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午节古诗大全50首
1、《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2、离骚一曲震长天,千古忧闻诗圣先。
3、一曲飞箫云霭暖,十方献宝玉珠圆。
4、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5、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6、白艳红,男,1971年生,山西五台人。爱好文学,九十年代后期曾担任《轩岗矿工报》社编辑、记者,现任供职于轩岗煤电公司六亩地煤炭经销公司。先后有诗歌、诗词、散文等作品散见于省内外报刊。
7、蔷薇朱绛,笙箫清亮。满城花雨豪歌唱。粽盈筐,酒千觞。奇男劲舞丹心壮。玉媛红腮新月朗。诗,真雅昶,人,心怿爽。
8、常识|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称谓有哪些?
9、(幼师助手)“国风古韵迎中秋”丨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给孩子一份美好的传统体验!
10、日雨溪流若酒黄,彩舟擂鼓又端阳。
11、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12、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且传觞。
13、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14、译文: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你赠与了我一枝艾草。故去的人已看不见,新结交的朋友又在之外。往日一心只想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只是三湘被辽海阻隔太过遥远。
15、不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16、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17、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18、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19、花心动(宋史浩)
20、驱邪艾叶,滋肤菖草,习俗传承端午。千家祛疾饮雄黄,喝午水、身康体固。
二、端午节的一首诗
1、屈子忠魂万古飏,汨罗江水染诗香。
2、(幼师助手)2022年元旦新年亲子活动方案,拿来就能用!
3、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4、斯人感念灵均德,神韵千秋粽艾香。
5、雄黄煮酒陶翁醉,烈火焚香屈子讴。
6、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7、(幼师助手)2021年幼儿园毕业典礼策划案及主持词大全,赶快收藏!
8、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9、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宋·万俟咏《南歌子端午》
10、五日(选一)(明陈子龙)
11、商家不论龙舟事,粽子高悬为食飧。
12、七律端午 (老 舍)
13、★关于端午节的经典诗句大全
1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5、端来喜悦龙舟渡,午去忧愁丽日忙。
16、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
17、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18、和端午节有关的古诗大全
19、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宋·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20、(幼师助手)122全国交通日,幼儿园这样开展教育活动
三、端午节古诗大全50首二年级
1、大师们笔下的“趣味”春节,年味儿十足
2、端阳气朗又风和,入梦离骚屈子歌。
3、翻译:端午节日从何而来,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
4、我年年都要过端午节,牢牢记住屈原这个人,像他那样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5、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6、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7、《五月五日》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8、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9、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10、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责编:欧兴荣、陈苑)
11、《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2、龙津击棹怀诗祖,亿众同心祭国殇。
13、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14、当我们面对别人的灾难,日渐麻木时;当我们遇到挫折,愤世嫉俗时,不要让敌意遮住了双眼。去相信世界还有爱。也许曾经被伤害,曾经被欺骗,可是为什么要宁可相信让人痛苦的东西,而拒绝去接受美好呢。
15、艾叶连枝门口挂,龙舟破浪不蹉跎。
16、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7、乙卯重五诗(宋 陆游)
18、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19、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20、(起源)除夕,即岁除之夜,它与岁首(新年)首尾相连。旧岁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换新岁了,故俗以为除夕。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岁除之日是传统的祭祖节。
四、端午节古诗大全50首四句
1、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2、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3、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4、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5、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6、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7、《七律•端午》(平水韵)文/孙杰年中酷日正端阳,南国垂疆荡粽香。青艾户悬邪毒避,彩囊项戴正神康。稚童食喜甜糕绿,老叟尝欢糯酒黄。嬉水竞舟酣畅至,一人牵念总回肠。《贺新郎•端午祭屈原》文/孙杰(词林正韵十七部)仲夏端阳日。著菖蒲,香荷糯粽,竞舟飞楫。临岸遥南凭诗祖,思向三湘水汨。再将楚词音寻惜。泣泪九歌天问去,却听声回浪掀云石。齐汉韵,又谁及。庙堂曾职忧民恤。荐良言,襟怀坦荡,欲昌邦易。连纵迎强平生愿,总是含冤阴术。国已破,安能苟息?壮烈一投情怀在,叹忠魂华夏传芳绩。千古逝,血流碧。
8、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兰佩,更怀椒。
9、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
10、语文学习:作、做、坐、座的用法与区别
1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2、10(幼师助手)2022年幼儿园元旦放假通知及温馨提示
13、萱草榴花,画堂昼永风清暑。麝团菰黍。助泛菖蒲醑。
14、"双髻山风雅诗刊"诚邀四海文人骚客入群!
15、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哀哉徇名士,没命求索难。
16、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17、端午佳节香粽浓,龙舟竞赛鼓声咚。
18、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19、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20、楚江恶浪欲沉冤,奸佞凶残害屈原。
五、端午节古诗大全50首小学
1、雄黄酒、赛龙舟、人声鼎沸、包粽子、登山、采艾蒿屈志从俗、阖家团圆、欢歌笑语、粽叶飘香、香嫩糯米、鲜美夹心、龙舟竞渡、屈志从俗、五月端阳、风雨端阳、重五山村、重五恶日、江米粽子、纪念屈原、食古不化、粽子飘香、风雨端阳、人声鼎沸
2、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3、五湖四海龙舟赛,万户千家角粽香。
4、“诗魔”“诗鬼”“诗狂”都是谁?这些诗人雅称,让孩子了解一下!
5、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知识100题,还没中考的同学看过来(含答案解析)
6、这首诗的意思是旧时人们用绫罗布帛等制成小虎形,缝缀儿童臂上,认为可以避恶消灾。将青翠的艾叶悬于堂中,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以辟邪驱瘴,有驱魔祛鬼之神。天上的纸鸢在飞舞,粽叶香飘十里,用樽装酒水吃着肉。江面上龙舟竞发,彼此呐喊助威,还有一些人在江边悲壮地大声吟诵屈原的《离骚》!
7、端午节古诗词100首,果然是满满的爱学习........
8、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9、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10、关于端午的诗词,你知道几首?
11、病文/四月天(朱鹰)真正的疾病不在医生的思维里不是医学教科书写的事实……更不在病房里和卧榻上……真正的病人正在宇宙的尘埃上狂想正在自己的臆想中制定出各种的——吃饭的标准穿衣的标准表情的标准……生与死的标准……真正的病人主观感觉自己是:真理正义和成功的化身是救世主和“大慈善家”……客观上忽略了上帝在其体内和精神层面设定的霍尔蒙的复杂转化与交换机制机理……(让他们在贪污时冲动时无法克制……)悲情与狂喜的因果交互结构……(让他们在所谓“荣耀和光荣”面前不可自拔……)细思之后我认为对付发病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草地上静静冥想二是在心里说:“去***的!”2013
12、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13、娅姹角梅邀君共,桃红李脆镶树缝,翠叶银丝包肉粽。佳节颂,碧空霞染钗头凤。
14、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风俗
15、(习俗)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等。
16、小年吉祥|过完小年就是年
17、《六幺令·天中节》(宋·苏轼)
18、艾叶一枝门外插,家人全体福呈祥;
19、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外。
20、拾载悬梁骨,今朝绮梦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下
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