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语原文
1、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2、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3、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6、(译文)子路问孔子道:“怎样才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互助督促勉励,相处和和气气,可以算是士了。朋友之间互相督促勉励,兄弟之间相处和和气气。”
7、论语十则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译注》。
8、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0、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1、(注释)(1)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时任大夫。(2)媚:谄媚、巴结、奉承。(3)奥:这里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神。(4)灶:这里指灶旁管烹饪做饭的神。(5)天:以天喻君,一说天即理。
12、(译文)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13、(译文)颜渊死了,孔子说:“唉!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
1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5、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16、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7、(注释2)攻:攻击。异端:指怪异的杂学邪说。也已:语气词连用,表示肯定。
18、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19、而:连词。(可译为并且)例:学而时习之。
2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二、论语原文及翻译及感悟
1、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2、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此古义变今义是意扩大了范围)。
3、(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6、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7、(译文)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8、(注释)①女:即“汝”,你。②愈:更,胜过。③望:比
9、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10、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11、(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13、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4、(译文)孔子说:“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15、(9)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16、(译文)孔子说:“有道,要正言正行;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
17、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8、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19、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20、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三、论语原文朗读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舒适,做事勤敏而说话谨慎,接近德才兼备的人而改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子之所慎:齐,战,疾。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6、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7、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8、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9、子不语怪、力、乱、神。
10、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光是思考但不学习,就是有害的。”
11、(译文)鲁哀公问宰我用什么木头做土神的牌位好。宰我回答说:“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木做的意思是使老百姓望而生畏,战战兢兢。”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成的事就不必再说它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必再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12、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13、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14、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15、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16、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17、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18、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19、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博学者之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20、(译文)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四、论语原文及翻译注释
1、(译文)孔子谈论子产说:“他具备君子之道的地方有四个方面:他自己行为庄重;他事奉君主恭敬谨慎;他教养人民多用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2、《论语》在唐代进入经书之列。与《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尔雅》、《孟子》合称十三经。
3、(注释)①孔文子:卫国大夫,姓孔,名圉,谥号“文”。②敏:勤勉。③下问:向下请教。
4、《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5、(译文)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东西你都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6、(译文)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7、(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8、子曰∶“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9、颜徵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申时于陬邑昌平乡诞生。
10、(注释)①几:轻微,婉转。③违;冒犯。③劳:忧愁。
11、(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团结人而不只是和少数几个人勾结,小人只和少数几个人勾结而不普遍团结人”。
12、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13、(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4、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5、(译文)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吧!”
16、(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17、原文: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18、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19、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20、(译文)孔子说:“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不被酒所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五、论语原文电子版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2、(译文)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一年便可以搞出个样子,三年就一定会有成。”
3、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4、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5、(译文)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不居住在动乱的。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6、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7、(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8、(译文)孔子讲到卫灵公的无道,季康子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他没有败亡呢?”孔子说:“因为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管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呢?”
9、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0、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1、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12、(译文)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13、这八则语录的关于学习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关于学习的态度,二是关于学习的方法。这八则语录,深刻地阐述了学与习、学与思、学与问、学与师、己与人的辩证关系,倡导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辞约义丰,精练传神。
14、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15、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16、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17、(译文)古代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摇摆。我岂能不想念你吗?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远了。”孔子说:“他还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
18、第三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20、(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