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1-15 12:58:16 浏览

一、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1、主张1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2把道德知识合二为一意义1苏格拉底开创希腊哲学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2他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响

2、孔子的教育内容一是教授文化知识,《论语·述而》里记录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里的“文”是指文学,如《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文学典籍“,行”是指品行,“忠”是指忠信,“信”是指信实。对于“行忠信”的培养就是孔子的另一教育内容,那便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孔子的重要教育内容,对于道德的规范是“孝忠恕信仁”,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道德教育是处在优先地位,是他教育内容的重心。三是对于个人技能的培养,集中体现在“六艺”的培训—“礼、乐、射、御、书、数”。孔子对于文化知识技能的培养都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

3、苏格拉底认为接受教育才能幸福,他的教育对象也是十分广泛的,他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时候不收取分文。苏格拉底在与诡辩家安提丰谈话的时候,安提丰质疑他的生活因此而穷困潦倒,过得不幸福,苏格拉底回答道:“那些为了获得酬金的人必须付出对应酬金的行动或者服务。就我而言,我没有任何收取酬金的欲望,所以我会选择我讲授的对象,对于那些我不喜欢的人,我会选择不为他们提供讲授。”他不收取酬金,不以财富来衡量学术教授活动,但他愿意跟各种各样的人谈话,将他所拥有的智慧与他的门徒分享,能使他的学生有所收获,他就感觉到幸福与快乐。他与学生亦师亦友,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他都乐于与其一块探讨问题。

4、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

5、苏格拉底的一个核心, 或者说基础的命题 (moral theorem) 就是: 知识即美德. (Knowledge is virtue.) 展开来讲, 就是说一个人具有美德归根结底就说他有知识. 反过来说, 一个人没有美德, 去作恶, 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没有知识.

6、一个夏天,他为自己建造了一所房子。房子小,他的邻居都很纳闷,这房子怎么会使他满意呢?

7、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

8、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无知的人;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

9、苏格拉底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因为他的母亲是助产婆,他将自己日常观察生活所得与长期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他将这种方法称为“产婆术”,也叫“问答法”,因为他的教学主要是以问答的形式展开的。苏格拉底在进行教学时,他不是直接告诉学生一个新的概念,而是先向学生抛出问题,将学生难住,使学生陷入思考并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他也不会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其他的问题去引导着学生去逼近后正确的答案,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由诘问—助产—归纳—定义这四个步骤进行的。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开启学生智慧,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也使得学生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记忆更加深刻。

10、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研究自然本身转到注重研究社会伦理和人。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

11、所以,通过分析得出,孔子和苏格拉底在教育对象上的主张是很相像的,施教范围广泛,有教无类。从中我们也能看出孔子和苏格拉底身为一名教育者都具备了无私奉献、热爱学术,能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高尚品质。

12、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四大圣哲》中,把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孔子和耶稣并称为“四大圣哲”,他们生活在“人类轴心时代”,对人类文化作出深刻的理性反思,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四大圣哲”中,苏格拉底和孔子分别作为西方和东方先贤先哲,在其哲学思想特别是教育思想上,有更多可以较之处。

13、而哲学所研究的应当是:为什么生成这种东西?为什么能够生成这种东西?这样,苏格拉底在反对自然哲学中提出了自己关于原因的主张,即目的论。

14、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联系。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人们才能趋善避恶。

15、他认为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追求一种完满性原则,整个世界的万物都具有这样的目的性

16、苏格拉底 &#x知识即美德&#x 的信条直接影响了他的高徒柏拉图, 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 比如说, 柏拉图的学院 (Academia) 在当时以培养大批数学家而闻名. 亚里士多德更是发扬了苏格拉底的说法, 提出了 &#x人活着只有沉思 (contemplation) 才是有价值的活动&#x.

17、简介:“智者”又称诡辩家,智术之师,是指古典时代以收费授为职业的巡回教师,其教育目的是教人学会从事政治活动的本领及训练公民和政治家。

18、柏拉图提出的本原论,是承接了前苏格拉底各学派对世界本原的思考。他接受苏格拉底的看法,认为努斯作为秩序安排者是不动的推动者,推动各质料元素有序地运动起来;努斯作为创造者与原因是善的,它要比质料原因更在先且更好;努斯所要创造的一切皆善,尽量没有恶。他也称努斯为“神”,这使得他的思想也常常被拉近与神学的关系。

19、苏格拉底主张心灵的转向,把哲学的研究重点从对自然界的研究转到对于人本身的研究上来,这样使得人与自然严格的得以区分开来,成为一个不同于自然界的实体。

20、“天不生仲尼,万古长于夜”,孔子的伟大思想对于整个中国的历史的影响是大的,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也指导着我们当今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作为古希腊三贤之一的苏格拉底的思想也是凝结了丰富智慧的结晶,前面我们已经详细比较论述了二者的教育思想,下面分析带给我们对于当代教育的启示。

二、柏拉图的思想主张

1、苏格拉底是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苏格拉底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

2、像苏格拉底那样,柏拉图认为具有良好目的的政治都是为受治理者带来福利的,这才是优良的政体。但是如果不能实行,根据法律来确定的、尊重德性原则的共和制度也是好的。由此他认为由爱智慧者来主导的政体是好的,这可以通过让爱智慧者被推举为治理者或者通过培养一位崇尚哲学的治理者成为爱智慧者而实现。因此,当爱智慧者被一致推举承担治理责任并且应对那个社会的政治极度恶化时,无论他愿意与否,都应当肩负起责任。

3、苏格拉底还强调灵魂不灭说。虽然之前的哲学家就已经对此有研究,但是研究的模糊,到了苏格拉底的时候,他才明确的把灵魂与物质区分开来,强调这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为以后的唯心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智德统一论”的提出,在教育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近代教育性教学原则的雏形。既然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认识,对人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可能的,道德是可教的。教人道德就是教人知识,教人形成正确的认识,但这个论断又是不完善的,因为知识并不等于道德,人的道德还有复杂的情感上的体验和行为上的实践。

5、辩证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

6、柏拉图在《斐多篇》中介绍说,苏格拉底早年也研究过自然哲学,一心追求研究事物的原因。但当这种研究无法帮助他解释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时,他就感到迷惑和不满足。

7、在后台回复“群”,获取入群相关信息,回复“班”,获取暑期哲学史班相关信息,火热招生中,回复“付费”,获取付费咨询相关信息(多特姚有辅导考研和考博的成功案例),工作邀约回复“工作”,

8、柏拉图关于可知事物的学说是他所提出的真实(真理)论。首先是感觉对象与知识对象的根本不同,感觉的东西不是知识的来源或对象,相反亦是。他在《共和国篇》中提出洞喻(洞穴比喻)来阐述这种根本不同,借洞穴中的世界与阳光下的世界对比,洞穴中的人是被束缚,比喻被感觉以及习惯束缚的灵魂所见的世界与事物,而洞穴外阳光下的世界是解除了这些束缚的灵魂所见的真实世界。

9、由于强调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肯定了知识的传授与道德教育之间直接相关,同时,他也认识到道德的知识基础,也为道德教育的进行找到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10、具体来说,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目的论。

11、关键词:《申辩篇》;苏格拉底;价值观

12、大自然和人的自我是有的区别的,人不单单只是大自然的其中一部分,而是一个独立的整体。

13、苏格拉底把自己的方法比作他母亲从事的“助产术”,两者有这样一些可比之处:苏格拉底在对话时并不宣布问题的正确答案,正如助产士的任务是帮助产妇生育,她自己并不生育;对话者对自己既有成见的否定好比是临产前的阵痛,这是每一个获得真理的人必经的途径;对话的结果是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真理,正如产妇从自己体内产生新的生命。

14、教育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

15、真理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

16、你正在看请点赞支持一下,谢谢!

17、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18、“人是万物的尺度”,在智者看来,一切知识、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带有赖于具体的感知者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意见。

19、影响:智者作为早的职业教师,不仅在希腊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20、接下来,首先应该注意柏拉图的苏格拉底“情结”与他对政治的看法。他对民主制的批评是对苏格拉底的一脉相承,对于柏拉图来说,处死苏格拉底是雅典民主制度的大劣迹,表明这种制度的平庸会扼杀高尚与德行;不仅如此,他还认为民主政体甚至是导向僭主制的一个环节,而他也是强烈反对僭主制与寡头制的。

三、柏拉图的核心观点

1、据古人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的人。苏格拉底早年曾潜心研究自然哲学,但无收获,后得出结论:哲学不能单纯研究自然,而不知道有用处的人事问题,诸如虔诚、适宜、正义、明智、勇敢等德性的定义,治国的道理,统治者的品质等。不研究这些人事问题而猜测天上的事物是不务正业,不通晓人事问题的人连奴隶都不如。更重要的是,自然哲学家的途径错了。他们“用眼睛盯着事物,或者试图用某种感官来把握它们”,这种感觉观察的方法毫无帮助,思辨的方法也无裨于事。苏格拉底原来对阿那克萨戈拉提出的“心灵是安排一切的原因”的原则寄予厚望,但后却失望。他说:

2、苏格拉底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的政治理想是社会正义和强盛,这是耽于党派之争的政客所不能理解的。如果说他反对过民主派,那只是因为他看到了雅典民主制的衰败。没有理由认为他反对的是伯利克里宣布的“对一切人公正”的民主制原则。事实上,苏格拉底正是以正直的人格力量赢得人们的爱戴。

3、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

4、古希腊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一生的主要事业是探讨伦理哲学和从事公众教育。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是以讲演、交谈的方式在各种场合进行的,教育对象广泛,且不收取学费。

5、在任何情况下,我首先确定一个我认为是健全的原则,然后设定:凡是看起来符合这个原则的东西,不管是在原因方面,还是在其它方面相符合,都是真的;凡是与之不相符合的东西,就不是真的。

6、那么,这个内在于心灵的原则是什么呢?苏格拉底说,这个原则就是德性(arete)。“德性”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高尚的技艺。他认为这是一种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地知道的原则。在此意义上,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识。“德性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一个人对他自己的认识,就是关于德性的知识。

7、柏拉图的《申辩篇》被学界作为研究苏格拉底及其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可以说,《申辩篇》通过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上对自己的辩护,阐述了其大部分的哲学思想,为我们了解苏格拉底提供了清晰、重要的线索。学术界现有的期刊文献主要研究了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的关于智慧的观点、生死观、教育观以及政治思想,且数量较少,关于其价值观的文献则几乎没有。本文就其在《申辩篇》中体现出的价值观做出简要分析及阐述。

8、①受教育者须有探索真理的愿望和热情;

9、苏格拉底确实主张了一个新神,他是道德善、智慧真的源泉:宇宙理性的神。这个宇宙理性神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真正的善—-的根据,人能有知识,是因为人得到了神的特别关爱,被赋予了神性的一部分,因而有了灵魂,有了爱智的心灵和理智。但是人应当明白,你所具有的那点灵魂同神的智慧是无法比拟的。所以这个新的理性神的观念和关于人当“自知无知”的教导,就成了激发和推动人追求真知与批判不真不善、伪真伪善的强大力量。

10、所以,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基本一致,都是主张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进而服务社会,为国力。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较强,参与政治的意识也较为明确。

11、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12、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13、从前,在希腊有一个聪明的人,名叫苏格拉底。全国各地的年轻人都来投奔他,向他学习聪明智慧。他讲了许多开心的事情。他讲述的方式生动,所以听的人都不感到厌烦。

14、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说法,而是认为意志为自己立法,人类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后天获得。这套自然法则是无上命令,适用于所有情况,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实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因此康德认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康德还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

15、有干货、有深度、有针对性

16、这方法主要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

17、苏格拉底一生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性的著作,但他的影响却巨大。后人对其活动、思想的了解和研究,主要依据于他的学生柏拉图、色诺芬等人的著作。

18、本次讲座充分围绕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两位伟大哲人的具体哲学思想进行梳理,以丰富的哲学观点与例证来对二人的思想进行探析,令人感觉回味不尽。

19、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就是知识”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知行合真善一体的道理。他并没有仔细考虑到那些直到后世才产生的复杂的理论上的区分,他只是身体力行自己认识到的真理。可以说,苏格拉底的道德实践就是对“德性就是知识”的好注释。当他被判处极刑之后,他多次有生的选择:他可以交付一笔赎金,换取生命,他的朋友也愿意代他交付赎金;他还可以把妻子和孩子带上法庭求情,用妇孺之情感化陪审团;在临刑前夕,朋友们又为他安排好了出逃的道路。

20、伦理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美德即知识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

四、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苏格拉底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

2、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实际上是通过他的一系列言行来告诉我们他所坚持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即“只要我还有生命和能力,我将永不停止实践哲学,对你们进行规劝,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1)18实践哲学实际上就是苏格拉底终其一生所坚持的价值取向,苏格拉底所有的知识与行为都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即便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质疑、恶意的控告,甚至威胁生命,也没能让他放弃他所坚持的价值观。

3、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

4、“苏格拉底方法”——“产婆术”

5、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拓展资料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和其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6、③教育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

7、&#x知识即美德&#x 的伟大之处是把知识摆在了核心位置, 而不是空谈美德. 这直接影响后来的哲学家科学家去把寻找知识的科学活动作为有价值的活动. Spinoza的神学认为寻求知识就是了解上帝. 爱因斯坦也曾说他只信奉斯宾诺莎的上帝.

8、三圣从各个方面阐述了人类特征,世界本质。是轴心时代的代表。综合考虑,就是我们时代的思想,精神。

9、另外,意见不是知识,意见可以众多,知识与意见相对立。我们可以获得知识但是不能获得感觉,那种类似感觉的领悟、直觉、洞察,并不是表浅的感官的感觉。柏拉图在《共和国篇》中提了出重要的说明——线喻(线段比喻),提出对于感觉的对象的揣测意见、信念意见、理智的知识与思考的知识。揣测意见或称影像意见,是具体的、杂多的,不具确定性。信念意见相比揣测意见更靠近真实。这些意见还需要区分,其中包含了真意见与虚假意见,而真意见接近知识。理智的知识是切入变动的领域并与之发生关联,但更接近真实。思考的知识要用概念、思想的材料来把握,离真实近。

10、局限性:当然这种方法的使用需要有一定条件:

11、人的价值和尊严是至高无上的,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自然法为人文法之上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苏格拉底思想主张:认为要重点探讨人自身,认识人自己;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围绕人的精神提出哲学命题,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要去改造自己的灵魂。

12、德育思想—(智慧即德行)

13、由于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不同文化背景和相似时代背景,二者的教育思想既有相近之处,又有差异。在教育目的和教育、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教育对象选择上二者都有相似之处,但在教育内容上则有比较大的差异,在教学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14、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比较

15、为了有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提出了他的教学法--"苏格拉底方法"(产婆术)。

16、(18年简答、20年论述)

17、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18、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的全盛时期。这时雅典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苏格拉底开始了他在哲学领域里的遨游。他既不局限于前人的知识,也不满足于自己所学,他整日思考、探索,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终于,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提出了一系列哲学命题,成为西方一代哲学大师。

19、他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

20、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发表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其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在后期从1781年开始的9年里,康德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领域广阔、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们包括《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三大批判”的出版标志着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

五、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高中历史

1、助产术: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对方,帮助对方依靠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

2、苏格拉底与智者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传授知识,只是与人对话。因为他承认自己一无所知,只能通过对话才能接近真理。承认自己无知,正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所在。据说,德尔斐神庙祭司传下神谕说,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自知没有智慧的苏格拉底为了验证神谕,开始考察被人们称作有智慧人的智慧。

3、简介: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教育家、哲学家,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他的一生以探讨伦理哲学和从事公众教育为乐,从不收取学费,并且坚持有教无类,吸引了很多学生,是西方思想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

4、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的人才,有德有才、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苏格拉底把道德修养作为教育的高目的,如何培养道德,是他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

5、以上选自《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

7、为了有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提出了他的教学法“苏格拉底方法”。所谓的“苏格拉底法”就是一种师生对话的方法。

8、思考问题的时候,要以辩证的思维来深入事物的内部。

9、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王浩

10、视频较长,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

11、灵魂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

12、一本书,一篇凝聚的力量,带你进入阅读的世界。

13、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支持法国大革命以及共和政体,1795年出版的《论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

14、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

15、在教育对象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由于当时社会变革,士阶层的兴起,日渐没落的贵族官学不能满足他们接受教育的需要,于是孔子兴办私学,广纳弟子,打破了教育具有阶级差别的局面,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不分种族、贫富贵贱,皆可以入学接受教育。不管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新兴地主,还是平民,受教育的愿望都可以的得到实现。孔子的有教无类改变了原来的“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促进了学术下移,士阶层也由此发展壮大起来。这指导了孔子的办学方针,在当时形成了良好的办学风气,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16、“认识你自己”是德尔斐神庙的铭句。苏格拉底以此要求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他打比方说,那些直视太阳的人会弄坏眼睛,不如通过太阳映在水面的影子去看太阳。同样,灵魂是人认识外部事物的中介。苏格拉底说,为使灵魂不致盲目,必须求助于灵魂内的原则去发现事物的真理。他说:

17、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άτης/英语: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18、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中,善或目的具有相同的意思。

19、后来听到阿那克萨哥拉讲“奴斯”,觉得很高兴。

20、他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一件事是善,但又不去实现这件事,这恰恰说明,他实际上并未真正知道这件事的好处(善),他并没有关于这件事的知识。相反,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必然会行善;知道善而又不实行善是自相矛盾的,因而是不可能的。苏格拉底相信,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之下做出的。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的“无人有意作恶”这一断言有这样的概述:“如果人们不相信一件事是好的事,他们就不会去做这件事;如果他们这样做了,那只是出于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