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2-12-17 11:47:53 浏览

一、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

1、其爱是追求至善,想拥有善物;

2、苏格拉底一生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性的著作,但他的影响却巨大。后人对其活动、思想的了解和研究,主要依据于他的学生柏拉图、色诺芬等人的著作。

3、苏格拉底还强调了善的复要性,认为善是一切事物的根因,这些观点为后到的唯心主义奠定了基础。在教育方面,苏格拉底不提倡对学生进行灌输,更多的是摘用辩论的方式,这同样为后到的辩论法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4、===================

5、在篇章的后,依然是苏格拉底擅长的总结性陈词。他回顾了他所有的观点,他再次申明爱的序列,爱的次第。他说:

6、这便是从形而下走向形而上,从形体之美走向知识之美。

7、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整个思想体系的中心。

8、这就像病人,由于他的疾病而是医生的朋友。而身体是既不好又不坏的。由于疾病,身体被迫欢迎和热爱医药。于是,苏格拉底发现:“既不好又不坏的事物变成好事物的朋友,因为某些坏事物的呈现。”在这样一种现象中,苏格拉底继续辨析友爱的存在。为什么一种事物能对另一种事物产生亲善,他从现象之中发现具体事例,并将其抽象出来,看能不能经受起普遍性的考验。正是这样的分析法,使他能进行抽象思维的逻辑展延。

9、苏格拉底方法包括讽刺(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归纳和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等步骤。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方法”也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

10、③归纳是指从各种具体事务中找出共性、本质,通过比较寻求“一般”。

11、这可真是麻烦,这次对友爱的论证又失败了。同类不可能成为朋友。那异类呢?会不会是这样?“事物越是相同,就越会充满妒忌和争斗,就越会相互仇恨,而事物差别越大,就越会结成友谊。穷人要和富人交朋友,弱者要和强者交朋友——为了帮助的缘故——病人要和医生交朋友。总之,无知的人必须珍视有知识并爱他的人。”那么,这个观点对不对呢?苏格拉底继续探讨下去。他发现,这样一来,将会导向一个问题:对立者是其对立者的佳朋友。这显然难以让人相信。因此,他认为“相同者不是相同者的朋友,对立者也不是对立者的朋友。”但他又找到了一个要点,认为必须加以考虑。那就是:“某个既非恶又非善的事物会变成善者的朋友。”

12、这就涉及一个问题,苏格拉底问:“在那些我们一无是处的领域中,我们会成为某人的朋友吗,或者有人会爱我们,和我们交朋友吗?”答案由吕西斯的嘴中说出,答案是否定的。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但为什么会引导出一个错误的结论呢,难道爱不是无条件的吗,为什么当我们一无是处,没有价值时,便不会被人爱了呢?

13、当知识之美进阶到美自身时,也就是与真理和智慧同一时。美就是善、就是真。美不仅是感官能感知的部分,不仅是思维能推导的部分,美还是在静默和体悟中能明了的部分,美是意识突然发生转化的部分。美从感官进阶到生命意识,从生命意识证入到本体。这便是哲学之爱的全部过程。

14、法硕考研交流QQ群:683630671

15、「此念」将邀请胡赳赳一起探讨「你真的会学习吗?」,11月8日,此念视频号20:00直播,欢迎大家预约观看!

16、我们可以设想:能不能订一条戒律放在那儿,不准民主制在运行过程中做出此类裁决,以维持制度的圆满和稳固呢?似乎不行。既然是以民意为终裁决,那么任何民意以外的东西,都不能超越它,否则就违反了基本的原则。况且在实际当中,一纸空文有何约束力,须有切实的力量作为保障才行。而如果在民意之上存在一个可以否决它的力量,这样的体制也就不是民主制了。

17、苏格拉底方法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

18、苏格拉底与孔子很像,他们都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因此,想要研究苏格拉底,就得通过同时代人对他生活、言行、思想的记录来进行。那么,有哪些苏格拉底思想的忠实纪录者呢?主要有三个人物,其中影响大的是柏拉图,还有色诺芬和阿里斯托芬。

19、苏格拉底是一位富有魅力的哲学家,也是西方哲学的重要源头。他有名的话是“未经审察的生活不值得一过”,他的思想绝大部分集中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以谈话录的面目出现。究竟什么才是良好的生活方式?爱与死亡和哲学的关系到底是什么?人应该具有怎样的美德?

20、那么,究竟是柏拉图的记录还是色诺芬的记录更真实呢?这其中存在很大争议。一种意见认为,一定是柏拉图的更真实。因为柏拉图是苏格拉底亲近的学生,始终跟随着他,而且柏拉图也是苏格拉底后伟大的哲学家,所以他能深刻地理解老师的思想。但也有人不太认同,说正是因为柏拉图太牛了,是伟大的哲学家,常常把自己的想法融入进去,借苏格拉底之口说出来,所以你不知道这是苏格拉底说的还是他说的。

二、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及产生背景

1、有一天,苏格拉底拦住一个过路人,问他:“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那道德究竟是什么呢?”

2、现在我们还是回到苏格拉底对什么是爱的谈论。接下来他谈到了这种爱的“次递性”。在他看来,如何去爱,是有阶段的。这个阶段是一个学习的进阶,也是知识的进阶,同时,是属于个人发现世界、发展心灵的进阶。

3、“智德统一论”的提出,在教育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近代教育性教学原则的雏形。既然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认识,对人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可能的,道德是可教的。教人道德就是教人知识,教人形成正确的认识,但这个论断又是不完善的,因为知识并不等于道德,人的道德还有复杂的情感上的体验和行为上的实践。

4、路人说:“忠诚老实,不欺骗人。”

5、第三个是古希腊的戏剧大师阿里斯托芬,以创作喜剧为主。在他的剧本中,苏格拉底常是一个光着脚,像小丑一般被嘲笑的角色。在苏格拉底时代,他确实是一个怪人,如同剧中形象穿着破烂衣衫、赤着脚行走。这与我们心目中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形象大相径庭,所以人们在讲苏格拉底时,一般不会参考阿里斯托芬的记录。

6、②方法强调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概括过程。

7、民主制,即以民意为终的裁决。如果剥夺了个人说话的权利,怎么判定民意呢?“民”没有口,有口的是一个个的人,民意只能通过个人的言论来表达。当然可以这样解释:既然是多数票决定的,就表明该言论不是民意,所以剥夺无碍。但是显而易见,以惩罚为手段的“剥夺”,不仅仅是不予采纳,更是禁止发表;或曰,取消了该言论的动议资格。其结果是,对该言论重新进行选择的权力丧失了。

8、①受教育者必须有探求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

9、科目一+科目二8套纸质试卷包邮到家

10、(例)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西方教育家是()。

11、教资笔试图书+配套网课

12、所以说,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也是西方文化的源头。西方文化,我们说两栖文明,有两大支柱,一个是理性主义的支柱,理性主义就来自于古希腊;另一个支柱是基督教文明。从中可以看出哲学是西方文化的重要基础。

13、“苏格拉底方法”(问答法)

14、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不是将现成知识直接教授给对方,而是通过共同讨论,引导对方自己承认自身错误并发现问题的正确答案。

15、现在,苏格拉底似乎抵达了他的结论:“无论是在灵魂中,还是在身体里,还是在任何地方,那些本身既不好又不坏的事物,由于坏的呈现,而成为好事物的朋友。”论证到这里,这意味着友谊就是向善,友谊就是成为善者的朋友。原本每个人都是既不好又不坏的,但是受了坏的污染,于是应该向好的事物看齐,这便是友谊的伦理。这颇像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16、人人皆能不朽,只要你传递后代。还有一种更大的不朽,那就是知识的传递、智慧的传递、灵魂的传递。一个灵魂启发另一个灵魂,如何认识美与爱,如何认知变化的世界与不变的本体。这便是灵魂之爱。灵魂之爱比肉体之爱更加高尚。

17、苏格拉底对死亡的看法主要是体现在裴洞篇和治国篇中,我们根据这两篇的内容去理解他对死亡的看法那也只能说是反映了他对当时的人类知识的看法,因为他的那种看法并不是他自己创造的,而是在那个时代本就有一定市场。

18、苏格拉底认为身体是人们从事一切事情的基础,要尽可能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

19、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可以从教育的意义与目的、德育、智育以及教学方法几个方面进行掌握。

20、在此之后,他必定认为人们的灵魂之美比他们的形体之美更有价值。他会得出结论,形体之美并不是重要的。结果就是,他能看到各种知识之美,而不再主要观看一个例证之美。

三、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英文

1、爱就是对幸福的欲求,爱就是在身体或灵魂中孕育美,在美之中生育和繁殖。爱的本性就是追求不朽。

2、苏格拉底自己也有些思考上难以为继了,但他坚持了一下,继续推导:“善者不是善者的朋友,恶者也不是恶者的朋友,善者也不是恶者的朋友。”那么这样以来,只剩下一种可能性了:“如果某事物可以成为任何事物的朋友,那么善的事物或恶的事物都不可能成为善者或与其自身相同的朋友。因此,我不认为任何事物能成为恶者的朋友。”

3、这个问题,对中国的一些思想家影响也比较大。比如钱穆先生,虽然他不太认同用西方哲学来概括中国的古代思想和学术,但他也认为哲学是研究两类问题,一类问题叫宇宙是什么?世界是什么?类似我们用科学角度来解释这世界是什么。还有一个大的问题,人生是什么?即哲学在很大范围内,是要探讨人生哲学。

4、但我们知道,苏格拉底并不是古希腊哲学的第一个哲学家。那么,在整个西方哲学特别是古希腊哲学中,苏格拉底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想了解这些,我们就必须从史学的角度来了解西方哲学,了解西方哲学的源头,从而了解苏格拉底。

5、而其他一些人的生育表现在灵魂中——因为肯定有一些人的灵魂比他们的身体更有生育能力,更适宜在灵魂中播种、怀孕和生养。

6、要了解哲学史,就要了解哲学的源头。戏剧界有一个说法,「学源不学流,源正流清」。

7、「此念」将邀请胡赳赳一起探讨「如何学习?」,11月23日,此念视频号19:30直播,欢迎大家预约观看!

8、不朽就是进入永恒之境,也就是天外之境,那里是众神之地,也是真理与幸福长存之地。爱的过程,就是对这种幸福欲求的想象以及付诸实践。爱意味着爱美,爱美有两种延伸:一种是身体的繁衍,一种是灵魂的繁衍。身体的生育与繁殖,饮食男女就可以做到;而智慧的传递,灵魂的传递,则只有少数爱智者才能做到。

9、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拓展资料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和其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10、突如其来,他看到了神奇的美景:首先,它始终如既无生成,亦无逝去,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第它不会以这种方式是美的,以那种方式是丑的,不会一个时候是美的,另一个时候是丑的,不会与一个事物相连是美的,与另一个事物相连是丑的,不会在这里是美的,在那里是丑的,就好像它会对某些人来说是美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是丑的。这个美者不会伪装成脸的美、手的美,或身体某个部分的美向他显现。它既不是话语,也不是知识。它不存在于其他别的事物中,比如动物、大地、天空之类的事物;它自存自在,是永恒的一。

11、与此相对应的是,“而在那些我们并不懂行的领域中,没有人会允许我们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也不会有人把这些事托付给我们做,而是每个人会尽力阻止我们。”不管他人如何爱你,在这些事上,依然会阻拦你。

12、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治国人才。作为一名合格的雅典公民,他为自己的城邦奋战过,用不畏生死的战斗捍卫雅典城邦的民主与自由。但他同时也反对当时雅典盛行的利用抽签方式决定官员的行为,认为只凭借抽签而不考察官员的德性,这样的执政者是不值得信任的,因此,他认为治国者必须通过教育和学习进行培养,使其德才兼备。

13、他的教育思想散见在他的学生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和色诺芬的著作《回忆苏格拉底》中。苏格拉底并未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但他的教育主张直接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对西方近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4、这里有一位叫希波泰勒的青年爱上了另一位青年吕西斯。谈话主要发生在苏格拉底和吕西斯之间。苏格拉底详细询问了父母对吕西斯的爱,邻人对吕西斯的爱,他得出一个初步结论:

15、大自然和人的自我是有的区别的,人不单单只是大自然的其中一部分,而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人的灵魂与物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它们互相对立,独立存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以辩证的思维来深入事物的内部。

16、④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17、古希腊自然哲学有早的物理学家,有早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早的化学家,早的生物学家,早的原子论研究者德谟克利特等等。后来的自然科学分支,都能够在古希腊自然哲学里找到源头,这就是自然哲学。

18、道德是立身之本、行为之准,也是审察人生、观察社会的基本维度。道德不是的,但没有道德是万万不能的。本公号倡导主旋律,为正义呐喊,为良知代言,为好人点赞,为善政献策。

19、√口诀:“记住规定”——讥讽、助产、归纳、定义

20、智慧即德行(知识即道德)

四、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和评价

1、接下来,苏格拉底仍有精彩的发挥。你们既然接受了这样的论点,那么我们继续往前推进。“不好不坏的事物由于坏事物的呈现,有的时候还没有变坏,而有的时候变坏了。”如果是这样,这意味着什么呢?“当它不是坏的,但坏已经呈现的时候,这种坏的呈现使它想要好的事物。但是这种使它变坏的呈现又会剥夺它要变好的愿望和对好事物的热爱。因为它已经不再是不好不坏的,而是坏的。而坏东西不能是好东西的朋友。”

2、疲惫的真相:为什么我们总是感到那么累?

3、苏格拉底如此赞美不朽:

4、“苏格拉底方法”又称“问答法”“产婆术”,主要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是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5、▎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中承前启后的哲学家

6、到了古希腊文明末端,人们再也不去探索整个宇宙的真理了。这时的世界发生了变化,社会发生了变化,人生发生变化,人们都关心「小我」。于是出现了晚期希腊的哲学家,他们更多在研究伦理关系。

7、苏格拉底:“你之前说不欺骗是道德的,现在又说欺骗人也可以是道德的,那道德就不能用欺骗来衡量。那你能告诉我什么是道德吗?”

8、创合汇新商学人文项目学术顾问——郑召利

9、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观点是:大自然和人的自我是有的区别的,人不单单只是大自然的其中一部分,而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人的灵魂与物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它们互相对立,独立存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以辩证的思维来深入事物的内部。老师教育学生就好像产婆助产,老师教授给学生的,不是知识,而是学习的方法。把方法教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运用方法领会知识、掌握知识。

10、某日,苏格拉底来到雅典城外,他要从西北郊的阿卡德摩去往吕克昂。路上经过一所摔跤学校,他受邀前去谈话。

11、苏格拉底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把哲学家的沉思与教育家的责任结合在一起,审视和指导现实生活,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和教育问题。

12、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

13、苏格拉底:“作战时,我军被包围了,陷入困境。为了鼓舞士气,将领欺骗士兵说援军到了,大家士气大增,成功突围。这种欺骗能说是不道德的吗?”

14、第二个是色诺芬,他也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还是一位将军和历史学家。

15、至于现在的我们,看看各处的网掐就知道了。平心静气讲自己观点同时尊重别人立场的有多少,不容异己把看法不同者称奸称敌的又有多少。民主,是美好的东西,但我们离它的确还遥远。

16、紧接着,苏格拉底这样反问,那声音大得吓人,像是一个不朽的反问句,像是一道闪电与轰雷,从天神的马车上发出的声响:“如果一个人看到那如其本然,精纯不杂的美本身,这个美不是可朽的血肉身躯之美,而是神圣的天然一体之美,如果他能亲眼看到天上的美,能睁开双眼凝视那美的真相,对它进行沉思,直到美的真相永远成为他自己的东西,那么你还会把他的生活称作无法躲避的生活吗?”

17、苏格拉底主张心灵的转向,把哲学的研究复点从对自然界的研究转来对于人本身的研究上到,这样使得人与自然严厉的得以区分开到,成为一个不同于自然界的实体。

18、其实「哲学」这个概念就是来自于西方。后来我们把中国古代的思想、学术都叫做哲学,实际上中国古代文献里并没有哲学这个概念,哲学就是来自古希腊。

19、资料来源:李建华:《知识即美德:课程思政的学理意蕰》载《思想理论教育》2021年第2期。如果想阅读全文并引用,以知网论文为准。

20、前苏格拉底哲学,都是在研究自然科学;到了苏格拉底,开始研究人自身,关心人的命运、人的生活。所以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的哲学家。

五、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名言,影响

1、苏格拉底还觅求事物的普遍定义,苏格拉底驳斥相对主义,认为事物的真理只有一个。但是对于事物的见解却不是唯独的,因为这会随着时间与地点的改变而改变。

2、路人:“那是战争中的无奈之举,日常生活中不能这样。”

3、现兼任大董美食集团文化官

4、只有在这种生活中,当人们通过使美本身成为可见的而看到美本身的时候,人们才会加速拥有真正的美德,而不是那些虚假的美德,使之加速的是美德本身,而不是与美德相似的东西。当他在心中哺育了这种完善的美德,他将被称作神的朋友,如果说有凡人能够成为不朽的,那么就是他这样的人。

5、收藏!考教资一定要知道的四个网站!

6、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教育家,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

7、主要哲学观点:大自然和人的自我是有的区别的,人不单单只是大自然的其中一部分,而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人的灵魂与物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它们互相对立,独立存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以辩证的思维来深入事物的内部。教育观点:(1)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智慧,有完善道德的人(2)要引导学生运用“苏格拉底法”进行探究学习

8、虽然无法用语言文字形容,但苏格拉底勉强用语言文字形容。他人无法身临其境,这便是痛苦的根源。但请拥有爱,通过爱化解痛苦,化解矛盾和冲突,使自我变得和谐、精进。苏格拉底是这样描述的:

9、在爱当中,智慧产生了。智慧产生后,人类可以处理社会学的问题,可以处理群、种、属的关系。人类可以成为自然界的灵长。苏格拉底将“节制(理性)”和“正义”看作是根本的种属。有了节制与正义,也就有了繁衍和不朽,有了对世人的爱。所以他说:“迄今为止,智慧伟大、美好的部分处理的是城邦和家庭的秩序,智慧的这个部分被称作节制和正义。”

10、苏格拉底认为,人生来就是有区别的。虽然不同个体之间有差异,但教育能够使人得到改良,不论是天资聪颖还是生而愚钝,都需要进行后天学习。越是聪慧的人,越需要进行教育,否则聪慧之人便会难以驾驭。同样,的治理者也需要接受教育,这样才能使长治久安。

11、江苏下半年教资认定9月20日起报名,收好这份超详细报名操作手册!

12、就像老子所讲的道一样,你看到的都不叫道,看不见的才叫道,「道可道,道,名可名,名」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古希腊哲学中,亚士多德的物理学后来被翻译成「形而上学」,就是研究万事万物背后的道理,研究我们感官所不能感知的领域中,世界真理的存在。

13、为了有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提出了他的教学法--"苏格拉底方法"(产婆术)。

14、中小学、幼儿园考前测试卷来啦

15、让背诵更有重点,长按扫码9元购

16、第三种形态叫「伦理学」,严格说是从苏格拉底才开始研究伦理学。什么叫伦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叫伦理学。

17、因为爱神是真正美丽的,她值得被爱。爱神是一个精灵,她既非不朽者,又非可朽者。她也处于无知和智慧之间。苏格拉底的意思是,爱神是变化的,她展现出不同的性情。众神不会与凡人相混杂,只有通过精灵的传递,凡人才能与众神沟通。而爱神就是沟通神与人的精灵。

18、天色已经不早了,美涅克塞努和吕西斯的监护人喊他们回家。尽管苏格拉底还没有完全论证出来什么是友爱,但是他后仍然说:“我们相互之间是朋友——我把自己算作你们的朋友——但是我们却还未能发现什么是朋友。”

19、其爱通过两种方式不朽,身体上繁殖后代,或者灵魂中启迪后学。

20、爱就是在美之中生育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