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简介及代表作品【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2-12-11 13:26:46 浏览

一、荀子简介及代表作品

1、12日这天刚与文友见面,县城里就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觉得这是上天在考验大家参加这次大典的决心和意志。文友们没有一个退缩,冒雨前往。

2、荀子的“天人论”是荀子思想中具积极进步意义的思想之一。中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都是唯物论的天人论者。他们都把天看成仅仅是大自然,并用这样的观点来阐明天和人的生活以及思想的关系,因而构成一种合乎科学的心理学思想。这种思想概括起来就是“人定胜天”。

3、看罢荀子墓原道回驶,路上司闭了导航仪,原因是快到荀子墓时,导航仪把我们带到了一片未收割的麦田里,然后温柔地提示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后来几经打问才找到荀子墓所在。来的路上司机一直在夸导航仪如何的管用,发生了这件事后,他也开始对导航仪产生了信任危机,但没了这个宝贝,我们在回来的路上却走错了四次,直到晚上九点,才回到徐州宾馆。

4、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罗嗦;浮躁罗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5、歌伴舞《寻找与希望》把肃穆的气氛活跃起来,让沉入祭奠情绪的人们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生活的展望。

6、墨子。代表作品:《墨子》

7、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劝学》

8、荀子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在他治理下,兰陵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成为一块文化高地。正是由于他来到兰陵,甚至定居兰陵,著述、讲学于兰陵,一大批青年才俊慕名而来,有些人后来成为左右中国历史命运的人物。刘向《孙卿别录》谓:“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及韩非号韩子,又浮丘伯,皆受业为名儒。”胡元仪《荀卿别传》说:“韩非、李斯、陈嚣、毛亨、浮丘伯、张苍而已。当时其盛也。”韩非、李斯、陈嚣、毛亨、浮丘伯、张苍等等,都是当世之杰,他们不远千里,前来兰陵求教,兰陵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文化繁荣。

9、生于战国末期的荀子批判地吸收和总结了孔孟思想,重新分析了儒家的人性论、天人论,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人定胜天”、“万物都遵循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荀子主张“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他的说理气势浑厚、鞭辟入里,思想前后一致、自成体系。在性恶论的前提假设下,荀子高度认识到了隆礼重法、教化为先的重要性。他提出,君子是法治之本,君子们要在向善的道路上“学不可以已”,一刻不停歇地学习。

10、但见天空风起云涌,气象万千,似乎显示了荀子看到宗亲后人们的激动心情。

11、索书号:B265/W243

12、“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圣贤之学,百世犹传。一个地方的文化水平,固然与这个地方的政治、经济等相关,如今天的北京、上海然,但更与这个地方能否有影响百代的大儒相联。荀子治兰陵,讲学、著书于兰陵,造就兰陵“多善为学”的局面,其流风余韵,影响百代。对一个地方发展,引入“资本”可以带来经济繁荣,引入“智本”可以带来文化繁荣,既有资本,又有智本,可以“富而好礼”,既富且雅,传之百代。

13、《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而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从《劝学》前面部分节选的几个片段,解放后一直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名篇之一。

14、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微弱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秘而不被发现。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润泽,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行善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

15、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16、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17、100个广场舞视频教学大合集

18、资料提供|邸烊梅苑艺胡梦轩

19、泱泱中华五千载,悠悠国学民族魂。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理,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洗礼和实践检验,仍然是今天中华儿女学习成长的有益精神食粮。今天,请各位读者朋友们随图图一起走进国学殿堂的第四期:《荀子》,共同品读先秦儒家学说集大成之作。

20、索书号:B265/K630

二、荀子作者介绍

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2、我出生居住的兰陵镇官庄村,往西一里处,有一个高高的大土坡,那个土坡圆圆的,像一个巨大的馒头;坡上长满了槐树,槐花绽放时,满坡的甜香,夏天时,满坡的清凉;冬天时可以看到槐树遒劲的枝干和松软的黄土;小伙伴们上学放学途经时,都会爬上那坡上去玩一会。

3、就文章的气势而言,荀子所作《劝学篇》受后世所看重,比如该篇起首的一段:

4、荀况撰《荀子》二十卷,清嘉庆九年姑苏聚文堂刻十子全书本,卷首

5、百家争鸣是指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不断涌现,各家流派之间相互争论,宣扬各自主张的局面。这一时期是思想和文化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各流派为的有以下几家:

6、听说来自的荀子的宗亲后人经过长达十年之久的寻亲之路,跑遍大江南北,终于团聚一起,他们决定以隆重的方式祭奠他们的先人荀子,经过多次协商终于定在2017年8月12日在兰陵镇荀子庙举行礼乐大典。

7、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8、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9、30部动漫版国学经典合集

10、崇敬良师是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毛就完全顺了。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

11、礼乐大典果然非同一般。

12、作者简介:李立群,女,大学英语专业,山东省兰陵经济开发区孤山小学教师,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自小就热衷于读书写作,作品发表于《兰陵文学》《家乡》《作家导刊》《文艺众家》《潮流美文》《校园英语》等刊物。作品以小说和散文为主。自从担任小学校长后,致力于把阅读和写作作为学校特色,成立了《兰花草》文学社,出版了自己学校的刊物《兰花草》,启蒙和引引导了一批爱好写作的学生。

13、1964年12月生于北京昌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教育部中国教师书画院副院长。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先后任教于中国戏曲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院聘画家。

14、对于荀子文章的气势,张庆利主编的《先秦文学》一书中说:“荀子散文雄浑博大的气势,还源于他强烈的自信。除了孔子和子张外,荀子几乎批评遍了当时的所有学派,认为他们都有所蔽(片面性),而他则要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以便兼而有之。他自称大儒,盛谈大儒的超群绝伦,而对其他儒家各派斥之为‘贱儒’、‘俗儒’,尤其对于子思、孟子学派,更毫不留情地骂为‘呼先王以欺愚者’的‘腐儒’。”

15、荀子这种用比喻说理的写法,在其他先秦诸子散文中也是罕见的,应当说这是他的一种独创。

16、视频拍摄|胡梦轩邸烊梅苑艺郭天梦

17、荀子纪念馆,是2014年根据文献记载复原的景观,位于中国河北省邯郸市一条历史文化街区串城街。建于2013年,2015年前完工。这个建筑是为了纪念邯郸荀子而建。

18、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19、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20、进馔礼完成,由各级领导和荀子宗亲代表敬献花篮,到香炉前行礼。

三、《荀子》作品简介

1、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

2、女儿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首先感谢荀子,她说:荀子真伟大!保佑我理想实现。

3、小学、初中各科微课、全解

4、兵家的重要著作有《孙子兵法》、《吴子》、《孙膑兵法》、《司马法》、《六韬》、《三略》和《尉缭子》等。

5、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7、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8、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其思想主张导致为:

9、荀子与刘向相距200多年。刘向明确指出:荀子“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他的思想是对儒、墨、道、法、名等家思想的批判性总结,对庄周、公孙龙、李悝、尸子等等,“非先王之法”,“皆不循孔子之术”极为不满,“唯孟轲、孙卿为能尊仲尼”,像孟子一样,起而捍卫先王之法,仲尼之道。由于荀子著书兰陵,讲学兰陵,影响兰陵,“兰陵多善为学,盖孙卿也。”“多善为学”是兰陵的文化传统,也是西汉时代兰陵地区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的重要特点,刘向将这一文化特点的形成原因归于荀子,是有道理的,也是可信的。

10、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11、荀子有秀才,对当时流行诸子之说皆不满意,认为皆非先王之道,善为《书》、《礼》、《易》、《春秋》,在当时是、资格老的学者,三为稷下稷酒。

12、主要思想:主张法治,认为法律应当向全国公布,臣民必须严格遵守,强调用严厉的刑法来镇压人民的反抗。韩非子总结了前期法家的学说,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他的法家学说被秦始皇所采用,为秦朝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提供了理论根据。

13、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14、李立群,女,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戴荣里原生态文学院学员,《西北作家》签约作家,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市校园文学创作委员会委员。作品散见于《兰陵文学》《家乡》《作家导刊》《文艺众家》《潮流美文》《校园英语》等媒体刊物,以写小说和散文为主。现担任山东省兰陵经济开发区孤山小学校长,致力于把阅读和写作作为学校特色;成立了《兰花草》文学社,出版了自己学校的刊物《兰花草》,启蒙和引领了更多爱好写作的学生。

15、仓央嘉措遇上纳兰容若:绝世的情话

16、索书号:B264/X9903

17、荀卿,是赵国人。五十岁的时候才到齐国来游说讲学。邹衍的学说曲折夸大而多空洞的论辩;邹奭的文章完备周密但难以实行;淳于髡,若与他相处日久,时常学到一些精辟的言论。所以齐国人称颂他们说:“高谈阔论的是邹衍,细刻的是邹奭,智多善辩,议论不绝的是淳于髡。”田骈等人都已在齐襄王时死去,此时荀卿是年长,资历深的宗师。

18、纵横家,代表人物:鬼谷子、苏秦、张仪。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鬼谷经》

1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

20、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杨朱。作品:《道德经》、《庄子》

四、荀子生平简介和作品

1、荀况撰《荀子》二十卷,清嘉庆九年姑苏聚文堂刻十子全书本,书牌

2、《劝学》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是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全文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文中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

3、相信现在的荀子庙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了一种信仰!这里将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荀子文化旅游胜地和荀子文化研究基地之一。

4、意思是: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

5、令我们觉得亲切的是,荀子做兰陵令18年,他重法爱民,按理施政。在他执政期间,兰陵农业发达,商业振兴,成为了那时的经济文化中心。

6、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它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他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这一切构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这是十分恰当的评论。

7、400位中国歌手热金曲

8、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9、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作品:《韩非子》

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12、荀子认为教师和君王一样,是实现天下大治的根本。正因为这样,所以一个要有乱变治、兴盛强大,必须高度重视教师的地位。

13、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著有《荀子》三十二篇。前后十八年两任兰陵令,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崇礼重法”思想,是中国二千多年以来治国理政的不二选择;荀子“为老师”,开创教育尊师重道之先河,“老师”之称谓沿用至今;荀子《劝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不朽经典。荀子是荀氏家族史上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荀氏家族的骄傲和自豪。

14、百发失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15、索书号:B265/L262

16、《荀子》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17、文章语言精练,设喻贴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18、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劝学》

19、苏秦、张仪。创始人:鬼谷子。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20、开国十大元帅,十位大将,十位上将书法真迹欣赏

五、荀子简介及代表作品

1、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2、女儿高考前,极力要求我带她去祭拜荀子,难得女儿对荀子有着这样的仰慕,我和老公在清明时节专门带着女儿去了新修建的荀子庙,在新建的荀子庙里感受了荀子的文化熏陶,女儿在荀子庙里对着荀子进行了虔诚的祭拜,并且对着荀子偷偷的耳语:如果你老人家保佑我考上理想的大学,我拿着通知书,再来给你老人家送惊喜。

3、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4、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记载有三十三篇,据《刘向校书序录》记载当为三十二篇。如下图:

5、主要思想: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6、意思是:大的能巧在于不去做那不能或不该做的事,大的智慧在于不考虑那不能或不该考虑的事。

7、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8、农家,代表人物:许行

9、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商鞅。作品:《韩非子》、《商君书》、《管子》

10、《天论》为儒家学说,作者是荀子。其主旨是揭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客观规律,和人事没有什么关系。

11、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12、兵家,代表人物:孙武、孙膑。作品:《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13、《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14、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5、礼乐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与法制结合的社会政治文化思想体制。由荀子的美善相乐到今天的和谐社会,历史穿越千年,我们的追求不变,圣贤思想的精华将于日月同辉,流芳百世。

16、路上我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企业与佛结缘,举行仪式这天,大雪纷飞,去参加活动的人都怀着疑惑,这么大的雪,活动能如期举行吗?

17、祭文读完,全体人员整理衣冠,端身正意,向后圣荀子行三鞠躬,然后轻声落座。

18、对于荀子散文的特色,张庆利在其主编的《先秦文学》一书中予以了这样的评价:“雄辩的气势,既体现出荀子当仁不让、据理力争的个人禀性,也表现为荀子善用类比、反复申述说明的写作方法。这开创了后世(特别是汉代)政论散文淋漓酣畅风格的先河。”

19、有一对情侣,真心相爱,但是他们的感情遭到了家里人的强烈反对,绝望之际他们相约来到荀子墓,打算殉情,但是在荀子墓畅谈了一番之后,他们打消了自杀的念头,终说服了家里人,得到了美满的婚姻。

20、荀况撰《荀子》二十卷,明嘉靖十二年顾春世德堂刻六子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