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爱祖国的诗四句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一天一首古诗词:李商隐《花下醉》
4、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5、宿昔秉良弓,苦矢何参差。
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7、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8、祖国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更是一个法理概念。祖国是指世代居住、并对所在国文化有着高度文化认同感的并且自己和祖先国籍共同所在的。
9、不要问锦绣河山飘荡的丝帛
10、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11、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鲍防《元日早朝行》
12、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1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4、 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
15、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16、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19、《出塞曲》(唐)王昌龄
2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二、热爱祖国的诗句四句
1、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4、正如诗中所唱:“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诗人以赤子的目光,扫瞄着祖国的贫穷与落后,以拳拳的女儿之心,表达着哀怨的深情:“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在沉迷的痛苦之后,又表达出希望的欢欣:“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5、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关于爱国的古诗十首有关爱国的古诗
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三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zhi望王师又一年。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佚名《扬子江》
9、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0、国殇屈原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11、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12、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3、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14、示儿(。关于爱国的古诗十首有关爱国的古诗《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长征人未还。
15、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6、颔联接着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还是从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昰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形象生动,而心情沉郁。这时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像水上浮萍,无依无附,景象凄凉。(4)
17、帆带夕阳投越浦,心随明月到杭州。风清听漏惊乡梦,灯下闻歌乱别愁。
18、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9、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查慎行《三闾祠》
20、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三、我爱我的祖国四句诗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难,我定上杀场,为国力。
2、爱你,在今日,更在每日。
3、今夜你如诗的笑容绽放世界,
4、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6、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7、1)祖先以来所居之地。
8、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9、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四句的爱国古诗示儿陆游
10、低沉缓慢方能如泣如诉、似哀似怨;高亢迅疾才可热烈奔放、一往无前。为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交融感与献身感,全诗运用了主体与客体交错换用、相互交融的手法。
1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2、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13、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14、国破山河落照红。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15、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展开全文18(唐)李煜《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16、⑹抵:值,相当。⑺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17、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18、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9、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20、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四、爱祖国的古诗四句
1、剑外呼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2、⑶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3、天与三台座,人当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5、爱国的热血好男儿,只知道在战场上为国捐躯。万一我在战斗中牺牲了,也不必用马皮把我的尸体包裹着回来。
6、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8、《塞上曲二首·其二》——唐·戴叔伦
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0、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1、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12、盼望官军收失地又一年。
13、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14、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15、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16、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17、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18、一天一个成语:毁家纾难
19、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20、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五、关于爱祖国的古诗4句
1、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宋陆游《陇头水》
2、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初我自比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3、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4、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756)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6、之师平定中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7、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弛。
8、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9、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10、少年行唐·令狐楚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成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1、(7)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12、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13、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感之情。
14、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15、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展开全文15(先秦)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16、意思: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17、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5(明)于谦《咏石灰》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8、手握双拳为你把关紧守,
19、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20、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陆游《诉衷情当年觅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