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爱读书的例子【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2-12-18 11:26:02 浏览

一、名人爱读书的例子

1、1915年,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书房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

2、范仲淹回答说:“并不是我不想吃,只是我已经过惯了艰苦的生活,如果吃了这些美味佳肴,以后再过这种艰苦的生活就不习惯了,所以我就没有吃。感谢你父亲的一片好意。”

3、★关于爱读书现代小故事事例

4、朱自清善于利用琐碎的时间来读书。每天晨洗的时候,他都是一面刷牙洗脸,一面默诵一两首诗篇。他在题为《匆匆》的散文中写道:“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它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它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这实际是他珍惜时间,抓紧点滴时间读书学习的写照。

5、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

6、时至今日,黄炎培先生的读书方法对我们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令人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7、刺骨讲的是在,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个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8、顾炎武三岁那年,有一次发高烧,额头滚烫滚烫的。小脸蛋上还长出了很多小点点,好几天过去了,一点儿好转都没有。母亲看他变成这样,很着急,赶紧请大夫过来。大夫摸了摸顾炎武的额头说:“你的孩子得了天花!不过,你不用担心,我给他开几服药,吃了药,过几天应该就没事了。不过……他脸上的麻疹就去不掉了。”

9、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10、于是,吕蒙逐渐爱上了读书。在军务繁忙之余,他便一头钻进书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代的兵法和史书。几年下来,吕蒙的军事才能大有长进。孙权大为高兴,就让吕蒙担任了大都督,统领全国兵马。

11、三合:就是在翻阅略读全书的基础上,对这本书已有个具体印象,这样再回过头来细读一遍目录和全书内容,并加以思考、综合,使其条理化、系统化,以弄清其内在联系,达到深化、提高的目的,进一步深入领会初读时所不能领会的许多东西。这一步很重要。人们往往在这一步不得要领时,看过书一扔,便算了事。

12、先秦诸子中,孔子让我读到一颗仁爱之心,以和为贵;孟子让我善养浩然正气,平治天下;墨子让我涌出一腔热血,救助苦难;韩非让我看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老子让我初识艺术人生观;荀子让我读到科学进取心。

13、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子晚年,他特别喜欢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一直到弄懂为止。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既笨又重。把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了一册书。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勤展书简,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后来,人们便创造出了“韦编三绝”这句成语,以传诵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14、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15、苏洵是宋朝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

16、(主播寄语:孩子们,好好地动动脑筋思考思考,趣味语文的答案在本期的下面揭晓哦!要想取得好成绩,每天练一练必不可少啦!)

17、“八面受敌”法是怎样提出来的,又作何理解呢?事情是这样的:有个名叫王庠的人在应制举时,向苏东坡请教读书方法。苏东坡就给他写了封回信说,内容丰富的书籍就像大海一样,百宝俱全,应有尽有。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的东西都得到,只能得到自己所需求的部分。所以,凡是有志于读书的人,每次读书,只须集中注意一个问题去探求、去研究。所以苏东坡读《汉书》要读许多遍,将《汉书》分为治道、人物、地理等几个方面,每读一遍专门研究一个问题,结果他对书中的每一方面的问题,都了解得透彻。

18、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19、美,是指一种高精神境界。

20、读书时要学会独立思考,只有勤思才能有助于我们对所读之书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每部作品都是“前人的经验和独立思考的成果,应当是后人所借以进行独立思考的资本”。思考也意味着选择阅读,学会识别书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增强对问题的分析、判断和解决能力。

二、名人爱读书的例子100字左右

1、现在,书陪伴我走了许多年,它控制了我的生活,充实了我的生活,它是我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好读书,读好书!书是人类的朋友。同学们,爱书吧!读书吧!

2、那个时候农村里已经有煤油灯了,不过不是带灯罩的,只有一根灯论儿,插在一根铁皮管盖上,就着瓶里的煤油燃烧着。这种灯,冒出来的火焰红红的,还带着一股又黑又难闻的煤烟;它的火花,是一闪一闪的,飘忽不定。时间稍微长一点儿,就会熏得人的鼻孔里和牙齿上都留下一层黑,脑袋也疼,眼睛也累。父亲怕把儿子熏坏了,所以特地关照要给孩子点清油灯。

3、凿壁偷光讲的是在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小时候很喜欢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也买不起书。怎么办?只好借书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说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4、来源:http://h.bkzx.cn/item/90725q=高尔基

5、顾炎武听了母亲的话,又回去上学了。

6、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7、聚焦攻读,朱光潜说“读书必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没有中心,没有任务,没有压力,这样的读书任意所之,固然知识面宽泛,但注意力易分散,遇到看似枯燥无趣或者理论性强的书籍,往往畏难而返,朱光潜称这样的读书更像消遣。

8、《意林》告诉我做人的道理;《百科全书》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上下五千年》让我汲取前人的教训、经验,继而创造美好的未来……

9、“挺好,其实也差不多一般亮。”哥哥同意。

10、在我竞选失败悲观失意时,王勃“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豪言壮语激励了我,它让我懂得了一时的挫折挡不住我前进的脚步。是经典让我不断坚强。

11、丰子恺曾有这般精彩妙喻,“人生有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掌握重复阅读方法,便可透过文字表层肌肤,而至文章造型腠理;深谙重复阅读之道,便可透过文字承载的人文信息,感受作者的现实生活、精神意趣和灵魂温度。丰子恺的读书法,值得我们潜心学习。

1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13、美学大师朱光潜一生与书相伴,曾多次撰写文章谈读书方法,坦陈经验得失。

14、他高兴地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找来一把凿子,在墙壁下方偏僻处凿了个小小的窟窿。顷刻间,灯光照亮了一小块儿地方。匡衡连忙从床头翻出《诗经》,凑到那一小块儿宝贵的光亮处,专心致志地苦读起来。匡衡的父母看到匡衡如此刻苦,都感到特别欣慰,同时又倍感酸楚。

15、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的文学家。

16、来源:http://h.bkzx.cn/item/204971?q=顾炎武

17、高尔基,前苏联大文豪,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正因家庭极为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面包师。

18、我喜欢读书,在万物复苏的春天,躺在柔软的草地上,拿着冰心的散文集,品味着,或沉思或联想,意味深长;

19、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一直咀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时,又捧起书攻读。

20、沈从文:“小纸条”读书法

三、名人爱读书的例子20字

1、读书应自己思索,自己做主。——鲁迅

2、唯有书,它能吐露人们的心迹,震撼人们的心弦。他平凡而普通,人们都有拥有它的权利;它高尚而精炼,人们称它为心灵的创可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华罗庚猜书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4、在读书的时候摘抄或者记笔记看起来极麻烦,却又是极必要的方法。许多人会羡慕那些文豪大家旁征博引的能力,殊不知他们都是靠一字一句作笔记积累而得来的。在读书的时候用笔,一来是标记重点,觉得要反复读,深入研究的地方打上着重符号,二来是及时将读书时的感悟记录在书旁,三来是将对自己有用,未来可以借鉴的语句记录在本子上。

5、一总:先浏览书的前言、后记、序等总述性部分,然后认真地读目录,以便概括地了解全书的结构、内容、要点和体系等,这样便可对全书有个总体印象。

6、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

7、他住的小屋,是森林里砍下来的圆木建造的。

8、每日听力测试:亲爱的孩子,在这个故事中,顾炎武为什么会受到同学的嘲笑呢?爷爷是怎么教导他的?后来他是怎么做的呢?听了故事后赶快和家人一起交流交流吧!

9、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

10、但是,只认识文字还不行,还要明白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攻不破这道关,就看不见里面是什么情况,只能在外面指手画脚,那是不行的。为此,他建议读书之前多做准备,善用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

11、把阅读的种子播进孩子心田

12、魔法大门为你开启,快来吧!

13、你吃过磁瓜吗?我吃过,回想起我第一次吃磁瓜的经历,那可真是无比难忘。以前当我听到“磁瓜”这个奇怪的名字时,我总以为它是一种蔬菜,类似于南瓜、冬瓜这些,可妈妈说:“人们现在大多把磁瓜当做水果吃,你可别小瞧它,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可是记载到它有清热消渴,开胃下食的功能呢。”听到这儿,我目瞪口呆,我心想:这个东西可真不一般,我迫不及地想瞧瞧磁瓜的真面目。

14、车胤是晋代的名臣,以博学闻名。他从小勤奋好学,但家里特别穷困,有时甚至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这样一到晚上,车胤就不能读书,为此,他苦恼。

15、捧起书本,就是捧着一个伟大的思想;翻开书页,就是翻动一个精神的大海。开卷有益,益己,益人,益民族;掩卷沉思,思家,思国,思天下。朋友,让我们一起诵读经典吧!它是智慧的源泉,它是心灵的家园。让经典因青春而闪光,让青春因经典而靓丽。让我们一同,泛舟书海,享受如苏轼般“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豪迈人生吧!我的演讲完了,谢谢。

16、读书,贵在运用,贵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读活书,不要读死书;读活书能够将所学转变成实践行为能力;读死书则如胶柱鼓瑟、食而不化,所学“中看不中用”。此中意味,慧者自知。钱钟书曾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钱钟书显然深谙此中奥妙,所以才舍得在阅读众多古今中外名著的同时,花费更多的时间做笔记。

17、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

18、(2020)

19、六岁,小仲揆跟着一位名叫陈二爹的老先生发蒙了,他学习很用功,经常受到陈二爹的夸奖。

20、故事五马克思的读书故事

四、名人爱读书的事例

1、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

2、鲁迅卖奖章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3、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多么不愿意离开心爱的学校啊!他伤心地哭闹了几次,母亲始终没有回心转意,后只得违心地按母亲的意愿去学习经商。每天一早,他跟一个老仆人到十几里外的大镇子去做买卖。牛顿不喜欢经商,把一切事务都交托老仆人经办,自己却偷偷跑到一个地方去读书。

4、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5、所谓解剖,即重点剖析,抓住精髓,梁启超认为:“极陈旧的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

6、文字编辑:主播晓静老师

7、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领悟。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8、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的教育家。他一生勤于读书,善于治学,他将自己的读书方法总结为“四字法”,即:宏、约、深、美。

9、林纾小时候家里很穷,却爱书如命,买不起书,就只好向别人借来自己抄,按约定的时间归还。他曾在墙上画了一具棺材,旁边写着“读书则生,不则入棺”,把这八个字作为座右铭来鼓励、鞭策自己。这句名言的意思是他活着就要读书,如果不读书,还不如死去。他常常是起五更睡半夜地摘抄、苦读。他每天晚上坐在母亲做针线的清油灯前捧着书孜孜不倦地苦读,一定要读完一卷书才肯睡。由于家穷,加上读书的劳累,他18岁时,患了肺病,连续十年经常咳血,但他卧在病床上还坚持刻苦攻读。到22岁时,他已读了古书XX多卷,30岁时,他读的书已达1万多卷了。

10、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11、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12、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13、清朝初期的着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

14、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妙趣横生,他的文字平易温润,他洞察生活百态,细细勾勒人间的情味。对于读书,丰子恺也有自己的切身体验和独到见解。

15、书中不仅有黄金屋、颜如玉,它有的更是一个深刻而沉静的世界。以书为伴,才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纵览一个个思想的高峰。《论语》,给了我行为礼仪,人生哲理;《庄子》,使我神游天地,逍遥无极;《诗经》,让我淘情冶性,思想无邪;《史记》,教会我兴衰荣辱,朝代变迁……每本书,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承载着文明的成果,传递着文化的薪火。

16、同学们听了精彩的演讲,给予热烈的掌声。

17、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欧洲谚语

18、作家茅盾先生自幼喜爱读书,他的故居至今仍存放着一本《字课图说》。茅盾幼时,当同龄的孩子还在学《三字经》时,他就已经将《字课图说》作为识字教材。茅盾不仅爱读中国文学作品,对外国文学也怀有浓厚的兴趣。他主张:“诵读文学名著,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历过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生活中去看。”

19、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20、妈妈也就不再勉强。小仲揆和他的哥哥就这样默默地读呀,写呀,谁也不打扰谁,一直坚持到灯盏里的油点完。

五、关于名人爱读书的事例

1、读什么样的书,怎么读书,却是人们一直都在探讨的问题。从古自今,许多大家名人都谈论了自己的看法。

2、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

3、爱读书的真实故事事例4

4、学生们个个精神饱满,声情并茂,他们以标准的普通话,精彩的演讲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5、(名人爱读书的故事:李四光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6、梁启超认为,要养成读书兴味。他说,一个人总要养成读书兴味,打算做专门学者,固然要如此,打算做事业家,也要如此。“随时立刻可以得着愉快的伴侣,莫过于书籍,莫便于书籍。”

7、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用马、骡子载着书跟随自己。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叫退役的差役打探所到之处的详细情况,有时发现所到之处的情况和平日里知道的不相符,就走向街市客店中,打开书本核对校正它。

8、他赶紧找来一个用白纱制成的小口袋,一口气捉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口袋里。车胤拿着这盏“灯”,高兴地进屋读书去了。就这样,车胤经历长年累月的苦读,终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9、如果你也想讲故事给大家听,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故事功力不足,略欠火候,您别闲着,点击蓝色小笔,留下您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千万不要吝啬哈,欢迎拍砖!

10、读者只有明其理之后,才有自己的意,才能把自己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后用它来处理事务,解决问题,从而把死书读活,为我所用。

11、匡衡是西汉的经学家。他从小喜欢学习,刻苦勤奋,可是家里却买不起灯油,无法在夜间学习。一天夜里,他正躺在床上默诵白天读过的《诗经》时,发觉邻居家灯火通明。匡衡羡慕在灯光下读书的人,他灵机一动,把邻居家的灯火借过来就可以读书了。

12、(亲爱的孩子,“百班共读经典.公益点亮梦想”《名家故事》和大家见面了!让我们一起走进名家们生动有趣的故事,学习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坚持不懈追逐梦想的精神,感受名家们的无限魅力啦!)

13、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14、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

15、运用茅盾的读书方法,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一定可以取得不小的收获。

16、蔡元培认为一个人的生命与精力是有限的,打好基础后,要注重从茫茫书海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去读去学,否则精力分散,一事无成。蔡元培博学各科而“约”于教育。他广泛搜集、阅读各种教育书刊,研究各国教育制度和学校课程,以推动当时中国的教育改革。

17、书中自有黄金屋。在那间弥漫着书香之气的黄金屋里:有孔子孜孜不倦地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有冰心乐此不疲地向我们展示她的诗句。有公鸡的打鸣;有大海的呼应;有秋风划过树叶的声音;有小孩子的嬉戏;有世人勾勒的美丽。

18、爸爸让他这么早就读书,也是抱着“早发蒙、早出息”的希望。家里虽然贫寒,但是,他交代给小仲揆的妈妈,家里宁可少吃点油,每天晚上也要给孩子们一盏灯油,让他们可以在晚上读点书。

19、爱读书的真实故事事例2

20、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就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书带我敲开了知识的大门,带我走近了名人,还带我领略了世界各地的奇异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