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翻译【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2-12-15 13:04:06 浏览

一、鱼我所欲也翻译

1、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3、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4、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5、⑷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高位厚禄对于我来说有什么好处!

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12)辟:通“避”,躲避。

9、(35)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

10、●七八九年级下册名著听读合集

11、“舍生取义”的观点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都是“本心”赋予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

12、第二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说和阐明。

13、⑥呼尔:没有礼貌地吆喝。尔,语气助词,无实意。

14、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15、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16、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17、得兼:“兼得”的倒语,同时得到

18、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9、(译文)因此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避祸,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

20、•《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二、鱼我所欲也翻译及原文简短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fú)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

2、《孟子·告子上》,作者是战国孟子。扩展资料赏析

3、一箪食,一豆羮,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4、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连词,却)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7、②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8、④先帝不以臣卑鄙(介词,因为)

9、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的《孟子·告子上》 原文如下: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10、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11、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12、•《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3、(译文)由此可见,人们所喜爱的有超过生命的(那就是“义”);人们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那就是“不义”)。

14、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1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16、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1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鱼我所欲也出自《鱼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翻译: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鱼我所欲也(作者)孟子(朝代)先秦

18、启示:孟子要求人们,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像贤者那样,把“义”放在首位,必要时还应做到“舍生取义”。

19、(译文)先前(为了礼仪)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它:

20、从前(有些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

三、鱼我所欲也翻译简短越好

1、(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译文)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3、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4、(译文)是为了自己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

5、译文: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人也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6、(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

7、舍:舍弃。取:选取。义:大义。

8、(译文)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9、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吃喝)。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

10、(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11、译文:生命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牺牲生命而选择正义了。  

12、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13、⑤愚以为宫中之事(动词,认为)

14、如使:假如,假使。

15、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16、第二部分:运用例证说明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

17、(27)勿丧:不丧失。丧:丧失。

18、死亡是我厌恶的,(我)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

19、与:通“欤”,语气助词,吗。

20、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则的事例,并简要概述。

四、鱼我所欲也翻译

1、《鱼我所欲也》主要讲的是:人人都知道“义”比“生”更可贵,“不义”比“死”更可恶,然而只有贤者能把这一主张贯串于人生实践的始终,而一般人由于受环境的牵制,往往改变初衷。

2、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心”指:在生和义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

4、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万章下》)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5、舍生取义:出自《鱼我所欲也》;舍弃生命为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嗟来之食:出自《鱼我所欲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嗟: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现在的"喂"。

6、(译文)先前(为了礼仪)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华美的住宅却接受它;)

7、第二部分正面举例论证说明了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

8、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9、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10、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

11、第一段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

1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3、(译文)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

14、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要求:举例典型,略有分析,只有人名不给分)

15、(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16、译文: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只有放弃鱼而选择熊掌了。  

1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8、(如果)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鱼而选择熊掌。

19、举例论证: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0、③呼尔而与之(代词,他,指“行道之人”)

五、鱼我所欲也翻译手写图片

1、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2、得兼:两种东西都得到。

3、穷乏:贫困。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4、•《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5、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

6、“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反面论证。

7、(3)得兼:两种东西都得到。

8、出自:先秦·孟子《孟子·告子上》扩展资料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

9、⑥为:为了,表示目的。

10、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1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3、是:这种做法。已:停止,放弃。

14、本文用了类比的手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15、①乡:通“向”,以前,从前。

16、(28)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17、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18、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19、从前(有些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

20、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