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2-12-20 11:52:12 浏览

一、王阳明知行合一

1、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2、王阳明:少了“事上磨”,哪能“立得住”

3、尽管王阳明被认为是气节、文章、功业即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但黄宗羲和后来的“王学”研究者往往有意无意忽略王阳明学术过程中功业和气节的作用。或许在他们看来,王阳明的功业谁也否认不了,王阳明的气节有目共睹,但王阳明的学术却曾经被视为“异端”“邪说”。更重要的是,研究者多为“文人”。所以,尽管中国古代“圣贤”的标准,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位一体,但在王阳明的“文人”研究者那里,主要关注的只是学术、是“立言”,看重的是他从祀孔庙的荣耀。在研究中并未将其气节、功业与学术融为一体,对于王阳明的定位,也就仅仅成了“思想家”。

4、人怕一个傲字。

5、但还有一个人们并不熟悉的说花故事,事情发生在江西赣州或南昌。王阳明和弟子薛侃等在花圃除草,薛侃感慨:“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王阳明不假思索地回答:“未培未去耳。”他随即借物说事:“此等看善恶,皆从躯壳起念,便会错。”见薛侃不理解,王阳明继续解释:“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王阳明的意思十分清楚:天生万物,本无善恶之分。若以自己心中的“好恶”作为判断事物“善恶”的标准,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如果以此为例,我们或许就不会把“主观”的帽子戴在王阳明头上了。

6、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7、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8tjl1Ylr9yKxLkC770lDg提取码:OIWU书名: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

8、总括这两层意思,其实就王阳明只承认和具体的行紧密关联的知,而不承认离开具体的行而具备相当独立性的知。由此造成的问题就是立说过高过苛,强调实践却反而落入蹈空践虚的境地;立说过狭过浅,过度强调直接经验而忽视了间接经验的传递累积乃至理论独立发展的意义。当然关键还是其难以自圆其说。

9、“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10、感悟:王阳明所说的情况,放在现在叫“逃避”,而不是清静。事情是要面对的,人是要在事上磨的,逃避是永远没有出息的。

11、一件事,不是说表面上学会了就行,只有通过“笃行”来不断地琢磨学习,反复咀嚼,才能把事物本身的规律内化于心,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使得自己进入更高的境界中。

12、知行合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13、而在别人而言,则采取的态度,既然他的知和行是脱节的,那这个知也就一文不值,完全没必要理睬。阳明的本意或许未必如此,但他在知行合一这个问题上表述却完全可以引发这样的果。晚明心学盛行之后,许多士大夫之作风或趋向于更为放荡,或者趋向于更为偏狭苛刻的两个极端,敦厚上进之风扫荡无余。和阳明知行合一之说这种固有缺陷恐怕不无关系。

14、心正就是少发怒。

15、俗话说的好,一口吃不了个大胖子,万事万物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要想做到知行合就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

16、要说明阳明所谓良知究竟是怎么回事,莫如用他自己采用的食和行的比喻:

17、修好一片心,过好一辈子

18、此种思想,《传习录》里这两段说得清楚:

19、王阳明所说的本体是指能对应天理的本心,能够超越私欲,但是要落实于实践而不任意妄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关键环节是要用工夫。王阳明认为,要在事上做工夫,才能达到对人在视、听、言、动上提出高标准的道德要求。工夫的开端是要端正知,得了真知,才能去做好行的工夫。在这个意义上,知的工夫既能引导行的工夫,也能成为行的检验。但是,王阳明又坚持,如果没有躬行实践,就永远不会达到真知的境界。因此,王阳明特别强调“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行成为一套完整的修身工夫的必需要素。

20、真正的高手:在变化中取胜,抱怨远不如改变

二、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

1、不单做学问是这样,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要想做到炉火纯青,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2、后者主要体现那些本身就属于分工的领域。科研、艺术、工程、娱乐、政治、经济等等。在这些本来就需要人类分工合作的活动领域,对个体来说,知行不必合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能力特长,有的人长于知而短于行,有的人长于行而短于知,应该让长于知者尽其知,长于行者尽其行,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而不能因其所短废其所长,使得短于行而废弃其知,短于知而废弃其行。空谈知行合结果往往是知不成知,行不成行,徒然蹈空践虚而已。虽然对个体而言,知行不必合但从全局整体而言,因为不同人之分工合作,知行却自然实现了合一。

3、比如对群体大众来说,知难行易。也正因为知难,则先进深刻之理论就更为稀缺,更为宝贵,甚至常常缺位。而自发的实用主义的群体选择的行为也自然更容易,阻力更小。

4、色欲是追求异性,以繁衍后代之欲。

5、王阳明从小就立志做圣人,他的父亲听说这件事之后觉得他是狂妄自大,但是王阳明却从立定志向之后,就一直在行动的路上,他处处寻师访友,学习做圣人的法门,虽然屡试屡败,但是他却一直在不停地尝试。

6、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了技法了,可以学习新曲子了。

7、你对待金钱的态度,决定了你的格局

8、我想,一直以来我都做着一个叫做"真实"的梦,所以你才能理所应当的出现在我希望的地方。

9、知行合一:先行动起来

10、“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11、慢,是人生的过程。静,是人生的底色。默,是人生的境界

12、越不想做什么,就越要耐着性子去做。

13、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14、王阳明是明代的思想家,他思想的核心就是知行合一。那么在他的思想中,所谓的知就是知道知识行就是学识见识就是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在具体的实践中所发现,所体悟到的东西,这两者紧密的结合,就是我们平时所学的知识。

15、好好吃饭,就是修行。

16、意志力:使我们做成事的源动力。

17、譬如,见到美色是“知”,喜欢上美色是“行”;闻到恶臭是“知”,厌恶恶臭是“行”。一见到美色就马上喜欢了,没有人见到美色后,还要思考一下“我是喜欢呢还是不喜欢呢”;一闻到恶臭就马上厌恶了,没有人闻到恶臭后,还要思考一下“我是厌恶它呢还是喜欢它呢”。

18、再如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的原意仍旧是想把知和行统一起来,但实际上却仍旧适得其反的在承认知和行是不同的两码事,“知”既然是行之始,那么这个“行之始”和行本身显然就是不同的概念。行既然是知之成,那这个“知之成”和开始的知也显然不是同一回事了。说穿了仍旧是表明“知”和“行”殊而非一。更何况这话其实本身也值得商榷,我们反过来说其实也成立“知是行之成,行是知之始”。

19、“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20、在这套《知行合一王阳明》中,所有关于“知行合一”与王阳明的困惑都能得到解答。

三、王阳明知行合一

1、对人恭敬就是庄严自己,勿以身贵而***

2、但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理论重点是什么?有必要作深入探讨。我认为,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重点是在“行”字上。理由有三:

3、感悟:一个忙惯了的人,一旦闲下来就会百无聊赖、无所适从。人这样,心也是这样,平常胡思乱想惯了,脑筋就闲不下来,吃饭时、睡觉前也会胡思乱想。怎么办呢?就从安安静静做好和享受当下开始,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走路的时候就好好走路,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觉。这些,正是收摄心思,正是修行炼心。

4、当我们把“知”和知的内容所指涉的行区分开来看的时候,所说的知的生产多是指对汇总来的间接经验进一步思考加工的过程。这种情况,为简便起见,也可以直接说是知的加工。

5、也正因为此,湛若水将阳明之格物直接解读为“正念头”,并有所批评,心学门徒黄宗羲亦认可这样解读,只是不同意湛若水之批评也:

6、《荀子·劝学》中说:“学习,从哪儿开始呢?到哪儿终结呢?

7、其次,对于知和行,王阳明并不主张两者之间可以自然而然地实现转化,而是坚持在过程中要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准,克服一己私欲,实现理想和实践的统一。如此一来,王阳明思想在道德修身的整体观照之下,侧重知行的一体性色彩十分。这就是王阳明强调的“事上磨炼做工夫”。“工夫”是针对人说的,主体是具有个体意识的人。人不仅能将学、问、思、辨这些属于“知”的意识付诸行动,进行属于“行”的生理实践,还拥有道德、伦理、情感,能作出价值判断,能够实现知行合一。对于知行关系上的道德判断,经过王阳明四处亲自讲学、弟子传播,当时的人们意识到工夫不分内外,只要能锻造锤炼达到道德伦理的要求,就都是必要的工夫。

8、有论者称阳明先生是中国五百年来第一等的人物。很难想象,一个人在钻研哲学、精研书画、教育子弟的同时,还能有条不紊地带兵打仗,治国理政。

9、一方面王给人努力灌输的是知即是行,行即是知;但另一方面他表述论证的前提却又往往就是有个和行不一样的知,有个和知不一样的行。

10、凡文过掩慝(tè),此是恶人常态。若要指谪他是非,反去激他恶性。

11、第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

12、本能的力量是威力无比的,是人类厉害的力量。吃饭,人人都自动自发的吃,美色,人人都发自真诚的去喜欢,这就是本能的力量,不需要外力。阳明心学,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把遮蔽的良知这一本能恢复,创建伟大事功的一门行动哲学。

13、《知行合一王阳明》是阳明研究院执行院长、历史作家度阴山创作的一套解读“知行合一”和王阳明生平的通俗著作。

14、闻臭而恶这个比喻说的其实是你光认为一个事情坏,不能算知。只有当一碰到这个事情,就能让你产生厌恶的生理心理反应,才算知。如果你不具备这种生理或心理机制,那就如同鼻子堵塞住一样,无论你在理性上多清楚这事情不好,那仍旧属于不知。

15、对此,度阴山在他的《知行合一王阳明》中对“知行合一”作了通俗易懂,极其清晰的解释:

16、当然心学的这种思想,其根源则在孔子、孟子、乃至程子、朱子都已有体现,而到了阳明这里,则格外放大强调而已。

17、“一友问功夫不切。先生曰:‘学问功夫,我已曾一句道尽,如何今日转说转远,都不著根?’对曰:‘致良知盖闻教矣,然亦须讲明。’先生曰:‘既知致良知,又何可讲明?良知本是明白,实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在语言上转说转糊涂。’曰:‘正求讲明致之之功。’先生曰:‘此亦须你自家求,我亦无别法可道。昔有禅师,人来问法,只把麈尾提起。一日,其徒将麈尾藏过,试他如何设法。禅师寻尘尾不见,又只空手提起。我这个良知就是设法的麈尾。舍了这个,有何可提得?’少间,又一友请问功夫切要。先生旁顾曰:‘我麈尾安在?’一时在坐者皆跃然。”

18、一个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心态也同样重要,王阳明南赣剿匪,多次身陷险境,但是他却处变不惊。每次都能沉着冷静地分析局势,做出有利的判断,而这也是王阳明每次都可以化险为夷的关键。

19、只有先行动起来,才能发现有哪些问题,边行动边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前进。

20、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四、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解

1、阳明先生有句话:“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

2、前后两个“三变”,构成了王阳明“求圣”之道的三部曲:第从立志“学为圣贤”,到体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寻求到“入圣”的门径。但何为圣人之“道”,却只是有所悟,而无法用文字、语言概括出来。第从“龙场悟道”,到在江西揭“良知”,揭示出“圣人之道”的精义,这也是王阳明学术即“心学”的核心和真谛。第从揭“良知”开始,到在江西南昌、赣州、吉安等地,在绍兴等处,倡导“致良知”,倡导“与民不亲而亲”,倡导与“愚夫愚妇”同好恶,心中有良知、满街皆圣人。这个“三部曲”,既是王阳明通向“道”、揭示“道”、传播“道”,即入道、揭道、传道的过程,也是“知行合一”从提出到注入“良知”、到“致良知”的过程。

3、在缺乏先进系统之理论主义指引的条件下,与其教条主义的僵守并未理解的或者本身过时的理论,不如简单的采取实用主义。毕竟前者可能带来巨大的灾祸,后者至少可以灵活转向,虽然停滞,但不至于有太大损失。这也是先易后难之体现。但如果长期满足于这样的情形,那就不对了。

4、阳明之说的弊端则有两个:

5、当王阳明1509年在贵阳首谈“知行合一”时,听课的人内心都波澜不惊,因为“知行合一”并非是个新命题,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甚至是更古老的黄帝、尧舜禹时代,中国人对“知行”的关系就做了很多研究,而且把它快速运用到实践中。

6、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

7、购买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85580html

8、那么在应用到实践之中的时候,应该按照自己所知道的所构想的去实践。如果说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和自己开始的预想发生了偏移或者是没有完全的去实践的话,那么这个时间也是无法做成的。王阳明的这种说法其实不无道理,也是现在我们很多人所强调的思想和实践要统一。

9、克己修身,来不得半点妥协。

10、我们不妨把知划分为四个层次,一为无知,二为虚知,三为准知,四为真知

11、为了给格物找一个内在的动机,内在的根源,故此阳明提出致良知之说。良知说并不复杂,不过就是心中知得多少,便去行多少,但真能践行已有之良知,哪怕原本之知再有限,再微小,只要一以贯之,亦可成善人,成圣人。阳明之意,盖以为天下尽有许多事物,若不管三七一概去格,则疲于奔命,莫知所归,故索性撇去外物,只说良知,致良知。把人原有之知,落到实处,能知行合即非易事。能实现知行合一之境界,即是圣人。既然如此,放着眼前现有之知,不去用力落实,何必再奔走驰骛于形形色色外物之知呢?

12、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13、黄宗羲说的第一个“三变”,如王阳明之所述,这是一个“悟得其门”的过程。王阳明从朦朦胧胧地向往着“学为圣贤”,到“得其门”“入其道”,其间经历了整整二十年。

14、阳明先生有个弟子是做官的,他有心学习知行合一的学问,但是他平时公务繁忙,担心学不好,于是问阳明先生应该如何取舍。

15、“知行合一”出自: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寓意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

1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阳明

17、对应于知的四个层次,我们也可以把行分为四个层次:无行、奴行、由行、德行。

18、既然难易之情况各有不同,则知行之先后又何可一概而论。他人之所难,或为己之所易;他人之所易或为己之所难。不过是能知者知,能行者行,先尽己之所长,再或循序渐进、或与人合作,弥补自己所短。先易后难,先近后远,道不远人,此儒家之道也。若慕难而弃易,为远而舍近,名义上好看,必成蹈空践虚之局,终至于误事害人。

19、真正厉害的人:笑而不语,迷而不失,惊而不乱

20、“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五、王阳明知行合一电子书下载

1、只有日常中多注意在事上的磨练,在各种事情上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让自己心境逐渐处在一种十分稳定的状态下,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遇事不慌不乱的素质。

2、有一个人们十分熟悉的用以说明王阳明“主观唯心”的例证。王阳明在浙江绍兴期间,与学生游南镇,有学生指着破岩而出的满树鲜花问道:“(先生)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如果只是以此为例,又不明其“机锋”所指,自然可以视为不顾客观事实的“唯心”。

3、利欲如原始人围捕野兽,动机不过是满足食欲,填饱肚子。然而围捕野兽本身即是“格物”,在捕猎的过程中,掌握了野兽活动的习性规律,学习了人群之间如何分工合作,也在这个过程中对工具不断改进,这就是格物致知。

4、在知给出我们决断后,你在行动的过程中,会遇到障碍。大多数人遇到障碍后,会身心俱疲,要么咬牙继续,要么放弃。在放弃前,你要问自己的良知:当初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叫初心,其实就是良知中的道德感。如果这件事是正确的,我应该做的,那你再问,为什么我做起来很吃力?

5、知行合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6、感悟:假如天天吃肉,也就不觉得肉香了;如果天天都像过年,真到过年时也就没有年味儿了。王阳明说的道理,完全合乎阴阳辩证之道。不要害怕生活中的痛苦,那正是在为明天的快乐打基础。如果实在忍不住,就哭出来吧,发泄也是一种放松身心的好方式。

7、“知行合一”的理念对我们当代人有何启示和作用?

8、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9、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除了在知行观上有新的贡献,它的重要价值还在于赋予人以主体性的积极意义,为人们的认知与实践,提供了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首先,王阳明并不主张两者是机械性的组合状态。他在南宋朱熹“格物”之学的基础上,提出要充分认识人作为主体的价值,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知和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于是,王阳明提出了“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的主张。

10、白话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扩展资料知行合一提出背景:

11、遇到恶人,好的办法是置之不理。

12、日孚曰:“先儒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如何?”

13、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

14、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人的外在行为是受内在意识支配,由衷向善(“知”)的人,才有外在自发的善行,所以说知行合一。

15、这张图基本上把孟子的四端说,朱子格物和阳明格物说融合为而且加上我的补充修正,可谓比较完整体现由性格物的基本流程。其中实线框里是我修正补充之后的朱子格物致知说,而在虚线框里则代表阳明致良知格物说的基本概念。

16、文字来源:《旗帜》2021年第4期;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17、王阳明说: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

18、王阳明谈知行合谈的是“道”,其他的知行合谈的是“术”。

19、要善恶分明,更要爱恨分明。

20、为了验证“格物致知”的道理,他特地跑去格竹子,虽然没有格出什么道理,而且还大病了一场,但是他却也因此知道了通过外物寻找“理”是行不通的,这对他后来开创心学,不可谓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