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格尔哲学三大理论
1、古希腊城邦似乎提供了现代人已经令人惋惜地失去的榜样……公民不仅拥有高程度的孟德斯鸠意义上的美德(vertu),他们时刻准备着为了他们的城邦奉献出他们的一切;而且他们还精于安排他们的生活,并且在生活中找到表现自己的机会/同一于城市。在城市中得到表现的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因此古代城邦把充分的自由和深刻的公共生活统一了起来,它因此成为了表现主义者的理想
2、黑格尔对美学的重要的贡献在于把辩证法发展的道理应用到美学里,替美学建立了一个历史观点,他把艺术的发展联系到“一般世界情况”来研究,即联系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联系到经济、政治、伦理、宗教以及一般文化来研究。他认为艺术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寻的。
3、恩格斯认为黑格尔的体系与他的辩证思维相矛盾
4、哲学史的本身就是科学的,因而本质上它就是哲学这门科学。
5、艺术表现的普遍需求所以也是理性的需求,人要把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作为对象,提升到心灵的意识面前,以便从这些对象中认识他自己……这就是人的自由理性,它就是艺术以及一切行为和知识的根本和必然的起源。
6、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高形式。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运用客观规律。
7、恩格斯把黑格尔比喻为哲学领域奥林波斯山上的宙斯,邓晓芒先生则说《精神现象学》是他青年时代所憧憬的哲学圣殿。2017年9月,邓晓芒先生10卷本共540余万字的煌煌巨著《黑格尔句读》(《黑格尔句读》下面简称《句读》)的全部问世,标志着黑格尔哲学圣殿在中国的落成。
8、全部哲学史这样就成了一个战场,堆满着死人的骨骼。
9、这样的一段话里我可以发现这样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生命之流和主客体分离的统一”另一个问题是一代人的渴望,渴望即是这种统一的渴望,而渴望之下蕴涵着两个渴望“表现主义的渴望”亦即“单纯的生命之流”和“主体和客体分离的统一”的渴望亦即激进自主性的统一。
10、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
11、这种传统的观念在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之后终于被另一种渴望所压制,这就是以启蒙运动为代表的激进的对象化的渴望,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在英国法国,17世纪科学的发展,伽利略和牛顿促成了洛克、霍布斯、笛卡尔的“认识论转向,知识论转化为了对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思考,在更激进的倡导者手里变成了一种彻底的原子论和机械论和唯物论,在伦理学领域演变为一种激进的唯物主义,爱尔维修,霍尔巴赫,休谟和边沁就是代表人物。
12、爱情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只停留在性欲上,而且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统一。
13、人的一切文化之所以是人的文化,乃是由于思想在里面活动并曾经活动。
14、有一些宝贵的东西作为它的目标时,生活才有价值。
15、这一巨大的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历时7年。而开工前的准备,则经历了漫长时间。从贺麟、王玖兴先生1961年出版《精神现象学》中译本到今天,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学者为中国人能读懂黑格尔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邓晓芒先生说自己是在还愿,他青年时代阅读黑格尔时,多么希望有一个老师能逐句讲解这部“天书”,现在他就来做这个老师。在笔者看来,这不仅是邓先生个人的还愿,也是中国黑格尔研究学者的还愿。这一做法使黑格尔哲学真正从学术界降临到生活世界,实现了“精神”的又一次道成肉身,为每一个渴望拥有精神生活、想读懂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中国人提供了现实的条件。
16、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建筑物则是凝固的音乐。
17、当然两种观点之间存在着深刻的亲和力,正如泰勒所言“表现主义理论把我们引向了自由状态下的人的圆满,这种自由正是自我决定的自由,而不单单是独立于外在的影响。但是,高级,纯粹,无条件的关于自我决定的自由的见解是康德的见解。”费希特明确的表达了这种指导思想:
18、历史不是幸福生长的土壤。历史书中的空白页是人类的幸福时期。
19、《黑格尔》[加]查尔斯.泰勒著朱进冬译译林出版社
20、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二、黑格尔的三大哲学
1、为了一个的目标,不得不赋予一个永恒的记忆。
2、给婴儿洗澡后,不能把婴儿连同脏水一起倒掉。
3、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
4、人类从历史学到的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5、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很接近于虚骄。
6、由于他早年对神秘主义的兴趣,他保留下来一个信念:分立性是不实在的;依他的见解,世界并不是一些各自完全自立的坚固的单元——不管是原子或灵魂——的集成体。
7、西方自古以来强调能动性的哲学家不少,喜欢用火来打比方的也不少,他的能动性与其他哲学家都不同,他强调的是把它纳入纯粹理性和逻辑化,把能动性逻辑化。
8、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9、历史是一条永动的河流,随着它的奔腾独特的个性不断被抛弃,并且总是在那个新的法律基础上形成新的个性结构。
10、经典课程: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11、我们对一个人的质疑和反驳,必须从接受他的前提开始,提出的质疑和反驳才是有的。
12、反的阶段:这种日子过到15岁,16岁的时候,怎么看都不对劲了,发现现实的社会怎么和老师课堂上讲的怎么差距越来越大?现实和自己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人也没有这么好了,社会也没有那么阳光了,父母的话也不听了,微笑也越来越少了,烦恼,压力,迷茫,挫折接踵而至了...也就是逆返心理了,在这个阶段的人由于知识的有限和和思想的不成熟,对于人生中的好多问题还不能给出合理的答案,但这也是成长的必须代价和必经阶段.
13、只有那些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处的人,才会没有出头之日。
14、唯识学是印度完备的理论体系,它可以代表大乘佛教高思想水准。黑格尔哲学则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西方思辩哲学的顶峰,辩证逻辑的集大成者。站在人类的哲学视角上,将唯识学与黑格尔哲学做一比较研究,是具有重大的文化意义与思想价值的。问题与方法无疑是一切学术的核心,因为问题与方法是指向“对象”与“目的”的自觉性的理性表现。所以我拟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基本方法角度,对唯识学与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结构与基本性质做一辨析,从而澄清二者的类同性与差异性。
15、(3)一般与特殊的统一。黑格尔认为美应当是一般和特殊的统是普遍的理念显现在个别的感性形象之中,他说:
16、从黑格尔的哲学我们可以看出,黑格尔是从唯心出发,以理念为世界的第一性,经过理念“自生发”的过程,“生发”了自然,以及艺术、哲学、宗教、科学、社会制度等等。艺术、哲学、宗教、科学、社会制度仅是“精神”的显现,哲学的发展即是真实世界的发展,理念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产生了***,可黑格尔哲学大的问题即在于,逻辑上的理念如何才能产生现实的物质,正如马克思在《神圣家族》里批判黑格尔所说:
17、现代意识的诸范畴是历史的产物。
18、这种普遍性和个性的统表现在外在环境中,是一般世界情况具体化为引起冲突和行动的“情况”;表现到人物性格上,则是理念的普遍力量具体化为作为人物内心思想情感的“情致”。所以,理想的人物性格既具有普遍的理想,也具有特殊的个性。
19、青春是生命中美好的一段时间。
20、▼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
三、黑格尔十句名言
1、这是“一个恰巧为•我所知的结果,因为我已经详细考察了全领域。”所有以上引文都摘自《历史哲学》的绪论。
2、所谓纯粹理念即是思想的抽象成分所形成的理念。
3、唯识学的“转识成智”与“破妄显真”都是基于个体经验事实而立的,并且它的基本范畴“心识”与“真如”,也是认识领域的概念,不是超验的形而上学术语。黑格尔哲学的“精神”与“理念”则都是基于形而上学而立的,并且它的“精神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也是玄学的思辩构造之物,非是经验直观事实。从这一点上看,黑格尔哲学与唯识学在哲学性质上以及哲学的类型上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比较是一种有价值意义的文化沟通与交流工作。我认为比较研究大意义在于比出二者的差异,从差异中求寻其文化义蕴与根源,这样才能获得借鉴与互补。唯识学与黑格尔哲学的比较也是从这一点上着眼。世间上没有相同的东西存在,认识就在于不断地知异。相同是共相,只是观念而已。
4、以认识的方式,就是从理论上思想上认识自己;以实践方式,则是“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也就是说,人要通过实践,改变外在实物,而在外在实物上“刻下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实物中复现了”。因此,理念之所以要显现为感性形象,正是由于人要在实践中认识自己。在《美学》一书中,他这样写到:
5、运伟大之思者,必行伟大之迷途。
6、的光明,如同的黑暗。
7、即: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并在书中解释到说:“这个概念有两重因素,首先是一种内容、目的与意蕴;其次是表现,即这种内容的现象与实在。且这两方面相互融贯的,外在的特殊的因素显现为内在因素的表现。”也即该定义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理念是内容与意蕴;二是感性显现;三是这两个方面的统就是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个别与特殊的统一。可以看出黑格尔成功地将其辩证法运用到他的美学思想的建构中。
8、事物是不可归纳的异于我们的。
9、黑格尔断言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现实的。但是他讲这话时,他的“现实的”一词并不指经验主义者所要指的意思。他承认,甚至还强调,凡经验主义者所以为的事实,都是不合理的,而且必然都是不合理的;只有把事实作为全体的样相来看,从而改变了它的外表性格,才看出它是合理的。尽管如此,把现实的和合理的同一看待,不可避免地仍旧要造成一些与“凡存在的事物都是正当的”这个信念分不开的自满情绪。
10、是与无并非仅仅消亡于对方之中,事实上它们只是无法区分的。
11、在这里,只是简要的勾画出了黑格尔哲学的轮廓。显然,黑格尔的哲学是头足颠倒的,但并非说要彻底推翻其全部的哲学理论,其中支撑着黑格尔哲学的辩证发展过程,即是合理的内核,很多思想也具有其合理性,正如伟大的马克思早期也是学习与信仰黑格尔的哲学,从中披沙炼金,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也不应该认为其是唯心主义而感到惶恐,自从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存在非存在,非存在存在”,这个的哲学命题将世界颠倒以来,其后西方哲学世界众多伟大的哲学家都是唯心主义者,伟大如柏拉图,唯心与唯物没有的谁是谁非。
12、作者:张亮,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13、知识不是从学习得来,而只是对于已经存在于心灵内、灵魂内的东西的一种回忆。
14、唯识学和黑格尔哲学都是思想系统的理论体系,作为思想系统的理论体系都是由基本问题构成系统的主线,并且由基本问题所固有的形式结构而建构与之相应的逻辑程序。每一种思想系统都是根植于它的目的性而提出其基本问题,唯识学与黑格尔哲学也不例外。唯识学的基本问题就是“转识成智”与“破妄显真”,它的基本范畴就是“心识”与“真如”。黑格尔哲学的基本问题则是“精神的自我实现”,它的基本概念就是“精神”与“理念”。
15、《逻辑学》末尾讲的“理念”,是一种像亚里士多德的“神”似的东西。理念是思维着自身的思想。很,“”除思维自身而外什么也不能思维,因为除对我们理解“实在”的偏狭错误的方式而言外,不再有任何旁的东西。据他说,“精神”是的实在,它的思想借自意识向自身中映现。定义“理念”的实际原话晦涩。瓦勒斯译之如的理念的统一言,就是理念的概念,这概念以理念的本身作为对象,而且从这一概念看来,客观世界即是一理念——在这客观世界里一切规定均统一起来了。)德文原文更难懂。
16、然而启蒙运动在德国就有了自己的思想风气,激进的启蒙是在假定了人的主体性和力量的齐列信心中发展了起来,然而正如泰勒所言这种“信心”却并不存在于资产阶级缓慢的发展,在宗教上体现在了由埃克哈特到丢勒经过泼墨的虔信派的宗教,虔信派在一开始就与法国的标准的启蒙运动有了鸿沟,它促成一些伟大的启蒙运动者的思想,比如莱辛的《智者纳坦》是对超越教条差异,独立于“冷漠的书本知识”的某种理性的和人道教的一份呼吁书,那种宗教既有来自启蒙运动的理性,又有来自虔信派的灵性因素,而《智者纳坦》对于青年黑格尔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7、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象征着了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莎士比亚英文课》读透10个经典戏剧故事
19、爱是活在对象之中。
20、纯思想的论调:放弃用任何主张来支配思想的道路,仅只跟从思想的脚步。
四、黑格尔哲学三大理论基础
1、方法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
2、莱布尼兹的单子观念是自我展示的主体观念的胚胎。但是对赫德尔和赫德尔之后重要的哲学家是斯宾诺莎,尽管斯宾诺莎看起来远离表现主义的主体性观念,然而整个启蒙运动把斯宾诺莎推向了普遍生命力的某种的泛神论,有限的主体迎合了普遍生命力的一种泛神论。终在斯宾诺莎和莱布尼兹的哲学支持之下,
3、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
4、哲学离不开语言。在哲学诞生的时候,是可以“说”的。比如在古希腊哲学那里,对话的形式,各种诗意的表达,使得哲学语言和生活语言是能衔接的。但哲学内在的超越性、概念性使它越来越脱离生活语言,越来越不能“说”了,只能“写”了。到了康德时候,哲学就变成了专业的学问,变成了需要在大学里讲授的学问。这既是哲学学科的成熟,但也显出了它的软肋,它与世俗生活疏远了甚至产生了一道鸿沟。邓晓芒先生从讲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开始使用“句读”方式,恰恰是切中了哲学发展的这一软肋:康德以前的哲学人们还能读懂,从康德哲学起人们开始读不懂了,黑格尔哲学更加晦涩难懂了。这就需要一句一句来解释了。
5、我们的理性独立于特殊的关切,而规定意志的能力构成了我们的自主与自由,构成了我们的根本价值。
6、机械论、物理论、有机论
7、黑格尔清楚的看到了被打破有机统一的反思统一所蕴含的矛盾:“人既要做宇宙精神的手段,又要保留他的自主性”(《黑格尔》第72页),并且明白要解决这个矛盾只能为理性开辟地盘,于是同浪漫派离开理性,而走向幻想、杜撰和艺术不同,黑格尔对于理念的统对于“合题”的构造,一开始就奠基在了理性之上,黑格尔所终构造的合题,是一个由理性统摄的合题,是依赖于黑格尔产生有限性而循环到自身的无限性的观念而产生的合题。
8、良心,它就是对它自己有了确信的精神。
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矛盾运动过程具有的特点,矛盾运动是生命力的表现,其特点是自我否定、向对立面转化。因此否定之否定规律构成了辩证运动的实质,就像老子说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一样,任何事物,永远有向对立面运动变化的趋势和内在动力。
10、精神为了用一种占有自身的观点来理解和把握自身,改变了它的范畴,更真实,更深入,更密切,也与自身更一致地把握了自身。
11、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乃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使之与他人相齐。
12、黑格尔认为,整个***是一个理念,即所谓的精神,它是由抽象的理念与整个自然对立而统一的结果,精神是高的真实,在黑格尔眼里,即是“神”、“上帝”,“精神”即是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精神世界的统精神在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也即“客观与主观的统精神显现与艺术、宗教与哲学三个阶段”,将当其发展到哲学时,精神也就发展到了顶峰,真实世界也就到达了其终点。
13、当然二者之间的冲突也同样深刻,康德的激进自由只能以同自然的决裂为代价才成为可能,而其发生于自身内部的感性和理性的分离,其激烈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唯物论者,功利主义者和启蒙运动者曾经梦想的程度,这与表现主义统和谐的渴望是截然对立的。
14、(9)黑格尔著,梁志学等译:《自然哲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17页。
15、义务所限制的并不是自由,而只是自由的抽象,即不自由,义务就是达到本质,获得肯定的自由。
16、黑格尔把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精神本身。
17、4月6日,一方线上读书会顺利进行了新三一律的第二阶段——研读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线下,我们曾经精读过柏拉图若干作品;线上,我们曾以谢林《近代哲学史》为底本,依循近代哲学史脉络,精读了从英国经验主义到德国唯心主义诸大师的作品。当时,我们以黑格尔及其《小逻辑》为落幕,后又筹划读其《美学》三卷四本,然因故搁浅。
18、(17)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26页。
19、按照如同莱布尼兹“预定和谐”之路的表现主义其核心就是大全,统一与和谐,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整个哲学的整体性原则与目的论的统泰勒这样总结了表现主义的渴望,“要求统要求自由、要求与人融合、要求与自然融合”。
20、一种“讲哲学”语言风格的锻造
五、黑格尔哲学三大理论是什么
1、这样两种渴望在赫德尔和康德那里被推向了各自的极端,另一个层面的渴望出现了,一个属于费希特,谢林的渴望,属于早期浪漫派施莱格尔,荷尔德林,诺瓦利斯的渴望。当然也是属于黑格尔的渴望,这个渴望是一个“合题”,赫德尔和康德的“合题”。
2、一个恶徒的犯罪思想也比天堂里的奇迹更伟大,更崇高。
3、依黑格尔的意见,在好的思维中,思想变得通畅无阻,水乳交融。真和假并不像普通所想的那样,是判然分明的对立物;没有任何事物是完全假的,而•我•们能够认识的任何事物也不是完全真的。“我们能够多少有些错误地去认识”;我们将真理归于某一件孤离知识时便发生这种情况。像“凯撒是哪里出生的?”这种问题,有一个直截了当的答案,这答案从某个意义上说是真的,但是在哲学的意义上不真。按哲学讲, “真理就是全体”,任何部分事物都不•十•分真。
4、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5、这种能动性不是一种神秘的、不可把握的、偶然的,而是一些逻辑化的、可以学习可以掌握的。神秘主义的高哲学是不可教的,它讲究悟性、慧根,这就是神秘主义。
6、运用现象学方法,把黑格尔的抽象思辨还原为精神生活体验
7、西方哲学都有这个传统,喜欢用火、光明、太阳来打比喻。火的哲学体现一种自我燃烧,自由的自我否定,同时烧向外部世界,灵魂的自由像燃烧的火焰。这就是能动性的特点,主要就是突出能动性的作用。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运动是的,静止是相对的。
9、“这种‘理念’或‘理性’,是•真•实、是•永•恒、是•有•力•的存在;它显现在世界中,而且在这世界中除它和它的荣耀而外,再没有别的显现出来——这便是如前面所说,在哲学中已经证明的、在这里看作确证了的论点。”
10、精神及精神发展的过程,是历史哲学的实在对象。把精神和它的对立物即物质加以比较,便可以理解精神的本性。物质的实质是重量;精神的实质是自由。物质在自己以外,而精神在自身以内具有中心。“精神是自足的存在。”这话如果不清楚,下面的定义或许比较能说明问题:“可是精神是什么呢?它便是“一”,是自身均一的无限,是纯粹的同一性,这同一性其次把自己同自己分离开,作为自己的另一个东西,作为和共相对立的‘向自有’及‘内自有’。”
1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任何事物内部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就像老子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终结。
12、(10)黑格尔著,贺麟、上玖兴译:《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2页。
13、黑格尔的哲学艰深,我想在所有大哲学家当中他可说是难懂的了。在开始详细讨论以前,对他的哲学先作一个一般勾画,或许有些帮助。
14、第二个主要特点就是彻底的理性主义和逻辑主义。
15、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应当只是单一的画家,应是兴趣广泛的多面手。
16、照黑格尔讲,过程对理解结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辩证法的每个在后的阶段仿佛在溶液里似的包含着在前的所有阶段;这些阶段没有一个被•完•全取代,而是作为全体中的一个因素而赋予它适当的位置。所以不历经辩证法的所有阶段,便不可能到达真理。
17、对于黑格尔而言,表现主义绝不仅仅是人的反映自然,而是宇宙精神借以完成自我表现的手段。泰勒指出,黑格尔的上帝并不是传统有神论的上帝,而只是一个精神,精神只能通过人而活着,但是人只有在把他看成是一个较大的精神的手段的时候,人才能成为他自己。
18、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作出决定。
19、精神哲学的后阶段是“精神”。黑格尔认为,客观精神的实质只有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才能得到纯粹的体现,这些精神生活都是时代精神的反映,但却蜕除了经济政治和社会历史的外在的客观性,但又不是单纯心理上的精神现象,而是本身体现为社会历史所追求的理想的客观目标,这就是艺术、宗教利和哲学。从历史上看,艺术在古希腊达到了顶峰,宗教的繁荣期是在中世纪,哲学则是近代的为。这三者都是精神,但体现为一个三阶段的发展:艺术是以感性的方式来把握精神,宗教是以表象的方式把握精神,哲学则是以概念来把握精神,终在黑格尔自己的哲学中达到了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同一即真理。
20、“知性和自觉意志作用的世界,并没有委给偶然,而是必定表现为自知的理念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