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好书推荐【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2-12-16 12:53:35 浏览

一、孔子的故事好书推荐

1、孔子杀了少正卯吗?孔子提倡“三纲五常”吗?

2、为何他的思想影响深远?

3、读一本好书就是交一个好朋友。《孔子的故事》已经陪我度过了一百多天,它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人生路上的指明灯,它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清官自然亲!《孔子的故事》读书心得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名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这就是出自伟人孔子之手。

4、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是十分恰当的。”经过孔子的一番解释,子贡终于心服口服了。

5、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6、孔子在洛阳住了一段时间要离开了,老子依依不舍送行,并且根据自己的处世态度向孔子叮嘱。老子说:“有钱人送行送钱,有学问的人赠几句话。我没钱,姑且冒充一下有学问有道德的人送你几句话。第你所钻研的是古人的东西,可是古人死了,不能把那些话看的太死。第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本来应该阔绰一下,如果过得去也就算了。第会做买卖的都不把东西摆外面,有道德的人都很朴实。你应该去掉骄傲,去掉贪恋,去掉架子,去掉妄想,这对你都是有好处的。一切事不要太任性,这样对家庭,对朝庭也不合适"。

7、师导:从那以后,孔子读书刻苦。他是怎么读书的呢?(指名反馈:他—边给别人看管仓库和牛羊,一边抽空读书)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任何知识都十分有兴趣,因此他博学多才。孔子不仅勤奋好学还十分谦虚。“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些名句都是孔子授予我们宝贵的学习经验。

9、孔子维护等级社会吗?孔子主张暴力杀戮吗?

10、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是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也是每一个青少年的人生榜样。他们平凡而普通,但是,却有着崇高的人格和伟大的胸襟。新闻里的钟南山,总是精神矍铄、目光坚毅,如山一般稳健。但《钟南山:生命的卫士》一开篇,却讲述了一个鲁莽少年因为爱冒险、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故事。青少年版钟南山传记,为你讲述钟南山院士的成长故事。

11、师出示课件,补充孔子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孔子的故事》。(板题,学生齐读课题。)

12、★用“一边一边”造句。

13、(1)你感受深的句子有哪些?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

14、我平时总很自大,不愿意听从别人,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正是因为骄傲自大,所以犯了不少错误,但通过读这本书,我下定决心要改掉这个毛病,要像孔子一样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态度。不仅如此,孔子还有股子坚毅不拔,顽强拼搏的毅力,他不论做什么事,都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我呢?常常看书只看一会儿就睡着了的,孔子的学习态度与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我不能再这样了,我要在学习的时候有一种钻劲,只有肯钻研才能更好的运用学习的知识,才能更。

15、⑴、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

16、这恰恰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如果明明不知道,却假装知道,而耻于向别人请教,那我就永远不会懂得礼仪了。”孔子为了增长学问和见识,曾向许多人拜师学习。他向郯子请教过官名,向苌弘学习过音律,跟师襄学习过操琴,还向老子请教过《周礼》中的有关道理。

17、索书号:K825/1111

18、孔子还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子贡问孔子,人死后知还是不知,孔子不说。因为他说是或不是道德果影响都很大。孔子到楚国时,一个父亲偷了一只羊,儿子坚决的告发了,孔子就说:“第儿子告发,羊回到了主人那儿,父子的感情就受到了损坏。第儿子不告发,父子感情得到了维护,损失也小。”孔子分析时说,法庭可以用其他方法破案,就是不能破坏的也只是一只羊,没有太大的损失。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孔子不但有知识更有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可以在感情的细节问题上得到维护。

19、课堂小结:孔子的故乡山东曲埠修有孔子庙,还举办孔子文化节,进行纪念。

20、(该书入选三叶草故事家族2016年度好童书TOP100)

二、孔子的故事好书推荐卡

1、(孔子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读书勤奋。而且他谦虚好学,不懂就问,所以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学者,是我国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反馈中,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串联句子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孔子成功的原因,激发学生对于孔子的敬佩和赞叹之情,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启迪)

2、和同学交流你所搜集到的孔子的故事。

3、《孔子原来——被误解的孔子》一书作者鲍鹏山教授之前与我从未谋面,却神交已久。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李路先生主编的《儒风大家》的每一期我都看。其中专栏作家之一是鲍教授,他的文章我很喜欢。

4、孔子三十岁时开始教书,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他教书是在温故自己学过的知识,这样子才可以当合格的老师。孔子的学生有三千弟子,在当时可以说是很多了。孔子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观念,带出了很多的学生。

5、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离骚体"。

6、孔丘说:“一我已经练了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打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会的,娘一定伤心和难过。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

7、儒家学说经典合辑,阐述儒学哲学核心思想,汇集学习与传承的篇章。

8、组织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了解孔子。

9、字: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

10、我合上书本,闭目沉思:孔子可真是个清官呢!他忠心中力为老百姓办事,用一颗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不百姓财产,他可真是个清官。孔子曾经说过:“做官就要身体力行,为老百姓做出模范,还要勤政爱民,永不懈怠。”只要这样做,才算得是个好官。

11、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终被下狱毒死。他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12、《孔子的故事》这本书里面的讲了从刚出生到老了的生活故事,真的很有趣,你也来看看吧。《孔子的故事》读后感7《孔子的故事》这本书的作者是北京大学教授李长之,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孔子的故事。通过这本书我知道,孔子的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儒家学问影响是大的,然而他坎坷求索的一身,也被历代人说了又说。本书作者李长之用浅显而轻松的.文字,把孔子一生的基本轮廓为我们生动的勾画了出来。李长之是诗人,又是写散文的高手,他的笔锋也带有浓郁的抒情意味。在他的笔下,两千五百余年前的孔子,栩栩如生的身影活跃在字里行间。

13、但凡读过《孔子的故事》这本书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赞叹这位博古通今的大人物,当然,我也不例外。才读了几页,我已心生敬仰,同时,也心生疑虑,孔子是如何成为一位大人物的?我带着疑虑继续往下读……书读完了,答案也找到了。

14、认识“仲、儒”等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论”;理解“艰难、孤苦伶仃、羞惭、凄凉”等词语。

15、被誉为“袖珍的百科全书”,涵盖了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哲理和智慧。

16、10)、师结:同学们,孔子就这样孜孜不倦地学习,后成了我们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之被后世成为圣人。

17、选择自己喜欢的孔子名言做成书签勉励自己。

18、有时遇到比自己职位高的人贪污了粮食,他定会立刻大义凛然地指出;有时碰上哪个官员犯了错误,他便会用心良苦地教育他;要是见到百姓缺衣少食,他就会好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得知自己的学生在当官时违背仁德做事便不想认这个学生了……所有这些事,都说明他清廉正义,心里装着百姓,处处为百姓着想。正因为这样,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孔圣人”,并乐意拜他为师,以他为行动的楷模。

19、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我能理解的内容少之又少,但是,每一次的阅读,都能让我静心明理知人事,所以我会继续阅读,丰富自己,努力着让自己成为更为完善的自己。

20、简介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者,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孔子的故事好书推荐作文600字

1、(010)64011190

2、孔子之所以能为人类的文明作出贡献,都来自与他勤学苦读。孔子虽出身贫寒,很早就失去了父亲,他过早的就担当起拉生活的重担,然而他没有被困难压倒,而是更加刻苦的学习。

3、孔子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4、孔子一辈子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教书,他教导过许多学生,号称“孔门学生三千”,其中的有七十二人。孔子是一位良师,他讲课时总是力求把要点讲清楚,让每个学生都能明白;而且孔子善于启发,他总是耐心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

5、小众书坊|网络购买渠道

6、看完了《孔子的故事》后,我真觉得受益匪浅。记得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靠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这就说明,世界上没有一生下来就是天才的人,想当天才就得靠不懈的努力和勤奋,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受人爱戴的真正的天才。以前我们总认为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伟人,都是有天生的才能,而忘了他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其实,他们的成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习的点金术,就是勤奋。

7、孔子生前处处碰壁吗?孔子是个官迷吗?

8、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博学多才的人主要来自于他谦虚好学的美德。孔子曾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懂就懂,不懂就不要装懂,这才是聪明。

9、这些都可以在《孔子的故事》一书中得到解答。

10、有一次,孔子的钱财都被花光了,他没有钱了,孔子的弟子子路,让大家穿好仆人的衣服。将车上的布取下来。做成豪华的地毯。然后把凳子摆好。然后叫孔子过来。孔子的弟子子路以为孔子会高兴然后夸奖他。但孔子来看见这样子的排场,就生气的说,人要接受现实,不可以这么虚假!

11、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叫作《孔子,人能弘道》。我选择推荐这一本书的原因,一来是因为我第一次进入樊登读书的时候,听到的就是这一本;二来就是因为以前提到孔子,我想到的是,他是儒家的创始人,他的言论和思想都被收录在《论语》中,但是再多的,我就知之甚少了。而樊登老师幽默诙谐的讲解让我对孔子开始有了深入地认识,开始发现孔子的很多理论其实都对人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12、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13、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仅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

14、《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为古代启蒙教育的教材。

15、现在繁荣昌盛、万象更新,《孔子的故事》有机会再版了,而斯人已去,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孔子的故事》读后感2伴随着夜间来临的脚步,我读完了《孔子的故事》这本书,读完后,我敬佩孔子,我敬佩他什么呢?我敬佩他做事认真,用于接受现实。

16、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

1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8、《论语·雍也》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9、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孔子是怎么刻苦、谦虚、好学的,知道孔子为什么能够被人们称为圣人。

20、这本书写了孔子的一生,很有意义,大家也买一本看看吧,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孔子的故事》读后感篇9读完《孔子的故事》这篇富有传奇色彩的文章,我深深的被孔子那种一心想要安邦定国,造福人类的精神所感动。这篇文章讲述了孔子17岁时被人数落,立志要为祖国做出贡献;30岁时就办了“私学”,把文化传播给平民学生;63岁时他又完成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的编修工作,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暑假过后,我就是六年级的小学生了,不久就要上初中,只有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在学习上,我就要学习孔子这种精神。

四、孔子的故事好书推荐作文

1、许强,男,汉族,1968年6月出生,四川南江人,九三学社社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2、曾经一代人对孔子的回忆,还停留在1970年代的批林批孔,这样一种反传统的做法一直可以追溯到五四运动年代,那个打倒孔家店、渴望变革中国的世纪初的呐喊就这样传到了7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我们终于发现,中国文化具有融合和慧通的顽强的生命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力量,源自5000年来的灿烂文明!

3、★小众书坊实体书店地址★

4、集体反馈。教学建议;

5、孟子善于论辩,长于思考,探索人性、人生、社会、政治等诸多问题,是要告诉我们:要时刻谨记保持美好的品德,经常通过自省等方式修养自身,将人性中的善发扬光大,做一个善良、正直、勤奋修身,勇于挖掘自身缺点并改正的人。

6、说说课文写了孔子的哪些事情。

7、后者则通过对先秦时期各种知识的介绍,让我们更地了解《论语》产生的历史背景,从而更准确地理解《论语》。

8、《“故事中国”图画书系列·孔子》(以神奇故事介绍曲阜“三孔”及孔子“六艺”知识)

9、钱穆先生所著《四书释义》分为《论语要略》、《孟子要略》、《大学中庸释义》三个部分,对“四书”做阐释与发挥。

10、师导:同学们。孔子学识渊博,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成为当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故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他的学生们把他所说的话和他的—些事迹辑录成了一本书。叫《论语》。你们搜集了哪些孔子的故事呢?

11、孔子深深地记住了老子的叮嘱,在后来的日子里一直都是谦虚谨慎的对人对事。在遇到挫拆的时候都心存善念。

12、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孔子的故事》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孔子的故事》语文教案1教学要求:

1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需要用心专深入其中。倘若停留在表面,或是深入得不彻底,就很难领悟到其中更深的道理。

14、我喜欢的一篇是《过匡城被拘留》讲的是孔子在卫国没呆几个月就离开的故事。他由于走得很仓促,又由于自己坐车,而他的弟子大多数是步行的。这其中就有子贡。当时的子贡还是个五岁的青年。因为他找不到老师孔子了,很着急,就对路人询问起来。有一个人笑嘻嘻地告诉他,我只看见东门有一个人长得很体面而且两腮很像尧帝,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像大禹,不过比大禹又短了三寸,而且样子很狼狈,像一条丧家狗。子贡知道这一定是孔子了,便找到东门,终于追到老师孔子了。孔子见着子贡并问他去哪里了?是怎样找来的?子贡便把刚才听来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听了就笑道:一个人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不能以点概全,不过说我像条丧家狗,倒一点不错!一点不错!

15、◆课后同学们可以搜集《论语》中的话认真读一读,并理解其意思。

16、《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唐玄宗

17、生字卡、课前收集孔子的有关资料

18、★说说你是怎么从这句话中感受到孔子谦虚好学,不懂就问的品质的。

19、要看些有水平有介绍比较详细的.我推荐美国汉学家顾立雅的《孔子与中国之道》,大象出版社出的.顾立雅是国外汉学研究孔子的泰斗级人物,而本书就是他的代表作.这本书和其他的国外汉学家多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不同,多是描述性,而且所论必有对应《论语》上的根据.全书分章讨论了孔子的方方面面,写了孔子时代的中国,孔子的生平纪事,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作为一个教师,学者,哲学家改革者的孔子.而且特别是在描写孔子行状的时候文笔风趣,颇可从中瞻仰圣人的风貌.

20、《孔子原来——被误解的孔子》,鲍鹏山教授著。全书开篇,以“孔子思想过时了吗”为引言,用23个问号,提出今天人们对孔子存在的误解与偏见,并有针对性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如:孔子生前处处碰壁吗?孔子是个官迷吗?孔子鼓吹忠君吗?孔子是道德主义者吗?孔子鼓吹的孝道吗?孔子占卜吗?孔子杀了少正卯吗?孔子提倡“三纲五常”吗?孔子维护等级社会吗?孔子主张暴力杀戮吗?孔子的“亲亲互隐”是腐败温床吗?孔子歧视女性吗?等等

五、孔子的故事好书推荐小报

1、指名完成上面的填空题。

2、理解第二至五自然段。

3、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he),他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员猛将。由于立战功,鲁君封他为陬(zou)邑大夫。叔梁纥的第一个妻子为他生了九个女儿,他觉得愧对祖宗,于是又立了一房妾,虽然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却是残疾的,先天跛腿,取名孟皮。叔梁纥后又娶曲阜名门颜蘘的小女儿颜徵(zhi)在为妻。颜徵在漂亮贤惠、德才兼备。她和叔梁纥结婚两年,还没有孩子,于是他们就到泥丘山神那里去求子。果然,到了年底,颜徵在生下了一个孩子,取名为孔丘,他就是后来的伟大的圣人孔子。

4、在这种情况之下,孔子出现了。他认为要解决这个乱七八糟的格局,需要通过不断的教化和学习来进行。在那个时代,孔子是做什么事的呢?按照史学家的讲法,他做的基本上就是一个培训班加职业介绍所,就是他那个地方既教你东西,礼、乐、射、御、书、数都教,同时还给你找工作,所以他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够找到一个不错的归宿。

5、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论语》。

6、除了孔子的生平故事,为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语》,这本书还在每一章节后面增设了《子夏课堂札记》《小小百科》两个板块。

7、本书以“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为题,分析六章,为孔子作传。其*宗旨,是为非专业人士,即普通读者,提供一部精当、博约、生动活泼、有价值的孔子传,叙述其一生行迹、事迹、心迹的同时,阐发作为思想家孔子的现代价值与当下意义。本书32开精装本,设计独特。并由中国孔子基金会授权,连载明代名臣张楷手绘原本《孔子圣迹图》17幅。这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早描绘孔子生平故事的连环画长卷。

8、孔子十五岁,母亲就让他勤奋好学,把能看到的书籍全看了一遍,所以他知识渊博对以后的经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时国君的能力并不强大,主要的能力还是在三恒之中。孔子的姐妹众多,但他家因为父亲死后没有俸禄,家境贫穷,所以母亲带着他离开孔家,母子俩开始了相依为命的岁月。母亲死后,他在宋国迎接了自己的弱冠之年。

9、所以孔子对于命这件事是很看重的。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心理安慰的办法。任何宗派都有这样的东西,就像佛家讲的缘分,你遇到任何困难,说这是缘分的问题,就没有这么大的压力。基督教说,遇到任何事是上帝的问题,人的压力也会减少。而孔子说这就是命,就是“尽人事而听天命”,我努力做我能做的事。至于天命有多少呢?你得信,你如果不信,你就“无以为君子”,你就会觉得特别痛苦。

10、毎当我读到孔子说的这句话:"不愁没有地位,愁的是自己没有成套的东西;不愁人家不知道,只要自己有了成套的东西,自然会有人知道,我就明白了,孔子他不愁没有地位,愁的是自己没有成套的东西,只要有了,人家自然就知道了,我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不愁没有地位,只要你有了成套的东西,自然就有地位了,人家自然也知道了。

11、我喜欢孔子幼年时代的鲁国文化空气这一篇发生的故事。在孔子八岁的时,吴国那个不肯接受王位的公子季札初始各地,到了鲁国,季札是一个博学而有艺术修养的人,他在鲁国有机会听到鲁国所特别保存着的较完备的周朝乐歌。那些乐歌个大部分都保留在现存的诗经里面,他对于郑地民歌的批评是:“这种音乐为什么这么细弱?很有享乐的气氛。——这个小国有些危险了。”他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文艺批评家……

12、引导学生想像:同学们,当时孔子满脸羞愧,只好离开了。大家想像一下,他心里会怎么想呢?(指名说一说;我一定要读书,成为有身份的读书人)

13、3)、孔子没钱读书,被赶走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14、《孔子好学不倦》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贵在孜孜不倦,勤奋好学才是进步的阶梯。学无止境,我们只有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攀登成功的顶峰。《孔子的故事》读后感14但凡读过《孔子的故事》这本书的人,肯定都会情不自禁地对孔子发出深深的感叹,深深地敬佩这位博学多才的“圣人”,也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出现过这么一位杰出的人物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15、读了《孔子的故事》这本书,我有很多的收获。收获一。人要接受现实,不能沉浸在虚假里。收获二。做人要谦虚,不能骄傲。收获三。要知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和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意思就是你虽然学习很好,但是总有人比你学习更棒,所以要谦虚。《孔子的故事》读后感篇7阳光明媚的秋天,我安静的坐在阳台上把《孔子的故事》这本书读完了。

16、举目无亲:抬头看不到一个亲人。形容人地生疏。举目:抬起眼睛,指抬头。

17、看完这本书后,我想了很多。孔子先生小时候就可以做到学而不厌,一遇到不懂的题目就去问老师,为何我们不能做到呢?在学习上我们也要像孔子先生那样,好学上进!《孔子的故事》读后感篇5大家好,我是33号袁泽瑞。今天分享的是《孔子的故事》。

18、看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自己和孔子比起来学习条件很优越,我更应该好好学习,做一个勤学好问的学生。

19、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时看起来小而近时看起来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时热而远时凉吗?”

20、讲儒家,就先要讲孔子——孔子是奠定中国儒家的思想的人。也是把中国民族所有的优长结晶为一个光芒四射的星体而照耀千秋的人。《孔子的故事》中的孔子并不因为李长之在文献上的言必有据而显得古板无生气,恰恰相反,在他的笔下,两千五百余年前孔子栩栩如生的面影经常活跃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