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读书故事100字左右【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1-23 10:23:56 浏览

一、名人读书故事100字左右

1、夜抵枞阳(姚鼐《夜抵枞阳》诗意)

2、有一天,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灯光从小洞里透了过来,射在书上。因此,匡衡每晚都能读一两个时辰的书。

3、一个夏夜,车胤无聊地坐在屋外纳凉。这时,在草丛里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些小虫子身上一闪一闪的亮光多像灯光呀!他赶紧找来一个用白纱制成的小口袋,一口气捉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口袋里。这么多虫子发出的光聚在一起,不就是一盏小小的灯吗?车胤拿着这盏“灯”,高兴地进屋读书去了。就这样,车胤经历长年累月的苦读,终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名人读书的故事篇5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就读书,直至深夜。由于疲劳瞌睡,常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孙敬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后来,孙敬终成为儒学大师。

4、出自《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释义: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破釜沉舟(项羽)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释义: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东窗事发(秦桧)出自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释义:比喻阴谋已败露。

5、出自《宋史·太祖本纪》:“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

6、暴殄天物(商王)

7、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乌蒙山的花与云,青苔与梦想,山里孩子的“干渴”与歌唱的冲动,几代人对足球的热爱,神秘日记与诗词歌唱……构成了这本书的特质:它像山一样静默,又像水一样灵动。

8、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9、(青春印记)少男少女成长中的苦涩、困惑以及认知、感悟的纪录。可以是恋爱、亲情之外的内容。

10、后来,鲁迅慢慢体会到学生应该读书,先生不喜欢学生问各种古怪的问题。于是,鲁迅开始刻苦读书。起初十分严厉的先生也开始喜欢鲁迅的聪明刻苦,态度渐渐和蔼起来。鲁迅为了勉励自己学习,制作了一张小书签,书签上有10个正楷小字:“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时,他把书签夹在书里,每读一遍就从上往下盖掉一个字,读过几遍之后,就用默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熟练地把课文背出来了。后来,同学们也都向鲁迅学习,纷纷制作“读书三到”的书签。

11、释义: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12、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10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那时的学龄前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每一天从早晨干到半夜。在劳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

13、学习即是修行,分享既是行善

14、释义: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15、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16、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它就会滚动,人也就惊醒了,可以继续研究学问,因此称“警枕”。

17、释义: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18、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他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20、画龙点睛(张僧繇)

二、名人故事关于读书的名人故事100字

1、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2、100个成语谜语,有趣又好记!(附157个成语故事)

3、比罗教授不高兴地说:“你提的问题太多了!你是个学生,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老师讲,多记笔记,不要胡思乱想,动不动就提问题,影响同学们学习!”“这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动不动就提问题。我的邻居,男的身体强壮,可他的妻子一连生了5个女儿。这与老师讲的正好相反,这该怎么解释?”伽利略没有被比罗教授吓倒,继续反问。

4、当陆羽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之后,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名人读书的故事篇11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他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5、就这样,小小的孩子,开始接触到了一个社会的大问题。

6、实现个人价值,帮助他人也成就自己;

7、先生却板着脸,很不高兴地回答:“不知道!”

8、老当益壮(马援)

9、释义: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10、释义: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11、战国时的苏秦由于游说秦国失败,家里人不理孙敬,就发愤自学。每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鲜血淋漓。后来孙敬成为有名的学问家。

12、如此的艰苦阅读,鲁迅终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外派留学生资格。

13、天快亮时,赵光义急忙叫人来,说赵匡胤已经逝世。

14、李大钊同志的学习进步很快,在黄瓜口村念了三年书,单子鳌就向他祖父提出:“耆年的学业良好,我已经教不了他,还是另请明师吧!”此后,李大钊同志到小黑坨村跟一个秀才赵辉斗念书,又到井家坨的举人宋某家跟一个叫黄玉堂的老师念书,直到他十六岁考入永平府中学。

15、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16、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7、据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十月二十日,赵匡胤召弟弟赵光义进宫饮酒。当时赵匡胤身体很好,酒后有些不舒服,就躺下休息。

18、苏洵是宋朝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将近中午时,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却原封未动,而旁边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家。

19、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至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20、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

三、名人读书故事100字左右怎么写

1、助力全民阅读,共建书香唐山

2、七岁时,祖父送李大钊到附近黄瓜口村的一位塾师单子鳌那里读书。当时,读书是为了应试科举,读的是四书五经一类,入学之始,还要先读一段蒙学。李大钊同志跳过了蒙学阶段,一入学就和较大的孩子们一起读“四书”。这些宣扬孔孟之道的书虽然陈腐,但在当时李大钊同志家乡一带,连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所谓“新学”也还没有传过来,就只能通过这些书来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李大钊同志读书认真,他在同学中年岁小,但却是用功因而也是学得好的一个。放学了,别的同学全回家了,他还一个人留在自己的座位上背书,往往要老师几次催促:“耆年,回家去吧!”这才回去。

3、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4、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5、出自《礼记·檀弓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释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怒发冲冠(蔺相如)

6、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7、字数分三个档次:3200字、1300字、几百字。

8、病入膏肓(蔡桓公)

9、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10、名人读书的故事(通用20篇)

11、故事是当国王还是读书?

12、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13、(人与自然)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或相互斗争的故事。

14、请点个在看,谢谢您的支持哦

15、初出茅庐(诸葛亮)

16、投笔从戎(班超)

17、有一天,姐姐正带着贾逵玩耍,对面学堂传来了老先生给学生们讲课的声音。姐姐灵机一动,带着贾逵悄悄来到了学堂旁边,想让弟弟在学堂外面偷听。学堂外边有道篱笆墙,贾逵个子小,姐姐就把他抱起来,站在篱笆外听讲。回家后,小贾逵就用借来的笔墨把学到的内容记在自己制作的木片上,反复温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他也记在木片上,主动请教别人。

18、故事三居里夫人领悟的故事

19、后人将两人的事迹合在一起,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名人读书的故事篇6贾逵是东汉时的学者,从小就聪颖过人。他喜欢读书,但由于家贫而上不起学。

20、(生活寓言)“寓言”讲究“寓义”,故事要精巧,思想要锐利。以事实本身的含义委婉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倾向。

四、名人读书故事100字15篇

1、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有关名人读书故事8前苏联的大文豪,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十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面包师。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

2、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3、《博爱》杂志创刊于1913年,迄今已有110多年历史。刊名为孙中山先生手书,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刊。

4、程门立雪(程颐、杨时)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释义: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司空见惯(刘禹锡)出自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释义: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梦笔生花(李白)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释义: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力透纸背(颜真卿)

5、☞回复(英语范文)免费领15篇范文,2019中考英语写作满分必备

6、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7、一天,爱迪生在专心致志地看书,有位绅士向他走来:“我时常在这里遇到先生,请问您读了多少书了?”“唔,我已经读了十五英尺高的书了。”爱迪生看了看这位很有点古怪的绅士,认真地回答道。“哈哈哈哈”,绅士大笑起来,有点使爱迪生感到惊异。过了一会儿,那绅士又认真起来:“噢,十五英尺,值得佩服,请问你读书时,有个什么确定的目的吗?据我观察所见,你以往读的书与今天读的书,性质就不一样,你是不是随便乱读的`呢?”

8、内容简介:作者走进长白山,不是为了逃离都市做个潇洒的隐士,不是为了悠闲的生活,是为了那里的生态和野生动物,是为了考察、体验、写作。《山林笔记》一书本身既有文学的细腻,又蕴含了博物学的博杂;由于作者的特殊经历,使得文本本身呈现出一种前代诸多介绍长白山的出版物从未有过的视角,该书除了文学本身,也承载了很多诸如环境保护学、生态学、动植物学、民俗学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9、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10、到了晚上,鲁迅在屋里生起了煤火,烧了热水,泡上茶。困了就喝茶,冷了就吃个辣椒,就这样一直读书到深夜。

11、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萧楚女友情类申明桌也是了中产人有和为这临时工而奋斗。有关名人读书故事5路温舒是西汉时人。他幼年时家里贫穷,靠放羊为生。他很有志向,虽然买不起书,但是经常从别人那里借书来看。可借阅的书总是要归还的,路温舒常想:要是能有一册书带在身边,一边放羊一边读书,那该多好啊。有一天,路温舒去放羊,偶然发现蒲草的叶子很宽。他灵机一动,心想:蒲草的叶子这么宽,要是把它们编成席子,这样不就可以在上面写字、抄书了吗?于是,路温舒趁着放羊的时候割草、编席,然后再把借来的书抄在编好的席上。通过这种方法,他积累了很多知识,终成为西汉有名的法官。

12、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三:匡衡凿壁借光读书

13、美籍中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得好:“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是问号。”因此,要想在学业上有所建树,必须有好奇之心,善问之意。

14、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15、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16、赤膊上阵(许褚)

17、《战国策》记载,战国时的纵横家、谋略家苏秦,年轻时刻苦读书,读书时一犯困,就在自己大腿上用锥子扎一下,清醒一下继续读书。后两个人都有很大成就。

18、路温舒是西汉时人。他幼年时家里贫穷,靠放羊为生。他很有志向,虽然买不起书,但经常从别人那里借书来看。可借阅的书总是要归还的,路温舒常想:要是能有一册书带在身边,一边放羊一边读书,那该多好啊。有一天,路温舒去放羊,偶然发现蒲草的叶子很宽。他灵机一动,心想:蒲草的叶子这么宽,要是把它们编成席子,这样不就可以在上面写字、抄书了吗?于是,路温舒趁着放羊的时候割草、编席,然后再把借来的书抄在编好的席上。通过这种方法,他积累了很多知识,终成为西汉有名的法官。

19、要说“读书的妙诀”,这也应该算作重要的一条吧。有关名人读书故事12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20、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五、读书故事名人读书故事100字

1、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2、乐不思蜀(刘禅)

3、书籍是你的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它忠实。——雨果

4、李大钊同志读书越发刻苦努力了。在井家坨读书时,有二十多个学生,到晚间别人都睡了,他还在孜孜不倦地攻读,每天都要读到半夜。黄玉堂的妹妹多少年后还记得,他哥哥当时一回家就念叨:“有个学生,叫李耆年,念书念得特别的好!”

5、“我是根据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比罗教授搬出了理论根据,想压服他。

6、比尔.盖茨从小就是一个精力十分旺盛、好动的孩子。出生后,母亲便放弃了教师的工作,全心全意地操持家务、教育孩子。她和儿子一起做游戏、读书,开发孩子的智力。这个家族的所有大人都重视小盖茨智力的开导和培养,他们十分清楚,未来世界是一个充满智力竞争的世界,人的思维素质和悟性是第一重要的。外祖母鼓励他尽量读书,告诫他一个人应在各方面发展自己。她经常提出一些棘手的问题开导盖茨的心智,他们常在一起玩纸牌,尤其是玩一些需要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的游戏。

7、出自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

8、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9、投稿邮箱:《博爱》稿件请发(不要交叉投稿,跟定一个编辑即可):

10、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11、展开全部苏洵发愤苏洵是宋朝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将近中午时,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却原封未动,而旁边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家。

12、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13、点击蓝字即可免费阅读:

14、(感悟)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因为他生逢五代乱世,人生坎坷在所难免。但他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却是极为可贵的。在求学路上,如果人人都像梁灏那样孜孜不倦,为达到目标不惜追求到须发皆白,那么,即便后不能功成名就,至少可以满腹经纶垂名后世。这种坚毅的求学精神值得每个人称颂和学习。大器晚成的故事告诉青少年:学习不在于年龄,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只要正确对待,持之以恒,就能达到你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

15、匡衡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读书的环境、条件有多艰难,只要有心读书,一定能读好书。

16、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17、(Date:20008)

18、立时塾房活跃起夹了,有的孩子对出“九头鸟”,有的孩子对出“三脚蟾”,有的孩子对出“百足蟹”等等,惟独周樟寿(鲁迅原名)一语不发,等课堂上平静下来后,他站起对出“比目鱼”。课堂立时悄然,没有再应对的了。寿老先生在—一评论了前者之后,后称赞周樟寿对得好。

19、狱中读书(方苞故事,“朝闻道,夕可死也”)

20、文字激扬向上、清新流畅、富有哲理。千字左右,按篇付酬,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