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端午节的古诗50首
1、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2、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3、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天与玻璃三万顷,尽叫看得几吴舫。——黄公绍《潇湘神》
4、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
5、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真的太多了。殷尧藩的《同州端午》、褚朝阳的《五丝》、陆游的《乙卯重五诗》、文秀的《端午》等等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6、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7、晴朗的河上,必定流淌兰香,涨满粉腻
8、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敲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銜得锦标笫一归。
9、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忄欠微暑。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出自范成大的诗《如梦令》
10、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11、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忄欠微暑。——出于:范成大《如梦令》
12、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出于:陈三聘《如梦令》
13、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不容易。
1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16、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17、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
18、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19、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20、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二、1~3年级端午节古诗
1、楚湘旧俗,记包⿉沈流,缅怀忠节。
2、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
3、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4、粽子在香甜里回忆,龙舟在汨罗江上祈福。兴国安邦是国的团结昌盛,一双双泪眼品尝屈子的孤独。鹰懂你梦的飞翔,水解你清白的眷顾。国忧民难是你的爱国宗旨,小人谗言却给你散布迷雾。一切言词趋于空白,半生心血徒劳无益。精忠报国遭到怀疑,无限伤悲藏在滚滚江水里。
5、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出于:许及之《贺新郎》
6、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出自张榘的诗《念奴娇》
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8、宋代诗人苏轼的《六幺令·天中节》中,则是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
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10、不过这次我学会了包粽子,别提有多高兴了!
11、肃宗昔在灵武城,指挥猛将收咸京。
1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3、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14、唐玄宗大概很爱过端午节。除了这首《端午》,他还写过一首《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描述的是端午节宫廷宴会的场景。在这首诗的序中,他写了这样一句话:“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可见,将端午与“乐”联系在一起,在当时并无不妥。
15、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6、不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出自殷尧潘的诗《端午日》
17、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18、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
19、端午时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絲布,或以五色线弦扣成索,形状各异,色彩多种,清香四溢,玲珑夺目。有诗云:
20、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三、描写端午节的古诗50首简单
1、在元代诗人袁易的《重午客中》中是这样写的:
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3、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王充《满江红》
4、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出于:万俟咏《南歌子》
5、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6、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7、太多了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京都元夕》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正月十五夜》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8、“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缠丝线就是将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丝线缠在孩子的手腕、脚腕上,祈求平安吉祥,因此这五色线又叫长命缕。这其中包含了深深的爱与祝福呢!”
9、唐朝诗人张耒的《和端午》
10、锦绣侔新段,羔⽺寝旧诗。
11、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高清电子课本
12、同州端午(唐·殷尧藩)
13、释义: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只是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4、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出于:苏轼《浣溪沙·端午》
15、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
16、逝去了岁月,老去了模样
17、归来落⽇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
18、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
19、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20、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四、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1、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2、宋代元宵节的繁华热闹不输唐代,且看辛弃疾这样写道: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3、微微的轻汗,洇湿了碧绿的绸衣
4、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出于:刘克庄《贺新郎》
5、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6、就像现在过节一样,有人喜欢出门热闹,也有人喜欢宅在家里。欧阳修的《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描写的就是宅家过端午。
7、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8、別岸相逄何草草,扁舟两岸垂杨。秀屏珠箔奇香囊,酒深歌拍缓,愁入翠眉长。燕子归来人去也,此时无奈昏黄。桃花应是我心肠。不襟唯雨,流泪湿红妆。
9、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
10、你走的时候没有遗言只留下了一个名字一部诗集一条旧罗江一颗爱国思想
11、以上作品数量可观,但算不上苏轼端午诗歌的杰作。能称为苏轼端午诗代表作的,有一首诗、一首词——诗是《屈原塔》,词是《浣溪纱·端午》。
12、菖艾插檐裹粽忙。端阳佳节至,日犹长。家家儿女佩香囊,锣鼓响,舟赛竟云乡。
13、这是一个爱国者在历史和现实中清醒清晰的定位。他的心像石榴花一样鲜艳,致敬屈原,致敬宋国。
14、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己酉端午》
15、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
16、——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7、叹十常八欲磨还缺。
18、除日(农历年尾后一天)
19、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不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20、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五、描写端午节的古诗50首五言绝句
1、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姜夔《诉衷情》
2、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3、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4、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5、这首诗记录了作者在端午时节包粽子和编织五彩丝线小习俗,而所编织的彩线的来历是古代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所以在端午节佩戴五色丝线以辟邪。门口挂菖蒲也是古代端午小习俗,因为菖蒲作为“天中五端”之首,它的叶子形状像是古代的宝剑,所以在民间过去也称它为“水剑”,说它能“斩千邪”。端午节期间把菖蒲悬挂在家门口,既能驱邪避害。
6、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
7、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出于:范成大《鹧鸪天》
8、奸当道,谣⾔布;遭放逐,悲难诉。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
9、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
10、——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下阕
11、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12、五月初五粽飘香,君子正身锦囊香,五谷丰登幸福香,击鼓赛舟满江香,离骚化情楚泪香,胭脂画眉美人香,九歌问久人间香。写端午节的古诗1篇一: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3、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4、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15、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16、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京都元夕》
17、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
18、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19、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20、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