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名言【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2-12-13 13:40:37 浏览

一、法家名言

1、1以俭得之,以奢失之。(古时的君王因勤俭而得到天下,因奢靡而失去天下)

2、公孙丑和他的老师孟子一样,终生都没有做过官,因为当时已经进入战国时期,各大国都采用法家的思想,开始变法,富国强兵,而儒家的思想在这种礼崩乐坏的大环境下,早已不吃香了。何况孟子还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言论,除了空谈,哪个诸侯肯用他这一派的人呢?

3、歌德说:“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杜牧在《赤壁》中说周瑜的获胜是机遇所致,其中表达这种看法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两句,表达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思。

6、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生杀予夺之权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来君主就有失势的危机)

7、倚仗实力使人民服从,并不能使人民心服,是因为实力不能供养人民。依靠治理规律使人民服从,人民心中喜悦而诚心诚意归服。比如有七十多个弟子诚心诚意归服孔子。《诗经》上说:‘从西面到东面,从南面到北面,没有司法人民就不归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8、出处: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9、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暂歇后,“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句表明乐音又变得激越、雄壮。

10、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律不能逢迎权贵,就像墨绳不能迁就弯曲一样。)

11、(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2、不赦死,不宥刑,赦死宥刑,是谓威淫。(不赦免死刑犯,不宽宥应受刑罚之人,赦免和宽宥都是权力的滥用。)

1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通过描写邹忌的身高和容貌来表现邹忌美男子特征的两句是“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4、屈原《离骚》中的“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15、《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6、爵禄生于功,诛罚生于罪,臣明于此,则尽死力而非忠君也。(得到高官厚禄是因为建立功绩,受到诛杀惩治是因为触犯法令,臣下如果明白这一点,机会拼命力,而并非认为自己只是忠君了。)

17、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两句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并不羡慕他们。

18、10威不贰错,制不共门。(与法令不能由君臣双方共享)

19、1有幸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有形体的事物,再大的也是从细微起来的;存在了很久的事务,必定是从细微开始聚集起来的。)

2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说难》

二、法家名言故事

1、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所以君主亲自掌握赏罚之权,那么群臣就会畏惧他的刑罚而追求他的奖赏了。)

2、李白的《蜀道难》中,“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4、《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两句表达了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观点。

5、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6、1恃交援而远近邻,怙强大之救而侮所迫治国者,可亡也。(依仗盟国的强大而怠慢邻国,依靠强大的靠山来欺侮其它的,有亡国的可能。)

7、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8、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老师发怒,宋濂依然“色愈恭,礼愈至”,甚至不敢说一个字反驳。

9、《论语》中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两句用在党员身上,就是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

1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1、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12、《锦瑟》一诗的颈联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13、(感悟)世间人,千千万,找到一个知心的如大海捞针,一旦找到了,千万要珍惜呀!

1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6、废常上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贤。(废弃常理而尊崇贤者就会导致混乱,舍弃法律而任用智者就会导致危亡。所以说∶要依法而行而不能听信贤能之士。)

17、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18、《阿房宫赋》一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以质问的语气,强烈抨击秦统治者残民以自肥的两句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0、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三、法家名言

1、1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经常修剪枝叶,不能使枝大而主干小;枝大而主干小,就经常受不住风吹,经不起风吹,枝叶就会使树干折断。)(说明∶别让臣下的权力太大)

2、1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一国的安危决定于君主的行为是否正确,而不决定于国力的强弱)

3、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4、(感悟)尊重与理解都是相互的,你以友爱之心对待他人,他人才能回报你以爱心。你先尊重他人,别人才能尊重你。

5、1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人们办事付出报酬,如果从对人有利的角度着想,那么及时是关系疏远的人也可以合作;如果总想加害对方,那么即使是父子也会相互疏远和怨恨。)

6、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7、赏罚无度,国虽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赏罚没有法度,虽大而士兵疲弱,那么其土地和人民迟早会被其它所占有。)

8、《慈母爱》(元)杨维桢

9、译文:今年元宵夜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可是却见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泪打湿了春衫的衣袖。

10、《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11、——鲁迅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上。——鲁迅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2、解释:贫穷卑贱和令人忧伤的客观条件,其实可以磨炼人的意志,用来帮助你达到成功。

13、子产和伊尹一样被儒家视为政治典范,实际情况是二者皆为法家;孔子是明确反对以法治国的,当晋国也学子产将刑律公布于鼎上时,他就大呼,晋国将要亡了,失去了法度。并说:“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有?贵贱无序,何以为国?”(《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14、二十四史之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15、10臣闭其主,则主失位。(臣下闭塞君主获得信息的渠道,那么主上就会丧失其君位。)

16、(北宋)王安石《元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7、(解析)这世上并不存在牢不可破、永恒不变的关系,夫妻更是如此。相爱时就亲近,不爱就疏远。

18、《过故人庄》中体现老友热情好客准备食物的诗句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9、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属于杂家作品。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

20、1事以密成,语以泄败。(大事都是因秘密进行而成功,因言语的泄露而失败的)

四、法家思想精髓九个字

1、1长侮偷快,数以德追祸,是断手而续以玉也。(长久地责难犯小错误的人,经常侮辱别人而换得一时之快,屡次用恩惠来补偿给别人带来的灾祸,这就像是断掉的手又用玉接上一样,所以君主才有易位的祸患。)

2、由于告子与孟子的思想根本对立,反对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提出了千古名言:“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记录了这场辩论。

3、1好以智矫法,时以行杂公,法禁变异,号令数下者,可亡也。(喜欢凭借自己的聪明擅自更改法令,是海沧因私事而扰乱公务,法令朝三暮四屡次更改,有可能灭亡)

4、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5、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假装憎恶,就无法对其再加以憎恶;假装憎恶,就无法再对其施以恩惠)

6、惠州:法律职业资格现场审核无纸化管理

7、1安利者就之,危害着去之,此人之情也。(能够安逸或得利,人们就会接近;有危害和祸患,人们就会远离。这是人之常情。)

8、1言之为物也,以多信。(言语这东西,说多了就有人相信)(说明∶谎言重复了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理)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表现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纷飞,一夜之间好像树上开满了洁白的梨花的景象。

10、1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弑主也。(一旦君主怠慢倨傲而稍有疏忽,就会发生弑君夺位的灾祸。)

11、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下等的君主尽自己的才能,中等的君主能够竭尽他人的力量,上等的君主能够竭尽他人的智慧)

12、又称《韩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13、(解析)如果一个人是因为他人的话才对我友好,那他也一定会因为他人的话来怪罪我。

14、《小石潭记》中“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句写出游鱼自由自在轻灵游动的姿态。

15、译文:我独自一人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更加思念起家乡的亲人。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感恩教育的诗句《游子吟》(唐)孟郊

16、《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和文化成果推介)《和之说》之先秦百家中的“和”文化——法家(管仲名言1)

18、1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臣下广泛结交,朝中内外均有朋党,那即使他们犯下大罪,君主也会被蒙蔽过去)

19、大不可量,深不可测,同合刑名,检审法式,擅为者诛,国乃无贼。(治国之术大到不可估量,深到难以测量,考核臣下的言语与行为是否一致,检验他们的言行是否合乎法度,恣意妄为的立即诛杀,这样国中才不会出现祸患。)

20、《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五、韩非子法家名言

1、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2、1呐者言之疑,辩者言之信。(不善言辞的人所说的话就会令人生疑,而能言善辩的人所说的话就会令人觉得可信)

3、1贵人或得计而欲自以为功,说者与之焉,如此者身危。(君主有时行事得当而想自居其功,而进言的臣下也参与其中,这样就会危及自身。)(说明∶反正什么功劳终都是老板的,就算有成绩,也懂得及时急流勇退)

4、(解析)依靠别人,还不如依靠自己。我们常说“靠人不如靠己”,说的正是此意。

5、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6、欢迎原创投稿,打赏全归作者,阅读量大有稿酬。

7、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8、善无小而不举,恶无小而不去

9、(解析)这句话是对自我吹嘘、弄虚作假者的至诚忠告。欺骗性的自我吹嘘,不需要多长的时间就会被识破;掩盖真相、弄虚作假,不要多久就会被揭穿。

10、译文:家家户户都贴上新桃符取下了旧桃符。

11、在《诗经·氓》中女子倾诉自己从早到晚、终日操劳的两句诗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2、听其臣而行其赏罚,则一国之人皆畏其臣而易其君,归其臣而去其君矣。(那么过重民众就会敬畏掌权的大臣二轻视君王,于是也就会归附大臣而与君离心离德了。)

13、译:火的形状威严可怕,人们害怕不敢接近,因此很少被火烧伤;水的样子绵软柔弱,人们喜欢游泳戏水,因此被淹溺的人很多。

14、10上无其道,则智者有私词,贤者有私意。(君主不以法治理,那么智者就会有违法的言论,贤者在私下也会有不轨的意图)

15、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16、李斯年少时候,看到厕所里的老鼠吃着不干净的事物,还要时刻担心是否有人和狗靠近。他又看到梁仓里的老鼠,吃得好,住得好,完全不用担心人和狗的事情。他就感慨:“人有时候就像这两只老鼠,自己成就的大小和自己所处的位置,地方关系很大啊。”后来,他跟随荀子学习,洞察到秦王能够一统的实力,到秦国谋求发展。

17、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18、事有举之而有败,而贤其毋举之者。(事情有做了却不成功的,但这也胜过不去做的)

19、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20、1虏自卖裘而不售,士自誉辩而不信。(胡人自己售卖皮裘就难以卖出去,士人自己称誉辩说就不会被信任。)(说明∶自己夸耀自己是不明智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