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2-12-19 12:31:31 浏览

一、滥竽充数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小小故事王:芦台二小二四班安海博

2、③掩人耳目注释: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

3、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4、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5、《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三个道理:第自古以来,骗子无处不在;第管理不精细,就会有人钻空子;第只有真才实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6、齐国国君齐宣王喜欢听吹竽。齐宣王喜欢热闹,讲究排场,每次都要300名乐师合奏给他听,有个名叫南郭的处士听说了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齐宣王听得高兴,很爽快地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然而南郭先生压根就不会吹竽,他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直到有一天……

7、滥竽充数:(lànyúchōngshù)

8、成语解释:滥:失实的,假的;竽:古代的一种乐器;充:冒充;数:数目。

9、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喝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10、三月中小学主题班会课件教案,承包你整个月!班主任必备!

11、《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三个道理:

12、齐宣王去世后,他的儿子齐泯王继承王位。齐泯王虽然也喜欢听竽,但是他爱听独奏。他要求乐工们一个个轮流吹奏给他听,南郭先生听到后十分紧张,眼看就要露出马脚了,欺君犯上的罪名,他可担当不起!只好赶紧收拾行李,慌慌张张地逃离了皇宫。

13、(反义词):名副其实,鹤立鸡群,鹤在鸡群,宁缺毋滥拓展资料:成语典故

14、在齐宣王手里的时候,仗着自己的小聪明,钻了齐宣王的空子,混杂其间,装模作样地吹竽,一天天过得很滋润;但当形势发生变化,齐宣王的儿子齐闵王即位后。

15、有个名叫南郭的处士听说了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16、南郭先生也有很多的优点:能够毛遂自荐,主动请缨;能够在高手如林的皇家吹竽乐队中混迹,而不被识破;能够一眼看透齐宣王的喜好,冒欺君之罪,以假作真,非一般人可以想象;而后主动下台走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17、将作品中文字表面的意义和文字深层的含义融为一体,这里可以借用一句话:“文以载道”,几乎每一个古代寓言的本意都不是为了讲故事,而是为了说明道理。

18、滥竽充数告诉我们这样子的道理:我们做人要实事求是,要有真才实学。弄虚作假的人虽能蒙混一时,但禁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

19、南郭先生之所以滥竽充数,是因为 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却并不是真的在乎乐师技艺,而使他有机可乘 我们从齐宣王身上得到这样的启示:贪图表面的风光,只会给人欺骗自己的机会

20、滥竽充数的道理是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会弄虚作假的话,总有一天会露出马脚的。做人要实事求是,要有真才实学,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二、滥竽充数文言文翻译

1、(拼音):lànyúchōngshù

2、欢迎来到“亲子绘本小时光”成语故事会!小时光里有许多精彩的成语故事,欢迎大家踊跃参与,让我们的孩子在故事的陪伴下快乐成长吧!

3、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4、我们为你们而喝彩!!!

5、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人吹竽,而且喜欢许多人一起合奏给他听,所以齐宣王派人到处搜罗善于吹等的乐工,组成了一支三百人的吹竽乐队。而那些被挑选入宫的乐师,都能拥有特别优厚的待遇。

6、性别:男♀爱好:画画、阅读

7、你的小朋友是否有一个荧屏梦?你想让你的小朋友在电视机前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天赋吗?你想让你的小朋友在童年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吗?那就带着他来参加我们《天才宝贝》栏目的海选吧!

8、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

9、南郭先生知道这个消息后,就一心想混进这个演奏班子。虽然他不会吹竽,不过他知道齐宣王喜欢所有的乐工一起演奏,自己若是混在里头,装装样子,充充数,别人也看不出来。

10、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位,湣王同样爱听吹竽。只有一点不同,他不喜欢合奏,而喜欢乐师一个个单独吹给他听。

11、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这个南郭后怎样了吗?那就在朱老师的故事中找找答案吧。

12、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都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13、(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4、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愍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5、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三百人的乐队中装模作样地凑数,竟然可以得到赏赐,一旦要自己凭真实本领单独演奏时,南郭先生就只好逃之夭夭了。

16、(示例):言调整人事,~,依然如故。◎邹韬奋《抗战以来》二七

17、同样在工厂上班,你会写作,在单位开展征文比赛时你会脱颖而出,或者能歌善舞会主持,在单位召开庆典晚会时你会被大家认可。或者你酷爱运动,有机会也会发挥作用。

18、今日主播—皮杰班朱老师

19、(歇后语):南郭先生吹竽;红薯粉掺在藕粉里

20、成语寓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三百人的乐队中装模作样地凑数虽然可以得到赏赐,但是要自己凭真实本领单独演奏时,南郭先生就只好逃之夭夭。

三、滥竽充数

1、滥竽充数的故事中明白了:做人要实事求是,要有真才实学,那些弄虚作假的人虽能蒙混一时,但无法蒙混一世,他们经不住时间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字面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迹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原文: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翻译: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2、(举例造句):言调整人事,滥竽充数,依然如故。★邹韬奋《抗战以来》二七

3、其实南郭处士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处士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比别人吹奏得更投入。

4、第自古以来,骗子无处不在;

5、人们有时也用“滥竽充数”来表示自谦。我们用了那些滥竽充数的承包商来粉刷房子的外墙面,但在数月之内它又必须重新粉刷了。

6、滥竽充数:滥竽充数,汉语词语,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字面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有时候也用来表示自谦,说自己水平不够,只是凑个数而已。

7、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8、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9、做人要实事求是,要有真才实学,弄虚作假虽能蒙混一时,但无法蒙混一世,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终究会露出马脚。

10、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糊弄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11、继续坑蒙拐骗,想从汉文帝那里得到更多的好处,于是陆陆续续制造了一些骗人的事件。不料,终被人识破并向汉文帝告发,文帝命令司法官员审查,后,新垣平被诛灭三族。

12、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

13、战国时候,齐国有位国君叫齐宣王。他喜爱音乐,特别喜欢听竽乐合奏,吹竽的乐队越大,他听得越起劲儿。当时有个南郭先生,既没有学问,又不会劳动,专靠吹牛拍马混饭吃。听到齐宣王要组织大乐队的消息,便托人向齐宣王介绍说他是吹竽的高手。齐宣王很欣喜,便请他加入了竽乐队。合奏的时候,他坐在三百人组成的乐队里,腮帮子一鼓一瘪,上半身前俯后仰,好象吹得十分卖力,其实,他的竽一点声儿也没出。但是,每天他都和其他乐师一样,拿高薪,吃美餐,一混就是好几年。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湣(mǐn)王当了国君。这个齐湣王也喜欢听音乐,但是就不爱听合奏,于是他便让乐师挨个儿独奏给他听。这一来,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就悄悄地卷起铺盖溜了。(资源源于网络)

14、(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混饭吃的人

15、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16、南郭先生终于千方百计地加入了这支乐队。每当乐队演奏的时候,他就学着其他乐工东摇西晃,有模有样地吹奏着。由于他学得维妙维肖,所以直到齐宣王去世,他都没有露出破绽。

17、拍砖还是点赞?底部一起写留言吧!

18、原文: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9、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20、③鹤立鸡群注释: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四、掩耳盗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求打赏~~~)

2、南郭处士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丰厚的薪水。

3、学习不能滥竽充数,不能不懂装懂,这样才能进步。

4、弄虚作假的方式纵然可以换取一时的成功,但换不来一世的成功。人只有刻苦学习,使自己拥有真才实学,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5、读了滥竽充数明白了:做人要实事求是,要有真才实学,那些弄虚作假的人虽能蒙混一时,但无法蒙混一世,他们经不住时间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

6、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

7、小朋友的笑就是这个世界上纯真的东西,

8、滥竽充数故事主要讲的是:

9、(1)学习不能滥竽充数,不能不懂装懂,这样才能进步。

10、生活告诉我们,不但不能滥竽充数,而且要精益求精。成年人的世界里同样适用于三人行必有我师,活到老学到老,不止在在求学的年纪要好好把握,在工作中也要不断的充电。想增加一种爱好,什么时候起步不不算晚,不要拿年龄当成拖延的借口,而迁就自己的惰性,不要因为身体不好的原因而放弃对爱好追求,更不要说没时间而成为拖沓的理由。想学唱歌就展开歌喉,想学画画就开始行动,想学摄影就亲近大自然,想着手写作就打开键盘……我们不能左右旁人,但要成为自己的主人。如果南郭先生进了乐队在开始学习吹奏,那么几年下来也应该有所收获,而不至于落得仓皇逃窜的下场。

11、(成语释义)滥竽充数,汉语成语,滥:失实的,假的;竽:古代的一种乐器;充:冒充;数:数目。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字面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迹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有时候也用来表示自谦,说自己水平不够,只是凑个数而已。

12、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人要实事求是,要有真才实学。那些弄虚作假的人虽能蒙混一时,但是无法蒙混一世,他们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讽刺了混入内行,冒充有本领而无真才实学的人。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人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却混在大家里面充数,一定是要败露的。

13、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三百人的乐队中装模作样地凑数,竟然可以得到赏赐,一旦要自己凭真实本领单独演奏时,南郭先生就只好逃之夭夭了。这个寓言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南郭先生也成了滥竽充数者的代名词。

14、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尤其喜欢听合奏。有个叫南郭先生的人不会吹竽,可他却跟国王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这个世上会吹竽的高手,如果您不收我,会后悔的!”齐宣王一听,欣喜万分,如获至宝,从此南郭先生就过起了滥竽充数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流逝,齐宣王的儿子即位了,他却只喜欢听独奏。

15、滥竽充数的寓意和道理,我们大家都知道是有很多的成语的,成语都是会有一个故事的,滥竽充数,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则寓言故事。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下面了解滥竽充数的寓意和道理及相关资料。滥竽充数的寓意和道理1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或以次充好。有时候也用来表示自谦。

16、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会弄虚作假的话,总有一天会露出马脚的。做人要实事求是,要有真才实学,这样才能取得成功。滥竽充数的寓意和道理2《滥竽充数》故事的梗概:齐宣王喜欢听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闵王继承了王位。齐闵王和他父亲不一样,他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17、翻译: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闵王(闵王)继承了王位。齐闵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18、(灯谜):南郭先生吹竽

19、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人要实事求是,要有真才实学.那些弄虚作假的人虽能蒙混一时,但是无法蒙混一世,他们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讽刺了混入内行,冒充有本领而无真才实学的人.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人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却混在大家里面充数,一定是要败露的

20、通过这则故事孩子们会明白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糊弄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五、滥竽充数的意思

1、其实南郭处士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处士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比别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处士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丰厚的薪水。

2、小朋友们,晚上好!今天为我们讲故事的是蒲公英的小主播王玉钰,他要分享的故事叫《滥竽充数》。

3、(解释):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4、让我们一起期待下周的精彩吧!

5、叶圣陶《倪焕之》:“这当然不能让任何人滥竽充数。”

6、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喝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7、砀山县西关小学五(1)班

8、可笑的是,这位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每当乐队给齐宣王吹奏的时候,他就混在队伍里面,学着其他乐工的样子,摇头晃脑,东摇西摆,装模做样地在那里“吹奏”。由于南郭先生学得维妙维肖,而且几百个人一起吹奏,齐宜王也听不出什么异样。就这样,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混了好几年,不但没有露出一丝破绽,而且还和其他乐工那样,领到一份优厚的赏赐,过着舒适的生活。

9、文稿:五(1)班学生、吴爱芝

10、三百个吹竽的人:与南郭先生长期共事,必知道其不会吹竽,但从不向王汇报。典型的官官相护,明哲保身,对周围的不正之风听之任之,助长其发展,难道其中没有更多的南郭先生吗?他们对先王必是感激不尽,宣王从不管他们的能力好坏,能吹就行,不会吹也可以,宣王要的排场和热闹。对齐湣王必没好感,人人过堂,竞争压力,朝不保夕。

11、《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我们两个道理。第一个道理是,如果你撒谎,纸终究包不住火,总有一天谎言会被发现的,人要讲诚信。第二个道理是如果你有机会学习,千万不要浪费了。东郭先生在齐宣王喜欢合奏时候,抓住机会,加入了合奏团,即使他本来完全不会吹竽,在这几年的时间里都是有机会跟住别人学。如果他认真学了,到齐湣王喜欢独奏的时候,就不至于落荒而逃了。

12、齐湣王:他也同齐宣王一样,但一个一个听,势必花更多的时间在享乐,而忽视朝廷的公务。常此以往,国将不国,好一个滥竽治国!

13、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

14、《天才宝贝》栏目是由璨星文化传媒联合广东广播电视台倾力打造的大型少儿古装寓教剧,全剧主要围绕典故或道理,以情景演绎的形式阐述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打破传统少儿剧沉闷的节目构成,采用全古装的呈现形式来探索古代文明知识的瀚洋,诠释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深厚底蕴。

15、战国时期南郭处士了解了齐宣王喜欢听合奏后,就毛遂自荐在300人的乐师队伍里演奏,其实自己根本不会吹竽,但是也成功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齐宣王虚荣、识人不清、爱讲排场,而南郭机智、有勇有谋。

16、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粮食供养他。齐宣王去世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

17、大家好,我是皮杰班的朱老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成语故事是《滥竽充数》。

18、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

19、亲爱的大朋友们、小朋友们:

20、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愍王(愍王)继承了王位。齐愍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