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打灯笼歇后语【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1-08 10:45:59 浏览

一、外甥打灯笼歇后语

1、屋渭偏遭连阴雨,一船破又遇顶头凤——祸

2、正月初四这天的许庙街道和马路两旁,几乎成了灯笼的世界。人们在挑选、欣赏灯笼的同时,还能品尝各种小吃,实在是惬意。

3、顿外甥提灯笼——照旧;照舅

4、外甥戴孝——没救了(没舅了)

5、南天门挂灯笼——高明;四方有名(明);高照

6、涝天锄刃有火。扫帚响,粪堆长。秋天弯弯腰,

7、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8、年夜里吃饭——没有外人

9、灯节前夕,家家张灯,户户结彩

10、在众多的鸡蛋里面,放一个石头,那岂不是石头想要装鸡蛋——混蛋吗?

11、手托灯笼上山顶——惟我高明

12、爱人的老家在陕西咸阳,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是一片沧桑古老、有着深厚历史沉淀的土地,有很多淳朴的传统风俗和民俗文化都是从这里发源的且保留至今。比如,每到过年,当舅舅的就要给自己的外甥、外甥女送灯笼,一直到他们满灯(第一个本命年即虚十三岁)。

13、王八配乌龟——一路货

14、就怕坷垃咬。今冬麦盖三层被,

15、提示点击上方亳州晚报社↑关注我们

16、南天门的灯笼——照得高

17、捂着耳朵放炮——怕听偏听见

18、冬瓜皮做甑子——不争(蒸)气

19、电线杆挂灯笼——有名(明)的光棍;高明

20、外甥打舅——公事公办;情理难容

二、外甥打灯笼歇后语的下一句梁山伯军师

1、牛皮灯笼里点蜡烛——有火发不出

2、嗑瓜子嗑出个臭虫

3、胸口挂灯笼——心照不宣

4、打着灯笼赶嫁妆——两头忙

5、旧时的乡村,很多地方都没有通电,在各家各户清一色煤油灯的光亮里,朴实的乡下人生活、生育、生生不息,连根蜡烛也舍不得点。除非到了除夕,条几上的两根大红蜡烛才会亮起来,把先辈们的灵位摆上去,一拜再拜,这些烛火,似乎可以照亮灵魂回家的路。

6、该热不热,五谷不结。掌灯不煞风,

7、胳膊扭不过大腿。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清官难断家务事。寡妇门前是非多。明枪好躲,暗箭难防。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子不嫌母丑,

8、望乡台上吹口哨——不知死活;死活不知

9、王麻子哭哥哥——凶(兄)啊

10、围着火炉吃西瓜——心上甜丝丝,身上暖烘烘

11、老黄瓜涂绿漆——装嫩

12、打灯笼走铁路——见轨(鬼)

13、望江亭上度中秋——近水楼台先得月

14、——上面无人(无后台)

15、南虹出来卖儿女。月亮带风圈,一连刮三天。云彩向北,一阵黑。

16、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

17、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这个歇后语的出处,跟一个历史上皇帝的一段趣事相关。这个皇帝就是明朝的开国帝王、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跟姐夫比武时,不小心重伤了姐夫。姐夫因为会看相,在生命垂危之际,就让儿子李文忠挑起灯笼照着朱元璋,要在临死前给朱元璋相相面,一看之下,认定朱元璋是帝王之相,就请求朱元璋将来登基当了皇帝之后,要给外甥封个官。等到后来朱元璋真的当上了皇帝,果然兑现了当初的承诺,他仍然让外甥李文忠挑起灯笼,然后郑重宣布:封李文忠为十王千岁。这件事很快就传遍开来,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这句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18、在家乡,春节期间,正月初二是“回娘家”,初五以后称为“送灯”。前者好理解,后者的意思是。

19、灯笼点蜡————肚里明

20、网里的鱼虾——一个也溜不掉

三、外甥打灯笼歇后语的下一句是照旧还是照舅

1、娃娃吹喇叭——小气;没谱

2、外甥不在家——有救(舅)

3、茅房里打灯笼——找死(屎)。这一句言简意赅,很多人应该都是比较清楚的!

4、打灯笼拾粪————找屎;找死;照屎

5、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6、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7、假如一家女孩子今年刚出嫁,那么今年娘家要给婆家送至少3对也就是6个灯笼,还要不同品种。

8、提着灯笼砍柴——明砍

9、打着灯笼啦呱————明说明讲

10、温水烩饼子——皮热心凉

11、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12、麻布袋绣花 —— 底子太差

13、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14、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15、歪嘴婆娘吹火——风气不正

16、这句歇后语实在是太生动了,唱戏的如果在台子上抽筋了,那肯定是下不了台。下次你也可以这样对别人说说,看看有谁知道!

17、骂人不揭短。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嫁出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姜还是老的辣。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春捂秋冻。大河无水小河干,

18、娃娃荡秋千——两边摆

19、外婆得了个小儿子——有救(舅)了

20、西瓜灯,南瓜灯,大街小巷挑灯笼,小鱼立刻唱和着,踢一脚,踹一脚,我的灯笼坏不了。

四、外甥打灯笼歇后语造句

1、三卯出来白瞪眼。辰在正南,起来过年。早上烧,晚上浇。夜晚东风起,

2、市民A:“送灯么,就是送个祝福,希望娃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以前讲究多,我们小时候收到的等都是舅家自己做的,每个都是的,挑灯笼比谁的好,到了要烧的那一天肯定是不愿意,非得闹的给个好吃的才罢休”

3、老舅舅拉破二胡——陈词滥调

4、往头上拉屎——成心糟踏人

5、也有貔子也有獾。死猪不怕开水烫。外甥是狗,吃了就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没吃过猪肉,

6、忤逆子突爹妈——就是那么一回事

7、雪里灯盏,雨里秋千。大雾不过过三十八天。淋了伏头,旱到伏尾。

8、六月里连阴吃饱饭。一场春雨一场暖,

9、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10、大多活动都和“灯”分不开,灯作为一种媒介

11、坯坏三遍,狗吃干饭。不怕初一下,

12、还有另一处点蜡烛的地方,就是孩子们的灯笼。春节过后,刚刚开市,满大街都是兜售灯笼的摊位,在皖北,灯笼要舅舅买给外甥,外甥的灯笼好不好看,比的是舅舅的腰包和脸面,所以,又有个歇后语叫“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13、老鼠钻木箱——两头受气

14、外甥照灯笼 —— 照旧;照舅

15、赌博佬的母妈打灯笼————来寻哒

16、三十晚的火,正月半的灯

17、歇后语又叫俏皮话,是民间常用的一种特殊语言表达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方言特色。歇后语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只说前半截话,“歇”去后半截,也能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

18、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19、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外甥打灯笼的歇后语篇2外甥打灯笼打一歇后语的答案

20、松树林里挂灯笼——万绿丛中一点红

五、外甥打灯笼歇后语是什么谐音

1、灯笼壳子盛砻糠————空对空

2、打上灯笼拾粪————找屎;找死

3、灯笼壳子打老婆————样子难看

4、门前、大街、小巷到处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各式花灯

5、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小葱是绿色的,豆腐是白色的,所以是一青(清)二白;

6、张三爷的.茶——半路回甘

7、八尺布扯到两下里

8、灯笼会,会灯笼,小孩不来我吹了。

9、外侄打灯笼——照舅;照旧

10、黑灯笼里点蜡烛——有火发不出

11、近邻不如对门。没有金刚钻,

12、灯笼也有豪华版,豪华版的灯笼是羊皮做成的,直径足有一米左右,还能旋转,灯笼壁上贴有剪纸做成的各色人物,蜡烛点亮后,灯笼转起来,称之为“走马灯”。至今仍记得走马灯中的人物肖像,他们来自《西游记》《水浒传》,也有来自《金刚葫芦娃》《哪吒闹海》里的场景,走马灯匀速地旋转着,这样的灯笼,有很强的演艺功能,玩了一会这个灯笼,就等于是看了一场电影。

13、打起灯笼捡粪————寻死;寻屎

14、这个歇后语本身有两种解释如下:

15、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取自谐音。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按照歇后话的原则,就是每个字都有本身的意义。有外甥则有舅。打灯笼有“照”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找”的意思。同音过来,照旧就是照样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化。外甥打灯笼——丢大人了:外甥打灯笼自己是找人,找谁呢?当然是找大了了。所以就是大人丢了。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某人办了不好意思的人,丢人了。

16、王八中解元——规矩(龟举)

17、歪嘴吹喇叭——一团邪(斜)气;邪(斜)气

18、老九的兄弟——老实(老十)

19、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20、望乡台上搽胭脂——死要面子;死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