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莠不齐的意思【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2-12-17 12:14:39 浏览

一、良莠不齐的意思

1、让我们一起笑着学成语!

2、(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用于书面语例句:改革开放时期,在某些方面出现一些良莠不齐的现象是在所难免的。扩展资料近义词参差不齐:参差,指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出自:周·无名氏《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4、(解释)烦琐得让人受不了。

5、身无长物

6、不稂不莠:见“不郎不秀”。

7、附庸风雅 附庸风雅 ( fù yōng fēng yǎ ) 〔解 释〕附庸:古代指附属在诸侯大国下面的小国,引申为从属的地位或依赖的关系 。 风雅:原指《诗经》中《国风》和《大雅》《小雅》,后指风流,儒雅。 形容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追随于文化人,装出自己很有修养,文雅有风度的样子。

8、良莠不齐的意思是即有好的也有坏的.结合下一句用在此处确实有点不合适.既然有好的为什么有关部门要特意提醒?这有点相互矛盾.如果只是成语中的那一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结合整句来说这成语用的不严谨.

9、“稂”,又写作“蓈”。《说文》:“蓈,禾粟之采,生而不成者,谓之蕫蓈。”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谷之有粰而无米者谓之蕫蓈。”可见,“稂”本指发育不全、没有结子的禾苗。“莠”,《说文》谓:“禾粟下扬生莠也。”对“莠”字的理解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指“狗尾草”。如段玉裁注:“禾粟下犹言禾粟间也。禾粟者,今之小米。莠,今之狗尾草。茎叶穗皆似禾,故曰恶莠恐其乱苗。”另一种则认为“莠”与“稂”同类,也指没有发育完全的禾苗。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不稂不莠”条中引焦循之说:“扬者,簸扬之谓。粟之不坚好者,簸扬之必在下。今俗称粟之不成者尚曰下扬,是谓莠为浮秕下扬所生。”但无论何种解释,“莠”都是指区别于正常禾粟的不良植株。

10、宋元以后,大量产生“不……不……”构式的词语。以“不伦不类”“不三不四”为例:

11、(误用)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12、(3)而受雇之人良莠不其有无藉之徒,领船驾运,视非己物,毫不顾惜。(清陈昌图《南屏山房集》)

13、良莠不齐,汉语成语,拼音是liángyǒubùqí,意思是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且说彼时捐例大开,各省侯补人员十分拥挤,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成语辨析近义词:混淆视听、混淆是非。反义词:泾渭分明。

14、 是非不分,汉语成语,意思是不辨好坏、对错。出自《淮南子·修务训》“正领而诵之,此见是非之分不明。”

15、(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16、万人空巷

17、一样米养百样人,所以人有好有坏,良莠不齐是正常的现象。

18、(误用)常误用为贬义词,理解为在耳边训斥,当面命令。意思:参差: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19、都有“乘机拿走东西”的意思。前者比喻乘乱捞取好处。后者指借机做事,不费力气。

20、弹冠相庆

二、顶礼膜拜的意思

1、区别:鱼目混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一般形容物,不形容人。

2、示例:“兼之人品良莠不齐,诚恐因逸生事。”

3、现在到人才市场应聘的人虽然很多,但良莠不齐,用人单位要找到真正能胜任工作的人也不容易。

4、良莠不齐的意思: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读音:(liángyǒubùqí)。解释: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且说彼时捐例大开,各省侯补人员十分拥挤,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释义:再说当时捐例大开,各省侯补人员十分拥挤,其中鱼龙混杂,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5、⑸各院校发展良莠不齐。(《光明日报》2009年7月16日)

6、例句:网络上的东西~,我们要学会分辩,理性上网。

7、(15)老舅莫怪我说你。这读书求功名的事,料想也是难了。人生世上,难得的是这碗现成饭,只管稂不稂莠不莠的到几时。(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8、胸无城府

9、第二种观点认为,“不稂不莠(稂不稂,莠不莠)”是初始形式,“不郎不秀”导源于《诗经》中“不稂不莠”一语。持此观点者亦是田艺蘅。他在《留青日札》卷三十四“宿田翁”条下曰:“恶莠恐其乱苗。今莠乃狗尾草,去苗甚远,安得乱苗。惟荑稗可以乱苗。《诗》曰:‘不稂不莠’,禾粟生穗而不实者俗名宿田翁。今嗔人曰‘不郎不秀’者本此。”

10、参差不齐和良莠不齐的区别为:意思不同、出处不同。意思不同参差不齐:参差: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夹杂在一起。比喻坏人。出处不同参差不齐:汉·扬雄《法言·序目》:“参差不齐;一概诸圣。”白话译文:水平不都说是圣人。良莠不齐: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至我辈之中;好丑不一;亦如人类之内;良莠不齐。”白话译文:我们这帮人,好看的长得丑的都不相同,就像人性之中,好人坏人夹杂在一起。

11、(解释)斜着眼睛看人。表示敬畏、憎恨等。

12、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13、郎不郎,秀不秀:义同“不郎不秀”,参“不郎不秀”。

14、(解释)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15、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16、—言九鼎

17、危言危行

18、溢美之词

19、(误用)常被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0、(误用)常误用在母女、婆媳等其他家庭关系之间。

三、良莠不齐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

2、蓬荜生辉

3、参差不齐:汉·扬雄《法言·序目》:“参差不齐;一概诸圣。”

4、(解释)城府:城池和府库,借指代人处事的心机。形容人坦率真诚,没有心机。

5、uneven,somegoodandsomebad;amotleycrowd;goodandbadmixedtogether;madeupofallkindsofpeople,thebadandtheindifferent;

6、(20)仆今急为此女择壻,将以小女薄奁嫁之令郎,姻期少待改卜。(明抱瓮老人《今古奇观》)

7、(误用)易被误解为长期请假不归。

8、明朝时期,田艺蘅《留青札记》中记载:元朝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秀”是高级别,“郎”是下的,至明朝时称鄙人为“不郎不秀”,是指不高不下。良莠不齐就是不郎不秀,称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

9、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且说彼时捐例大开,各省侯补人员十分拥挤,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10、(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 , 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11、(1)田艺蘅、汤廷尉二人有关“郎”“秀”论述略同。汤氏生活于明末,疑其说是因承田说而来。

12、莠:狗尾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13、兼之人品良莠不齐,诚恐因逸生事。(太平天国洪秀全《整顿属员诏》)

14、马国凡(1978)将汉语的成语从来源上分为“创造、继承、借用”三类。我国的许多成语都是直接或间接继承于古代文献。在此过程中往往又有后人的创造成分在其中。成语“稂莠不齐”便是化用《诗经》中“不稂不莠”一句而来。大概是因为“稂”较为生僻的缘故,故而在后世讹作常用词“良”。“稂”“良”语音极为相近。这导致了“稂莠不齐”终演变为“良莠不齐”,词义也发生了重构。“不郎不秀”的演变过程与此类似。

15、 (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光荣。

16、良莠不齐:良:善良,指好人,莠:恶草,比喻坏人。指一群人品质不有好的,也有坏的。又作“稂莠不齐”。“稂”指发育不全的禾苗;“莠”指恶草。“稂莠不齐”本指“稂”“莠”等长在禾田中,参差不齐,比喻一群人的品质参差有别。“稂莠不齐”导源于《诗经·小雅·大田》“不稂不莠”,后演变为“良莠不齐”。

17、网络上的东西良莠不齐,我们要学会分辩,理性上网。

18、释义: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19、一文不名

20、(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四、良莠不齐的意思和用法

1、(13)衣冠欠整,稂不稂,莠不莠,人看处面目可憎;世事都知,哑则哑,聋则聋,自觉得语言无味。(明毛晋《六十种曲·紫钗记下》)

2、释义: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错落:交错、交织的样子。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3、本栏目成语故事皆选自《漫画中国成语》,此漫画是白金畅销漫画家敖幼祥之作,曾三度荣获中国台湾优良漫画大奖。

4、示例:兼之人品~,诚恐因逸生事。◎太平天国·洪秀全《整顿属员诏》

5、良:善良,指好人。莠:又名狗尾草,样子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当中,对禾苗生长有害,这里用来比喻坏人。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

6、振振有词

7、例句:圣诞树都~了,还使房间里乱糟糟的。(释义)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1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语出)汉·扬雄《法言·序目》:“因君将相;卿士名臣;良莠不齐;1概诸圣。”(近义)良莠不齐犬牙交错(反义)整齐划1良莠不齐,汉语成语,拼音是liángyǒubùqí,意思是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旧版只能指人,根据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现在可以指好的坏的事物混杂在一起。

8、《诗经·小雅·大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周朝奴隶主于丰收后祭祀田祖(神农)的诗歌,诗中记述了农业生产的情况,因此又是一首农事诗。全诗四章,前二章每章八句,后二章每章九句。第一章描述选种播种,第二章描述除草除虫,第三章描述大田丰收,第四章描述祭祀祈福。此诗主要运用白描手法,勾勒了一幅上古时代农业生产方面的民情风俗画卷。

9、(解释)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涌向某处(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0、良莠不齐

11、(解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高亢激越,惊天动地。后多用来形容文章、议论不同凡响或事态发展出人意外。

12、请在今天所学的几个成语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造句吧~看看谁的句子贴切有文采!

13、良莠不齐,汉语成语,拼音是liángyǒubùqí,意思是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旧版只能指人,根据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现在可以指好的坏的事物混杂在一起。

14、相敬如宾

15、(解释)莠:狗尾(wěi)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比喻品质坏的人。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16、解释:广阔的田地将开始种庄稼,农夫们忙着选种整修农具。那些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我就扛着锋利的板锹下地。我从南北垄向的地块开始,播下五谷杂粮稻麦黍菽稷。棵棵庄稼长得挺直又健壮,曾孙看了喜上眉稍心顺意。

17、望其项背

18、(14)若是白面郎君,好看不中吃,要他何用?稂不稂,莠不莠,日后反要苦害儿女。(明周清原《西湖二集》)

19、(解释)师心:以自己的心意为师,即只相信自己。常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20、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各省侯补人员十分拥挤,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五、良莠不齐的拼音

1、成语“良莠不齐”与“不郎不秀”考源

2、如坐春风

3、浑水摸鱼:也作“混水摸鱼”。原意是指在混浊的水中,鱼晕头转向,乘机摸鱼,可以得到意外的好处。比喻趁混乱时机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当敌人混乱无主时,乘机夺取胜利的谋略。浑水摸鱼也是三十六计第二十计。

4、(误用)常被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5、(误用)常被误用为长得丑陋的妻子。

6、(误用)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7、明朝时期,田艺蘅《留青札记》中记载:元朝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秀”是高级别,“郎”是下的,至明朝时称鄙人为“不郎不秀”,是指不高不下。良莠不齐就是不郎不秀,称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

8、(拼音): liáng yǒu bù qí

9、评头论足

10、(误用)常与“息息相关”误用。

11、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也可以指好的坏的事物混杂在一起。

12、(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13、(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14、田艺蘅在同一本书中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解释,可见他对“不郎不秀(郎不郎,秀不秀)”的语源问题也是犹豫不决的。明清及以后的许多学者大多赞同第一种解释。不过,这一观点尚有诸多问题:

15、(误用)不能被写作“昨日黄花”。

16、(解释)出自《诗·幽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是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七月流火是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17、(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且说彼时捐例大开,各省侯补人员十分拥挤,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18、(6)匪乱时,各家皆募勇丁为之保家,稂莠不齐。(清方浚师《蕉轩随录》)

19、意思:原意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20、耳提面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