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秋节的来历简短30字
1、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2、中秋节的习俗有:走月、祭月、赏月、乞月照月、观潮、吃月饼、烧斗香、燃灯、猜谜、玩兔爷、玩花灯、舞火龙、听香、偷月亮菜、燃宝塔灯、抛帕招亲、窃瓜祈子、饮桂花酒、偷菜求郎、吃田螺、赏桂花等。
3、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4、一些地方,还有观潮、烧灯塔、烧香斗、猜灯谜、玩花灯、点桔灯、舞火龙、月光马儿、打中秋炮、挂通草灯、偷菜求郎、窃瓜祈子、玩兔儿爷和舞流星香球等特殊风俗。
5、九月初三月似弓(打饮料)———珍珠露
6、起源于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以圆月发明月饼,发军中作为军饷,解决军粮问题。扩展资料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8、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漫谈中秋节起源
10、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11、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12、饮桂花酒。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现在,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了。
13、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14、供图:孟萌林晓弈王楚欣
15、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16、五说(神话):传说远古时代,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之妻,王母感谢后羿射日之功,赠之不死仙药。
17、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18、爸妈营4群qq群458147593(满)
19、长安一片月(打《水浒》人物名)———秦明
20、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
二、中秋节的风俗简短30字
1、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2、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宋吴自牧《梦粱录》和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也有观潮记载。
3、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4、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5、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6、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7、作者简介:李塔,供职于江苏省射阳县公安局。闲暇时喜欢用拙笔记录时光,抒发情怀,感悟人生。近年来,有多篇散文、诗歌获奖。
8、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9、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据考证,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历史发展,后来历法融合,使用阴历(夏历),所以将“祭月节”由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10、中秋朗月,宾主共赏(成语二)———正大光明
11、紧接着一个个汤圆在水中翻滚,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汤圆盛到学生们的碗里,大家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果实,个个嘟囔着小嘴巴发出“呼啦呼啦……”的响声,嘴里还不停地说着:“我做的汤圆真好吃!吃在嘴里,暖在心里。大家彼此诉说着祝福,整个会场都沸腾起来了,欢笑声此起彼伏,同学们一起吃汤圆,一起交流感情。
12、⼀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春朝⽇,秋⼣⽉”,⼣⽉就是祭⽉
13、陈家声(阳光灿烂),江苏泗洪人,为中国酒业协会酒文化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80年代末学习诗歌创作,出版有诗集《爱的旋流》、散文集《杯中日月》、文集《宿迁酒歌》。
14、感谢关注:上海顶胜钢琴有限公司
15、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一词,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16、中秋佳节的由来简单介绍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8、后羿射日之后成为英雄,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二人恩爱的过着日子。偶然一天后羿巧遇王母求得不死药,本打算和妻子一块成仙,不想被小人惦记,趁后羿不在家的时候要抢夺。嫦娥无奈,危急之时吞下不死药,立时成仙飞上了天空。
19、掬水月在手(打一成语)———掌上明珠
20、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团是几时。
三、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2、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即敬月习俗的遗痕。
3、在广东一些地方,中秋节有一种富有情趣的传统风俗,叫“树中秋”。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所以也叫“竖中秋”。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举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
4、我国古代中秋习俗很多,除少数民族之外,广为流传的大致有以下习俗。
5、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6、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7、官方旺旺:上海顶胜钢琴有限公司
8、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9、心已决断不宜迟(打一字)———快
10、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11、吃桂花鸭。在江南一带,民间除吃月饼、吃桂花糕及喝桂花酒之外,很多人更爱吃桂花鸭。秋季,肥美的鸭子,是“补秋膘”的上等佳品,配上新鲜的桂花,秘制而成的“桂花鸭”,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香气醉人。“桂花鸭”,依然成为了一种时令、时尚的佳品。
12、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3、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14、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15、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16、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拜月节等,是中华民族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
17、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按照史籍的记实,“中秋”一词早呈此刻《周礼》一书中。我整理了中秋节来历的简单介绍,既有二三十字的简要版,也有100字左右的介绍,让我们一起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吧。
1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9、明月松间照(打摄影名词)———黑白显影
20、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四、中秋节的来历简短50字
1、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中秋节,各地都有自己的习俗。但中秋节的习俗共同之处不外乎:祭月、赏月、观花灯、吃月饼。
2、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3、“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周礼》。其书中介绍,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的活动。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6、月落日出雁阵业(打一字)———胭
7、爸妈营1群qq群441016403(满)
8、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9、一对明月毫不残,落在山下左右站(打一字)———崩
10、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11、转眼又是中秋节,吃月饼、赏圆月,是千家万户渴盼团圆的时刻。
12、明天日全食(打一字)———月
13、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了。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14、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逐步传到民间。
1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6、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7、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
18、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免费收到新内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19、中秋节简短的来历30字
20、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五、中秋节的诗句
1、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2、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3、八月时届三秋之中,故谓中秋。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为玩月佳时令,人们多爱此时玩月,自唐以下渐演为节令,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4、中秋别后重团圆(影目一)———火种
5、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改阴历为公历,并对传统节日进行了调整,将传统农历元旦(也就是正月初现在的春节)挪至公历一月一号,名为元旦。
6、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7、起源于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以圆月发明月饼,发军中作为军饷,解决军粮问题。
8、举头望明月(打电影演员)———高圆圆
9、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赏光
10、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11、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
12、下乡采摘。带着家人驾车到果园或农业生态园,去采摘新鲜的水果(如:梨、枣、黄桃、葡萄、苹果等),不但满足了口福,也满足了眼福。老人与小孩特别喜欢去这类地方。
13、月饼说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衍生出中秋节庆。
14、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大约是在唐代。唐代时中秋风俗在我国北方已流行。《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
15、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
16、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17、嫦娥下凡(打一花名)———月季
18、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19、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20、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