稽首问道:“请问,方才的那位老者你认识吗?”少年道:“怎么不认得,他就是佛陀的大弟子迦叶尊者。”说毕,须臾不见。法显顿悟是佛菩萨来点化他,当即俯下身去,席地拜了三拜,精神顿时焕发,起身赶路。
16、舍身求法的人;玄奘西行印度求取佛教经典,历经磨难而意志不改,终于到达天竺国,取会佛经。
17、其实,玄奘留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对理想永不放弃,对艰难始终坚持,这就是玄奘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18、例句: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19、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玄奘留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对理想永不放弃,对信念始终坚持,这就是玄奘的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20、法显辞别诸长老,又参访了一些小国,并专程到佛陀当年得道的菩提树下朝圣参拜。后来到师子国,得《弥沙塞律》《长阿含》《杂阿含》及《杂藏经》等;凡本国所无,法显尽力觅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