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1-27 12:55:45 浏览

一、伏尔泰

1、从上面伏尔泰的叙述可以看出,地理大发现后几百年间,西方人从整体上说低估了东方文明的成就与特点,只是到了伏尔泰的时代(18世纪中),西方才有较多的人对这问题达到了较符合实际的认识。因此,也只是到了这个时候,在世界史中表现东方文明的问题,才引起人们较多的重视。

2、基于此,一些公证史学者认为公证人属于贵族职业,但另一些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从事公证职业并不必然获得贵族身份。公证史专家阿兰.莫罗认为王室公证人介于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公证人中既有贵族,也有平民身份的资产阶级。按照惯例,伏尔泰的父亲是有机会跨入“穿袍贵族”行列的,但他却卖掉了公证人职位,也许是因为审计院司库的收益更为丰厚。

3、但却没有时间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4、启蒙运动哲学家孔多塞是伏尔泰的后辈,两人交情深厚。孔多塞在所著《伏尔泰传》中认为老阿鲁埃的财富为伏尔泰创造了两大有利条件:

5、然而,作为启蒙主义者的伏尔泰,却在这个戏上演之前,受到了他反对的专制政权的头一遭打击,使他尝到了文化专制的滋味。起初,他相信只有允许思想自由交流才能出现真理,所以,他虽然身受王室的照顾,依然匿名写小册子,攻击施政的弊端,而且,他的攻击是毫不留情,文字犀利而力透纸背,竟然揭露和抨击了摄政王本人放荡的私生活。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当然不会被当权者所容,把他送进了巴士底狱蹲了十一个月。这是他受到反动政权的启蒙教育。当他出狱时,正好赶上去看《俄狄浦斯》的首场演出。这出戏对专制虐政讽刺得淋漓尽致,打破了法国剧院的票房记录,也使他出了一口气。24岁的伏尔泰就此名闻天下。

6、他既善于通过形象来表现哲理,也善于从生活形象中发掘哲理,因此,他在小说中极少有直接的说教,总是让形象本身向读者启示某种寓意,而且,还应该承认,小说中的某些哲理本来是很不容易找到适当的形象来加以表现的,而伏尔泰在这方面也做得颇为成功。

7、▲透纳《伦敦港》(1824年)

8、至于能否因担任公证人而取得贵族资格,答案是肯定的,很多公证人也因此晋入贵族行列。1691年路易十四在敕令中规定:公证人执业满20年可获贵族身份,如在任内去世,其遗孀和子女可获得贵族身份。路易十五在1768年的敕令中规定:巴黎夏特莱公证人执业满40年可获得世袭贵族身份;执业满20年的夏特莱公证人在任内去世,其子女可获封世袭贵族。

9、伏尔泰与卢梭在年龄上相差18岁,当前者出版《俄狄浦斯王》并轰动巴黎文坛时,后者还是个跟父亲一起读小说的孩子。成名后的伏尔泰逐渐跻身上流社会,而卢梭仍在过着艰苦的学徒生活。

10、新史学是一种从对人类命运(不是世界上某一部分人的命运)关怀出发的历史观,因而是一种基于民族平等的历史观。勒高夫说,新史学是一种“不是让史料自己说话,而是史学家带着问题去研究的史学。”“它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视从现时出发来探讨历史问题,以便能在一个‘动荡不宁的世界中’生活和理解”。所以《年鉴》创刊时就主张“突破并反对欧洲中心论,渴望面向整个世界”。(35)

11、在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中,伏尔泰并未像后来的狄德罗和卢梭那样,为资产阶级革命所必需的思想理论体系的建设作出显著的贡献,提出一系列正面的主张和方案,而是为廓清这一基地对封建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进行了扫荡和破坏,他以此为己任,在自己书信的末尾几乎都加上了缩写的"铲除卑鄙"的口号。

12、据说是一样的成分,只是厂家不一样。医生也是给我开的伏尔泰调经促卵丸,刚吃四天了,期待果中

13、(25)伏尔泰:《哲学辞典》,商务1991年版,上册,第333330页。

14、本期的《合小图荐书》栏目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啦,

15、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16、1758:舒瓦瑟公爵进入政府执政。伏尔泰买下瑞士边境法国境内的费尔奈和图尔奈的地产。

17、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下设哲社、文史、政法和经管四个编辑室及威科项目组,主要承担文史哲及社会科学领域学术著作的编辑出版工作。出版物包括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华当代学术辑要》、“大师文集”等为代表的多种学术译介和学术原创著作。

18、英国始终就是想与法国一争高下的,但三分之一个世纪以来,英国地走在了法国的前面。在英国发生了1688年的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同时也接受了宗教的宽容和某种程度上的思想自由。而这些创新,在很长时间里曾为法国舆论界认为是邪恶的。可是在乌得勒支条约谈判时,常常为人所诟病的英国却颐指气使地规定条件了。英国的贸易蒸蒸日上。英国的哲学和科学处在知识运动的前沿。

19、伏尔泰是开明君主制的拥护者。

20、③詹姆斯和马丁:《地理学思想史》,商务1989年版,第115页。

二、伏尔泰

1、各民族的理性是统一的。他说道:“上帝向我们注入了普遍的理性原则,就象他让鸟有羽毛,使熊有皮肤:这一原则永恒不变,尽管所有的情欲都反对它,它还是存在着……正因为如此,不文明的民族归根到底经常能很好地根据他们的统治法律作出判决,因为他们感觉得到那些法律是否符合怜悯和公正的原则。这种能力是注入在他们心中的”。(27)

2、伏尔泰写的几部悲剧,在形式上基本是古典主义的,也不违背“三一律”。我们更应看重的是他的悲剧创作有比较的启蒙目的,特别是包含着十七世纪的古典主义所没有的,也根本不会有的新的激情、新的思想,因其具有革命的性质,必然对当时的法国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3、19世纪和本世纪初是白人种族优越论横行的时代,但要批判这种思想,需要历史学作出很多努力,即了解东方文明的成就及其发展特点,避免用西方的眼光看待东方的历史,承认人类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较中肯地看待西方文明的优势和局限及其在人类整个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只有在这些方面都有较大进展,才能对民族平等和民族发展不平衡的关系有个较正确的认识,而这些进展正是在白人种族主义、民族主义压倒一切的情况下逐渐孕育出来的。

4、伏尔泰以前很张狂,人生信条是“我得到的就是该我得到的,我没得到的都是你们欠我的”,但在跟夏特莱夫人同居后,他也知道感激了,不但感激夫人,而且感激夫人的丈夫夏特莱侯爵:他不但不干涉他们的关系,而且把一间别墅送给他们,让他们长居。

5、(31)TheBestKnownWorksofVoltaire,NewYork,1927,pp.374,373,374,387,388,389,404,408,386,375,409,388—389,40

6、夏特莱夫人既是贵妇,自然跟体制有密切的联系。跟当局闹崩的伏尔泰,进入到这段稳定的关系里,也就尽量修复跟体制的关系。他多多结交权贵,以便自己的书出来之后能得到他们的保护;他设法跟国外建立密切的关系,万一有什么不对劲,自己可以投奔过去。

7、(41)科斯敏斯基:《中世纪史学史》,东北师大历史系1986年内部排印本,上册,第30304页。

8、大部分古代民族都是某种僧侣政治的。在古印度有婆罗门,古波斯有马基(Magi),古埃及的一些教士对国王有重要支配力量,古希腊的先知(Calcas)在军中有权把国王的女儿作牺牲,统治古高卢的是称为德鲁德(Druids)的教士。“可能很难看到在早期阶段能存在非神权的政府”。不过,他认为中国是例外。(30)

9、1740:奥地利玛丽·泰雷斯登基。普鲁士国王腓特列二世登基。腓特列二世入侵西里西亚。伏尔泰在克里夫第一次与腓特列二世见面。

10、▲伏尔泰1738版《牛顿哲学原理》扉画,画中他上方为牛顿与夏特莱夫人

11、其实,从伏尔泰到当代西方的新史学,世界史观的发展不是一段漫长的空白。历史学在这段时间的发展中,至少为当代新史学的世界史观奠定了以下基础,或者说提供了伏尔泰的世界史观及其写作实践还不存在的条件:

12、1713:签订乌得勒支和平协议。伏尔泰在海牙短期逗留,任法国大使馆秘书。

13、伏尔泰的这篇小说就是无情地嘲笑这一为神权和王权辩护的哲学。他在小说里安排了两个主要的人物:鼓吹这种哲学的邦葛罗斯与信奉这种哲学的老实人,通过这两个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证明这个世界并不完善。

14、其次,孔多塞认为老阿鲁埃的财富对伏尔泰的人格养成也至关重要。得益于此,伏尔泰一生始终保持了独立人格和思想,因为他始终不需要以放弃思想自由的代价来保障生存,不用把才华浪费在庸碌的职业来维持生计,也无需对权贵们曲意逢迎。

15、1738:在西莱城堡。

16、1764:伏尔泰发表《哲学词典》。

17、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夫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可耻的骗人罗网”。他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狂热作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子,还有一些人从远处痛骂他。”不过伏尔泰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提倡对不同的宗教信仰采取宽容的态度,终生与宗教偏见作斗争,但又认为宗教作为抑制人类情欲和恶习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他认为要统治人民;宗教是不可缺少的。他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

18、D根据“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社:和睦相处”,可知伏尔泰主张宗教信仰自由,故D项正确。

19、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尽,短的也不莫过于时间,因为我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

20、为了引起偶像的注意,卢梭开始投笔于戏剧的创作,他的许多作品都有模仿伏尔泰的痕迹。就这样差不多过了十几年,伏尔泰才第一次注意到他——当时,卢梭因《风流诗神》这部歌剧而受到黎塞留公爵的赏识;伏尔泰在这个时候正需要一名助手来帮忙修改剧本,于是黎塞留向他推荐了卢梭。对于这个助手,伏尔泰并没有重视,他只是将稿件寄了过去,连面都没见上;卢梭收到稿件后,立即进行了修改工作,他在1745年12月11日将剧本寄还,并在信中恭维说:

三、伏尔泰的代表作是

1、(3)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2、没有所谓命运这个东西,一切无非是考验、惩罚或补偿。

3、(12)维柯:《新科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3页。

4、难道,这微笑不正是伏尔泰的微笑所企盼和引发的微笑吗?

5、LajeunessedeVoltaire,GustaveDesnoiresterres

6、上述三个条件,构成了伏尔泰的世界史观与当代新史学世界史观的差距,为了这种过渡,提供这些条件,世界史走过了一条长长的弯路。

7、1759:伏尔泰发表《老实人》。

8、1743:弗雷里去逝,达尔让森兄弟进入政府执政。伏尔泰的悲剧《梅洛伯》上演。伏尔泰到柏林执行秘密任务。

9、格言是智慧耐用的替代品

10、吕内维尔堡的台阶很低很少,失魂落魄的伏尔泰就坐在那上面,哭泣。夏特莱夫人死时,床头站齐了三个男人:丈夫、伏尔泰和德·圣朗贝尔男爵。眼看着老情人在自己面前咽气,一时也无力自控,他脚跟拧转,朝着他的朋友兼情敌说了句“是你害死了她!”他一辈子注意风度,轻易不会责人,当然,也很少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可以责备。

11、C根据提问方式“主要说明”一词可知考查表面主旨。材料首句阐述伏尔泰读书为”理性哲学“服务,接着讲到读的书中中国因素并不很重要,并从反面再次阐释。可见材料的重点在于中国因素对伏尔泰哲学体系不大。从这句话:用显微镜把它单挑出来像“特写镜头”一样放大,那不是“幻觉”,也是“错觉”。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是:不应该把伏尔泰哲学体系中的中国因素夸大。所以应该选择C项。A项错在选错描述对象,材料的重点不是“理性哲学”;B项表述错误;D项错在偷换概念,材料用比喻这一修辞方法,说明夸大中国因素在伏尔泰哲学体系中的作用就像使用“特写镜头”,而非伏尔泰用“特写镜头”的方式来描绘中国。

12、"在这一段描写里,我们尽可以指出伏尔泰所要表现的思想内容的局限性,但不能不承认这里有着巧妙的艺术构思。

13、女侯爵艾米莉出面为之活动,伏尔泰渐渐地摆脱了朝廷的控制。王室为了笼络他,邀他出任王室史官。但是,伏尔泰改变不了刚正不阿、出言耿直的本性,又和国王的势力产生了近距离的对立。于是,在1749年女侯爵去世后,伏尔泰又接受了普鲁士帝国大帝菲特烈的任命,做他的侍从。菲特烈热爱艺术,希望启蒙运动之风尽快吹入波茨坦沉闷而僵固的宫廷之中。但他贪得无厌,执政期间黩武好战,与伏尔泰一向口诛笔伐的暴君一样。菲特烈写诗叫伏尔泰修改,然后公诸于世。伏尔泰十分鄙视这种附庸风雅之举,说自己有如“为国王洗涤肮脏的内衣”。

14、1719:通货膨胀,约翰·劳的“体系”崩溃。

15、总之,伏尔泰时代的公证人虽然不完全都是贵族,但是他们在司法体系里仍然具有很特殊的地位。公证人持有部分公共权力,扮演了非讼法官的角色,他们办理抵押备案,制作的文书具有证据力和判决书的执行力。“在面对个人时,他们是国王和法律的代言人”,亦即公权力的代理人,属于公务人员,地位高于诉讼代理人。巴黎公证人经常受邀和司法官员们一起参加王室的葬礼,而诉讼代理人则始终与这个荣誉无缘。1666年,一些诉讼代理人冲向正参加王室葬礼的公证人,推搡他们并撕扯其长袍。

16、伏尔泰推崇洛克的《人类理智论》,他自述:“我跑了许多很不幸的弯路,疲惫困顿,……我又回到洛克这里来了,就像一个浪子回到他父亲那里—样。”他赞同洛克的经验论原则:“一切观念都通过感官而来。”他批判了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论,认为“人心里根本没有天赋观念”。他反对不可知论,对理性怀有信心。他说,“我们不应当因为人类不能认识一切,就阻止人类去寻求于自己有用的东西。”“你的眼睛虽然比不上林赛的尖锐,但切不可因此不擦掉你的眼屎。”

17、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精神,18世纪被称为“伏尔泰的世纪”。伏尔泰出身于公证人家庭,其父亲的财富和公证人经历对伏尔泰的人生有着较大影响,但有关其家庭的文献寥寥可数,而伏尔泰本人对其父乃至其家庭亦着墨甚少。笔者搜集散落的档案文献,结合法国大革命前的公证人史料,特作此文,信息全部来自原始法文资料,尽可能还原史实。

18、孔多塞在《伏尔泰传》中认为老阿鲁埃在伏尔泰出生时已经出任审计院司库。

19、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艺术品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一部作品具有持久艺术生命力的根本。

20、人类通常像狗,听到远处有狗吠,自己也吠叫一番。

四、伏尔泰名言

1、1729:孟德斯鸠来到英国。

2、他的勤奋、活跃、博闻广记让比他年轻的启蒙人士如狄德罗等都顶礼膜拜。夏特莱夫人也深知伏尔泰有多大的能耐,但是担心他出活儿太快太肤浅,于是设法拖延他的写作进度。正是在她那里,伏尔泰写出了传世之作《路易十四时代》。夫人说:伏尔泰,我得为他负责呀!“他这么聪明,这么理性,但是又经常会盲目地毁掉自己的名声。”

3、1733:1月,伏尔泰发表《趣味的圣堂》。6月,结识夏特莱夫人。7月,在《哲学书简》中增补《关于帕斯卡的几点意见》。

4、0友情是心灵的结合,这个联合是能够离异的,这是两个敏感,正派的人之间心领神会的契约。

5、这些荒唐的说法经不起检验,随着东西方交往的增加及有关东方的知识在西方的传播,18世纪里,这些说法已显得过时。正如伏尔泰所说:“耶稣会教士帕尔南曾在中国生活过25载,又精通中国语言和学术,他既不失礼而又蔑视地驳斥了这一切想象之说。所有到过中国的传教士和中国人,凡是听到有人对他们说西方人们改变了中国这个帝国,尽都付之一笑。”(⑨)

6、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7、我们在此插述一笔:伏尔泰是一位杰出的讽刺作家,他以辛辣揭露之笔,表达哲学见解和对社会的看法,字如珠矶,弹弹咬肉,脍炙人口,妙绝一时,堪称“著作多、读者多”,仅流传至今的就有一千五百万字之多。其中包括两封极为有趣的信。他留下了许多独具创造性的名言:“多财之累”、“常识并不常见”、“如果上帝不存在,那就该创造一个”。

8、伏尔泰才思敏捷,一生多才多艺。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有力的武器。”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书被列为禁书,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1725年他被迫流亡英国,对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研究英国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研究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

9、①倡导建立依靠资产阶级力量的君主立宪制

10、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年)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思想家,主要著作有《哲学通信》、小说以及两部历史学巨著《路易十四时代》和《论通史及各国习俗和精神》。

11、1750:伏尔泰被任命为腓列特二世的侍从,出发去柏林。卢梭发表《论科学与艺术》。

12、伏尔泰作为17—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的杰出代表,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即以理性为武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伏尔泰思想理论的主要内容: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抨击天主教会。主张君主立宪制。主张实行法治。伏尔泰的影响不只限于法国,他的思想代表了整个启蒙运动的思想,启迪了民众的心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泰斗和灵魂,被启蒙思想家们公认为导师。他漫长的一生几乎跨越了整个启蒙时代,他崇高的威望、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推动着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并使其影响扩展到整个欧洲,并在终导致法国大革命的舆论变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3、1748:伏尔泰在南锡,路易斯维尔,科梅尔西,与路易十五的内兄斯塔尼斯拉斯宫廷来往频繁。亚琛和约签订。孟德斯鸠发表《论法的精神》。

14、几天之后,伏尔泰遭到六个手持木棍的暴徒袭击,罗昂就在旁边看着。伏尔泰虽然负伤,但仍提出和罗昂决斗。贵族是不和平民决斗的,可这回是个例外,罗昂面对的是伏尔泰勇敢的挑战,如果他拒绝决斗,要受到全巴黎的嘲笑。后,罗昂家族利用权势,设法让当局拘捕了伏尔泰,再次把他送进了巴士底狱,才避免了这位民主斗士将带来的威胁和耻辱。强权者的专制暴力手段,再次使这位启蒙主义者身受了一次革命的启蒙。

15、1736:夏特莱夫人学习英文,并翻译了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摩登人物》发表,伏尔泰到荷兰躲了几周。

16、根据所学可知,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由此可见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但不主张废除君主,故他希望实行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故选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伏尔泰主张的认识.

17、用理性或精神的进步作为认识人类历史的统一性和不断进步的标准,在反天主教神学中起过重要作用,是启蒙思想家的普遍观点,孔多塞、赫尔德等还进行了人类精神发展的,19世纪的孔德、黑格尔更是据此形成了自己庞大的思想体系。但这对强调经济等其他因素作用的伏尔泰却又是个致命的弱点,因为这使他对经济、文化的论述缺乏一种内在的逻辑力。只是到本世纪初,在马克思主义及现实历史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者才开始真正重视经济等物质因素的作用,从而为当代的总体史观或史观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18、伏尔泰信奉自然权利说,相信“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

19、1715:路易十四逝世。摄政王奥尔朗公爵掌权。

20、伏尔泰在反封建的启蒙运动中作出的巨大的贡献,还是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

五、伏尔泰是哪国的作家

1、伏尔泰的墓碑上铭刻着“他教导我们如何获得自由!”他是光辉和不朽的,他的思想是一面争取民主自由的战争旗帜!

2、伏尔泰在《粉碎一切不义行为!》的一贯口号下继续奋斗,他的胜利和改革在某种意义上大大推进了法国司法制度的民主化。当他活到八十四岁时,人生暮年,渴望再见到一次巴黎。路易十六的内阁认为这位老人已无力再与当局为敌,同意他还乡。大名鼎鼎的伏尔泰终于回到他梦魂萦绕的巴黎,回想起来,自己一生中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流落异国他乡,不能回到这个城市,不禁怆然泪下。1778年3月30日晚上,法兰西剧院隆重上演一出悲剧《爱琳》,幕启之前,一位形容枯槁的老人进入包厢,全体观众起立欢呼:“伏尔泰万岁!伏尔泰万岁!”座无虚席的整个剧院被震动了,一位演员为写这出悲剧的老人戴上了桂冠。这位老戏剧家热泪盈眶地哽咽道:“你是要我在光荣中死去么?”

3、查第格婚后不久爱人就变心,甚至想把他的鼻子割下来给新情人治病的情节,是对法国上流社会腐败的男女关系的讽刺;查第格几次无辜被捕入狱、险些送命的经历,是暗指当时司法机构的草营人命;小说中国王宠信淫邪放任的女人,把国事败坏得一团糟,是对国王路易十五耽于声色的影射。

4、▲伏尔泰肖像(拉吉利耶)

5、伏尔泰的教父夏托纳夫神甫也是贵族,他的兄弟夏托纳夫侯爵1713年被派任海牙大使,老阿鲁埃设法为伏尔泰谋得大使秘书的职位。在海牙,伏尔泰和一位新教徒姑娘的恋情引发了风波,几个月后就被遣送回巴黎。怒不可遏的老阿鲁埃准备把他发配到美洲,但终还是没狠下心来,伏尔泰被送进一家诉讼代理人事务所实习。

6、而且不管怎么样,人生来就应该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人在内心深处的愿望,激励着人在共同的社会生活的框架内行动。说生活是“娱乐”,是对自我的逃避,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想自己,等于是什么也不想,”伏尔泰指出说,只有当思想有对象时,思想才是存在的。人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够证实自己。在人们对帕斯卡的“娱乐”说法的批判当中,只有伏尔泰的批判才是有的。伏尔泰也许不是一个深刻的哲学家。但是他的表现说明他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哲学家。

7、1621—130

8、首先是良好的教育,否则即便天分如伏尔泰,其成就也不可能达到后来的高度。老阿鲁埃在1704年把伏尔泰送进了的路易大帝中学,该校贵族子弟云集,学费昂贵,但费用对于富裕且重视教育的老阿鲁埃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在学校的七年,伏尔泰的文学天赋被逐步发掘,而且他在学校结交的贵族朋友在日后也给他提供了很多帮助。

9、上述的分析和论述是有道理的,任何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消亡,都需要有一个过程,有的过程还会十分漫长,启蒙主义的戏剧就处于这个更迭过程当中,朱墨之间,亦赤亦黑。但是,它绝不再是依然故我,原封不动的古典主义戏剧了,革命的人们在文艺领域一度显得保守,拿来以前现成的东西权做武器应急之用是免不了的。他们借古典主义悲剧的名,在形式上化入了新的革命内容,“旧瓶装新酒”的做法,也并不完全违背一定的历史法则。

10、1734年孟德斯鸠出版《罗马盛衰原因论》,伏尔泰就讽刺说:罗马帝国这好几百年的盛衰,就用这么小一本书能解释清楚么?我看不是罗马衰落,是孟德斯鸠先生衰落。

11、1774:路易十六登基。图尔格任财政大臣。

12、局限性思想主张: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赞成实行“开明专制”。

13、在伏尔泰的哲理小说创作中,他没有模仿某种过时的僵化的文学传统,而是根据其启蒙思想内容的需要,找到了适合的艺术形式,通过短小精悍的篇幅、灵活自如的叙述、滑稽的笔调,在半神话式的或传奇式的故事里注入哲理寓意,达到影射讽刺现实、宣传启蒙思想的目的,这就使他的哲理小说同时具有了高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14、在失去了情人之后,伏尔泰的狷狂人生似乎又有了一个新的起点:现在,他正式加冕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也是头号军师。关心他安危的不再是一个女人,而是一帮男人,一帮启蒙运动的精英。他们都是后辈,看到离开温柔乡的伏尔泰都很振奋:那才是我们熟悉和喜闻乐见的伏尔泰呀!一贯嘲讽,一贯反体制,一个总在告诉大家要对未来保持乐观的忧郁的老头子。

15、伏尔泰是法国伟大的哲学家、戏剧家、社会活动家,法国启蒙运动中标志性人物。他一生猛烈地抨击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这个坐像是乌东在伏尔泰经过多年流放,胜利地回到巴黎之后立即制作的。

16、当然,他还与文人们常有来往,包括诗人浦柏;据说他和斯威夫特一起在彼得伯勒勋爵家里住过三个月;他和《乞丐歌剧》的作者约翰·盖依、哲学家贝克莱、自由派的神学家塞谬尔·克拉克有过来往。

17、他也与金融和贸易界的人士建立了联系。他把自己的钱投资在犹太银行家梅迪纳和达高斯塔的银行里。他在法格奈家做过客,法格奈是个商人,后来成了驻君士坦丁堡的大使。人们都认为“关于帕斯卡的第六条意见”中那位匿名的朋友就是法格奈。

18、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知道的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面迅速踏过。

19、伏尔泰是启蒙主义思想家,所以他一生的使命都是在教化人民,去把人民从愚昧中唤醒过来,去反对专制,去为了“自由”“平等”去斗争,而求得人类社会的进步。

20、在1734年的法国阐述洛克的经验主义和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那是要引起公愤的。这些思想在当时是具有革命性的新思想,如今则已经属于历史了。但是产生这些思想的精神依然存在。伏尔泰把牛顿说成是“哲学家”的“典型”,也就是说,牛顿表明了什么是科学思想。科学思想是人类集体的创造,科学思想通过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关于牛痘”的信便说明了这一点。