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战争有关的成语100个
1、(鞍马劳困):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2、释义:外表强硬严厉,内心怯懦软弱。
3、(赤体上阵):阵:指战场。光着膀子上阵交战。比喻不顾一切,勇敢战斗。也比喻公然跳出来干坏事。
4、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5、(注释)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即十五千克)为一钧。
6、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解释: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
8、(全民皆兵)、(金戈铁马)、(血肉横飞)、(硝烟弥漫)、(风声鹤唳)
9、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10、轮,轮囷,古代的圆形谷仓,形容高大的样子。奂,众多。“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的高大宏丽,其他用法要慎重。
11、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12、解释:形容和悦而从容不迫地谈话。
13、释义:比喻人骤然得志,官职、地位升得很快。
14、(注释)持:坚持。恒:恒心。
15、☞初中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归纳
16、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17、(提示)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18、解释:屏气:暂时抑止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19、解释: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20、在上述爻辞中,“师”字皆指军队。
二、与战争有关的成语100个
1、释义: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
2、战国时期四大公子: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
3、解释:患:忧患,担心。
4、(注释)望洋:仰视的样子。
5、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6、关于易经的100个成语
7、(错误用法)当成形容房屋高大雄伟的同学自己面壁去吧。
8、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重要。
9、累,堆积。“累卵”,一层层堆积起来的蛋,比喻局势极不稳定。
10、优,本义为“吃饱了”,引申为“有余、悠闲”。“优哉游哉”,形容悠闲自在。
11、烩灸(脍炙)人口
12、鸿门宴:反秦义军刘邦攻下秦都咸阳,秦王朝灭亡,西楚霸王项羽从范增之计预设鸿门宴铲除刘邦,刘邦携张良、樊(fan)哙(kuai)赴宴,席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在项伯、樊哙的养护下得以逃脱。
13、(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14、初六是:军队出动要按照纪律,不顺从的将有凶祸。若是军纪涣散,作战岂有胜理?兵凶战危,所以师卦有三个“凶”字,而只有九二有个“吉”字。九二居中位,又有六五正应,所谓“王三锡命”的“王”是指六表示九二要奉命统帅全局才有胜算。
15、岌岌,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
16、(提示)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坚持到底。
17、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取:选取。义:正义。
18、西晋时,一个叫乐广的人请一位朋友来家里喝酒,朋友看见酒杯里有条蛇在游动,回家就病了。乐广知道后,又把这人请来,让他坐在原来的位置,告诉他那条蛇是挂在墙上的一张弓的倒影。朋友如释重负,病也很快好了。
19、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20、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悛,悔改。
三、战争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1、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2、解释:不担任某职务,就不去过问某职务范围内的事。
3、解释: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4、(来历)古代用加圆圈或点表示文章的句读,圈点也常加在字句的旁边,表示精彩或重要。可圈可点即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也引申为事物值得称赞。
5、(注释)锦囊:封藏机密文件或诗稿的织锦口袋。
6、(提示)比喻四面被围,孤立无援,陷于绝境。
7、砭,古代治病的石针,“针砭”在这句成语里作动词,当“指出”讲。
8、(提示)比喻口才好,能言善辩。
9、无论白天黑夜都不止息。
10、(金鼓连天):金鼓:古时作战,用金钲和战鼓指挥士兵,击鼓表示前进,鸣金表示后退;连天:响彻云霄。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
11、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12、释义:比喻嘴甜心毒,狡猾阴险。
13、行,又搬到一所学堂附近。孟子每天看到的是读书郎,就喜欢读书了。于是,他们才住了下来,不再搬家了。
14、战国时,苏秦发愤读书,深夜感到瞌睡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后来终于成为那个时代的政治家。汉朝的孙敬,为了不让打盹影响学习,用绳子系着头发,悬在屋梁上,一打盹,头皮就会被绳子扯疼。他后来成为一位儒学大师。
15、出自:宋·辛弃疾《满江红》:“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忤休重说。”
16、(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
17、解释: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
18、元朝,有个叫陶宗仪的人,考进士落榜,并不气馁,继续刻苦读书。他在下地劳作间隙时,总是读书。田野里没有纸,他就把心得记在树叶上,回家后装进瓦罐里,十几年时间装满了十几个瓦罐。有人不理解,他说:“学习就应持之以恒。”后来,他整理树叶,编了本《南村辍耕录》的书,很受欢迎。
19、(正确示例)短短数语,把大灾后人间地狱的悲惨情景,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不忍卒读。
20、仗,兵器。“明火执仗”,指点燃火炬,手拿武器,比喻强盗行为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四、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1、(提示)真心佩服别人,认为自己不如对方。
2、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锅。沸:水开。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3、释义: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4、解释:舍:停止,停留。
5、(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6、释义:保守秘密,不公之于众。
7、(注释)金玉:泛指珍宝,比喻美好。败絮:烂棉花。
8、解释: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9、☞九上语文理解性默写常考题集合
10、(注释)班:鲁班,我国古代的木匠。
11、(提示)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12、(错误)文章写得太差,不愿意看。
13、例句:作为军人,应以~为荣。
14、释义: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15、厉,通“砺”,即磨刀石,作动词用,表示“磨砺”。“再接再厉”源自唐代诗人孟郊描写斗鸡情景的诗句:斗鸡在再次厮斗之前(再接),先在地上磨喙(再厉)。“再接再厉”,比喻做事要不断努力。
16、释义:正义之气直上高空。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
17、(注释)甘:心甘情愿。下风:风向的下方。
18、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19、东晋名将刘琨和祖逖是好朋友。他们年轻时看到朝廷腐败,深为的前途担忧。于是互相勉励,立志要为保卫做出贡献。每天鸡叫头遍时,祖逖就叫醒刘琨,一同起床舞剑,苦练杀敌本领。后来祖逖率军北上,收复了大片国土。
20、三国时有个名医华佗给两个发烧头疼的人看病,用了不同的药。两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症状,却用药不同?华佗对他们说:“你的病是由内部伤食而引起的,他的病则是外感风寒受了凉而引起的。”服药后,他俩的病果然很快便好了。
五、关于战争的古诗大全300首
1、据说,楚国有位珠宝商人,为了把一颗贵重的珍珠卖个好价钱,请人做了一只精致的珠宝盒来盛放这颗珍珠。一位郑国人出高价把它买了回去。谁知,过了没几天,这位买主竟然拿着珍珠来找商人,对他说:“你把这珍珠遗留在盒子里了,我买的是盒子,这珍珠还给你吧。”
2、六五是国君,在动乱时,要师出有名而吊民伐罪,才可做到无咎。九二与六三的表现,都要归因于六五的命令。
3、解释: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
4、(注释)义:正义。亲:亲属。
5、(严陈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同“严阵以待”。
6、担子很重,路很远,形容责任重大。
7、毛遂自荐:毛遂,赵国平原君赵胜门客,因秦攻打赵国时,说服楚国合纵抗秦,而“锋芒毕露”且“脱颖而出”,“颖”指锥子的柄。
8、(兵强马壮):兵力强盛,战马健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9、释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少有。
10、暗渡陈仓,拔帜易帜,背水一战,成败萧何,大逆不道,独当一面,短兵相接,多多益善,分我杯羹,国士无双,汗马功劳,捷足先登,解衣推食,借箸代筹,锦衣夜行,沐猴衣冠,披坚执锐,破釜沉舟,以一当作壁上观,千虑一得,秋毫无犯,取而代之,孺子可教,盖世之才,四面楚歌,先发制人,后发制人,项庄舞剑,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养虎遗患,一饭千金,一日千里,所向,扬长避短,约法三章,十面埋伏
11、(注释)负:背着。荆:荆条。
12、释义:具有特殊优越的条件。多指人的资质或自然环境特别好。
13、释义: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14、(错误用法)很容易理解成脾气差或天气多变。
15、☞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考知识点+答题模板
16、古时候,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琴弹得出色。有一天,他带琴出游,只见远山如画,河流清澈,一头牛正在河边吃草。这美丽的景色让他兴致大发,就对着牛弹起琴来。尽管琴声动人,可是那头牛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他很生气。这时,有个过路人对他说,不是琴弹得不好,是牛听不懂啊。
17、(提示)比喻一个人的仪表出众或学问、品德高于别人。
18、(提示)不因寒冷而发抖。形容恐惧。
19、解释: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
20、释义:清除坏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改过自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下
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