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及翻译【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1-14 12:40:54 浏览

一、论语全文及翻译

1、(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2、(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3、试译: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大夫祭祀祖先时,唱着《雍》这首天子祭祖诗来撤除祭品。孔子说:“‘各方诸侯助祭,肃穆天子主祭。’《雍》诗的这一句如何用到三家大堂去呢?”

4、(译文)叔孙武叔诽谤仲尼。子贡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5、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6、(译文)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7、(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8、(译文)子张说:“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实坚定,(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有,又怎么说他没有?”

9、(译文)子夏说:“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10、(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11、试译:子张问:“今后十代的情况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说:“殷代承袭夏代的礼仪制度,废除了哪些,添加了哪些,是看得出来的;周代沿袭殷代的礼制,废掉什么,增加什么,是看得出来的。这以后要是有继承周代当政的,就是传承百个世代,也可以预先知道它。”

12、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总是预闻这个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1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5、试译:子张问道:“楚国的令尹子文三次出任当令尹,不见有喜气;三次免职,不见有怨气。每次离任,总要将自己在任公务的经办情况一一转告新令尹。这人怎么样?”孔子说:“忠心耿耿啊。”子张问:“仁吗?”孔子说:“不知道。仁体现在哪里?”

16、(译文)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17、译文:颜渊死了,儿子哭得悲痛。随从的人说:“你哭了!”他说:“有痛吗!不是他自己的是悲痛,谁是!”

18、试译:有子说:“礼的运用,贵在和气。先王的治国之道,就是这一点好,因为大事小事都用礼,还是有用不到的地方。不过,明白和气的好,因而总是一团和气,却不用礼加以节制,也是行不通的。”

19、试译:孔子说:“做人却没有诚信,真不知道还能干什么。好比大车辕没有活销,小车辕没有销钉,这车子怎么走啊?”

20、27子见南子,子路不说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二、论语二则原文及翻译

1、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14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3、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4、(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5、试译: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事、物,没有一定可以的,没有一定不可以的,终都要拿义为准绳才能定夺。”

6、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7、(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9、(原文)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10、试译:孔子不谈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11、(注释)(1)文:文献、古籍等。(2)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3)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4)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12、试译:孔子谈到季氏,说:“在自家庭院里办天子的八佾舞会,这种事情都能忍心做出来,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忍心做出来呢?”

13、(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14、试译:孔子说:“参啊,我的道是用‘一’贯通的。”曾子应声说:“噢。”孔子走了,其他门人问曾子道:“什么意思?”曾子说:“他老人家的道,就是忠恕,没别的。”

15、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汝弗能救与欤?”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16、(译文)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

17、译文:有子说:“礼的运用,贵在和气。先王的治国之道,就是这一点好,因为大事小事都用礼,还是有用不到的地方。不过,明白和气的好,因而总是一团和气,却不用礼加以节制,也是行不通的。”

18、不能想要快,不能贪图眼前的小利益。想要快,就不能达到目标;贪图眼前的小利益,那么大事就干不成。

19、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20、(译文)子夏说:“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

三、论语的翻译论语十二章的翻译

1、(原文)子不语怪、力、乱、神。

2、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理解别人。”

3、试译:孔子说:“花言巧语,貌似善良,缺德啊!”

4、试译:孔子说:“夏礼,我能够讲一讲,只是杞国的不足以验证;殷礼,我能够说一说,只是宋国的不足以验证。原因是典籍和贤人不够。典籍够、贤人够,我就可以验证它们。”

5、http://www.baidu.com/s?ie=gb2312&bs=%C2%DB%D3%EF%C8%AB%D2%EB%D7%A2&sr=&z=&cl=3&f=8&tn=baidu&wd=%C2%DB%D3%EF%C8%AB%D2%EB&ct=0

6、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7、(译文)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8、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9、3子曰:“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0、(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11、(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1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3、试译:孔子说:“臧文仲把蔡国君王的守国之龟据为己有,按照天子的规格把大山雕在龟殿的斗拱上,把水藻画在梁柱上。他的聪明怎么用在这上头?”

14、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15、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6、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

17、(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8、(⑴)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e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郸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19、试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理解别人。”

20、?述而第七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四、论语全文及翻译

1、试译:孔子说:“光读书,不琢磨,就糊涂;瞎琢磨,不读书,就没用。”

2、试译:孔子说:“能够以礼让治国吗?那是不难做到的!不能以礼让治国,搞那些礼节又有什么用呢?”

3、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4、(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6、(译文)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7、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8、试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过分恭顺,这种做法左丘明认为可耻,丘也认为可耻。心里怨恨一个人,却又装得像个朋友,这种做法左丘明认为可耻,丘也认为可耻。”

9、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0、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11、试译:孔子说:“干事业,明白其中道理的,不如喜欢它的;喜欢它的,不如其乐无穷的。”

12、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大事而又恪守信用

13、(译文)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14、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时,要看他本人的志向;他父亲去世以后,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体行为了。如果他长期坚持父亲生前那些正确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15、(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6、试译:互乡的人,别人很难和他们谈话的,可是互乡有个年轻人却来拜见了孔子,孔子的门人感到很奇怪。孔子说:“要帮助人家进步,不帮助人家退步,何必做得那么过火?现在人家干干净净来求进步,要高兴人家干净进取,不要老记着过去。”

17、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18、译文: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安逸,办事勤快但说话慎重,向有道之士请教以修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了。”

19、(译文)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20、“父没,观其行”是在要求为人子者应言行合孝行的前后一致。父母去世,没人管教的时候,一个人的言行完全出于自主,其言其行如果一如父母在世一般,此人必定是个孝子;如果父母过世不久,言语行为就严重违背了父母生前的意愿,这个人肯定不算是孝子。比方说,有些人在父母过世之后,因失去家庭的约束肆意妄为,就算父母在世时他再孝顺,其本质上也是个不孝之子。历史上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杨广,这位隋朝的亡国之君,在父皇杨坚在世时,掩饰本性,处处表现出节俭、朴素和低调,以讨得父母欢心。在登基称帝以后,杨广本性大暴露,一改先前风格,骄奢淫逸,好大喜功,残暴荒唐,成为历史上暴君的代表。现实中,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所以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五、问孝论语全文及翻译

1、(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评析)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3、(原文)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4、试译: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安逸,办事勤快但说话慎重,向有道之士请教以修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了。”

5、译文:孔子说:"跟从我周游陈蔡之间受苦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身边了。“

6、试译:冉求说:“并不是不乐意照老师的做,实在是弟子能力有限。”孔子说:“既然是能力不够嘛,走到半路就走不动了,今天你这是给自己画地为牢了!”

7、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8、(译文)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做了他的奴隶,比干被杀死了。孔子说:“这是殷朝的三位仁人啊!”

9、(译文)子张说:“士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居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译文)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

12、28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13、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4、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5、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16、试译:孔子说:“做人没有仁爱,礼仪怎么能到位?做人没有仁爱,音乐怎么能到位?”

17、11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8、真如神灵就在头上。孔子说过:“对我来说,假如祭祀不是人在心在,那就跟没祭一样。”

19、(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

20、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叹道:“赐啊,现在可以跟你聊《诗》了。告诉你一点,你就联想到别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