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及译文【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1-23 09:37:58 浏览

一、论语全文及译文

1、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叹道:“赐啊,现在可以跟你聊《诗》了。告诉你一点,你就联想到别的东西。”

2、(译文)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3、(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4、郭生白《本能系统论》1~47合集

5、12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6、2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注释)①晏平仲;即晏婴,春秋时齐国贤大夫,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时执政。事迹见于《晏子春秋》和《史记·管晏列传》。②之:指晏婴。

8、试注:参见(11)那一句,这里是重复的。

9、(2)和:调和、和谐、协调。

10、(注释)①参;曾参。②贯;贯穿,贯通。

11、第六则是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12、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13、试译:孔子说:“不懂天命,不能做君子;不懂礼仪,不能立身;不懂言谈,不能理解人。”

14、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15、(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16、试译:孔子说:“年轻人值得敬畏,怎么能断言未来人不如现代人?到了五十还没什么见识,也就不值得敬畏了。”

17、(注释)回:颜回,孔子得意的学生发:发挥

18、②桓侯故使人问之故:特意

19、译文:孔子说:“用政令训导人,用刑法统制人,老百姓就力求免遭刑罚,却没有廉耻心。用道德教导人,用礼仪规范人,老百姓就会有廉耻心,还会主动匡正自己。”

20、试译:子游说:“子夏的门徒,打扫卫生、接茬答话、迎送客人还可以,但都是些小事,根本大事却不会,怎么办?”子夏听后说:“啊,言游说的不对。君子之道,哪一种先教,哪一种后学?譬如草木,是有区别的。君子之道,怎么可以乱说呢?善始善终的,恐怕只有圣人吧。”

二、论语12章的翻译及原文

1、试译:孔子对伯鱼说:“你学《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不学《周南》《召南》,好比正对墙壁站着。”

2、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欤?君子人也!”

3、“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此古义变今义也是意扩大了范围)

4、试译: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说:“君在君位,臣在臣位,父在父位,子在子位。”齐景公说:“好啊!果真君不在君位,臣不在臣位,父不在父位,子不在子位,那么虽然粟米满仓,我能吃得到吗?”

5、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6、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评析)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高准则。论语原文译文6子曰:“二三子(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9、第七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10、佳作|上海长宁区2021届高考一模“做自己”5篇

11、忠诚信实都相同,所不同的,只有两个字:好学。

12、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选自《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13、(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充分的道理(理由)。”

14、10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5、20子曰:“其言之不怍(zuò),则为之也难。”

16、(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17、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18、试译:卫灵公问孔子如何排兵布阵,孔子说:“祭祀的礼仪,我还听说过一点;部队的事情,可从来没学过。”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19、孔子说:“中宇,让我来教你对知识和无知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20、又如,前十篇中孔子一般称“子”不称“孔子”,门人问学也不作“问于孔子”。而后十篇中的《季氏》《微子》多称孔子,《阳货》篇子张问仁,《尧曰》篇子张问政,皆称“问于孔子”,与《论语》其他篇不同,“其非孔氏遗书明甚,盖皆后人采之他书者”。

三、论语二则原文及翻译

1、29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1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3、22子在陈,曰:“归与欤!归与欤!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4、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5、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6、(原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7、(译文)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斗的事情。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也就像射箭比赛一样吧!登堂比赛前先互相作揖谦让,赛完后又下堂饮酒祝贺。这样的竞争,可以说是君子之争。”

8、1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9、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10、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11、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2、(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白居易《寒闺怨》唐诗原文及鉴赏寒闺怨

13、(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14、(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16、11周有八士:伯达、伯适(kuò)、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guā)。

17、试译:子路让子羔做费城的地方官。孔子说:“这是害了人家的儿子。”子路说:“有人民(可领导),有(可管理),何必非要读书才算做学问呢?”孔子说:“所以我们讨厌那种耍嘴皮的人啊。”

18、27子见南子,子路不说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19、翻译:孔子说:“默默地增加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20、试译:孔子说:“见到好榜样,好像唯恐追不上;见到坏样子,好像害怕把手伸进开水里——我见过这种人,也听过这种话。隐居起来磨砺意志厘清思路,依靠道义推行主张造福天下——我听过这种话,却没见过这种人。”

四、论语的翻译论语十二章的翻译

1、(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2、试译:遗民隐士,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志向,不辱没自身,是伯夷、叔齐的优点。”说“柳下惠、少连降低了志向,辱没了自己。不过说话合乎人伦,做事合乎情理,也就是这个样子”。说“虞仲、夷逸隐居起来,放胆说话,一身清白,不做官也是一种权变”。“我和他们都不同,我没有什么可以,没有什么不可以。”

3、(注释)①射不主皮:射,射箭,这里指比赛的射箭,而不是指战场上的射箭;皮,箭靶子。射不主皮指射箭不一定要射穿箭靶子,只要射中就行了。②为:因为。③同科:同等。

4、试译:颜渊、季路在一旁侍奉老师。孔子问:“何不谈谈各自的志向呢?”子路说:“愿意把车马、穿的衣服与朋友共享,用破旧了也不遗憾。”颜渊说:“希望自己的好,不挂在嘴上;自己难受的,不麻烦别人。”子路对孔子说:“想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年老的,好好安顿他们;朋友,诚心结交他们;年小的,多多关怀他们。”

5、译文:子夏说:“尊敬贤人,连自己平时待人接物的态度也变好了;服侍父母,能竭尽全力;辅佐君长,能不惜身命;与朋友结交,说话算数。做到了这几点,即使说没读过书,我却敢断定他有学问。”

6、试译:孔子说:“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也不想也不做,难熬啊。不是有棋牌吗?玩玩棋牌,总比干呆着好。”

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8、(注释)①《关雎》:《诗经》的第一篇,写男主人公追求心上人的忧思,并想象追求到以后的快乐。②淫:不局限于现代仅指性行为的狭义,而取广义的解释,即过度的意思。

9、试译:达巷党这地方的人说:“伟大啊孔子!学识渊博而不靠哪个专长出名。”孔子听到后,对弟子们说:“我专操哪一行呢?驾车吗?射箭吗?我驾车吧。”

10、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12、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13、试译: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求来,那么即便当个拿鞭子驱赶人群的,我也愿意。如果求不到,还不如我行我素。”

14、(译文)孔子说:“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15、试译: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问什么是智,孔子说:“懂人。”樊迟没明白。孔子说:“拿直的去扳弯的,能把弯的扳直。”樊迟出门见到子夏,说:“刚才我拜见夫子,请教什么是智,夫子说‘拿直的去扳弯的,能把弯的扳直。’这是什么意思呢?”子夏说:“含义丰富啊这话!舜治理天下的时候,在众人中选拔贤人,选了皋陶之后,坏家伙就躲得远远的。商汤治理天下的时候,在众人中选拔贤才,选了伊尹之后,坏家伙也躲得远远的。”

16、试译: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是仁。一旦克服了私欲偏见、恢复了礼仪天性,你的天下也就归于仁义了。修仁德,靠自己,怎么会靠别人呢?”颜渊问:“请问具体怎么做呢?”孔子说:“不合礼的不看,不合礼的不听,不合礼的不说,不合礼的不做。”颜渊说:“颜回虽然迟钝,还是想遵照这句话去做。”

1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8、六世祖得孔氏,是为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子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19、试译: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信,学问就不扎实。主要靠忠信处世,也没有哪个朋友是不如自己的,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20、试译:孔子说:“错了不改,这就叫做错。”

五、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

1、(注释)无:不要。惮:怕。

2、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3、试译:子路问道:“怎样做才可以称为士?”孔子说:“相互切磋,相互勉励;高高兴兴,和和美美,可以称为士了。朋友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勉励,兄弟之间和和美美,高高兴兴。”

4、试译: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后上朝,报告鲁哀公说:“陈恒杀了自己的国君,请发兵讨伐!”哀公说:“把这事报告三位大夫吧!”孔子(出来后)对人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君王却说‘告诉三位大夫吧’。”于是报告了三位大夫,都不愿出兵。孔子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报告。”

5、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7、33子曰:“知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智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智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8、26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9、试译:颜渊死了,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给颜渊买椁。孔子说:“你我的儿子谁有才华先不说了,都是说我们各自的儿子嘛。我儿子鲤死了,有棺,没有椁。我不想卖掉车子自己走路而给儿子买椁,因为我是跟在众大夫后面的,不可徒步而行啊。”

10、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11、郭生白《说白伤寒论》1~20合集

12、23叔孙武叔语(yù)大夫于朝(cháo)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13、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14、试译:孔子在河上叹道:“时光流逝就是这样啊,日夜不停!”

15、(原文)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6、(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要离家远行。如果非远行不可,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17、14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18、2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19、29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0、2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