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
1、水,是不争的,遇阻就绕行,却能奔流不息;水,是低调的,专往低处走,却成就了“海纳百川”的奇观;水,是坚强的,可以仍受高温化为蒸气,可以忍受寒冷结为坚冰。水,几乎无所不在,高山平地都有水,植物需要水,动物需要水,人也需要水。
2、治国须正,用兵须奇,顺应自然,才能达到无为而治。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用兵、平天下的基本策略。
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4、我有三件宝物永不放弃:一是慈爱,二是俭约,三是不逞强好胜。老子提出“三宝”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慈爱是“三宝”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活上节俭及为政简约,是“三宝”的关键;“不敢为天下先”,才能处处争先,这是老子“三宝”的核心。
5、(翻译讲解):江海永远处于(百川)低处,能纳百川,故能为河谷。
6、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将成为)天下的范式。
7、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本身也就是自然,因而,无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既是一种生活态度又是一种人生境界.
8、山海争水,水必归海。只有善于为下,善待他人,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戴和支持。
9、(翻译讲解):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然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想不到的困难。
10、(译文)把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反而更好地保护了自己的性命。不正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无私?反而可以
11、正直的东西好似枉屈,灵巧的东西好似笨拙,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不停地动作可以战胜寒冷,安静能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1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道德经》
1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15、(翻译讲解):深知本性雄强,却守持雌柔,(将成为)天下所归的沟溪。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将成为)天下的范式。深知身份荣耀,却安守卑辱的位置,(将成为)天下归附的川谷。
16、(感悟)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不是叫人们躺在沙发上什么都不干。或者把两手插在裤袋里四处闲荡,“无为”不是主张“不为”。恰恰相反,它反对的只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要求不以个人主观的欲望来破坏自然的发展,所以人们常把“自然”和“无为”连用,合称“自然无为”。
17、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道德经》十大名言篇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19、(名句赏析):两军势均力敌,哀痛的一方胜利。哀兵必胜,军队在悲愤与压迫面前,战斗力强。
20、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
二、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译文
1、此外,还强调入不应妄为、不应乱为,不违背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要充分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然后根据自然规律去工作,而不要勉强去干那些违背于规律的事。不能随心所欲地为所欲为,也不能脱离实际,勉强胡乱地去做,而要顺其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办事。
2、(名句赏析):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3、(翻译讲解):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5、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这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是一样的道理。
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老子》
7、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道德经》这本书。《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道德经》书中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下面我们来一起赏析《道德经》中的50句经典名言。
8、道可道,道;名可名,名。——老子《道德经》
9、(名句赏析)处理困难的事,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从细微处做起。
10、——老子《道德经》道德经中比较经典的句子随便什么都可以,只的比较有镜花水月7o圯:你好。
11、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
12、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十大名言篇二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13、(名句赏析):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14、生活里我们总是以各种理由为自己的不去尽孝而开脱,可正如先有道后有德,人生也只有越孝越顺。
15、(名句赏析)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
16、老子认为,再圆满的东西看起来也会有所欠缺。同样,获得了极大成就的人也要表现得有所欠缺。保持自身的不完满,这是一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这样才能自己还会有所进步。
17、此句为老子理论的纲领,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必须法“道”,而“道”只是法自己而已。
18、感悟: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做事情也应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再艰难的事情,只要持续不懈的行动,必能有所成。万事起于忽微,量变才能引起质变。
19、孟子说过:“仁者于天下。”这样,真正的仁者不但是勇敢,而且是勇敢到天下。“慈故能勇”是从本质上说的,故与表面的现象相反。我们平常说的“大仁有大勇”,就是这个道理。
20、(名句赏析):完善的,总让人感到有什么缺失的地方,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充盈的好像空虚,它的作用没有穷尽。正直的好似弯曲,灵巧的好似拙笨,善辩的却好像有理说不出。
三、道德经25个金句
1、喜欢,是努力占有。而真爱,则是站在大局上,去考虑所爱之人的感受,成全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在必要的时候,还会努力克制自己的需求,只是为了,让彼此的缘分能继续下去。两个人相处,需要一定的契合度。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翻译讲解):塞信私欲的通道,关闭情感的门户,终身不会窘困。
4、第10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译文: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灵巧的东西,好似笨拙的;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7、(感悟)此句为老子理论的纲领,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必须法“道”,而“道”只是法自己而已。
8、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9、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10、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11、名可名,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2、(译文)塞住欲念的孔穴,闭起欲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打开欲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
13、(译文)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大生于小,多起
14、(感悟)“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老子并非主张禁欲,而是反对纵欲。
15、(名句赏析):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16、(翻译讲解):做事要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处理祸乱一定要在祸乱发生之前。
17、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8、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第五十四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19、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20、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四、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Mp3
1、(感悟)一诺千金,言出则必行。遇事思虑周详,才能成竹在胸,成就大事。
2、道,是悟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真有点“玄而又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其实,从全书来分析:道,指的是自然的规律,引申为事物的原则、方向等等。不管怎么样,遵循自然规律、把握事物的原则和方向总是没有错的。
3、(译文)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用死来吓唬他们呢?
4、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七章天长地久。
5、(感悟)老子以盈满、锐利为譬喻,说明金玉满堂、富贵而骄者容易招来灾祸,主张“功遂,身退,天之道”。
6、(名句赏析):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愈难过。因此知足的人比较不会受到屈辱,凡事适可而止的人比较不会招致危险,生活得更长久。
7、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8、(感悟)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只有不违背自然,不去强以为意,才能达到目的。
9、(感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用早已存在的道理,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换个说法就是借古鉴今,古为今用。
10、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1、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12、(翻译讲解):善于为将帅的人从不夸逞勇武;善于作战者不轻易冲动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与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
13、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的方略。毛传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矣。”
14、选自《道德经·第六+三章》。(译文)圣人自始至终重视细微的小事,不做什么所谓的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事。
15、上根之人闻道后,恍然大悟,马上身体力行,付诸实践;中根人闻道后,半信半疑,似懂非懂,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后毫无所得;下根人闻道后,难以置信,置若罔闻,甚至大加嘲笑。如果让下根之人听了以后不觉得可笑的话,那就不是什么真正的道了。
16、老子这句话是在提醒世人,身处于社会之中,面对着形形色色的诱惑,能够坚守住自己的本分,不因外部因素的吸引和干扰而抛弃根本,不忘初心,才能够平安长久。
17、(名句赏析):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19、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0、此句成为历史上众多名士的诉求。
五、《道德经》精髓的一句
1、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译文)处于无为的境界之中,没有什么不能做到的。
2、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3、道是的,道本身赋有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形成一种和谐的状态,天下万物都是在这种状态中产生的。
4、(名句赏析):当人民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大乱的威胁将要到来。赢得民心,关注民生,是社会安定的根本。
5、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
6、(译文)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
7、《道德经》:涣兮若冰之将释
8、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9、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10、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1、治理大国就像烹煮小鱼(一样的道理)。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的方略。毛传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矣。”还是习大大用过的典故哦!
12、(名句赏析):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13、司马光等人编撰的《资治通鉴》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以供后人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其目的就在于让统治者从中领悟为政之法,为君之道。
14、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
15、六: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16、老子经典名句10句及解释
17、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18、(感悟)老子提出了“真善美”之说,这是《老子》五千言的精辟结语。
19、(译解)天下万物生于(看得见的)具体事物(有),而具体事物(有)由看不见的“道”产生。这是老子关于宇宙观的诊断。
20、轻浮,是不懂得自重是根本;浮躁,是不懂得安定才是王道。所以君子每日的行为,都展现稳重、安定的样子,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急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